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斜照方法及斜照相的製造方法
2023-11-11 17:31:02
相機斜照方法及斜照相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斜照相機,包括相機本體、設置於相機本體前端的鏡頭及設置於相機本體內部的感應晶片,所述感應晶片與所述鏡頭的光軸有夾角。還提供一種相機斜照方法,主要包括將相機鏡頭與傾斜目標物傾斜設置,直至焦平面成像的目標物滿足清晰度要求。本發明斜照相機可實現對目標物拍攝更加清晰且範圍更加寬廣,本發明斜照方法可增加進入景深範圍內的區域、提高清晰度。
【專利說明】相機斜照方法及斜照相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視覺圖像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相機斜照方法及斜照相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工業應用的視覺圖像系統,一般都是採用如圖1所示相機,其包括感應晶片
1、相機本體3及鏡頭5,該感應晶片I為對應的設置在相機本體3內,並與鏡頭5中的透鏡相平行設置,並分別通過上照下照或通過移動改變方位取得目標物6標誌點(mark點)的圖像。而現有技術中的相機設置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垂直於目標物6設置,該種設置方式可清晰照射到標誌點;而第二種是設置為在目標物6的斜上方,這樣可以避免機械上的幹涉。但是將相機單純的進行傾斜會使相機的景深7也隨相機進行傾斜,導致在景深7與目標物6平面6之間形成一個狹小的交叉區域,進而在照相時只有位於該交叉區域內的目標物6在景深7範圍內清晰度可達到要求,其他相交區域之外的區域則由於在景深範圍外而模糊,達不到清晰度要求,或者直接表現為模糊狀態。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拍攝範圍更加寬廣的斜照照相機,並且還提供一種可增加進入景深範圍內的區域、提高清晰度的斜照方法。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斜照相機,包括相機本體、設置於相機本體前端的鏡頭及設置於相機本體內部的感應晶片,所述感應晶片與所述鏡頭的光軸不垂直相交。
[0005]其中,還包括一個角度調節板,所述角度調節板設置在所述相機本體內,所述感應晶片放置在角度調節板上。
[0006]基於相同思路下的提供的另一種斜照相機,包括相機本體、設置於相機本體前端的鏡頭及設置於相機本體內部的感應晶片,所述相機本體內還設置有角度調節板,所述感應晶片設置在所述角度調節板上,感應晶片可隨著角度調節板調節與所述鏡頭的光軸的交角。
[0007]其中,所述相機本體上開設腰形孔,所述角度調節板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轉動設置在腰形孔內,且所述轉軸與所述鏡頭的光軸相交。
[0008]其中,所述角度調節板的一側面上設置有至少兩條凸肋,該至少兩條凸肋之間的距離與所述感應晶片的寬度相適配,所述感應晶片設置在凸肋之間。
[0009]其中,所述角度調節板上開設凹槽,所述凸肋設置於所述凹槽邊緣上。
[0010]還提供一種相機斜照方法,
[0011]S1:將焦平面與鏡頭的光軸不垂直相交傾斜設置;
[0012]S2:相對目標物傾斜設置相機的鏡頭;
[0013]S3:進一步調節相機鏡頭的傾斜角度,直至焦平面成像的目標物滿足清晰度要求。
[0014]其中,步驟S2中,相對目標物在25-85°範圍內傾斜設置相機鏡頭。[0015]同一思路下,另一種相機斜照方法,
[0016]S1:將相機鏡頭與目標物傾斜設置;
[0017]S2:轉動相機的焦平面,直至焦平面成像的目標物滿足清晰度要求。
[0018]其中,所述步驟S2,焦平面轉動與鏡頭光軸的傾斜角度的範圍為25-85°。
[00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於現有技術,本發明設置傾斜的感應晶片,之後通過對斜照照相機的傾斜安裝,使鏡頭的光軸與感應晶片有夾角,讓目標物可更多的進入相機的景深範圍內,拍攝範圍更加寬廣;本發明斜照方法,通過傾斜設置焦平面的角度及相機與目標物的角度,從而縮小或杜絕模糊區域的出現,使拍攝到的物體更加的清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現有技術相機的拍照原理圖圖;
[0021]圖2是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的拍照原理圖;
[0022]圖3是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分解圖。
[0023]標號說明:
[0024]1、感應晶片;2、角度調節板;3、相機本體;4、鏡頭連接板;5、鏡頭;6、目標物;7、景深。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26]請參閱圖2以及圖3斜照相機,包括相機本體3、設置於相機本體3前端的鏡頭5及設置於相機本體3內部的感應晶片1,該感應晶片I與鏡頭5的光軸不垂直相交。
[0027]該種具有傾斜感應晶片I的斜照照相機,通過傾斜的固定安裝,使水平設置的目標物6與鏡頭5的光軸具有與傾斜設置的感應晶片I相同的夾角,使目標物6可更多的進入斜照照相機的景深7範圍內,縮小模糊區域的出現,通過調節夾角的大小最終可避免模糊區域的出現。
[0028]進一步地,還包括一個角度調節板2,該角度調節板2設置在相機本體內,該感應晶片I放置在角度調節板2上,優選地,該連接孔為腰形孔,角度調節板2還包括設置在其上的通光孔及設置在角度調節板2上的轉軸,在相機本體3上開設連接孔,該轉軸轉動設置在連接孔中,且轉軸穿過鏡頭的光軸。。通過對角度調節板2的進一步優化,可將角度調節板2設置成轉動的,根據具體不同的需求調節感應晶片I與鏡頭5光軸之間的夾角。角度調節板2為轉動設置在相機本體3內,為達到較好的照射效果,角度調節板2的轉動方向與鏡頭5的傾斜方向相背。
[0029]優選地,該角度調節板2的一側面上設置有至少兩條凸肋,該至少兩條凸肋之間的距離與感應晶片I的寬度相適配,感應晶片I設置在凸肋之間。該至少兩條凸肋之間形成一個安裝位,感應晶片I安裝在安裝位上,該至少兩個凸肋可有效防止感應晶片I在隨角度調節板2轉動時受損。
[0030]為達到更好的配光效果,該角度調節板2上開設凹槽,通光孔開設在凹槽底面上,凸肋設置於凹槽邊緣上。[0031]基於同一思路,另一種斜照相機的實施例,包括相機本體、設置於相機本體前端的鏡頭及設置於相機本體內部的感應晶片,所述相機本體內還設置有角度調節板,所述感應晶片設置在所述角度調節板上,感應晶片可隨著角度調節板調節與所述鏡頭的光軸的交角。
[0032]該角度調節板2設置在相機本體內,該感應晶片I放置在角度調節板2上,優選地,該連接孔為腰形孔,角度調節板2還包括設置在其上的通光孔及設置在角度調節板2上的轉軸,在相機本體3上開設連接孔,該轉軸轉動設置在連接孔中,且轉軸穿過鏡頭的光軸。。通過對角度調節板2的進一步優化,可將角度調節板2設置成轉動的,根據具體不同的需求調節感應晶片I與鏡頭5光軸之間的夾角。角度調節板2為轉動設置在相機本體3內,為達到較好的照射效果,角度調節板2的轉動方向與鏡頭5的傾斜方向相背。
[0033]優選地,該角度調節板2的一側面上設置有至少兩條凸肋,該至少兩條凸肋之間的距離與感應晶片I的寬度相適配,感應晶片I設置在凸肋之間。該至少兩條凸肋之間形成一個安裝位,感應晶片I安裝在安裝位上,該至少兩個凸肋可有效防止感應晶片I在隨角度調節板2轉動時受損。為進一步加固鏡頭5與相機本體3的連接,鏡頭5通過盡頭連接板4連接在相機本體3上。
[0034]為達到更好的配光效果,該角度調節板2上開設凹槽,通光孔開設在凹槽底面上,凸肋設置於凹槽邊緣上。
[0035]為達到良好的照射效果,提供一種實現目標物6斜照的相機斜照方法,
[0036]S1:將焦平面與鏡頭的光軸不垂直相交傾斜設置;
[0037]S2:傾斜設置相機的鏡頭;
[0038]S3:進一步調節相機鏡頭的傾斜角度,直至焦平面成像的目標物滿足清晰度要求。
[0039]通過對斜照照相機的傾斜安裝,然後轉動感應晶片1,使其達到清晰度要求。優選地,使鏡頭5的光軸與目標物6具有與鏡頭5的光軸與感應晶片I相等的夾角,讓目標物6可全部進入相機的景深7範圍內,從而縮小或杜絕模糊區域的出現,使拍攝到的物體更加的清晰。
[0040]優選地,相機鏡頭的傾斜角度的範圍為25-85°,本實施例中的焦平面所在為相機的感應晶片所在平面。
[0041]另外,還提供另外一種相機斜照方法,
[0042]S1:將相機鏡頭與傾斜目標物傾斜設置;
[0043]S2:轉動相機的焦平面,直至焦平面成像的目標物滿足清晰度要求。
[0044]優選地,焦平面與鏡頭光軸的傾斜角度的取值範圍為25-85°,本實施例中的焦平面所在為相機的感應晶片所在平面。
[0045]設置傾斜的感應晶片1,之後通過對斜照照相機的傾斜安裝,使其達到清晰度要求。優選地,使鏡頭5的光軸與目標物6具有與鏡頭5的光軸與感應晶片I相等的夾角,讓目標物6可更多的進入相機的景深7範圍內,從而縮小或杜絕模糊區域的出現,使拍攝到的物體更加的清晰。
[004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斜照相機,包括相機本體、設置於相機本體前端的鏡頭及設置於相機本體內部的感應晶片,其特徵在於,所述感應晶片與所述鏡頭的光軸不垂直相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斜照相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個角度調節板,所述角度調節板設置在所述相機本體內,所述感應晶片放置在角度調節板上。
3.一種斜照相機,包括相機本體、設置於相機本體前端的鏡頭及設置於相機本體內部的感應晶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相機本體內還設置有角度調節板,所述感應晶片設置在所述角度調節板上,感應晶片可隨著角度調節板調節與所述鏡頭的光軸的交角。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斜照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相機本體上開設腰形孔,所述角度調節板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轉動設置在腰形孔內,且所述轉軸與所述鏡頭的光軸相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斜照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角度調節板的一側面上設置有至少兩條凸肋,該至少兩條凸肋之間的距離與所述感應晶片的寬度相適配,所述感應晶片設置在凸肋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斜照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角度調節板上開設凹槽,所述凸肋設置於所述凹槽邊緣上。
7.一種相機斜照方法,其特徵在於, 51:將焦平面與鏡頭的光軸不垂直相交傾斜設置; 52:相對目標物傾斜設置相機的鏡頭; 53:進一步調節相機鏡頭的傾斜角度,直至焦平面成像的目標物滿足清晰度要求。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相機的斜照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S2中,相對目標物在25-85°範圍內傾斜設置相機鏡頭。
9.一種相機斜照方法,其特徵在於, 51:將相機鏡頭與目標物傾斜設置; 52:轉動相機的焦平面,直至焦平面成像的目標物滿足清晰度要求。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相機的斜照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S2,焦平面轉動與鏡頭光軸的傾斜角度的範圍為25-85°。
【文檔編號】H04N5/225GK103969922SQ201410036620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4日
【發明者】時曦, 王志銘 申請人:日東電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