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式防雨外牆板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2:22:51 1
專利名稱:榫卯式防雨外牆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防雨外牆板,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防水作用的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屬於建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預製外牆板體系中防水性能關係整個建築的使用壽命,預製外牆板體系有兩類:用條板做外牆和預製大板外牆。上述兩種外牆板體系存在以下問題:用條板做外牆預製方便,但是目前條板沒有解決防水問題,滲水現象嚴重;預製外牆大板生產設備成本高。外牆板接縫防水處理目前採用以下方案:1、利用密封材料阻擋雨水侵入;2、利用空腔構造來阻擋雨水。目前密封材料耐久性差,密封材料失效時,需要重新填充,施工難度大。利用空腔構造防水目前不能主動導出雨水,容易在空腔內積水,壽命短,防水效果不是很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具有防雨水滲漏作用的防雨外牆板體。為了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外牆板表面靠近側立面一端形成有凹平面,凹平面上間隔設置多個凸塊,凸塊外表面凹於外牆板的表面;相對應的外牆板另一表面上靠近另一側立面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面,凹陷面上間隔設置多個凸起,相鄰凸起之間形成的凹陷與所述凸塊數量、形狀和設置位置相互匹配並可實現間隙配合,凹平面及凸塊上均設有多個導水槽,凸塊頂面的導水槽和凸塊外表面的導水槽相互連通,且凸塊頂面的導水槽與凹平面上的導水槽相互連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塊縱截面為六邊形結構;或凸塊縱截面為扇形;或凸塊縱截面為四邊形結構,四個角至少有一個為倒角,且倒角為倒直角或倒圓角。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塊縱截面為由第一波峰、第二波峰和一個波谷構成的波浪形曲面;或凸塊縱截面為由一個弧形波峰、一個弧形波谷和一直線段構成。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塊上頂面包括與外牆板上頂面平行的直線部和向下傾斜的延伸部;凸塊下頂面包括與外牆板上頂面平行的線形部和向下傾斜的傾斜部,傾斜部與延伸部相互平行,凸塊外表面與外牆板外表面平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塊上頂面為三角形的凹陷部,凸塊下底面為三角形的凸出部,凸塊外表面與外牆板外表面平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塊上頂面及下底面均為三角形的塌陷,凸塊外表面與外牆板外表面平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塊上頂面縱截面由一個弧波谷和弧波峰構成,凸塊下底面縱截面由一個圓弧波峰和圓弧波谷構成,凸塊外表面與外牆板外表面平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塊縱截面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腰構成凸塊的上頂面及下底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塊呈階梯型結構,各個階梯面與與外牆板側立面平行,凸塊上頂面為平面或具有向下的傾斜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凹平面上的導水槽相對於外牆板側立面平行設置,凸塊外表面的導水槽沿凸塊外表面縱向均勻設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外牆板上設有導水槽,可將水自動導流排除,起到了防水作用;2、預製設備簡單,生產效率高;3、整體結構簡單,製造、加工方便;4、建築結構組裝過程簡單,防雨外牆的施工過程簡單,且施工周期短。
圖1為實施例1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1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2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2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3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6為實施例3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7為實施例4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8為實施例4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9為實施例5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10為實施例5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11為實施例6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12為實施例6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13為實施例7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14為實施例7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15為實施例8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16為實施例8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17為實施例9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18為實施例9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19為實施例10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20為實施例10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21為實施例11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22為實施例11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23為實施例12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24為實施例12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25為實施例13的正向軸測示意圖。圖26為實施例13的反向軸測示意圖。圖中1、外牆板,2、凹平面,3、凸塊,4、導水槽,5、凹陷面,6、凸起,7、凹陷,8、倒角,9、第一波峰,10、波谷,11、第二波峰,12、弧形波峰,13、弧形波谷,14、直線段,15、直線部,
16、延伸部,17、線形部,18、傾斜部,19、凹陷部,20、凸出部,21、塌陷,22、弧波谷,23、弧波峰,24、第一臺階面,25、第二臺階面,26、第三臺階面,27、第一臺階,28、第二臺階,29、第三臺階,30、傾斜部,31、臺階部,32、第一階面,33、第二階面,34、第三階面,35、三角形凹槽,36、三角形凸臺,37、圓弧波峰,38、圓弧波谷。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照說明書附圖來闡明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公開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下屬說明僅是示例性的,並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方案。實施例1參考附圖1、2,一種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外牆板I表面靠近側立面一端形成有凹平面2,凹平面2上間隔設置多個凸塊3,凸塊3外表面凹於外牆板I的表面;相對應的外牆板I另一表面上靠近另一側立面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面5,凹陷面5上間隔設置多個凸起6,相鄰凸起6之間形成的凹陷7與所述凸塊3數量、形狀和設置位置相互匹配並可實現間隙配合,凹平面2及凸塊3上均設有多個導水槽4,凸塊3頂面的導水槽4和凸塊3外表面的導水槽4相互連通,且凸塊3頂面的導水槽4與凹平面2上的導水槽4相互連通。本實施例中,凸塊3縱截面為六邊形結構。此種結構能夠在豎直方向呈一個相互連通的空腔,自動將雨水排除。實施例2參考附圖3、4,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縱截面為四邊形結構,四個角至少有一個為倒角8,且倒角8為倒直角或倒圓角。採用此種結構通過倒角8的設置,使雨水能夠向下流,在豎直方向呈一個相互連通的空腔,自動將雨水排除。實施例3參考附圖5、6,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縱截面為由第一波峰9、第二波峰11和一個波谷10構成的波浪形曲面。採用此種結構第一波峰9能夠向下流自動將雨水排除。實施例4參考附圖7、8,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縱截面為由一個弧形波峰12、一個弧形波谷13和一直線段14構成。採用此種結構弧形波峰12能夠向下流自動將雨水排除。實施例5參考附圖9、10,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上頂面包括與外牆板I上頂面平行的直線部15和向下傾斜的延伸部16 ;凸塊3下頂面包括與外牆板I上頂面平行的線形部17和向下傾斜的傾斜部18,傾斜部18與延伸部16相互平行,凸塊3外表面與外牆板I外表面平行。向下傾斜的延伸部16能夠向下流自動將雨水排除。實施6參考附圖11、12,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上頂面為三角形的凹陷部19,凸塊3下底面為三角形的凸出部20,凸塊3外表面與外牆板I外表面平行。凹陷部19三角形的一邊在豎直方向傾斜設置可以使雨水向下流,防止形成積水。[0063]實施7參考附圖13、14,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縱截面為扇形。實施8參考附圖15、16,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上頂面及下底面均為三角形的塌陷21,凸塊3外表面與外牆板I外表面平行。此結構原理與實施例6相似。實施9參考附圖17、18,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上頂面縱截面由一個弧波谷22和弧波峰23構成,凸塊3下底面縱截面由一個圓弧波峰37和圓弧波谷38構成。實施例10參考附圖19、20,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縱截面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腰構成凸塊3的上頂面及下底面。實施例11參考附圖21、22,與實施例1中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呈階梯型結構,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臺階面24、第二臺階面25和第三臺階面26,第一臺階面24、第二臺階面25和第三臺階面26均與外牆板I側立面平行,且縱截面均為六邊形結構。實施例12參考附圖23、24,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呈階梯型結構,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臺階27、第二臺階28和第三臺階29,第一臺階27、第二臺階28和第三臺階29均與外牆板I側立面平行,凸塊3上頂面及下底面均包括與外牆板I側立面呈銳角的傾斜部30和沿厚度方向形成的臺階部31,臺階部31與外牆板I上頂面平行。實施例13參考附圖25、26,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於:凸塊3呈階梯型結構,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階面32、第二階面33和第三階面34,第一階面32、第二階面33和第三階面34均與外牆板I側立面平行,第一階面32、第二階面33和第三階面34的上頂面均為三角形凹槽35,第一階面32、第二階面33和第三階面34的下底面面均為三角形凸臺36。上述各個實施例中,凹平面2上的導水槽4相對於外牆板側立面平行設置,凸塊3外表面的導水槽沿凸塊3外表面縱向均勻設置。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及優點。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範圍的前提,本領域人員可以根據需要做許多變化和改進。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應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外牆板表面靠近側立面一端形成有凹平面,凹平面上間隔設置多個凸塊,凸塊外表面凹於外牆板的表面;相對應的外牆板另一表面上靠近另一側立面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面,凹陷面上間隔設置多個凸起,相鄰凸起之間形成的凹陷與所述凸塊數量、形狀和設置位置相互匹配並可實現間隙配合,凹平面及凸塊上均設有多個導水槽,凸塊頂面的導水槽和凸塊外表面的導水槽相互連通,且凸塊頂面的導水槽與凹平面上的導水槽相互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凸塊縱截面為六邊形結構;或凸塊縱截面為扇形;或凸塊縱截面為四邊形結構,四個角至少有一個為倒角,且倒角為倒直角或倒圓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凸塊縱截面為由第一波峰、第二波峰和一個波谷構成的波浪形曲面;或凸塊縱截面為由一個弧形波峰、一個弧形波谷和一直線段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凸塊上頂面包括與外牆板上頂面平行的直線部和向下傾斜的延伸部;凸塊下頂面包括與外牆板上頂面平行的線形部和向下傾斜的傾斜部,傾斜部與延伸部相互平行,凸塊外表面與外牆板外表面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凸塊上頂面為三角形的凹陷部,凸塊下底面為三角形的凸出部,凸塊外表面與外牆板外表面平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凸塊上頂面及下底面均為三角形的塌陷,凸塊外表面與外牆板外表面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凸塊上頂面縱截面由一個弧波谷和弧波峰構成,凸塊下底面縱截面由一個圓弧波峰和圓弧波谷構成,凸塊外表面與外牆板外表面平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凸塊縱截面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腰構成凸塊的上頂面及下底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凸塊呈階梯型結構,各個階梯面與與外牆板側立面平行,凸塊上頂面為平面或具有向下的傾斜面。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凹平面上的導水槽相對於外牆板側立面平行設置,凸塊外表面的導水槽沿凸塊外表面縱向均勻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防雨水滲漏作用的防雨外牆板體。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榫卯式防雨外牆板,其特徵在於外牆板表面靠近側立面一端形成有凹平面,凹平面上間隔設置多個凸塊,凸塊外表面凹於外牆板的表面;相對應的外牆板另一表面上靠近另一側立面的一端形成有凹陷面,凹陷面上間隔設置多個凸起,相鄰凸起之間形成的凹陷與所述凸塊數量、形狀和設置位置相互匹配並可實現間隙配合,凹平面及凸塊上均設有多個導水槽,凸塊頂面的導水槽和凸塊外表面的導水槽相互連通,且凸塊頂面的導水槽與凹平面上的導水槽相互連通。
文檔編號E04B1/66GK202969710SQ20122070546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明者王睿敏 申請人:王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