八歲女孩玩貓狗眼睛差點失明(8歲女孩玩貓狗感染眼弓蛔蟲致失明)
2023-11-06 03:38:57 1
前一段時間,經常在某視頻平臺刷到一個小女孩與一隻貓、一隻狗玩耍的片段。
軟糯的小女孩,一會兒給貓戴發箍、給狗扎辮子,一會兒倚著狗、摟著貓看動畫片,一會兒跟貓和狗排排躺在沙發上睡覺。
每一幀畫面看上去都那麼溫馨和諧,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與貓貓狗狗這些寵物的相處都是如此歲月靜好。
剛看到一則新聞,鄭州8歲的女孩佳佳,父母無意間發現她的一隻眼睛幾乎看不見東西了,趕緊帶她去醫院。
醫生檢查後發現,佳佳的眼底有一個腫物,經過化驗後確定是眼弓蛔蟲感染。
據了解,佳佳的家裡養了貓和狗,她從小就經常跟寵物們一起玩,寄生在寵物腸道內的蟲卵,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孩子就可能因為觸摸而感染到眼睛裡。
因為這種眼弓蛔蟲感染早期沒有症狀,孩子不疼也不癢,即使視力稍微受到影響也說不出來,時間長了以後就導致佳佳的一隻眼徹底失了明。
真的是太讓人痛心了!孩子喜歡貓貓狗狗是天性,但是因此要付出失去一隻健康的眼睛為代價,我相信沒有哪個父母能夠淡定!
是小貓小狗體內的寄生蟲惹了禍?還是養寵物的父母沒有盡到看護孩子的責任?新聞下方的評論區裡吵翻了天。
前兩個高贊評論都認為「養寵物要定期驅蟲」,但也有人質疑:「不養寵物不是更好?」
有孩子的家庭到底能不能養寵物?能養的話,父母又應該如何做,才能確保寵物乾淨、孩子安全?
【1】
寵物到底能不能養?
我的一位同事家有兩個女兒,都特別喜歡小狗,曾無數次跟父母提出來,想要養一隻小狗,但同事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答應。
曾有一次,我在公園裡遇到同事帶著兩個小女孩,姐妹倆看到別人牽著的一隻泰迪犬的時候,興奮地跑過去,伸手就去逗弄著玩。
同事嚇得立馬跟上去,一手拽著一個女兒,一邊遠離泰迪犬一邊罵:「跟你們說過多少次 了?小狗身上有細菌,不知道摸了就要生病嗎?」
兩個小女孩低著頭不說話,剛才跟小泰迪玩耍的興奮勁兒,早已經被同事罵到九霄雲外去了。
我實在忍不住跟同事說:「別罵孩子了,孩子喜歡小動物是天性,只要按照科學方法,小貓小狗不是不能養的。」
一方面,寵物是孩子的好夥伴、好朋友。
雖然現在國家開放三胎政策了,但是因為各方面因素的考量,很多家庭依然選擇只生育一個孩子,對於這些獨生子女來說,寵物無疑是最好的「兄弟姐妹」。
英國一項有1200多名參與者的調查顯示:76%的孩子認為寵物是他們最好的夥伴。
無論是小貓還是小狗,寵物的忠誠度很高,無論開心還是傷心,會一直陪在孩子的身邊。
另一方面,寵物能給孩子帶來心理慰藉。
英國貝爾法斯特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黛博拉·威爾斯表示:
「研究表明養寵物的人的自信心可能更強,同時患孤獨症和抑鬱症的可能性更小。」
與相對弱小需要照顧的寵物相處,孩子會變得更細心,同時心情更放鬆,能夠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釋放自己,心理發展更加健康。
既然養寵物能夠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好處,為什麼很多父母依然不同意呢?就是因為害怕寵物們身上帶有細菌,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其實上述新聞的最後,河南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張海濤建議,只要定期給家裡的小貓小狗打蟲,讓孩子與寵物們一起長大其實是可行的。
【2】
給孩子養寵物,以下三點建議請收藏。
在《2021-2022年中國寵物科學餵養行業研究報告》中顯示,已婚有孩子的家庭養寵物的佔比為43.5%。
另外,把寵物當成家人(33%)、朋友(29%)和毛孩子(22%)等情感紐帶的比例高達80%以上。
當孩子吵著鬧著要養小貓小狗的時候,父母最正確的態度是答應孩子的要求,但以下三點建議請父母收藏並做到,才能讓孩子開心、父母放心。
首先是對寵物,做到餵養方法科學。
無論是小貓還是小狗,一旦成為家庭中的一員,就要準備好舒適溫暖的窩,一日三餐定時給餵食物,還有修剪指甲、定期洗澡等,確保給寵物安定的生活環境。
父母還要定期對寵物們待過的沙發、地墊等進行清潔,減少貓毛和狗毛等毛髮進入孩子身體引發過敏等症狀。
除此之外,給貓咪注射貓三聯疫苗(貓瘟、貓鼻支、貓杯狀病毒)和狂犬疫苗,給狗狗注射狗五聯疫苗(或者六聯、七聯、八聯)和狂犬疫苗。
這些疫苗具體打針的時間,可以諮詢當地的寵物醫院,按時帶著寵物去注射疫苗,保證寵物 能順利存活長大。
還有一個就是給寵物驅蟲,分為體外驅蟲和體內驅蟲,這也是確保寵物健康的關鍵一項。
體外驅蟲的做法是,扒開寵物的頸背部正中間的毛髮,將驅蟲藥滴在皮膚上面後再還原毛髮。
體內驅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講驅蟲藥直接投餵到寵物的口腔中,或者混在食物中吃下去;另一種是打驅蟲針,直接由寵物醫院的醫生來操作就行。
其次是對孩子,督促做到乾淨衛生。
孩子跟寵物相處的時候,父母要告誡孩子不要拍打、揪、掐寵物,以免激起寵物的獸性來進攻或者傷害到孩子。
另外,父母明確孩子與寵物親近的界限,比如不允許鼻子對鼻子、嘴對嘴等行為,抱過寵物的身體後要及時洗手。
孩子身體不適的時候,父母要給孩子與寵物之間設置安全距離,尤其是不能接觸寵物的口水、糞便等,減少病菌侵入孩子身體的可能性。
【3】
寵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
美國兒科學會研究發現,與貓、狗等小動物接觸越早的孩子,身體更健康,其呼吸感染和耳部感染等情況更少。
人和動物都是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生物體,理所應當和諧相處,而喜歡小動物更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跟寵物們一起玩是很開心的事情。
看過一則小視頻,一個大約2歲左右的小男孩,坐在玩具小汽車裡睡著了,但是小汽車依然在來回地晃動著。
這個時候,家裡的狗狗衝到孩子身邊,把頭伸進小汽車的一側想要尋找開關,沒有成功後又迅速地轉到小汽車的另一側。
在來回幾次都沒有讓小汽車停下來後,狗狗就圍著小汽車打轉,做出隨時保護小男孩的架勢,這一幕讓小男孩的父母看了都覺得非常感動。
貓貓狗狗等寵物,真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陪伴,一起玩耍一起睡覺,做彼此最好的朋友。
期待孩子們的童年生活裡,都能擁有這樣貼心的「好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