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6:34:57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淨水處理系統大多都是由固定在地面上的多個相互聯接的處理裝置構成, 其處理排量雖然很大,但是由於其不能移動,而且價格昂貴,只能用在大量汙水排放處。對於一般較小的汙水排放廠家而言,購置一套龐大的淨水系統,不僅佔地大,而且浪費資金。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可移動的絮凝反應沉澱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它包括有處理器,處理器內分別設有一汙水反應區、沉澱區、淨水區, 其中,汙水反應區一端與外界水源聯接;另一端通過導流渠與沉澱區聯通;沉澱區與導流渠的聯接處設有配水花牆;吸汙裝置一端與沉澱區聯通,另一端與淨水區聯通;淨水區一側設有出水口。所述的汙水反應區內包括有依次排列的攪拌室、下開孔反應室及上開孔反應室, 攪拌室、下開孔反應室、上開孔反應室之間分別通過相應的反應水孔聯通;且攪拌室、下開孔反應室、上開孔反應室下端設有相互聯通的排汙管;攪拌室一側設有進水口,進水口與外界水源聯接;上開孔反應室上端通過導流孔與導流渠聯接。所述的吸汙裝置由若干塊蜂窩斜板構成,蜂窩斜板一端位於沉澱區上端,另一端傾斜連接至淨水區底部;相鄰蜂窩斜板之間預留有淨水通道。所述的攪拌室、下開孔反應室之間的反應水孔位於汙水反應區上端。所述的下開孔反應室、上開孔反應室之間的反應水孔位於汙水反應區下端。所述的攪拌室、下開孔反應室、上開孔反應室均為多個。所述的沉澱區下端設有排泥孔。本實用新型在採用了上述方案後,將多個反應處理裝置裝配在一個處理器內,實現水處理一體化,不僅造價低,而且由於本方案的水處理裝置體積較小,可以隨時移動,由其適用於小排量汙水處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配水花牆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至附圖3,本實施例所述的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它包括有處理器1,處理器1內分別設有一汙水反應區2、沉澱區3、淨水區4,其中,汙水反應區2與沉澱區3之間通過導流渠5 聯通;汙水反應區2內包括有多組依次排列的攪拌室9、下開孔反應室10及上開孔反應室 11,攪拌室9、下開孔反應室10、上開孔反應室11之間分別通過相應的反應水孔13聯通;攪拌室9、下開孔反應室10之間的反應水孔13位於汙水反應區2上端。下開孔反應室10、上開孔反應室11之間的反應水孔13位於汙水反應區2下端。攪拌室9、下開孔反應室10、上開孔反應室11下端設有相互聯通的排汙管12 ;攪拌室9 一側設有進水口 14,進水口 14與外界水源聯接;上開孔反應室11上端通過導流孔15與導流渠5聯接。沉澱區3與導流渠5 的聯接處設有配水花牆6 ;沉澱區3下端設有排泥孔16。吸汙裝置7 —端與沉澱區3聯通, 另一端與淨水區4聯通;吸汙裝置7由若干塊蜂窩斜板17構成,蜂窩斜板17 —端位於沉澱區3上端,另一端傾斜連接至淨水區4底部;相鄰蜂窩斜板17之間預留有淨水通道18。蜂窩斜板17能將清水內的油汙或其它微小雜物吸附。淨水區4 一側設有出水口 8。首先,汙水從攪拌室9 一側的進水口 14進入,在攪拌室9內放入速凝劑,並通過攪拌電機攪拌均勻, 使汙水進行第一次凝聚,水內雜質下沉,較清的水從上端流入下開孔反應室10內進行第二次靜化,第二次靜化後的水再次經過上開孔反應室11靜化後通過導流渠5進入沉澱區3內進行沉澱。沉澱區3與導流渠5之間的配水花牆6能有效防止較大的雜物隨水流進入沉澱區3內。沉澱後的清水向上浮由吸汙裝置7過濾後進入淨水區4內,並由出水口 8流出。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它包括有處理器(1),其特徵在於處理器(1)內分別設有一汙水反應區O)、沉澱區(3)、淨水區G),其中,汙水反應區 (2) 一端與外界水源聯接;另一端通過導流渠( 與沉澱區C3)聯通;沉澱區C3)與導流渠 (5)的聯接處設有配水花牆(6);吸汙裝置(7) —端與沉澱區C3)聯通,另一端與淨水區(4) 聯通;淨水區⑷一側設有出水口(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其特徵在於汙水反應區O)內包括有依次排列的攪拌室(9)、下開孔反應室(10)及上開孔反應室 (11),攪拌室(9)、下開孔反應室(10)、上開孔反應室(11)之間分別通過相應的反應水孔 (13)聯通;且攪拌室(9)、下開孔反應室(10)、上開孔反應室(11)下端設有相互聯通的排汙管(1 ;攪拌室(9) 一側設有進水口(14),進水口(14)與外界水源聯接;上開孔反應室 (11)上端通過導流孔(15)與導流渠(5)聯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其特徵在於吸汙裝置(7)由若干塊蜂窩斜板(17)構成,蜂窩斜板(17) —端位於沉澱區(3)上端, 另一端傾斜連接至淨水區(4)底部;相鄰蜂窩斜板(17)之間預留有淨水通道(18)。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其特徵在於攪拌室(9)、下開孔反應室(10)之間的反應水孔(13)位於汙水反應區(2)上端。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其特徵在於下開孔反應室(10)、上開孔反應室(11)之間的反應水孔(13)位於汙水反應區(2)下端。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其特徵在於攪拌室(9)、下開孔反應室(10)、上開孔反應室(11)均為多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其特徵在於沉澱區(3)下端設有排泥孔(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小型一體式絮凝反應沉澱系統,它包括有處理器,處理器內分別設有一汙水反應區、沉澱區、淨水區,其中,汙水反應區一端與外界水源聯接;另一端通過導流渠與沉澱區聯通;沉澱區與導流渠的聯接處設有配水花牆;吸汙裝置一端與沉澱區聯通,另一端與淨水區聯通;淨水區一側設有出水口。本實用新型在採用了上述方案後,將多個反應處理裝置裝配在一個處理器內,實現水處理一體化,不僅造價低,而且由於本方案的水處理裝置體積較小,可以隨時移動,尤其適用於小排量汙水處理。
文檔編號C02F1/52GK202016915SQ20112003279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8日
發明者陳師楚 申請人:陳師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