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0:35:11 1
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利用太陽能發電,為手持電子產品充電,其特徵在於,包括: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發電單元;位於發電單元下方的蓄電單元;以及安裝發電單元和蓄電單元的殼體,其中,發電單元包括:用於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的第一太陽能電池板,與第一太陽能電池板構成翻蓋結構的第二太陽能電池板,連接第一太陽能電池板和第二太陽能電池板的轉軸,蓄電單元包括:位於第二太陽能電池板下方的蓄電池,與蓄電池連接用於控制充放電的PCB電路板。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中兩塊太陽能電池板採用翻蓋結構,增大受光面積,以及合上時能保護電池板免於磨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縮短充電時間,延長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屬於電力電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人類生活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各類手持電子產品的耗電量越來越嚴重,在戶外時間較長的情況下,對電子產品的充電非常困難,因此需要移動電源。太陽能移動電源利用太陽能發電,無需市電,環保又安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0003]現有的太陽能移動電源都是平板結構,受光面積有限,因此單位時間發電量較少;而且由於電池板裸露,容易磨損,因此轉換效率降低,單位面積發電量減少。這些都會延長太陽能移動電源的充電時間,不利於使用。另外,電池板的經常磨損,也會大大降低太陽能移動電源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縮短充電時間,延長使用壽命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
[0005]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採用了以下結構。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利用太陽能發電,為手持電子產品充電,其特徵在於,包括: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發電單元;位於發電單元下方的蓄電單元;以及安裝發電單元和蓄電單元的殼體,其中,發電單元包括:用於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的第一太陽能電池板,與第一太陽能電池板構成翻蓋結構的第二太陽能電池板,連接第一太陽能電池板和第二太陽能電池板的轉軸,蓄電單元包括:位於第二太陽能電池板下方的蓄電池,與蓄電池連接用於控制充放電的PCB電路板,殼體包括:用於安放發電單元和蓄電單元的外殼,安裝在外殼上的電源輸出口。
[0007]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徵:其中,第一太陽能電池板和第二太陽能電池板為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
[0008]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徵,還包括:安裝在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用於檢測太陽能電池板發電電流並轉化成光信號的光電傳感器和用於顯不光信號的LED顯不燈。
[0009]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徵,還包括:墊設在第一太陽能電池板和第二太陽能電池板之間的緩衝塑膠層。
[0010]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徵,還包括:安裝在外殼上用於照明的兩個LED燈。
[0011]實用新型作用與效果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因為兩個太陽能電池板採用翻蓋結構,所以能夠增大受光面積,提高單位時間發電量;而且不使用時可以合上翻蓋,能防止電池板被磨損後轉換效率降低,保證了單位面積發電量,從而能縮短太陽能移動電源充電時間,而且電池板受到保護,使用壽命延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在實施例中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在實施例中的內部結構層次圖;以及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在實施例中的詳細布局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做詳細闡述。
[0017]如圖1、2、3所示,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具有外殼後蓋1、緩衝塑膠圈2、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第二太陽能電板4、下外殼5、鎖槽6、鎖扣7、LED燈開關8、電量顯示屏9、USB電源輸出口 10、扁口電源輸入口 11、轉軸12、LED顯示燈13、鎖鉤14、鋰離子電池15、LED燈16、圓孔電源輸入口 17、以及PCB電路板18。
[0018]如圖1所示,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為單晶太陽能電池,用於太陽能發電,安裝在外殼後蓋I內部。光電傳感器(圖中未顯示)安裝在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背面,用於檢測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發電電流並轉化成光信號。LED顯不燈13位於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表面,用於顯示光電傳感器的光信號,其亮暗程度會隨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發電電流大小而變化。兩個鎖鉤14安裝在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上方兩側。
[0019]第二太陽能電池板4安裝在下外殼5內部,通過轉軸12與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連接成翻蓋結構。帶有阻尼的轉軸12可以實現的180°的旋轉,並能固定角度。緩衝塑膠圈2墊設在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四周,用於用於防止兩塊電池板互相摩擦造成損傷。
[0020]鋰離子電池15位於第二太陽能電池板4下方,用於儲存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和第二太陽能電池板4發出的電能。PCB電路板18位於鋰離子電池15周圍,用於安裝鋰離子電池15、LED燈16和LED顯示燈13的控制電路。鋰離子電池15和PCB電路板18之間填充有高性能隔熱物質,能夠保護PCB電路板18且使鋰離子電池15穩定高效。
[0021]如圖3所示,兩個USB電源輸出口 10安裝在下外殼5右側兩端,用於輸出電能為手持電子設備供電。圓孔電源輸入口 17和扁口電源輸入口 11安裝在下外殼5兩側中間,用於接入外部電源。兩個LED燈16安裝在下外殼5右側兩端,用於照明。LED燈開關8安裝在下外殼正面左側,用於控制LED燈16亮滅。電量顯示屏9安裝在下外殼5正面右側,用於顯示鋰離子電池15的電量。兩個鎖槽6安裝在第二太陽能電池板前方兩側。兩個鎖扣7安裝在下外殼5正面兩側。鎖扣7、鎖鉤14和鎖槽6用於打開和閉合下外殼5和外殼後蓋I。
[0022]使用過程:按下鎖扣7,打開下外殼5和外殼後蓋1,使得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和第二太陽能電池板4對著陽光。實時手動調整第一太陽能電池板3和第二太陽能電池板4的角度和方向,直至LED顯示燈13的亮度最大。電量顯示屏9顯示滿格後,閉合殼5和外殼後蓋1,扣住鎖鉤14和鎖槽6。將手持電子產品USB線一端插入USB電源輸出口 10,即可對手持電子產品充電。
[0023]打開LED燈開關8,LED燈16可以照明。將電源適配器插入圓孔電源輸入口 17和扁口電源輸入口 11還可以用交流電對鋰離子電池15充電。
[0024]實施例作用與效果
[002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因為兩個太陽能電池板採用翻蓋結構,所以能夠增大受光面積,提高單位時間發電量;而且不使用時可以合上翻蓋,能防止電池板被磨損後轉換效率降低,保證了單位面積發電量,從而能縮短太陽能移動電源充電時間,而且電池板受到保護,使用壽命延長。
[0026]另外,因為採用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所以比一般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板轉換效率聞10%左右,能進一步提聞單位面積發電量,縮短充電時間。
[0027]另外,因為太陽能電池板上安裝檢測發電電流並轉化成光信號的光電傳感器和用於顯示光信號的LED顯示燈,所以可以根據LED顯示燈的亮暗程度來判斷發電效率,從而實時調整翻蓋結構的角度和方向,能進一步提高單位面積發電量,縮短充電時間。
[0028]另外,因為在兩塊太陽能電池板之間墊設有緩衝塑膠層,所以可以避免相互摩擦造成的損傷。因此能防止電池板被磨損後轉換效率降低,保證了單位面積發電量,從而能縮短太陽能移動電源充電時間。而且電池板受到保護,使用壽命延長。
[0029]另外,因為外殼上安裝了兩個LED燈,所以具有照明功能,為戶外使用者提供一物多用的便利。
[0030]另外,因為外殼上安裝了電源輸入口,所以可以在室內用常規常規的圓孔式或者窄口型適配器對本設備進行充電。
[0031]當然,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並不僅僅限定於在以上實施例中的結構。
[0032]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利用太陽能發電,為手持電子產品充電,其特徵在於,包括: 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發電單元; 位於所述發電單元下方的蓄電單元;以及 安裝所述發電單元和所述蓄電單元的殼體, 其中,所述發電單元包括: 用於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的第一太陽能電池板,與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板構成翻蓋結構的第二太陽能電池板,連接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板和所述第二太陽能電池板的轉軸, 所述蓄電單元包括: 位於所述第二太陽能電池板下方的蓄電池,與所述蓄電池連接用於控制充放電的PCB電路板, 所述殼體包括: 用於安放所述發電單元和所述蓄電單元的外殼,安裝在所述外殼上的電源輸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其特徵在於: 其中,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板和所述第二太陽能電池板為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用於檢測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板發電電流並轉化成光信號的光電傳感器和用於顯不光信號的LED顯不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墊設在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板四周用於避免所述第一太陽能電池板和所述第二太陽能電池板互相磨損的緩衝塑膠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太陽能移動電源,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外殼上用於照明的兩個LED燈。
【文檔編號】H02J7/00GK203933068SQ201420201695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明者】吳娉婷, 魏國亮, 呂闖凱, 陳茉莉, 陳施傑 申請人: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