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路末端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12 02:09:3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裝潢中水路施工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水路末端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裝修過程與混水閥連接的冷、熱水管接口的安裝要求極為嚴格,通常的安裝過程為:先將冷熱水管埋設於牆體內,並根據混水閥的規格預留出冷、熱水管接口,牆面裝修結束後安裝混水閥。混水閥屬於工廠定製產品,混水閥上與冷、熱水管接口相對應的接頭的間距固定。因此一般預留的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要相互平行,其軸心線間距要與預先設計或購置混水閥的接頭的間距相同,且其軸心線所在平面要水平,安裝後才能相契合併且美觀。如果冷、熱水管接口的角度和距離與水閥不想匹配,會造成水閥安裝不上,需要拆除後重新安裝,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即使不拆除勉強將水閥安裝上,後續使用時也容易出現漏水或水閥損壞現象。
目前水路施工時通常需要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來安裝冷、熱水管接口,但由於仍使用傳統的米尺和水平尺進行測量和校正,安裝後仍極易出現誤差,後續牆面施工時也極容易觸碰到,發生位移,導致相對位置和角度被改變。
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能校正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相對距離和水平角度,提高其安裝精度,並且能夠固定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避免裝修過程發生相對位移的水路末端固定裝置,成為當前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校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相對距離和水平角度,提高其安裝精度,並且能夠固定兩個水管接口,避免裝修過程發生相對位移的水路末端固定裝置,從而解決現有裝修施工過程中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安裝容易出現誤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路末端固定裝置,包括連接部和連接於所述連接部兩端的兩個接頭;所述的兩個接頭分別用於連接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其軸心線互相平行,且其軸心線間距與所述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間距相同;所述連接部上設置有水平校正機構,所述水平校正機構用於校正所述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是否水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接頭包括活接頭和對絲,所述活接頭包括固定端和可活動端,所述活接頭的固定端與所述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活接頭的可活動端用於與所述對絲的一端連接,所述對絲的另一端用於與預留水管接口連接。
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部為管狀結構,所述管狀結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活接頭的固定端連接。
進一步改進,所述管狀結構上設置有閥門。
進一步改進,所述閥門為截止閥或球閥。
進一步改進,所述水平校正機構包括第一管狀水準泡,所述第一管狀水準泡平行於所述接頭的軸心線。
進一步改進,所述水平校正機構還包括第二管狀水準泡,所述第二管狀水準泡平行於所述兩個接頭軸心線所在平面,並且垂直於所述接頭的軸心線。
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部為U形管狀結構,所述第一管狀水準泡和第二管狀水準泡均設置於所述U形管狀結構的內側。
進一步改進,所述水平校正機構為一圓形水準泡,所述圓形水準泡平行於所述兩個接頭的軸心線所在平面。
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部為塑料材質或金屬材質。
採用這樣的設計後,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該水路末端固定裝置的兩個接頭的軸心線互相平行,且間距與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間距相同。使用時將兩個接頭分別與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連接,通過水平校正機構將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調整至水平,直到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完全固定後再拆下該水路末端固定裝置,以提高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安裝精度,並避免裝修過程發生相對位移。
2、活接頭連接和拆卸時方便,與對絲配合後連接穩固。
3、管狀結構的連接部可以實現連通預留的兩個水管的目的,在需要進行水路試壓時,無需拆下該固定裝置,也無需再藉助其他工具連接兩個水管,方便水路試壓的進行。
4、通過第一管狀水準泡和第二管狀水準泡配合不僅可以校正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是否水平,而且可以校正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水平高度是否相同。
5、一個圓形水準泡即可同時校正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是否水平,以及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水平高度是否相同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上述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水路末端固定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水路末端固定裝置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連接部,2、接頭,4、閥門,21、活接頭,22、對絲,31、第一管狀水準泡,32、第二管狀水準泡。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路末端固定裝置,包括連接部1和連接於該連接部1兩端的兩個接頭2;兩個接頭2分別用於連接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其軸心線互相平行,且其軸心線間距與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間距相同;該連接部1上設置有水平校正機構,該水平校正機構用於校正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是否水平。
以下具體實施方式中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以冷、熱水管接口為例進行說明,但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不僅限於冷、熱水管接口,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水路末端固定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該連接部1為U形管狀結構,包括一根橫管和兩根豎管,該橫管的兩端連接有彎頭,兩根豎管通過彎頭與橫管連接。兩根豎管互相平行,其軸心線間距與預先設計的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間距相同。
本實施例中的兩個接頭2均採用活接頭21和對絲22相組合的結構,活接頭21包括固定端和可活動端,兩個活接頭21的固定端分別固定連接於U形連接部1的兩端,活接頭21的可活動端用於與對絲22的一端連接,對絲22的另一端用於與冷水管接口或熱水管接口連接。使用時先將兩個對絲22分別連接在冷、熱水管接口上,然後在將該水路末端固定裝置的兩個活接頭21分別擰接在兩個對絲22上。活接頭21連接和拆卸時方便,與對絲22配合後連接穩固。
對絲22用於與冷、熱水管接口連接的端部外徑,可根據冷、熱水管接口的內徑大小調整,如設置為4分管或6分管等。通過更換對絲22可使該固定裝置適用多種規格的水路末端固定。
市售水閥的冷、熱水接頭軸心線間距通常為150mm,因此本實施例中兩個活接頭21的軸心線間距採用150mm規格,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為其他規格。
該水平校正機構包括第一管狀水準泡31,該第一管狀水準泡31沿U形連接部1的豎管設置,並平行於活接頭21的軸心線。用於校正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使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保持水平。通常牆面是垂直於水平面的,也就是說,當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保持水平時,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垂直於牆面。
當然如圖1所示,該水平校正機構還可包括第二管狀水準泡32,第二管狀水準泡32可沿U形連接部1的橫管設置,該第二管狀水準泡需平行於兩個活接頭21的軸心線所在平面,並垂直於活接頭21的軸心線。用於校正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水平高度是否相同,使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水平高度相同。
通過第一管狀水準泡31和第二管狀水準泡32配合,使該水路末端固定裝置能夠同時校正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是否水平,以及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水平高度是否相同。
兩個所述管狀水準泡均設置於該U形連接部1的內側,能夠避免裝修時刮、蹭到,造成管狀水準泡損壞。
需要指出的是,連接部1不限於U形結構,整體形狀可為方形、弧形等其他形狀,也非必須是管狀結構,可為實心結構或桁架結構等其他結構。連接部1也非必須是分體式結構,也可為一體式結構,如採用塑料材質一體式注塑成型。
該接頭2除採用本實施例中的活接頭21和對絲22相組合的結構,也可以採用可插接於所述冷、熱水管接口內部,外徑接近冷、熱水管接口內徑的栓狀結構,或可套接於所述冷、熱水管接口外側的,內徑接近冷、熱水管外徑的套管結構。
還需要指出的是,該水平校正機構也可採用圓形水準泡,圓形水準泡需要平行於兩個接頭2的軸心線所在平面。通常設置一個圓形水準泡即可同時校正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是否水平,以及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水平高度是否相同。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水路末端固定裝置的第二實施方式,該第二實施方式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點在於:其連接部1的橫管上設有閥門4,該閥門4可採用球閥或截止閥。其它部分均一致,在此不再贅述。
該實施方式不僅能夠校正並固定冷、熱水管接口,使冷、熱水管接口的軸心線相互平行,間距與預先設計的間距相同,軸心線所在平面水平。還能夠連通冷、熱水管,或封堵冷、熱水管末端。在需要進行水路試壓時,無需拆下該固定裝置,也無需使用其他工具,僅需打開或關閉截止閥即可連通冷、熱水管或封堵冷、熱水管末端,有利於水路試壓工作方便快速的進行。
需要指出的是,只要兩個接頭2能夠與冷、熱水管接口連接,並通過一管狀結構相連通,即可實現連通冷、熱水管的目的,即使不設置閥門4,也可以滿足水路試壓的條件,進行水路試壓。
該連接部1可為塑料材質或金屬材質等。作為優選方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該連接部1採用PPR材質。
本實用新型的水路末端固定裝置,由於兩個接頭2的軸心線互相平行,且其間距與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間距相同。使用時將兩個接頭2分別與預留的兩個水管接口連接,通過水平校正機構將兩個水管接口的軸心線調整至水平,直到兩個水管接口完全固定後再拆下該水路末端固定裝置,以提高水管接口的安裝精度,並避免裝修過程發生相對位移。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