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峭壁歷險記

2023-11-11 22:38:12 2

凌晨三時,孚洛利安·韋爾司驅車穿過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到達帕斯利家。他三十三歲,是航空太空工程師,這時他的妻女還正在自己家中熟睡。克雷格·帕斯利二十五歲,是環境工程技術員,他起身時小心翼翼,怕吵醒了太太。

  他們一面進早餐,一面討論當天——1983年5月14日的計劃。他們準備攀登嘉菲爾德山的西峰之一,那是喀斯開山脈中一處不著名但卻險峻的山巖,位在西雅圖之東。對他們來說,這不過是一次例行的登山而已,因此都沒有將確切的行蹤告訴太太。

  他們乘帕斯利的卡車前往山區時,曾談到保護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他們兩個人都有多年的登山經驗。韋爾司在1979年攜帶家屬來到美國以前,曾充任山難援救隊隊員。帕斯利是加裡福尼亞州人,九年級時便已從事這項運動。

  抵達山區時,天色陰沉,氣溫攝氏一度。情況雖不理想,但他們決定按原定計劃進行,希望天氣不再轉壞。他們翻越巖石,穿過衝溝,步行了三公裡來到攀登地點。上午八點鐘,他們將自己分系在繩索的兩端,開始攀爬八百米高的花崗巖壁。由這巖壁可以上至海拔1492米的峰頂。

  帕斯利在前面開路,一路尋找能以搭手踏腳的地方,上攀了五十米,亦即一繩之長。他在石縫中釘了幾枚環頭釘——有眼的大扁釘——將繩子穿入系牢,然後招呼韋爾司起步。韋爾司上至帕斯利的高度後,改由他領先開路。

  整個上午,他們輪流開路。巖壁的坡度平均七十度,和斜靠在房屋牆壁上的梯子差不多陡。韋爾司傾聽自己的呼吸,注意有無疲勞過度的徵象。他越往上爬,越覺得心曠神怡。

  下雨了。起先點點滴滴,接著滂沱不止。韋爾司很擔心:如果雨勢不歇,他們便必須退回去。上午十一時,他們大約爬上了巖壁的一半。

  當時是韋爾司在開路。他攀附在巖壁上,高出帕斯利十八米。他在一處大約齊肩的行縫塞進一個二號吊環栓,這東西似小硬幣大小,有個可穿繩索的環。如果卡穩了,這栓子能承受二百三十公斤的重量,可是韋爾司覺得這處石縫看來並不牢靠,於是彎腰準備在腳旁看來較好的一處隙縫中安置個較大的三號栓。就在這時,只聽到「啪」的一聲,二號栓鬆脫了。

  他立刻失去了平衡,大叫了一聲「小心!」便向後翻倒,頭下腳上,又擦又撞地墜下。他出乎本能地扭動,轉動腳下頭上,並竭力想抓住個什麼。

  帕斯利看到了朋友摔下,也聽到了他的叫聲。當韋爾司滑落四十米左右,亦即大約兩倍於他們原來的距離時,帕斯利盡力將自己撐穩,心想:「我必須受得住那猛力的一扽,將他的墜勢止住。」但繩索繃緊時,那使他骨頭作響的力量一扽就將他扯離了巖壁。他俯衝下墜,想用手止住墜勢,兩掌都擦破了。

  韋爾司再度由巖壁高速向下滑去,身子只略挨及巖壁。他心想:「不知道死亡是否難受。」

  帕斯利也像韋爾司一樣將身子轉成了頭上腳下的姿勢。他撞到一處小巖架,撞得身體像布娃娃般旋轉過來,又成了頭下腳上的姿勢下墜。他在光滑的壁面碰到什麼便抓什麼,好幾個手指都拉脫了臼。

  韋爾司也極力想止住下墜。他的右腳踏到了一處窄巖架,但是腿在身下一彎,未發生止墜作用。他向下面望去,看見有個較大的巖架,約有十五釐米寬,心想:「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他用右膝猛撞巖架,減緩了墜速,使兩手因而得以攀住巖架。他看看懸空的腳下,只見是一片一百五十米高的豎直峭壁,壁下是個小水潭。韋爾司閉上眼睛,等候那無可避免的一扽,那時,帕斯利下墜的身體定會將他扯離現在的位置,使他墜入水潭。

  可是那狠毒的一扽始終沒有來,只是一片沉寂,然後是一聲呼痛的聲音。韋爾司抬頭一看,只見帕斯利借一隻手臂掛在一處巖架上。真是奇蹟。

  帕斯利抓住了巖壁上一根手指粗細、向外探出的樹枝,他的身子猛翻過來並陡然止住。他靠右臂懸吊在那裡,覺得陣陣劇痛,知道肩胛骨已經斷裂。他用左手摸出一枚環頭釘,插進一個滿是苔蘚的石縫,再用錘將整個釘子打入,接著又釘了一枚,然後將吊座扣在釘環上,又將安全帶扣好在吊座上。

  這時候,韋爾司已爬上了他那處巖架,用一手一腳撐穩身軀,從吊帶中取出幾枚吊環栓來,穩置在小石縫內。這兩個爬山人暫時安定下來了,可是他們都身在絕壁的石架上,摔下這五十層樓高的絕壁,準死無疑。

  韋爾司覺得右腿劇痛,不禁失聲叫嚷。他看見血從膝蓋處滲出,便將短褲撕開,驚見骨頭和韌帶都露了山來。鞋面也戳出一根不平整的骨頭。「我的腿斷了!」他向帕斯利叫道。

  帕斯利借繩索下至韋爾司那裡,韋爾司這才看出對方的傷勢比他更重。帕斯利除了肩胛骨斷裂外,右腕和兩踝也都骨折。右踝的骨頭戳出短襪,滿覆著血汙和塵土。踝部屈折成九十度,而且還在流血。帕斯利用帶子紮緊膝蓋下方,將血止住。韋爾司從外衣中取出一些頭痛藥片,和帕斯利各服了幾片。

  情況看來很不妙。天還在下雨,入夜後氣溫會降到冰點以下。他們的太太還要很久以後才會盼望他們回家,而且不知道他們身處何方。如果他們逗留在巖壁上,定會凍死或失血死亡。

  「我現在下去,」韋爾司對帕斯利說,「到了卡車,就可以用民用波段無線電話求救了。」

  韋爾司將繩索圍腰系好,由帕斯利將他放下一繩之長。但要下到絕壁的底,他必須作六次長的縋降。他將繩索的一端穿過一枚環頭釘的環,另一端系住身體,用腳將身體蹬離巖壁,縋降而下。繩索用盡時,他便暫時將自己扣牢在巖壁上,然後扯下繩索,重做縋降準備。他的腿痛得厲害,每次蕩回腳觸巖壁,都痛得他透不過氣來。

  兩個半小時後,韋爾司終於下至峭壁下。他蹣跚行進,走至先前從高處望見的水潭,將臉浸入水中痛飲解渴。下面是個陡坡。他只好蹺起傷腿,用兩手和另一條腿倒退下去,像螃蟹似的在巖石斜坡上爬行。

  下至林木線後,坡度減緩,不方便用手撐地了。他想找根樹枝作拐杖,可是他找到的樹枝不是太朽,支不住他的體重,就是太青,無法從樹上折下。

  韋爾司拖曳著傷腿,用另一隻腳跳躍前進。他最怕的便是把這條好腿也弄傷。他屢次跌倒,每次都痛得大叫。他擔心會昏過去,如果失去知覺,大概便會凍死。他心中只念著一件事:「別罷休。繼續走。」

  好腿開始抽筋,跌倒的次數轉趨頻繁。他決計假道溪流漂浮下去,但想不到水勢很急,為了減低速度,他又擦破了手臂。後來他用右腳抵住溪岸,才慢慢停定。他爬起身來再跳躍前進,但在巖石上滑跌了一跤,扭傷了好腿的腳踝,痛得他側倒在地上。他再次爬起,一步一顛地前進。幾小時過去了,時間已近黃昏,天色漸趨昏暗。

  帕斯利在山上開始感到麻木,害怕會出現體溫過低的現象。他必須運動不可。他也像韋爾司一樣,緩慢而痛苦地縋下巖壁。在距巖壁底還差三米時,他終因體力不支而摔了下去,痛得他一時不能呼吸。

  他無法步行,只好坐在巖石山坡上向下面滑移。褲子很快就磨穿了,屁股擦得皮破血流。

  又下了一段路後,他改為翻滾和爬行,每一個動作都痛苦不堪。但他知道,他絕不能順從心中的願望,閉上眼睛休息。他想到了他的太太。於是他挪動流血的膝蓋向前爬,用沒有受傷的那隻手撐扶著。但他實在太疲倦了……

  韋爾司臨近道路時,天已差不多黑了,這不是他們停車的地點,他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氣力去找車。接著他聽見一輛貨車駛來,他用一隻腳縱跳,趕向道路,同時大聲呼救。貨車過去了,車窗因下雨而都在關著。幾分鐘後,他又聽見一輛貨車駛來,他再次喊叫,但貨車再次隱沒於夜色中。

  第三輛車駛來時,他已坐在路旁,他咬盡氣力跳起身來,揮手大叫。車停了,下來了四個人。「我們爬山出了事,」韋爾司喘著氣說,「我的同伴還在山上……等待救援……趕快。」

  大約一小時後,他們到了最近的鎮上,韋爾司堅持要等救援人員集合,以便向他們說明帕斯利的確切位置。辦完這件事,他才讓別人送他去醫院。

  黑夜降臨,樹林中的雨勢更大了。帕斯利雖然手足並用向前爬行,卻依然不住點頭瞌睡。除非他能夠使體溫回升,否則便熬不過去了。

  他爬至一個中空的殘株。樹洞內未受雨淋,並堆滿了幹鋸屑。他從口袋裡取出一罐防水火柴,擦然了一根,引燃鋸屑。火苗竄起,他折取了幾根枯枝添進火裡。暖意舒適宜人,想閉上眼睛的願望非常強烈。「不行!」他耳內有聲音警告,「必須保持清醒。」

  晚上九時,他聽見有人叫他的名字:「克雷格,你在那上面嗎?」

  「我在這裡!」他叫著回答。

  救援人員在離公路四百米處找到了他,發現他已陷入輕微休克狀態。他們餵他喝熱巧克力,用睡袋將他套起,並在他身旁塞了幾隻熱水袋。然後,他們用擔架將他抬走。歷時長久的苦難,終告結束。

  雖然帕斯利的傷勢當時較重,但所引起的長期問題卻比他的朋友少。他住了五天醫院,兩腿和一臂用石膏包了六個星期。醫生見他復原得那麼快,感到很驚訝,說他是個「很幸運的年輕人」。但是他從此放棄了爬山運動。「以後我什麼都幹——只要不距地兩米以上就行。」他說。不過他承認,每次看到巍峨的山峰,總會有些懷舊的感受。

  韋爾司受傷的那隻腳可能會殘廢。醫生警告他可能永遠不能再爬山,若日後能正常行走,那就算是幸運了。韋爾司覺得這樣的推斷無從接受。他最美好的回憶和最好的朋友都關連著山嶽,不能從此割捨。他六個多月後才能不架拐杖行走。然後他開始鍛鍊,使身體恢復健康。

  1984年的春天,韋爾司由東坡攀上了海拔4418米的惠特尼峰。

同类文章

秘境驚魂

    1.戶外探險團    白令合上電腦,走到辦公室的窗前。霓虹初上,這個高檔辦公區裡燈火通明。玻璃窗裡,映出白令清秀卻疲憊的面容。這個雜誌社的業績曾無比輝煌,可如今,他們連房租都快付不起了。    白令想給自己放個假。這時,電腦突然響起了郵件提示音。白令嘆口氣,回到桌前點開,是一封陌生來

金沙江最後的溜索

滔滔金沙江,在高山峽谷中奔騰向前。流經鷹愁峽時最險,兩岸石壁聳立,把江水擠得濁浪排空,濤聲雷鳴。北岸是四川,南岸是雲南。為了兩岸群眾過江方便,江上架起了300米高的溜索。開溜索的,就是當年在金沙江上擺渡的艄公水上漂。水上漂從十幾歲起就跟爹在驚濤駭浪的金沙江上來往穿梭,雖然遇過險,但從沒出過事

血染白樺林

擠佔狼穴1969年秋天,大批知青到北大荒落戶,許多退役官兵也重返東北。轉業回河南固始縣大別山老家的副連長陳東平接到了命令,帶著一個排的預備役戰士趕到了黑龍江省蘿北縣。他的妻子陳菊花也帶著一歲的兒子小軍軍隨軍北上。此時的農場是兵團建制,陳東平報到的單位是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二師十三團,也就是現在

紙甲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福建沿海,倭寇作亂。嘉靖皇帝忙傳聖旨,急調在贛南平叛的副總兵餘大猷到福建平倭。   餘大猷的弟弟餘大斌作為先鋒官果然不負眾望,巧施妙計,領兵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倭寇頭子龜田氣得嗷嗷叫,惡狠狠地揮手說:「趕快催一催,叫山木將那批火槍用船立刻發過來!」   這個山

曾北北的眼淚

  她的名字很好聽,就如這江南山水一樣溫潤,叫曾北北。她長得也如這江南山水一樣,眉如遠山,眼如碧水,澄澈而溫婉。   她不是大家閨秀,也不是小家碧玉,而是一個劍俠。她揮別師父黃谷山人,背著削雪劍,走下碧山三十六峰,唯一目的,是尋找一個叛徒,一個多次盜取本朝機密的奸細。   他叫什麼?她問消

鋦匠奇人

 瘸三爺家住芒碭山下的五道梁,他是個鋦匠。雖然鋦匠的手藝很精湛,卻一輩子也沒娶到老婆。   別看芒碭山是個貧困山區,可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日用家什壞了,買個新的就算完事了,誰還會費事找瘸三爺鋦?一連半個月,他也沒有攬到活兒,照這樣下去,他真的快要失業了。   瘸三爺這天一大早推

離奇神動

 神動,又叫波爾代熱斯,是國際學術界對一種離奇現象的稱謂。這種現象的離奇處在於,物體會莫名其妙地自己發聲,自己移動,自己隱沒,自己傳遞信息等等。它跟人體特異功能一樣,是目前學術界解不透的一個謎。   1986年12月8日《上海譯報》上刊登過一則關於德國法蘭克福某公寓神動現象的報導。報導說:

穿燕尾服的探險者

雷克薩斯家族兩位傑出的越野代表LX和GX車型分別在今年推出新產品,雖然作為豪華SUV的典範,但它們也絕不會在越野方面做出妥協   雷克薩斯家族最新的「紡錘形」進氣格柵設計已開始逐步被運用到各個產品當中,旗艦SUV車型LX自然也不會例外,新款LX570不僅讓它與同門兄弟蘭德酷路澤之間的區分更

北極探險起點朗伊爾賓

 晚上8點半,北歐航空的飛機從挪威首都奧斯陸起飛,3個半小時後,我在睡夢中被叫醒,昏昏沉沉向外望去,午夜12點的天空依然明亮,下方乳白色霧氣中逐漸浮現出淡藍色的河流和黑色的山脈,雪都融化了,只在山陰處留下一道白色的印記。一陣顛簸後,我終於到達地球最北的民用機場。氣溫在5度左右,一進到達廳,

大堡,一次「菲」常探險

大堡的冒險項目就如同牛逼KTV點歌單,上山、下海、高空……   只要你能想像出的冒險這裡都能滿足你,   還等什麼,這個夏天就玩點刺激的吧!   從馬尼拉機場乘坐菲律賓航空大約1個半小時左右就能抵達大堡國際航空,一下機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如熱情洋溢的少女撲面而來。   說起大堡對於菲律賓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