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控鏡面銑床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0:25:4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銑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數控鏡面銑床。
背景技術:
銑床是一種用銑刀在工件上加工多種表面的工具機。通常銑刀旋轉運動為主運動,工件和銑刀的移動為進給運動。銑床除能銑削平面、溝槽、輪齒、螺紋和花鍵軸外,還能加工比較複雜的型面,效率較刨床高。隨著對於零件加工的數量、精度以及加工面複雜程度的提高,一種在普通銑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數控銑床應運而生。
但是就目前而言各類加工企業仍擁有和使用著數量眾多的普通銑床,而且現有的銑床只能進行銑削加工,有些工件需要進行削磨以達到鏡面效果,就必須購置削磨設備,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因此我們需要設計一種數控鏡面銑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數控鏡面銑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數控鏡面銑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左側設有電控櫃,所述電控櫃通過導線與數控系統電性連接,所述床身頂部安裝有工作平臺,所述工作平臺左端設有左夾塊,所述工作平臺右端設有右夾塊,所述工作平臺上固定設有導軌,所述導軌上滑動連接有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上方分別固定連接有立柱一和立柱二,所述立柱一左側設有滑軌一,所述滑軌一上滑動連接有傳動裝置一,所述傳動裝置一上端連接有電動機一,所述傳動裝置一下端安裝有銑刀固定裝置,所述銑刀固定裝置下端設有銑刀,所述立柱二右側設有滑軌二,所述滑軌二上滑動連接有傳動裝置二,所述傳動裝置二上端連接有電 動機二,所述傳動裝置二下端左側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下端設有砂輪,所述傳動裝置二下端右側設有水槍。
優選的,所述砂輪可拆卸,所述砂輪替換為羊毛輪或拋光碟。
優選的,所述床身右側安裝有工具箱。
優選的,所述左夾塊和右夾塊均通過驅動裝置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數控鏡面銑床,通過數控系統的設計,在普通銑床的基礎上加了一套數控系統,把普通銑床改為了數控銑床;通過砂輪、羊毛輪和拋光碟的設計,使得該銑床不僅能進行銑削處理,還可以進行削磨處理,並通過砂輪、羊毛輪和拋光碟對工件依次進行加工,使得工件達到鏡面效果;通過水槍的設計,可以對砂輪進行降溫,也可以衝洗掉削磨的碎渣,使工件更容易達到鏡面效果。該數控鏡面銑床設計合理,功能全面,操作方便,可使工件達到鏡面效果,降低了生產成本,適合普遍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床身、2工作平臺、3右夾塊、4第一滑塊、5導軌、6立柱一、7滑軌一、8傳動裝置一、9電動機一、10銑刀固定裝置、11電動機二、12傳動裝置二、13固定裝置、14滑軌二、15立柱二、16銑刀、17數控系統、18電控櫃、19左夾塊、20第二滑塊、21砂輪、22水槍、23工具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所示的一種數控鏡面銑床,包括床身,所述床 身1左側設有電控櫃18,所述電控櫃18通過導線與數控系統17電性連接,所述床身1右側安裝有工具箱23,所述床身1頂部安裝有工作平臺2,所述工作平臺2左端設有左夾塊19,所述工作平臺2右端設有右夾塊3,所述左夾塊19和右夾塊3均通過驅動裝置控制,所述工作平臺2上固定設有導軌5,所述導軌5上滑動連接有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20,所述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20上方分別固定連接有立柱一6和立柱二15,所述立柱一6左側設有滑軌一7,所述滑軌一7上滑動連接有傳動裝置一8,所述傳動裝置一8上端連接有電動機一9,所述傳動裝置一8下端安裝有銑刀固定裝置10,所述銑刀固定裝置10下端設有銑刀16,所述立柱二15右側設有滑軌二14,所述滑軌二14上滑動連接有傳動裝置二12,所述傳動裝置二12上端連接有電動機二11,所述傳動裝置二12下端左側設有固定裝置13,所述固定裝置13下端設有砂輪21,所述砂輪21可拆卸,所述砂輪21替換為羊毛輪21或拋光碟21,所述傳動裝置二12下端右側設有水槍22。
工作原理:該數控鏡面銑床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利用左夾塊19和右夾塊3夾緊工件,然後利用數控系統17啟動銑床,數控系統17控制傳動裝置一8帶動銑刀16進行工作,同時可以利用第一滑塊4左右移動,利用滑軌一7進行上下移動,對工件進行銑削後,數控系統17控制傳動裝置二12帶動砂輪21對工件進行削磨處理,並利用水槍22進行降溫和衝洗處理,砂輪21可以利用第二滑塊20左右移動,利用滑軌二14進行上下移動,砂輪21可以依次更換為羊毛輪21和拋光碟21對工件進行加工,使工件到達鏡面效果。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 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