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瓶的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0:51:11 4
專利名稱:密封瓶的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吹氣成型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快速吹制出密封瓶的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一般可擠壓式的中空容器1,通常是採吹模方式製成,也就是將呈熱塑狀態的中空初胚2置入一模具3的二側模301之間,再閉模並由模具3上方垂直穿入一吹針4至初胚2頂端處,然後,通過吹針4灌注入空氣,以將初胚2吹製成型,再開模取出並修整,如此,即可制出一開口朝上的中空容器1。
雖然,上述製造方式可製造出中空容器1,但是,由於中空容器1的頂部為開放式瓶口,所以在中空容器1運輸時及物料填充前,很容易有異物進入中空容器1內而產生汙染,特別是在裝填蕃茄醬、沙拉等食品時,其汙染會導致食品無法食用,造成浪費,因此,即有業者在吹針灌注完空氣退出初胚時,同時使用封口機構將吹針所穿伸過的孔洞密封,使得初胚形成一密封瓶,這樣在運輸時,即不會有異物進入密封瓶內,而當該密封瓶欲填裝物料時,再將瓶口切開裝填即可。
但由於吹針是設置在模具上方,當閉模時,吹針是由上往下降穿過模具進入初胚內吹氣,所以,使得吹針位移行程太長且容易在穿設時產生偏差,同時也浪費時間,此外,由於吹針位於初胚上方垂直升降,所以吹針上所粘附的餘料,容易在升降過程中落入密封瓶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縮短製造時間,且餘料不易掉入密封瓶內的密封瓶的成型裝置。
本實用新型密封瓶的成型裝置是供一未定型的初胚置入,以吹製成一密封瓶,該成型裝置包括一模具、至少一吹氣機構及至少一封口機構。模具是由一左模及一右模對合而成,且左、右模各相對凹設有至少一模穴,左、右模的模穴對合後各形成一成型空間,供初胚置入,而成型空間的輪廓為密封瓶的外觀形狀。吹氣機構設置在左、右模其中一模上,且每一吹氣機構恰對應每一成型空間,吹氣機構有一吹針,吹針在左、右模閉模時,由側邊往前穿入成型空間內的初胚近頂端處,以灌入空氣,將初胚吹製成型。封口機構各設有二相對應的柱塞,二柱塞分別設置在左、右模上,且當初胚吹製成密封瓶後,柱塞恰於吹針後縮退出成型空間時,由吹針相反二側處往密封瓶靠近對合,而將吹針留下的孔洞密封。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密封瓶的成型裝置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一般密封瓶的製造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一右模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開模時的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閉模時的頂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密封瓶的立體外觀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圖3、圖4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密封瓶的成型裝置5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是供一未定型的初胚置入,以吹製成一密封瓶6,成型裝置5包括一模具10、二吹氣機構20及二封口機構30。
模具10是由一左模11及一右模12對合而成,左、右模11、12各有一模具座體111(121)、一主模塊112(122)、一瓶口模塊113(123)及一頂模塊114(124)。頂模塊114(124)、瓶口模塊113(123)及主模塊112(122)由上至下依序鎖結成一體,並鎖固在模具座體111(121)的一側面上,且主模塊112(122)凹設有二瓶體模穴115(125)及二下容料室116(126),下容料室116(126)各設置在瓶體模穴115(125)的底端,而瓶口模塊113(123)凹設有二瓶口模穴117(127),瓶口模穴117(127)分別與瓶體模穴115(125)相接合,此外,頂模塊114(124)凹設有二封蓋模穴118(128)及二上容料室119(129),封蓋模穴118(128)分別與瓶口模穴117(127)相接合,且上容料室119(129)各設置在封蓋模穴118(128)的頂端,右模12的頂模塊124封蓋模穴128旁至二側邊緣處各呈凸塊狀,左模11的頂模塊114相對處則各呈凹陷狀,且當左、右模11、12對合閉模後,瓶體模穴115、125、瓶口模穴117、127及封蓋模穴118、128接合形成有二輪廓各為密封瓶6外觀形狀的成型空間,供初胚置入成型用,而上、下容料室116、126、119、129側供初胚的溢料容置。
吹氣機構20分別裝置在右模12的頂模塊124呈凸塊狀處,且吹氣機構20恰對應成型空間,並各有一壓缸21及一吹針22,壓缸21控制吹針22水平位移,使得吹針22在左、右模11、12閉模時,由側邊往前穿入成型空間內的初胚近頂端處,以灌入空氣,將初胚吹製成密封瓶6,而開模時,則使吹針22往後退至原先貼近封蓋模穴128時的狀態。
封口機構30各有一左柱塞31、一左壓缸32、一右柱塞33及一右壓缸34,左柱塞31與左壓缸32設置在左模11的頂模塊114上,而右柱塞33與右壓缸34則設置在右模12的頂模塊124上,且左、右壓缸32、34分別控制左、右柱塞31、33水平位移,使得相對應的左、右柱塞31、33恰於吹針22後縮退出成型空間時,由吹針22相反二側處往密封瓶6靠近對合,以將吹針22留下的孔洞密封。
如圖5所示,密封瓶6脫模取出後,其底端的溢料及頂端的溢料已切除乾淨。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是將吹針22設置在右模12的頂模塊124內,而相當接近封蓋模穴128,因此,吹針22使用時的位移距離非常短,穿設時不需特別校準,也不會發生偏差,且可縮短製造時間,又由於吹針22是由側邊水平穿伸入初胚內,所以,即使吹針22穿入時粘附有餘料,也不易在位移時掉入密封瓶6內。
權利要求1.一種密封瓶的成型裝置,供一未定型的初胚置入,以吹製成一密封瓶,成型裝置包括一模具、至少一吹氣機構及至少一封口機構,其特徵在於模具是由一左模及一右模對合而成,且左、右模各相對凹設有至少一模穴,左、右模的模穴對合後各形成一輪廓為密封瓶外觀形狀的成型空間,供初胚置入成型用;吹氣機構設置在左、右模其中一模內,且恰對應成型空間,吹氣機構有一吹針,吹針在左、右模閉模時由側邊穿入成型空間內的初胚近頂端處以灌入空氣,將初胚吹製成密封瓶,而開模時,吹針則往後退至原先貼近模穴時的狀態;及封口機構有一設置在左模上的左柱塞及一設置在右模上的右柱塞,左、右柱塞相對應,並恰於吹針退出成型空間時,由吹針相反二側處往密封瓶靠近對合,以將吹針留下的孔洞密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瓶的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模具的左、右模各有一模具座體、一主模塊、一瓶口模塊及一頂模塊,頂模塊、瓶口模塊及主模塊由上至下依序鎖結成一體,並鎖固在模具座體的一側面上,且主模塊凹設有二瓶體模穴及二下容料室,下容料室各設置在瓶體模穴的底端,而瓶口模塊凹設有二瓶口模穴,瓶口模穴分別與瓶體模穴相接合,頂模塊凹設有二封蓋模穴及二上容料室,封蓋模穴分別與瓶口模穴相接合,而上容料室各設置在封蓋模穴的頂端,且當左、右模閉模時,瓶體模穴、瓶口模穴及封蓋模穴接合形成二成型空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瓶的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吹氣機構的吹針位移是由一壓缸所控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瓶的成型裝置,其特徵在於封口機構的左、右柱塞位移各由一壓缸所控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密封瓶的成型裝置,其包括一模具、一吹氣機構及一封口機構,模具由一左、右模對合而成,且各相對凹設有至少一模穴,模穴對合後形成一成型空間,供一初胚置入,吹氣機構設置在模具上,並設有一可由側邊穿伸入初胚近頂端處的吹針,且封口機構可密封吹針留下的孔洞。本成型裝置具有可縮短製造時間並使餘料不易掉入密封瓶內的特點。
文檔編號B29C49/48GK2556009SQ0224091
公開日2003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28日
發明者楊文彬 申請人:興農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