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光燈座內芯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06:23:07 3
專利名稱:調光燈座內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調光燈座內芯。
現有的調光燈座內芯在口筒與連接端之間設有調光電路,該調光電路如圖4中所示,其結構是可調電阻與電容串接在電源的兩端,觸發二極體接於電容與可控矽的控制極之間,由此構成觸發電路。由於可控矽的觸發電流有個極限值,該電流過大,將擊穿可控矽,而該觸發電路工作時是直接接在電源兩端,即A、B兩點,該兩點的電壓很高,所以在可調電阻兩端串接有限流電阻,以防止可調電阻W逐漸調小時,觸發迴路的電流增大,引起觸發電流過大而損壞可控矽。當電源電壓不同時,如電源電壓為120伏或220伏,不但要更換不同阻值的可調電阻,而且牽涉到限流電阻也要隨之而變,使得電路變換複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路結構簡單,緊湊,適應電源變化的調光燈座內芯。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調光燈座內芯,包括口筒,連接端,在所述的口筒其中一個電極端C與連接端其中B點之間設有可控矽SCR,可控矽SCR兩端並有串接的可調電阻W與電容C,在可調電阻W與電容C的連接點D與可控矽SCR的控制極F之間設有觸發二極體D。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調光燈座內芯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調光燈座內芯裝配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調光燈座內芯的電路原理圖。
圖4為原有調光燈座內芯的電路原理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調光燈座內芯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如圖1、2中所示,調光燈座內芯包括圓柱狀帶有羅紋的口筒(1),與電源線相連的連接端(2),固定在口筒(1)上的電路板(3),在電路板(3)上設有可調電阻W、電容C、可控矽SCR和觸發二極體D,連接端(2)為A、B兩個緊線螺釘,設置在電路板(3)上。如圖3中所示,電路板(3)為雙面電路結構,其電路連接關係是在所述的口筒(1)其中一個電極端C與連接端(2)其中B點之間設有可控矽SCR,可控矽SCR兩端並有串接的可調電阻W與電容C,在可調電阻W與電容C的連接點D與可控矽SCR的控制極F之間設有觸發二極體D,由此構成對可控矽SCR的觸發控制電路。可調電阻W為電位器,電位器與電路板(3)之間設有絕緣片(4),可控矽SCR為雙向可控矽SCR,觸發二極體D為雙向觸發二極體。當旋轉電位器,使它的電阻由大變小時,D、B兩點間的電壓上升,裝在口筒中的燈泡會逐漸變亮;反之C、E間的電壓下降,燈泡逐漸變暗,也就是說觸發電壓隨電位器的電阻變化而變化,觸發電流也隨著變化。所述的可調電阻W帶有開關K,其開關K串接在口筒(1)另一個電極端E與連接端(2)的A點之間,便於控制整個電路的電源通斷。採用雙面電路板,電位器可固定在電路板的一面,可控矽SCR、電容C、觸發二極體D可焊接在電路板的另一面,並採用摺疊式,可控矽SCR、電容C平放在電路板上,使其結構緊湊,整個組件體積小,便於與口筒的電極鉚接起來。由於省去了限流電阻,利用筒口中的燈泡進行限流電子線路變得簡單,成本低捌泡兩端的電壓平穩,只要更換電位器,就可以適用於120、220伏的交流電源,這是現有技術所做不到的。
本實用新型相比於現有技術,由於採用雙面電路板,在口筒其中一個電極端C與連接端其中B點之間設有可控矽SCR,可控矽SCR兩端並有串接的可調電阻W與電容C,在可調電阻W與電容C的連接點D與可控矽SCR的控制極F之間設有觸發二極體D,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電子線路簡單,成本低,適於不同電壓的交流電源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調光燈座內芯,包括口筒(1),連接端(2),其特徵是在所述的口筒(1)其中一個電極端C與連接端(2)其中B點之間設有可控矽SCR,可控矽SCR兩端並有串接的可調電阻W與電容C,在可調電阻W與電容C的連接點D與可控矽SCR的控制極F之間設有觸發二極體D。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光燈座內芯,其特徵是所述的可調電阻W、可控矽SCR、電容C、觸發二極體D設置在雙面電路板(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調光燈座內芯,其特徵是可調電阻W帶有開關K,其開關K串接在口筒(1)另一個電極端E與連接端(2)的A點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調光燈座內芯,其特徵是所述的可控矽SCR為雙向可控矽,觸發二極體D為雙向觸發二極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調光燈座內芯。克服現有技術中元器件多,線路複雜,適應性差的缺陷。所述的調光燈座內芯,包括口筒,連接端,在所述的口筒其中一個電極端C與連接端其中B點之間設有可控矽SCR,可控矽SCR兩端並有串接的可調電阻W與電容C,在可調電阻W與電容C的連接點D與可控矽SCR的控制極F之間設有觸發二極體D。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電子線路簡單,成本低,適於不同電壓的交流電源優點。
文檔編號H01R33/945GK2425437SQ0022844
公開日2001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9日
發明者楊文和 申請人:東莞大朗金準電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