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及檢測方法與流程
2023-11-12 00:33:24 2

本發明涉及工程基樁質量檢測驗收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在工程與民用建築中,為了檢測工程基樁的質量並提供驗收依據,常常需要檢測樁端沉渣厚度和樁底持力層巖石性狀。檢測主要採用鑽機鑽取芯樣進行分析的方法,該方法從樁頂鑽孔,鑽穿基樁的混凝土後對樁端沉渣厚度和樁底持力層巖石進行鑽孔取芯,然後對芯樣進行分析。該方法檢測結果雖然直觀、明了,但鑽芯法成本高、工期長、檢測周期長,且該方法對樁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所以檢測時僅抽取較少比例的基樁進行鑽芯檢測,因此檢測樣本小,進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及檢測方法。本發明具有檢測成本低、檢測周期短、施工工期短和檢測準確度高的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包括基樁,基樁內設置有預埋管;所述的預埋管沿基樁的長度方向貫通。
前述的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中,所述的預埋管固定在所述的基樁內的鋼筋籠上。
前述的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中,所述的預埋管的兩端均設有塑料封蓋。
前述的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的檢測方法,按下述步驟檢測:
a、將預埋管固定於鋼筋籠上;
b、將上述的鋼筋籠放入基樁孔中,之後澆注混凝土形成基樁;
c、將鑽頭穿過預埋管直接對樁端沉渣和樁底的持力層進行鑽孔取芯;
d、對鑽孔取芯的芯樣進行編錄,判定樁端沉渣厚度和持力層巖石性狀。
前述的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的檢測方法所述的步驟a中,所述的預埋管固定於鋼筋籠上後將預埋管的兩端用塑料封蓋封口。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基樁內設置預埋管件,通過該結構,本發明在檢測基樁樁端沉渣和持力層巖石性狀時,無需再對基樁的混凝土鑽孔,而是沿著預埋管直接鑽入基樁樁端對沉渣和持力層進行取芯,由此,其檢測更加方便,節省了鑽孔時間,使檢測時間更短,進而使檢測周期和施工工期更短,同時也節省了鑽孔檢測費用;傳統的鑽芯法檢測須在基樁澆築28天後進行,本發明避免了對基樁混凝土的鑽進,所以檢測在基樁澆築7天後即可進行,大大縮短了檢測周期。不僅如此,由於本發明通過設置預埋管,在檢測時不會對基樁造成破壞,進而能夠增加測試樣本,使得測試效果更加準確。本發明的預埋管還能作為聲測管使用,基樁樁身的混凝土完整性可用檢測成本低、速度快、周期短(基樁澆築7天後即可進行)的低應變法或超聲波法對進行檢測,進一步降低檢測成本,節約施工工期,因而本發明的經濟性更好、更簡單、適用性更強。
本發明與現有的鑽芯法檢測的技術經濟比較分析如下:
以基樁樁長20m,樁徑1.5m的基樁為例,並採用《貴州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收費標準》和《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範JGJ 106—2014》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分析,鑽進速度每臺班10m(不考慮設備進出現場)。
鑽芯法檢測:檢測時間需在成樁28天後進行,鑽孔2個,其中1個孔進入持力層5m,工程量即為2×20+5=45m。則檢測費用為45米×500元/米(鑽孔單價)=22500元,工期為45米÷10m/臺班=4.5臺班。
本發明方法檢測:檢測時間在基樁澆築7天後進行,鑽孔1個,鑽孔工程量為5m(持力層鑽孔)。採用低應變法檢測,檢測工程量為1根;或採用超聲波法檢測,檢測工程量為3條剖面。
(1)採用低應變法和本發明方法檢測:檢測費用為1根×200元/根(低應變法檢測單價)+5米×500元/米(鑽孔單價)=2700元,工期為5米÷10m/臺班=0.5臺班(低應變法檢測時間約15分鐘,不計算)。
(2)採用超聲波法和本發明方法檢測:檢測費用為3條×500元/條(超聲波法檢測單價)+5米×500元/米(鑽孔單價)=4000元,工期為5米÷10m/臺班=0.5臺班(超聲波法檢測時間約15分鐘,不計算)。
通過以上分析知,採用本發明方法,能夠節約費用如下:
(1)採用低應變法檢測樁身完整性和本發明方法檢測;
22500-2700=19800元,即節約了約88%的費用。
(2)採用超聲波法檢測樁身完整性和本發明方法檢測;
22500-4000=18500元,即節約了約82%的費用。
能夠節約工期:4.5-0.5=4臺班,即節約了約91%的工期。
因此本發明能縮短檢測周期、降低檢測成本、節約施工工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工作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基樁,2-預埋管,3-鋼筋籠,4-鑽頭,5-樁端沉渣,6-持力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並不作為對本發明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1。一種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構成如圖1-2所示,包括基樁1,基樁1內設置有預埋管2;所述的預埋管2沿基樁1的長度方向貫通。
前述的預埋管2固定在所述的基樁1內的鋼筋籠3上。
前述的預埋管2的兩端均設有塑料封蓋。
前述的檢測樁端沉渣和持力層的預埋結構及檢測方法,按下述步驟檢測:
a、將預埋管2固定於鋼筋籠3上;
b、將上述的鋼筋籠3放入基樁孔中,之後澆注混凝土形成基樁1;
c、將鑽頭4穿過預埋管2直接對樁端沉渣5和樁底的持力層6進行鑽孔取芯;
d、對鑽孔取芯的芯樣進行編錄,判定樁端沉渣5厚度和持力層6巖石性狀。
前述的步驟a中,所述的預埋管2固定於鋼筋籠3上後將預埋管2的兩端用塑料封蓋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