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用控溫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12 05:30:12
發動機用控溫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發動機用控溫系統,包括:裝置殼體,裝置殼體具有加熱腔體;液體循環迴路,液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水泵、第一管路,第一管路上安裝有第一電磁閥;油體循環迴路,油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油泵、第二管路,第二管路上安裝有第二電磁閥;加熱裝置,加熱裝置包括有電加熱組件以及天然氣加熱組件;控制組件,控制組件包括有PLC控制器,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以及加熱裝置均與PLC控制器信號連接。發動機用控溫系統能夠在發動機啟動前對冷卻液以及潤滑油預熱,如此不會對發動機造成任何負擔,電加熱以及天然氣加熱均為清潔能源加熱。
【專利說明】發動機用控溫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用控溫系統。
【背景技術】
[0002]以汽車發動機為例,在我國的寒冷地區,氣溫低至零下40°C以下,汽車在這樣的環境下啟動發動機,依靠發動機的動力來預熱,由於發動機水溫和油溫都在零度以下,所造成的危害:1、發動機的缸筒磨損加速,縮短了發動機使用壽命,大修周期變短;2、發動機溫度過低,燃油燃燒不充分,缸筒與活塞間隙過大,少量潤滑油串入燃燒室,汙染大氣;3、停車預熱,增加燃料消耗,成本上升,並且汙染環境;4、由於預熱佔用了一定時間,所以減少了汽車的出力時間。
[0003]綜上所述,如何解決發動機的低溫啟動問題,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用控溫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發動機用控溫系統,包括:
[0007]裝置殼體,所述裝置殼體具有加熱腔體;
[0008]用於防凍液循環的液體循環迴路,所述液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水泵、安裝於所述水泵上用於防凍液進入或流出所述加熱腔體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與所述裝置殼體連通,所述第一管路上安裝有第一電磁閥;
[0009]用於潤滑油循環的油體循環迴路,所述油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油泵、安裝於所述
[0010]油泵上用於潤滑油進入或流出所述加熱腔體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插入至所述加熱腔體內,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裝有第二電磁閥;
[0011]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包括有電加熱組件以及天然氣加熱組件,所述電加熱組件包括有電加熱管,所述電加熱管纏繞於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天然氣加熱組件包括有天然氣罐以及與所述天然氣罐連通的天然氣燃燒器,所述天然氣燃燒器設置於所述裝置殼體上;
[0012]控制組件,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有PLC控制器,所述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以及所述加熱裝置均與所述PLC控制器信號連接。
[0013]優選地,所述裝置殼體為圓筒式結構設計,其兩端開口處設置有安裝板,所述水泵以及所述油泵設置於所述安裝板上,所述水泵與所述油泵相對設置。
[0014]優選地,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上分設置有壓力表,所述壓力表與所述PLC控制器信號連接。
[0015]優選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溫度檢測器,所述溫度檢測器設置於所述裝置殼體內,並與所述PLC控制器信號連接。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動機用控溫系統,包括:裝置殼體,裝置殼體具有加熱腔體;用於防凍液循環的液體循環迴路,液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水泵、安裝於水泵上用於防凍液進入或流出加熱腔體的第一管路,第一管路與裝置殼體連通,第一管路上安裝有第一電磁閥;用於潤滑油循環的油體循環迴路,油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油泵、安裝於油泵上用於潤滑油進入或流出加熱腔體的第二管路,第二管路插入至加熱腔體內,第二管路上安裝有第二電磁閥;加熱裝置,加熱裝置包括有電加熱組件以及天然氣加熱組件,電加熱組件包括有電加熱管,電加熱管纏繞於第二管路上,天然氣加熱組件包括有天然氣罐以及與天然氣罐連通的天然氣燃燒器,天然氣燃燒器設置於裝置殼體上;控制組件,控制組件包括有PLC控制器,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以及加熱裝置均與PLC控制器信號連接。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用於與發動機上安裝的冷卻液組件以及潤滑油組件連通,從而通過水泵以及油泵提供驅動力實現冷卻液以及潤滑油在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內的循環流動。加熱裝置包括有兩種形式的供熱組件,其一為電加熱,採用電加熱管纏繞在第二管路上的方式通電後對第二管路進行加熱,並且,通過熱交換作用,還能夠對裝置殼體進行加熱;其二為天然氣燃燒加熱,在裝置殼體的外側設置天然氣燃燒器,天然氣罐向天然氣燃燒器供氣,通過燃燒對裝置殼體進行加熱。基於上述結構設計,在發動機啟動前,先行啟動水泵、油泵以及加熱裝置,冷卻液以及潤滑油在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內流通,並通過加熱裝置升溫,相比於傳統技術中採用發動機運行加熱的加熱方式,本實用新型不會對發動機造成任何負擔,並且,電加熱以及天然氣加熱均為清潔能源加熱,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發動機用控溫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1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係為:
[0020]裝置殼體1、加熱腔體2、水泵3、第一管路4、第一電磁閥5、油泵6、
[0021]第二管路7、第二電磁閥8、電加熱管9、天然氣罐10、天然氣燃燒器11、
[0022]控制組件12。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4]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發動機用控溫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用控溫系統,包括:裝置殼體1,裝置殼體I具有加熱腔體2 ;用於防凍液循環的液體循環迴路,液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水泵3、安裝於水泵3上用於防凍液進入或流出加熱腔體2的第一管路4,第一管路4與裝置殼體I連通,第一管路4上安裝有第一電磁閥5 ;用於防凍液循環的液體循環迴路。油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油泵6、安裝於油泵6上用於潤滑油進入或流出加熱腔體2的第二管路7,第二管路7插入至加熱腔體2內,第二管路7上安裝有第二電磁閥8 ;加熱裝置,加熱裝置包括有電加熱組件以及天然氣加熱組件,電加熱組件包括有電加熱管9,電加熱管9纏繞於第二管路7上,天然氣加熱組件包括有天然氣罐10以及與天然氣罐10連通的天然氣燃燒器I,天然氣燃燒器I設置於裝置殼體I上;控制組件12,控制組件12包括有PLC控制器,第一電磁閥5、第二電磁閥8以及加熱裝置均與PLC控制器信號連接。
[0026]在上述結構設計中,第一管路4以及第二管路7用於與發動機上安裝的冷卻液組件以及潤滑油組件連通,從而通過水泵3以及油泵6提供驅動力實現冷卻液以及潤滑油在第一管路4以及第二管路7內的循環流動。在裝置殼體I上安裝水泵3和油泵6,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便於安裝。加熱裝置包括有兩種形式的供熱組件,其一為電加熱,採用電加熱管9纏繞在第二管路7上的方式通電後對第二管路7進行加熱,並且,通過熱交換作用,還能夠對裝置殼體I進行加熱;其二為天然氣燃燒加熱,在裝置殼體I的外側設置天然氣燃燒器1,天然氣罐10向天然氣燃燒器I供氣,通過燃燒對裝置殼體I進行加熱。
[0027]基於上述結構設計,在發動機啟動前,先行啟動水泵3、油泵6以及加熱裝置,冷卻液以及潤滑油在第一管路4以及第二管路7內流通,並通過加熱裝置升溫,相比於傳統技術中採用發動機運行加熱的加熱方式,本實用新型不會對發動機造成任何負擔,並且,電加熱以及天然氣加熱均為清潔能源加熱,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0028]具體地,裝置殼體I為圓筒式結構設計,其兩端開口處設置有安裝板,水泵3以及油泵6設置於安裝板上,水泵3與油泵6相對設置。安裝板通過螺栓安裝於裝置殼體I上,通過安裝板將油泵6以及水泵3設置在裝置殼體I上,便於本實用新型的組裝。
[0029]具體地,第一管路4以及第二管路7上分設置有壓力表,壓力表與PLC控制器信號連接。設置有壓力表,能夠對第一管路4以及第二管路7的流體壓力進行檢測,在故障發生時能夠及時報警,避免故障的發生。
[003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發動機用控溫系統還包括有溫度檢測器,溫度檢測器設置於裝置殼體I內,並與PLC控制器信號連接。設置有溫度檢測器能夠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性,當冷卻液或者潤滑油加熱到設定溫度後,溫度檢測器檢測到的信號發送至PLC控制器上,並通過PLC控制器控制液體循環迴路、油體循環迴路以及加熱裝置停止工作。
[0031]在上述結構設計中,本實用新型的一個主要改進點還在於:設置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為現有技術中的單片機,其具有邏輯運算的功能,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定時啟動。
[0032]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用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裝置殼體(I),所述裝置殼體具有加熱腔體(2); 用於防凍液循環的液體循環迴路,所述液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水泵(3)、安裝於所述水泵上用於防凍液進入或流出所述加熱腔體的第一管路(4),所述第一管路與所述裝置殼體連通,所述第一管路上安裝有第一電磁閥(5); 用於潤滑油循環的油體循環迴路,所述油體循環迴路包括有油泵(6)、安裝於所述油泵上用於潤滑油進入或流出所述加熱腔體的第二管路(7),所述第二管路插入至所述加熱腔體內,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裝有第二電磁閥(8); 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包括有電加熱組件以及天然氣加熱組件,所述電加熱組件包括有電加熱管(9 ),所述電加熱管纏繞於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天然氣加熱組件包括有天然氣罐(10)以及與所述天然氣罐連通的天然氣燃燒器(11),所述天然氣燃燒器設置於所述裝置殼體上; 控制組件(12),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有PLC控制器,所述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以及所述加熱裝置均與所述PLC控制器信號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用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裝置殼體為圓筒式結構設計,其兩端開口處設置有安裝板,所述水泵以及所述油泵設置於所述安裝板上,所述水泵與所述油泵相對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用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上分設置有壓力表,所述壓力表與所述PLC控制器信號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用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有溫度檢測器,所述溫度檢測器設置於所述裝置殼體內,並與所述PLC控制器信號連接。
【文檔編號】F02N19/10GK203856637SQ201420298910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6日
【發明者】張書全 申請人:張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