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絕緣子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7:31:51 3
專利名稱:複合絕緣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輸電線路的杆塔上懸掛導線並起絕緣作用的盤形懸式絕緣子以及用矽橡膠等高分子材料對該類絕緣子進行複合化改造。
背景技術:
矽橡膠是優越的電力外絕緣防汙閃材料,它的絕緣強度高,又有憎水性和憎水遷移性,將其附著在絕緣子的瓷或玻璃表面,能大幅度地提高絕緣子的汙閃電壓,行業內將這種附著有矽橡膠的絕緣子稱為複合化的絕緣子或複合絕緣子。1991年9月11日公告的申請號為90227039. 7,名稱為「複合絕緣子」的中國專利文件中有兩個技術方案與本發明較接近。方案一是在絕緣子的瓷或玻璃表面塗一層矽橡膠塗料,塗層厚度0. 5-1. 5毫米, 塗料固化後獲得複合絕緣子。其缺點是,由於塗料的流淌性良好,又含有大量揮發性溶劑, 欲使塗層厚度達到0.5毫米以上非常不容易,反覆多次塗覆也難以達到。多年實踐表明,用該方案獲得的複合絕緣子的矽橡膠塗層厚度普遍偏薄,因此其防汙閃性能通常只能維持5 年左右,此後就需要重新塗覆,這就加大了電力運行部門的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資金和送電量損失。方案二見該專利文件的圖4,在盤形懸式絕緣子的傘盤上套裝粘接由矽橡膠製造的合成傘裙從而製成複合絕緣子。其缺點是,如果套裝粘接的操作是在輸電線路的杆塔上進行(絕大多數如此),則粘接質量不易保證,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發生脫膠;如果套裝粘接的操作是在工廠車間裡進行,則將此型產品包裝運輸去線路現場很不方便,杆塔吊裝施工時容易損壞合成傘裙。此外,為避免脫膠,這種複合絕緣子不允許線路檢修時踩踏攀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在盤形懸式絕緣子上附著矽橡膠的新方案,該方案既可發揮矽橡膠的優越的防汙閃性能,又可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將矽橡膠製造成一片片的厚度為數毫米的膜片(本專利文件有時稱這種膜片為貼膜),每片貼膜的形狀尺寸與所說的盤形懸式絕緣子的傘盤的外表面的某一局部的形狀尺寸相吻合併與該局部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粘貼)。也就是用矽橡膠貼膜將絕緣子的全部或局部外表面覆蓋包裹起來,獲得複合化的絕緣子。(本專利文件對「粘貼」和「粘接」兩技術術語不做細緻區分,多數情況下通用。)也可以這樣描述本發明本發明是一種複合絕緣子,它由一個瓷或鋼化玻璃盤形懸式絕緣子和粘貼在該懸式絕緣子的傘盤表面上的由矽橡膠製造的一片或多片貼膜組成, 每一片所說的貼膜都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瓷或玻璃表面的某一局部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併與該局部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所說的一片或多片貼膜將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瓷或玻璃表面的某一環形部分全部覆蓋,所說的環形部分是一個圍繞著所說的絕緣子的鋼腳的閉合的環形面,所說的環形部分的爬電距離大於80毫米。
在車間裡用貼膜來包覆絕緣子傘盤製造出的複合絕緣子有以下優點可以保證粘接質量,包裝運輸和在杆塔現場吊裝施工都很方便,允許踩踏攀登;當貼膜的厚度達到2毫米時,它的防汙閃性能可以維持20年左右(與杆塔所處環境有關),能夠滿足電力運行部門的要求。此前,行業內的技術人員普遍認為,貼膜包覆絕緣子外表面的面積應該達到或接近百分之百才能起到較理想的防汙閃作用,絕緣子的外形又比較複雜,用貼膜包覆絕緣子是一個難度極大、吃力不討好的技術方案。這就造成該方案多年來一直無人探索研製。我們的試驗表明這是一個偏見。試驗數據顯示,只要貼膜包覆絕緣子外表面的面積比例達到一定程度,比如超過百分之四十,就可以大幅度地改善絕緣子的防汙閃性能。由於貼膜包覆絕緣子外表面的面積不必達到百分之百,這就極大地降低了膜片製造的難度和膜片與絕緣子外表面粘接的難度。加以本發明巧妙地用幾片貼膜分別對絕緣子表面進行包覆,又進一步降低了這些難度。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介紹。
圖1是本發明第一種貼膜的附圖。是剖面圖(只畫剖面,不畫剖面後方的投影線)。圖2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附圖,是一個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粘接一個貼膜的局部剖視剖面圖。圖3是本發明第二種貼膜的附圖。是剖面圖。圖4是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的附圖,是一個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粘接一個貼膜的局部剖視剖面圖。圖5是(圖2的)局部放大圖。是剖面圖。圖6是貼膜成型模具圖。是半剖視圖。圖7是本發明第三個實施例的附圖,是一個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粘接一個貼膜的局部剖視剖面圖。圖8是本發明第四個實施例的附圖,是一個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粘接一個貼膜的局部剖視剖面圖。圖9是本發明第五個實施例的附圖,是一個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粘接兩個貼膜的局部剖視剖面圖。圖10是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附圖,是一個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粘接兩個貼膜和一個合成傘裙的局部剖視剖面圖。圖11是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附圖,是一個雙層傘盤形懸式瓷絕緣子粘接四個貼膜的局部剖視剖面圖。圖12是本發明又一種貼膜的附圖。是頂視圖及其A向視。圖13是本發明又一種貼膜的附圖。是頂視圖及其A-A剖面圖。在全部附圖中,1 (盤形懸式絕緣子的)鐵帽、2 (盤形懸式絕緣子的由瓷或鋼化玻璃製造的)傘盤、3 (盤形懸式絕緣子的)鋼腳,鐵帽1、傘盤2和鋼腳3共同組成一個盤形懸式絕緣子。附圖1、2、3、4、6、7、8、9、10所畫的物體均為旋轉體(鐵帽的上半部除外)。附圖11所畫的物體為旋轉體(鐵帽的上半部除外,貼膜43、44除外)。附圖2、4、7、8、9、10、11均未對鐵帽和鋼腳進行剖視。附圖4、7、8、9、10、11均對鐵帽的上半部省略未畫。全部附圖均為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附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貼膜的剖面圖。圖中,貼膜4是一個中間有孔的碗狀物(圖中碗是倒扣放置的),由矽橡膠製造,碗壁厚度約2毫米,碗壁的沿面高度(即爬電距離,見下述)大於80毫米。附圖2顯示出附圖1的碗狀貼膜粘貼到盤形懸式絕緣子上的情況,圖中用粗線代表貼膜的剖面(下同)。由圖2可以看出,碗狀貼膜4與傘盤2(直徑255毫米)的上表面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碗狀貼膜4倒扣向傘盤2的上表面上並與該上表面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從而與所說的盤形懸式絕緣子組成一個複合絕緣子。也可以這樣描述附圖2所示的複合絕緣子它由一個盤形懸式絕緣子和粘貼在該懸式絕緣子的傘盤上表面上的由矽橡膠製造的一片圓環形貼膜組成,該貼膜將該上表面的某一環形部分全部覆蓋,所說的環形部分是一個圍繞著所說的絕緣子的鋼腳的閉合的環形面,所說的環形部分的爬電距離大於80毫米。(「爬電距離」是絕緣子行業的技術術語。)附圖2的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貼膜的面積小且形狀簡單,既節約了矽橡膠用量又降低了貼膜的製造難度和粘接難度。與無貼膜的原絕緣子相比,其汙閃電壓提高近30%, 可以安全地在輕汙染環境中的輸電線路杆塔上使用。(此貼膜所覆蓋的傘盤的環形表面的爬電距離是本發明各實施例中最小的,下述各實施例均大於80毫米。)附圖3是本發明的又一種貼膜的剖面圖。圖中,貼膜4是一個中間有孔的碗狀物, 由矽橡膠製造,碗壁厚度在1-3毫米之間。與附圖1的貼膜相比,它的外沿做了曲折延伸, 延伸部與所說的傘盤的滴雨沿的外、內表面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滴雨沿是專業術語, 指絕緣子傘盤外沿向下方傾斜低垂的部分,本專利文件各附圖未專項標註。)附圖4顯示出附圖3的碗狀貼膜粘貼到盤形懸式絕緣子上的情況,由圖4可以看出,碗狀貼膜4與傘盤2的上表面及滴雨沿的外、內表面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碗狀貼膜倒扣向傘盤2的上表面並與傘盤2的上表面及滴雨沿的外、內表面相互粘接,組成一個複合絕緣子。附圖4的實施例與無貼膜的原絕緣子相比,其汙閃電壓提高約45%,可以安全地在中等汙染環境中的輸電線路杆塔上使用。也可以這樣描述附圖4所示的複合絕緣子它由一個瓷或鋼化玻璃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和粘貼在該懸式絕緣子的傘盤表面上的由矽橡膠製造的一片貼膜組成,所說的貼膜是一片中間有孔的碗狀貼膜,所說的碗狀貼膜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上表面及滴雨沿的外、內表面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所說的碗狀貼膜倒扣向所說的傘盤的上表面並與所說的傘盤的上表面及滴雨沿的外、內表面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並將所說的傘盤的上表面及滴雨沿的外、內表面全部覆蓋。附圖5以放大圖來顯示貼膜4和傘盤2的瓷(玻璃)表面之間的粘接結構。圖中, 膠粘劑5填充在貼膜4和傘盤2之間起粘接作用。具體的粘接操作工序如下先將貼膜4 和傘盤2的待粘接表面清理乾淨,再在傘盤2的待粘接表面上用毛刷塗覆一層偶聯劑(比如KH-550矽烷偶聯劑),等偶聯劑乾燥之後,再在貼膜4和傘盤2的待粘接表面上(偶聯劑塗層之上)分別用毛刷塗覆一層矽橡膠膠粘劑,再將貼膜4就位在傘盤2上進行粘貼。為了粘貼密實必須排擠出膠粘劑塗層中的氣泡。為此可以預先製作一些與粘貼面在形狀尺寸上相吻合的沙袋,分別墊在下部、壓在上部,等膠粘劑固化後再移去。或者將剛粘接好的絕緣子放在一個填有沙子的筒狀物體內,在絕緣子的上面再填入沙子,用以排擠出膠粘劑塗層中的氣泡,等膠粘劑固化後再取出絕緣子。排擠氣泡時應將絕緣子和擠壓物共同置入真空箱內。附圖6是貼膜成型模具圖,圖中,4貼膜(正在成型)、11模芯、12凹模、13凸模。 由於矽橡膠有良好的彈性,圖6所示的方案不存在脫模困難。橡膠成型行業的技術人員可以參照此圖製造如圖3所示的貼膜。附圖7是本發明第三個實施例,對圖4實施例做了改進,在傘盤2的滴雨沿的內側環形溝槽中填充矽橡膠膠粘劑5,該矽橡膠膠粘劑將貼膜4的下方邊沿封閉遮蓋。其目的是保護好貼膜4的下方邊沿,防止日久天長後邊沿處出現脫膠。附圖8是本發明第四個實施例,對圖7實施例做了改進,在傘盤2的滴雨沿的內側環形溝槽中填塞有由矽橡膠製造的環形鑲嵌環6,鑲嵌環6由矽橡膠膠粘劑5粘接在所說的滴雨沿的內側環形溝槽中,鑲嵌環6和矽橡膠膠粘劑5共同將貼膜4的下方邊沿封閉遮蓋。 其目的是既保護好貼膜4的下方邊沿,又節約矽橡膠膠粘劑的用量。可以將附圖7和附圖8的技術方案綜合表述為在所說的傘盤的滴雨沿的內側環形溝槽中填充有矽橡膠且該矽橡膠將所說的貼膜的在該環形溝槽中的外沿封閉遮蓋。附圖9是本發明第五個實施例,它對圖4實施例做了改進,除貼膜4外,又增加了一片貼膜41,該貼膜與傘盤2的下表面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併粘貼覆蓋了傘盤2的下表面,從而將傘盤2的全部表面都用貼膜包覆起來。(為了明顯區分貼膜與相鄰貼膜、貼膜與絕緣子,圖中故意將它們之間的距離畫得較大,未畫成完全包覆,實際製造時可以實現工程意義上的完全包覆。其它各圖同。)對附圖9的實施例,也可以增加採用附圖7和附圖8的技術方案,在傘盤2的滴雨沿的內側環形溝槽中填充有矽橡膠,將貼膜4和貼膜41互相銜接的邊沿用矽橡膠封閉遮蓋 (不再用
)。附圖9的實施例與無貼膜的原絕緣子相比,其汙閃電壓提高約100% (達到原絕緣子的200% ),可以安全地在重等汙染環境中的輸電線路杆塔上使用。也可以將附圖9的實施例改為只有貼膜41 (可以比圖中所畫貼膜41再大一些,增加覆蓋滴雨沿的內表面),沒有貼膜4,這就給本發明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實施例。該實施例與無貼膜的原絕緣子相比,其汙閃電壓提高近。由於貼膜41位於絕緣子傘盤2的下表面,(與附圖4的實施例相比)在大霧或毛毛雨天氣時貼膜41的表面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乾燥狀態,不被浸潤。本說明書的以上各實施例附圖所畫的絕緣子都是單層傘標準盤形懸式絕緣子,也叫做單層傘普通型盤形懸式絕緣子,其滴雨沿和各環形傘稜的長度較短,即各環形溝槽的深度較淺。在絕緣子行業,另有一種深槽式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有時也叫做鐘罩式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其滴雨沿和各環形傘稜的長度較長,即各環形溝槽的深度較深。本說明書的以上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也都適用於深槽式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本說明書不再畫圖一一詳細說明。 圖10是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附圖。該實施例對單層傘標準盤形懸式絕緣子做了如下改造圓環形碗狀貼膜41和圓環形貼膜42覆蓋了傘盤2的部分表面。在傘盤2的下方有一個由矽橡膠製造的合成傘裙6,該合成傘裙的中間孔以筒狀向上延伸,該筒狀延伸部的上部伸入到傘盤2的下表面的某一環形溝槽中(不限於圖中所畫的環形溝槽)並與該環形溝槽的表面用矽橡膠膠粘劑5相粘接。還在傘盤2的滴雨沿的內側環形溝槽中填充了矽橡膠膠粘劑5。製成後的產品是一個雙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它的上傘盤2由瓷或玻璃製造並且完全被矽橡膠覆蓋,它的下傘盤是由矽橡膠製造的合成傘裙6。與改造前的原絕緣子相比,圖10所畫的實施例其汙閃電壓提高160%以上(達到原絕緣子的沈0% ),可以安全地在特重汙染環境中的輸電線路杆塔上使用。 圖11是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附圖,圖中,鐵帽1、鋼腳3、瓷傘盤2共同組成了一個雙層傘盤形懸式瓷絕緣子。貼膜41與以上各實施例的貼膜一樣是圓環形(旋轉體),它粘貼覆蓋了傘盤2(包含兩個傘盤)的上傘盤的上表面的全部和上傘盤的下表面的外部。貼膜42也是圓環形,它粘貼覆蓋了傘盤2的下傘盤的下表面。由於套裝困難,傘盤2餘下的未被貼膜覆蓋的表面難以再用完整的圓環形(旋轉體)貼膜粘貼,所以貼膜43和貼膜44 各被製造成是完整圓環形的一半(參見附圖12),用對接而非套裝的方式粘貼覆蓋了傘盤2 的未被貼膜覆蓋的表面。這樣,整個瓷傘盤2共用了四片貼膜實現了全部表面被矽橡膠貼膜覆蓋。其中貼膜43和貼膜44的形狀尺寸是相同的,即下述圖12中的貼膜4。圖11的實施例與無貼膜的原絕緣子相比,其汙閃電壓提高約100% (達到原絕緣子的200% ),可以安全地在重等汙染環境中的輸電線路杆塔上使用。圖11的實施例的貼膜43和貼膜44各被製造成是完整圓環形的一半,如果有實施者執意要把它們分別製成該圓環形的一多半和一少半,只要這兩半貼膜對接後恰好是一個完整的該圓環形,也可以將圖11所畫的絕緣子的下傘盤的上表面和上傘盤的下表面及該絕緣子的腰部表面全部粘貼覆蓋。用圖11的技術方案可以對三層傘盤形懸式瓷絕緣子做矽橡膠貼膜覆蓋,本說明書不再畫圖一一詳細說明。附圖12是圖11的半圓環形貼膜的頂視圖和其A向視圖。貼膜4由矽橡膠製造 (其擺放位置與圖11比有旋轉)。兩個這樣的貼膜4用對接的方式可以粘貼覆蓋雙層傘盤形懸式瓷絕緣子的下傘盤的上表面和上傘盤的下表面及該絕緣子的腰部表面。附圖13是本發明又一種貼膜的附圖,是八分之一圓環形的貼膜4的頂視圖及其 A-A剖面圖。八個這樣的貼膜4用依次對接的方式與絕緣子表面粘貼,可以覆蓋(如圖2所示的)單層傘盤形懸式瓷或玻璃絕緣子的全部表面。貼膜4由矽橡膠製造。採用這樣的貼膜可以在減少貼膜成型模具的數量及降低貼膜成型機器的噸位的節儉條件下實現對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全表面矽橡膠覆蓋。粘貼覆蓋後獲得的複合絕緣子是本發明又一種實施例(不再畫圖顯示)。附圖13的每個貼膜是八分之一圓環形,用八個這樣的貼膜覆蓋包裹絕緣子的全部表面。按同樣的原則,也可以每個貼膜是四分之一圓環形,用四個同樣的貼膜來覆蓋絕緣子的全部表面。同理可以有許多將圓環形劃分成扇面形的實施例。附圖13的技術方案也適用於雙(三)層傘盤形懸式瓷絕緣子。
其它說明如下為了對每一片絕緣子實物都能良好地實現貼膜與傘盤表面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應提高絕緣子的製造精度,降低其尺寸偏差。或者對絕緣子進行粘接前預篩選,按其尺寸偏差分組後,再按組進行粘貼操作(每組粘貼相對應的貼膜)。本發明對貼膜的厚度沒有嚴格限制,一般宜在1至3毫米之間。貼膜的厚度越大其防汙閃性能維持的時間越長,但過厚會浪費材料且增加貼膜成型操作的難度和貼膜粘貼操作的難度。彈性良好的矽橡膠可以降低這兩項難度,故實施者應參考所用矽橡膠的彈性綜合多種因素選擇貼膜厚度,比如選1. 5至2毫米或1. 5至2. 5毫米。本發明的專利文件中所說的盤形懸式絕緣子可以是瓷盤形懸式絕緣子,也可以是鋼化玻璃盤形懸式絕緣子。所說的盤形懸式絕緣子既包括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也包括雙層傘盤形懸式瓷絕緣子和三層傘盤形懸式瓷絕緣子。所說的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既包括標準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也包括深槽式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對於圖9、10、11所畫的實施例,根據實際使用的輸電線路杆塔所處的環境的汙染情況,也可以只用貼膜粘貼覆蓋絕緣子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或腰部表面,以節約資金。結合其它有附圖或無附圖的各實施例,本發明可以綜合表述為一種複合絕緣子,它由一個瓷或鋼化玻璃盤形懸式絕緣子和粘貼在該懸式絕緣子的傘盤表面上的由矽橡膠製造的一片或多片貼膜組成,每一片所說的貼膜都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瓷或玻璃表面的某一局部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併與該局部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所說的一片或多片貼膜將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瓷或玻璃表面的某一環形部分全部覆蓋,所說的環形部分是一個圍繞著所說的絕緣子的鋼腳的閉合的環形面,所說的環形部分的爬電距離大於80毫米。對於圖9、10、11所畫的實施例和用圖13貼膜獲得的實施例(未畫),可以綜合表述為如上段文字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貼膜是多片貼膜,所說的多片貼膜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瓷或玻璃表面全部覆蓋。由於矽橡膠貼膜有很好的彈性,矽橡膠膠粘劑又有良好的流動性和填充密封能力,加上沙子等擠壓物的壓擠力,雖然矽橡膠貼膜與其對應的絕緣子表面在形狀尺寸上小有偏差也可以實現良好的粘貼。所以,已述的「相互吻合」一詞,並不能領會為兩者百分之百地在形狀尺寸上完全相同,而應領會為是工程實際性的「相互吻合」。對矽橡膠說明如下本說明書所說的矽橡膠(Silicone rubber)有時也被譯為矽酮橡膠或聚矽氧烷橡膠。它包括許多品種,比如二甲基矽橡膠、甲基乙烯基矽橡膠、甲基苯基矽橡膠、氟矽橡膠、 腈矽橡膠、乙基矽橡膠、苯撐矽橡膠等,都適用於本發明。本發明是關於產品的發明,最終製成產品的矽橡膠是硫化(也可叫作固化或交聯)了的矽橡膠,有時也被稱為矽橡皮。推薦使用高溫硫化矽橡膠製造本發明的貼膜、鑲嵌環(圖8中的6)及合成傘裙 (圖10中的6),其原因是高溫硫化矽橡膠比室溫硫化矽橡膠的機電強度高、成本低、抗電蝕損能力強。當然,實施者也可以使用高強度的室溫硫化矽橡膠製造這些矽橡膠成型件。除此之外,還可以選用以矽橡膠為主體的矽橡膠與熱塑性樹脂的共混物來製造本發明的貼膜(矽橡膠質量應是樹脂質量的4倍以上),比如矽橡膠與聚乙烯的共混物、矽橡膠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共混物、矽橡膠與聚矽苯撐矽氧烷的共混物等。這類共混物的彈性和絕緣性良好,用其製造的貼膜與已有絕緣子之間可以用室溫硫化矽橡膠類膠粘劑進行粘接。還可以選用以矽橡膠為主體的矽橡膠與其它橡膠的共混並用橡膠來製造本發明的貼膜,比如矽橡膠與三元乙丙橡膠的共混並用橡膠(可提高矽橡膠的機械強度並降低成本,已經應用在鍵盤、膠輥的製造領域)、矽橡膠與天然橡膠的共混並用橡膠(可提高矽橡膠的機械強度)等。用以矽橡膠為主體的這兩種共混並用橡膠製造的貼膜與已有絕緣子之間可以用室溫硫化矽橡膠類膠粘劑進行粘接。包括權利要求書在內的本專利文件所說的製造貼膜的矽橡膠包括以上所述的各種類型的矽橡膠及以矽橡膠為主體的矽橡膠與熱塑性樹脂的共混物和以矽橡膠為主體的矽橡膠與其它橡膠的共混並用橡膠。用模壓成型法製造高溫硫化矽橡膠成型件的大致過程為高溫硫化矽橡膠生膠一配料(加入各種添加劑)一混煉一在金屬模具中加壓加溫成型並一次硫化一加溫並二次硫化一修整一成品。常用的添加劑有硫化劑、偶聯劑、抗老化劑、顏料和填料,常用的填料有補強劑(二氧化矽等)、阻燃劑(氫氧化鋁等)等。除模壓法外,還可以用注射成型法製造。 製造矽橡膠成型件的方法為該行業技術人員所熟知,本說明書不再過多介紹。對矽橡膠膠粘劑說明如下本專利文件所說的矽橡膠膠粘劑是指矽橡膠類膠粘劑,即以矽橡膠為主要有效成分的膠粘劑。無論是單組分矽橡膠類膠粘劑還是多組分矽橡膠類膠粘劑,各種溫度硫化的矽橡膠類膠粘劑都適於矽橡膠貼膜與瓷釉(或玻璃)之間的粘接,能保證粘接面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電氣絕緣強度。矽橡膠類膠粘劑和與其配套的偶聯劑已經為化工膠粘劑行業的技術人員所熟悉。關於本發明所用矽橡膠類膠粘劑的參考產品,可以選擇(不限於)上海橡膠製品研究所生產的D06RTV矽橡膠膠粘劑或錫山市膠粘劑廠生產的單組分室溫固化Hz-706矽橡膠膠粘劑。粘接面預處理技術屬於膠粘劑應用領域的已有技術。膠粘劑的生產廠會指導用戶進行包括粘接面預處理在內的整個粘接操作,也會按用戶的用途供應或推薦偶聯劑(底塗劑)。本發明是一種關於產品的發明,同時也是對已有絕緣子進行改造的技術方案。已有絕緣子經改造後成為複合絕緣子,防汙閃性能得到不同幅度的提高,其它性能又沒有降低。對大量懸式絕緣子進行改造,能在保障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方面產生巨大的效益。
權利要求
1.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由一個瓷或鋼化玻璃盤形懸式絕緣子和粘貼在該懸式絕緣子的傘盤表面上的由矽橡膠製造的一片或多片貼膜組成,每一片所說的貼膜都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瓷或玻璃表面的某一局部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併與該局部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所說的一片或多片貼膜將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瓷或玻璃表面的某一環形部分全部覆蓋,所說的環形部分是一個圍繞著所說的絕緣子的鋼腳的閉合的環形面,所說的環形部分的爬電距離大於80毫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貼膜是多片貼膜,所說的多片貼膜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瓷或玻璃表面全部覆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懸式絕緣子是瓷或鋼化玻璃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所說的貼膜是一片中間有孔的碗狀貼膜,所說的碗狀貼膜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上表面及滴雨沿的外、內表面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所說的碗狀貼膜倒扣向所說的傘盤的上表面並與所說的傘盤的上表面及滴雨沿的外、內表面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並將所說的傘盤的上表面及滴雨沿的外、內表面全部覆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在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下方有一個由矽橡膠製造的合成傘裙,該合成傘裙的中間孔以筒狀向上延伸,該筒狀延伸部的上部伸入到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下表面的某一環形溝槽中並與該環形溝槽的表面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在所說的懸式絕緣子的下表面粘貼有一片圓環形貼膜,該圓環形貼膜與所說的傘盤的下表面的在所說的環形溝槽以內的部分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併與該部分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並將該部分全部覆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懸式絕緣子是瓷或鋼化玻璃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所說的貼膜是一片圓環形貼膜,該圓環形貼膜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下表面的瓷或玻璃部分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併與該部分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 所說的圓環形貼膜將所說的傘盤的下表面的瓷或玻璃部分全部覆蓋。
7.如權利要求3、4、5、6之一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在所說的傘盤的滴雨沿的內側環形溝槽中填充有矽橡膠且該矽橡膠將所說的貼膜的在該環形溝槽中的外沿封閉ο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懸式絕緣子是瓷雙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所說的貼膜是一片圓環形貼膜,該貼膜與所說的絕緣子的上傘盤的上表面的全部和上傘盤的下表面的外部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併與所說的上表面的全部和所說的下表面的外部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並將所說的上表面的全部和所說的下表面的外部覆至ΓΤΠ ο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懸式絕緣子是瓷雙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所說的貼膜是一片圓環形貼膜,該貼膜與所說的絕緣子的下傘盤的下表面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併與該下表面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並將該下表面全部覆蓋。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懸式絕緣子是瓷雙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所說的貼膜是二片貼膜,這二片貼膜各為同一圓環形的一部分且這二片貼膜對接後恰好是一個完整的所說的圓環形,所說的圓環形與所說的絕緣子的下傘盤的上表面和上傘盤的下表面及所說的絕緣子的腰部表面在形狀尺寸上相互吻合,所說的二片貼膜用對接方式與所說的上表面、下表面和腰部表面用矽橡膠膠粘劑相粘接,並將所說的上表面、 下表面和腰部表面全部覆蓋。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貼膜的厚度是在1至3毫米之間的某一數值區間,比如1. 5至2毫米或1. 5至2. 5毫米。
12.如權利要求3或6所述的複合絕緣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是標準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或深槽式單層傘盤形懸式絕緣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在盤形懸式絕緣子的瓷或玻璃表面粘貼矽橡膠膜片從而獲得複合絕緣子的技術方案。具體的結構是,用一片或多片膜片將將所說的絕緣子的傘盤的瓷或玻璃表面的某一環形部分全部覆蓋,所說的環形部分是一個圍繞著所說的絕緣子的鋼腳的閉合的環形面。使用該方案對盤形懸式絕緣子進行改造,不僅提高了絕緣子的防汙閃性能並可維持該性能達十五年以上。
文檔編號H01B17/02GK102509591SQ20111032046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賈士民, 趙輔 申請人:天津市新玻電力複合絕緣子製造有限公司, 趙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