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
2023-11-11 20:50:12
專利名稱:一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蔬菜保鮮的方法,特別涉及ー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
(ニ)
背景技術:
牛蒡(Arctium Lappa L)原產於北歐、西伯利亞和中國北部,屬於菊科,兩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主要是肥大的肉質根,呈灰白色,營養價值極高,可供藥食兩用,具有清熱解毒、強身健體之功效。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牛蒡生產國,其產品主要用於保鮮出口。由於牛蒡中含有豐富的酚類物質,在加工和貯藏過程中極容易發生酶促褐變,褐變成為牛蒡加工和貯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它不僅造成牛蒡營養價值的降低,而且嚴重影響牛蒡的感官品質和商業價值,限制了鮮切牛蒡的產業發展,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篩選有效抑制褐變的方法成為鮮切牛蒡研究的重點。
在國內外的文獻中,關於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研究較少,抑制褐變的方法主要有低溫貯藏、ニ氧化硫、抗壞血酸、鉀明礬、硫酸鈉、檸檬酸、氯化鈣、焦磷酸鈉、六偏磷酸鈉、4-己基間苯ニ酚、抗壞血酸鈣處理等,有単一方法處理也有複合方法處理。低溫貯藏是將鮮切牛蒡放於0°C或高於冰點的較低溫度下貯藏,例如王靜等研究了貯藏溫度對鮮切牛蒡褐變的影響,表明rc條件下貯藏能保持鮮切牛蒡的較高品質,雖然低溫可直接抑制酶的活力,減慢褐變反應的速度和強度,但是防止褐變的效果有限。黃雪松等研究表明,牛蒡片採用pH4. 0 4. 5Britton-Robinson緩衝溶液、或20mg/kg以上ニ氧化硫、或40mg/kg以上抗壞血酸的溶液護色處理,或在90°C以上燙漂lOmin,均可防止牛蒡片變色。周志才等用2%鉀明礬+0. 02%硫酸鈉(SSA)或0. 6%磷酸+0. 02%SSA浸泡去皮的牛蒡,可使外觀品質基本保持不變。陳雪紅等使用1. 5%檸檬酸+0. 5%氯化鈣溶液、0. 75%檸檬酸+0. 75%焦磷酸鈉+0. 5%氯化鈣溶液、1. 0%檸檬酸+0. 5%抗壞血酸+0. 5%氯化鈣溶液、1. 0%檸檬酸護色液浸泡鮮切牛蒡30min後,再在護色液中於80°C漂燙90s,撈出擦乾,在貯藏過程中保持了鮮切牛蒡良好的品質。雖然這些複合的方法能夠有效保持鮮切牛蒡的良好貯藏品質,但防止牛蒡褐變的效果有限,而且操作太麻煩,食用安全性不高。王靜等人還研究了將鮮切牛蒡分別在4-己基間苯ニ酹、抗壞血酸I丐溶液中浸泡15min,對鮮切牛蒡褐變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安全性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利用NO抑制褐變的研究已有報導。Yang et al研究去皮冬筍在0. 5mM SNP內浸泡lh,然後裝入0.01mm的聚こ烯袋內,在10°C條件下貯藏10天。Wills et al指出對於延長採後鮮切萵苣壽命最有效的處理是500ul/L的NO氣體燻蒸lh,500mg/L的DETANO浸蘸5min。在ImM SNP內浸泡5min,然後裝入0. 03mm的聚こ烯袋內,在28°C條件下!]&藏6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方法的不足,提供了ー種操作簡單、且能保持鮮切牛蒡良好貯藏品質的抑制其褐變的方法。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ー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包括牛蒡經挑選、清洗、消毒、去皮、鮮切加工、褐變抑制處理、包裝、低溫貯藏等エ序,其特徵在於使用亞硝基鐵氰化鈉(SNP,一氧化氮供體)浸泡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所述亞硝基鐵氰化鈉浸泡的使用濃度為0. 25^1. 0mmol/Lo優選的是05mmol/L。所述亞硝基鐵氰化鈉浸泡的處理時間為0. 5^2小吋。優選的是I小吋。上述方法中所述的低溫貯藏為_2 4°C貯藏。所用牛蒡選用品質好,無裂紋、無病斑、無機械傷、不糠心、不老化,粗細均勻的新鮮牛蒡,抑制褐變的效果最佳。本發明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的有益效果ー是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效果好。實驗證明,一氧化氮處理鮮切牛蒡,低溫貯藏條件下可延長鮮切牛蒡貨架期8 12天。ニ是 該方法易操作,所用ー氧化氮無殘留,安全性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列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ー步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實施例1 :①前處理選擇品質好,無裂紋、無病斑、無機械傷、不糠心、不老化,粗細均勻的新鮮牛蒡為實驗原料。首先清洗、摘淨鬚根,並去除牛蒡表面黑皮後,用200ppm的次氯酸鈉消毒5min,並切片3mm,切片再經過50ppm的次氯酸鈉消毒,浙幹表面水分。②褐變抑制處理使用0. 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SNP,一氧化氮供體)浸泡0. 5小吋。③包裝處理後將牛蒡鮮切片裝入聚こ烯保鮮袋。④貯藏迅速將裝好的鮮切牛蒡直接放入_2 2°C恆溫箱中保存。貯藏13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液釋放)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2:將鮮切牛蒡處於0. 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I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貯藏15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3 將鮮切牛蒡處於0. 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2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貯藏13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4 將鮮切牛蒡處於0. 2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2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貯藏12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
實施例5 將鮮切牛蒡處於0. 2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I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貯藏13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6:將鮮切牛蒡處於0. 2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0. 5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貯藏11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 將鮮切牛蒡處於1. O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I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貯藏14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8 將鮮切牛蒡處於1. O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0. 5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貯藏12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9 將鮮切牛蒡處於1. O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2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貯藏14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0 將鮮切牛蒡處於0. 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I小吋。將包裝好的鮮切牛蒡直接放入2 4°C恆溫箱中保存。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貯藏14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1 將鮮切牛蒡處於0. 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0. 5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0。貯藏12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2 將鮮切牛蒡處於0. 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2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0。
貯藏13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3 將鮮切牛蒡處於0. 2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I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0。貯藏13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4 將鮮切牛蒡處於0. 2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2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0。貯藏11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5 將鮮切牛蒡處於0. 25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0. 5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0。貯藏12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6 將鮮切牛蒡處於1. O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I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0。貯藏13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7 將鮮切牛蒡處於1. O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2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0。貯藏11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實施例18 將鮮切牛蒡處於1. Om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中,進行褐變抑制處理,浸泡0. 5小吋。其他操作同實施例10。貯藏12天後,按照上述方法使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褐變,無腐爛,無失水,品質好;對照(未用一氧化氮處理)的牛蒡鮮切片第3天褐變、失水嚴重,失去商品價值。
權利要求
1.一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包括牛蒡經挑選、清洗、消毒、去皮、鮮切加工、褐變抑制處理、包裝、低溫貯藏等工序,其特徵在於使用亞硝基鐵氰化鈉(SNP,一氧化氮供體) 浸泡進行褐變抑制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亞硝基鐵氰化鈉浸泡的使用濃度為O. 25^1. OmmoI/L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亞硝基鐵氰化鈉浸泡的使用濃度,優選的是O. 5mmol/L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亞硝基鐵氰化鈉浸泡的處理時間為O. 5^2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亞硝基鐵氰化鈉浸泡的處理時間,優選的是I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低溫貯藏為-2 4O。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蔬菜保鮮的方法,特別公開了一種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該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包括牛蒡經挑選、清洗、消毒、去皮、鮮切加工、褐變抑制處理、包裝、低溫貯藏等工序,其特徵在於使用亞硝基鐵氰化鈉(SNP,一氧化氮供體)浸泡處理鮮切牛蒡。本發明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方法的有益效果一是抑制鮮切牛蒡褐變的效果好。實驗證明,一氧化氮處理鮮切牛蒡,低溫貯藏條件下可延長鮮切牛蒡貨架期8~12天。二是該方法易操作,所用一氧化氮無殘留,安全性高。
文檔編號A23B7/157GK103004975SQ20131000637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
發明者王慶國, 馮巖巖, 牟文良, 樊梅娜 申請人:山東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