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
2023-12-01 03:41:26 1
一種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竹林地培育蟬花的方法,在竹林中建立適合於蟬聚集和生活的場所;人工培育蟬花菌後,將蟬花菌播種在竹林中,並利用燈光將蟬吸引在一起,使蟬幼蟲落地入土過程中被蟬花菌感染,最終長出蟬花,即選擇適宜蟬生活的竹林,為蟬的交配、產卵和幼蟲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再通過人工培育、播種蟬花菌,使其在竹林中大量繁殖,從而促使蟬幼蟲落地入土後被蟬花菌感染,進而增加蟬花的產量。本發明充分利用自然竹林條件,人為創造有利於蟬生活環境,並通過人工播種,提高林地中蟬花菌的數量,從而提高天然蟬花的產量,且一次播種後可採收數年,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中藥材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竹林地培育蟬花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蟬花在分類學上屬子囊菌亞門、核菌綱、麥角菌目、麥角菌科、蟲草菌屬,是麥角菌 科真菌蟬擬青黴寄生竹蟬蟲後的複合體,是與冬蟲夏草相類似的蟲草,但蟬花的歷史記載 比冬蟲夏草早800年,宋代唐慎微的《徵類本草》、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之後藥典都 有記載功效,被稱為"最古老的蟲草"。蟬花是我國傳統的一種名貴中藥材,醫家常將蟬花作 為冬蟲夏草的代用品,具有抗腫瘤、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滋補強壯,抗疲勞,提高免疫力,安 目民,改善腎功等作用。我國民間早就已經證實蟬花對視物不明、小兒驚風等症有非常好的效 果,而今,蟬花新的醫療功效又不斷被發現,蟬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多球殼菌素(ISP)具 有調節免疫功能和脂類代謝、提升機體營養狀況、抗疲勞、抗應激、解熱鎮痛和滋補強壯等 作用。在人們的心目中,蟬花已成為一種稀世良藥,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藥用資源菌。但 天然的蟬花非常稀少,野生獨角蟬花更稀奇珍貴,這極大限制了蟬花大量使用。本發明利用 自然竹林條件,人為創造有利於蟬生活環境,並通過人工播種,提高林地中蟬花菌的數量, 從而提高天然蟬花的產量,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利用竹林地培育蟬花的方法,利用自然竹林條件,人 為創造有利於蟬生活環境,並通過人工播種,提高林地中蟬花菌的數量,從而提高天然蟬花 的產量。
[0004]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是在竹林中建立適合於蟬聚集和生活的場所;人工培 育蟬花菌後,將蟬花菌播種在竹林中,並利用燈光將蟬吸引在一起,使蟬幼蟲落地入土過程 中被蟬花菌感染,最終長出蟬花。
[0005] 包括以下步驟: 1) 選地整地:選擇向陽、地勢高、遮蔭度在95%以上的竹林;將竹林鬆土,去除雜物,保 留活體植物,並在地面上撒一層竹葉; 2) 蟬花菌的培育:以雜木屑粉、玉米粉、麥皮、葡萄糖、大豆粉為培養基質,調整含水量 為60%,將培養基質拌均裝瓶,高壓滅菌、冷卻後接入蟬花菌種,25°C下暗室培養25?30天, 至培養基質上長滿菌絲; 3) 蟬花菌的播種:在選定的竹林中播撒蟬花菌; 4) 設燈:夏季蟬生長繁殖的季節,在距地面2. 5?3米的竹杆上架設燈,每晚亮燈的同 時敲擊竹杆,利用燈光將蟬吸引到一起; 5) 採收:6?8月在林下採挖伸出地面的蟬花。
[0006] 步驟2)培養基質中各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為雜木屑粉60%,玉米粉10%,麥皮 25%,葡萄糖1%,大豆粉4%。
[0007] 步驟3)所述蟬花菌的播種採用散播或穴播; 散播按每10平方米播撒菌種2~3kg ; 穴播的穴距為80?100cm,每穴播種150?200g,播種後在菌種上覆蓋厚度為2cm的 竹葉。
[0008] 本發明所用蟬花菌是按文獻"蟬花的分離和培養研究"(曾凡清等,《浙江食用菌》, 2008,16 (4),28-29)所述方法,從蟬花蟲體中分離純化得到的。
[0009] 本發明的顯著優點在於:本發明充分利用自然竹林條件,人為創造有利於蟬生活 環境,並通過人工播種,提高林地中蟬花菌的數量,從而提高天然蟬花的產量,且一次播種 後可採收數年。按本發明方法進行培育,每1〇〇平方米竹林可採收蟬花幹品80(T2400 kg, 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實施例1 一種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選地整地:選擇向陽、地勢高、遮蔭度在95%以上的竹林;將竹林鬆土,去除雜物,保 留活體植物,並在地面上撒一層竹葉; 2) 蟬花菌的培育:以雜木屑粉6 kg、玉米粉1 kg、麥皮2. 5 kg、葡萄糖0.1 kg、大豆粉 〇. 4 kg為培養基質,調整含水量為60%,將培養基質拌均裝瓶,高壓滅菌、冷卻後接入蟬花菌 種,25°C下暗室培養25天,至培養基質上長滿菌絲; 3) 蝶花菌的播種:在選定的竹林中按每10平方米散播蝶花菌2?3kg ; 4) 設燈:夏季蟬生長繁殖的季節,在距地面2. 5米的竹杆上架設燈,每晚亮燈的同時敲 擊竹杆,利用燈光將蟬吸引到一起; 5) 採收:6?8月在林下採挖伸出地面的蟬花,得到蟬花2300kg。
[0011] 實施例2 一種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選地整地:選擇向陽、地勢高、遮蔭度在95%以上的竹林;將竹林鬆土,去除雜物,保 留活體植物,並在地面上撒一層竹葉; 2) 蟬花菌的培育:以雜木屑粉6 kg、玉米粉1 kg、麥皮2. 5 kg、葡萄糖0.1 kg、大豆粉 〇. 4 kg為培養基質,調整含水量為60%,將培養基質拌均裝瓶,高壓滅菌、冷卻後接入蟬花菌 種,25°C下暗室培養30天,至培養基質上長滿菌絲; 3) 蟬花菌的播種:在選定的竹林中穴播蟬花菌;穴距為80?100cm,每穴播種150? 2〇〇g,播種後在菌種上覆蓋厚度為2cm的竹葉; 4) 設燈:夏季蟬生長繁殖的季節,在距地面3米的竹杆上架設燈,每晚亮燈的同時敲擊 竹杆,利用燈光將蟬吸引到一起; 5) 採收:6?8月在林下採挖伸出地面的蟬花,得到蟬花1200kg。
[0012] 目前,蟬花的市場價為12000元/kg,按本發明方法進行培育,每100平方米一年可 採收蟬花幹品800-2400kg ;而未經場地整理和沒有播散菌種的竹林一般難以生長蟬花,即 使採收,每1〇〇平方米一年也只能採收50-200g,因此,本發明具有實際應用價值,可產生巨 大的經濟效益。
[0013]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 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竹林中建立適合於蟬聚集和生活的 場所;人工培育蟬花菌後,將蟬花菌播種在竹林中,並利用燈光將蟬吸引在一起,使蟬幼蟲 落地入土過程中被蟬花菌感染,最終長出蟬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 選地整地:選擇向陽、地勢高、遮蔭度在95%以上的竹林;將竹林鬆土,去除雜物,保 留活體植物,並在地面上撒一層竹葉; 2) 蟬花菌的培育:以雜木屑粉、玉米粉、麥皮、葡萄糖、大豆粉為培養基質,調整含水量 為60%,將培養基質拌均裝瓶,高壓滅菌、冷卻後接入蟬花菌種,25°C下暗室培養25?30天, 至培養基質上長滿菌絲; 3) 蟬花菌的播種:在選定的竹林中播撒蟬花菌; 4) 設燈:夏季蟬生長繁殖的季節,在距地面2. 5~3米的竹杆上架設燈,每晚亮燈的同時 敲擊竹杆,利用燈光將蟬吸引到一起; 5) 採收:6~8月在林下採挖伸出地面的蟬花。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培養基質中各 組分按重量百分數計,為雜木屑粉60%,玉米粉10%,麥皮25%,葡萄糖1%,大豆粉4%。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利用竹林培育蟬花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所述蟬花菌的 播種採用散播或穴播; 散播按每10平方米播撒菌種2~3kg ; 穴播的穴距為80?100cm,每穴播種150?200g,播種後在菌種上覆蓋厚度為2cm的 竹葉。
【文檔編號】C05G3/00GK104145712SQ201410343736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9日
【發明者】張緒璋, 黃涵錦, 吳團結, 許珊凝, 萬玲, 李柯儀, 吳雨英, 湯紹康, 吳枝泉 申請人: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