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4:06:01 2
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包括攪拌桶、與攪拌桶通過出水管路連通的砂水分離器、與砂水分離器連通的淨化池、以及進水管路,攪拌桶的內壁和外壁之間還設置有曝氣裝置,曝氣裝置的曝氣孔與攪拌桶的內部連通,攪拌桶的頂部設置有攪拌裝置的驅動機構,攪拌裝置則懸置在桶內,攪拌桶的頂部一側還設置有進砂裝置和溶氧檢測儀,進水管路上還設置有前置電動閥門,而出水管路上則設置有後置電動閥門和抽砂泵,且所述的後置電動閥門同時與溶氧檢測儀和曝氣裝置連通,且砂水分離器的頂部一端還設置有出砂口,出砂口與進砂裝置連通。本實用新型具有效率高、運營成本低、造價低廉、加工簡單、方便、高效的特點。
【專利說明】—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低含氧水體進行加氧的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該系統可以方便高效地對水體進行增氧處理,屬於環境工程、水力學和機械工程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加劇,工業與生活用水量及所產生的汙、廢水量日益增大,汙、廢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加越來越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因素。大量的城市汙、廢水無論經過處理與否,無論處理深度如何,最終絕大部分都要排入環境水體。
[0003]水中溶解氧的多少不僅是衡量水體自淨能力和水質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價魚類生長好壞的重要指標。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當水體受到有機物、無機還原物質汙染時,水中溶解氧量便會下降,甚至可接近於零,這時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分解就會腐敗發酵,使水體變黑、發臭,導致水質惡化。當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3_4mg/L時,一些魚類的呼吸就發生困難;高溶解氧,有利於提高氧化還原電位,使有機物分解的速度更快,有利於ΝΗ4>Ν02>Ν03的反應過程,使水質清澈,魚類也不容易出問題。
[0004]一般地,水體溶氧過程只能發生在水體表面與空氣界面上,高低含氧水體再通過擴散、對流達到相對平衡溶氧量。水裡的溶解氧由於空氣裡氧氣的溶入及綠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會不斷得到補充。傳統的汙、廢水處理,一般通過擴散原理來增加水體含氧量,這種方法的效率低,並且過程不可控;水產養殖產業中所普遍採用的機械增氧裝置,也存在增氧量有限、能效比不足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該系統不僅可以處理經一般汙、廢水處理工序處理的水體,也可以處理水產養殖中的水體,以構建一種可以實現水體增氧的全自動生態處理系統,可以有效增加汙、廢水處理排放前水體的含氧量,以及水產養殖水體的含氧量。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7]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攪拌桶、砂水分離器、淨化池、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的攪拌桶的桶壁為雙層結構,且內壁低於外壁,在攪拌桶的內壁和外壁之間還設置有曝氣裝置,所述的曝氣裝置下部的曝氣孔與攪拌桶的內部連通,而在攪拌桶的頂部則設置有攪拌裝置的驅動機構,與驅動結構連接的攪拌裝置則懸置在桶內,所述的攪拌桶的頂部一側還設置有進砂裝置和溶氧檢測儀,而在攪拌桶的底部兩側則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且進水口高於出水口,所述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路與汙水源連通,而所述的出水口則通過出水管路與砂水分離器連通,此外,進水管路上還設置有前置電動閥門,而出水管路上則設置有後置電動閥門和抽砂泵,且所述的後置電動閥門同時與溶氧檢測儀和曝氣裝置連通,此外,所述的砂水分離器的底部一端還設置有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與淨化池連通,且所述的砂水分離器的頂部一端還設置有出砂口,所述的出砂口與進砂裝置連通。
[0008]進一步,所述的進水管路上還設置有電磁流量計,用以記錄汙、廢水的流量。
[0009]且所述的進水管路上還設置有前置電動閥門。
[0010]所述的攪拌桶的下部還設置有下限液位儀,攪拌桶的上部還設置有上限液位儀,所述的下限液位儀和上限液位儀均與前置電動閥門連通,用於精確控制攪拌桶內的水位。
[0011]此外,所述的攪拌桶的底部還設置有洩水管,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洩水。而所述的攪拌桶的頂部還設置有超聲波液位計,用以實時觀測攪拌桶內的汙、廢水的液位。
[0012]更進一步,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相互連通的三相異步電動機和擺線針輪減速器,所述的擺線針輪減速器與攪拌裝置連接,而所述的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和攪拌葉片,所述的攪拌軸與擺線針輪減速器的輸出端連接,而所述的攪拌葉片則可調節地設置在攪拌軸上,即其在攪拌軸上的位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動調節,此外,所述攪拌葉片還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有利於攪拌。
[0013]為了便於所述的攪拌桶、砂水分離器、淨化池、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之間的水體流動,所述的攪拌桶、砂水分離器、淨化池、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下部均設置有支座。
[0014]所述的砂水分離器形成有多階坡度結構,確保砂體滑到進砂裝置中,且所述的砂水分離器的底部還設置有多個孔洞,用以排出水體。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汙、廢水處理中擴散原理增氧和水產養殖中機械增氧法存在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效率高、運營成本低、造價低廉、加工簡單等優點,可以方便、高效地應用在汙、廢水處理排放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也可以應用於水產養殖中水體的快速、持久增氧,功能性強。本實用新型可以解決水體含氧量不足的問題,在汙、廢水處理和水產養殖業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市場價值高。
[0016]【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主要附圖標記含義如下:
[0019]1、砂水分離器 2、三相異步電動機 3、擺線針輪減速器
[0020]4、超聲波液位計 5、溶氧檢測儀6、曝氣裝置
[0021]7、上限液位儀 8、攪拌軸9、攪拌葉片
[0022]10、進砂裝置11、進水管路12、電磁流量計
[0023]13、前置電動閥門 14、後置電動閥門15、抽砂泵
[0024]16、分流管17、下限液位儀18、洩水管
[0025]19、支座20、攪拌桶21、曝氣孔
[0026]22、出水管路。
[0027]【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的介紹。
[002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0]如圖1所示: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包括攪拌桶20、砂水分離器1、淨化池(圖中未示出)、進水管路11和出水管路22。
[0031]其中,所述的攪拌桶20的桶壁為雙層結構,且內壁低於外壁,在攪拌桶20的內壁和外壁之間還設置有曝氣裝置6,所述的曝氣裝置6下部的曝氣孔21與攪拌桶20的內部連通,而在攪拌桶20的頂部則設置有攪拌裝置的驅動機構,與驅動結構連接的攪拌裝置則懸置在桶內,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相互連通的三相異步電動機2和擺線針輪減速器3,
[0032]而所述的攪拌裝置則包括攪拌軸8和攪拌葉片9,所述的攪拌軸8與擺線針輪減速器3的輸出端連接,而所述的攪拌葉片9則可調節地設置在攪拌軸8上,即其在攪拌軸8上的位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動調節,此外,所述攪拌葉片9還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有利於攪拌,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攪拌葉片9可以設置有多組。
[0033]此外,所述的攪拌桶20的頂部一側還設置有進砂裝置10和溶氧檢測儀5,而在攪拌桶20的底部兩側則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且進水口高於出水口,所述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路11與汙水源連通,而所述的出水口則通過出水管路22與砂水分離器I連通,進水管路上還設置有前置電動閥門13和電磁流量計12,所述的電磁流量計12用以記錄汙、廢水的流量,而所述的攪拌桶20的下部還設置有下限液位儀17,攪拌桶20的上部還設置有上限液位儀7,所述的下限液位儀17和上限液位儀7均與前置電動閥門13連通,用於精確控制攪拌桶20內的水位。而出水管路22上則設置有後置電動閥門14和抽砂泵15,所述的後置電動閥門14同時與溶氧檢測儀5和曝氣裝置6連通,用於精確控制攪拌桶20內的含氧量。
[0034]此外,所述的攪拌桶20的底部還設置有洩水管18,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洩水。而攪拌桶20的頂部還設置有超聲波液位計4,用以實時觀測攪拌桶20內的汙、廢水的液位。
[0035]而所述的砂水分離器I形成有多階坡度結構,確保砂體滑到進砂裝置中,且所述的砂水分離器I的底部還設置有多個孔洞,用以排出水體。而所述的砂水分離器I的底部一端還設置有分流管16,所述的分流管16與淨化池連通,而在所述的砂水分離器I的頂部一端還設置有出砂口,所述的出砂口與進砂裝置10連通,用於砂子的循環利用。
[0036]更進一步,為了便於所述的攪拌桶20、砂水分離器1、淨化池、進水管路11和出水管路22之間的水體流動,所述的攪拌桶20、砂水分離器1、淨化池、進水管路11和出水管路22的下部均設置有支座19。
[0037]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
[0038]當待處理汙、廢水經由進水管路11、電磁流量計12、前置電動閥門13進入攪拌桶20內時,通過進砂裝置10開始往攪拌桶20內加砂子,三相異步電動機2通過擺線針輪減速器3帶動攪拌軸8和攪拌葉片9進行攪拌作業,同時曝氣裝置6開始往攪拌桶20內加氧;其中,攪拌桶20內水位由上限液位儀7和下限液位儀17嚴格控制,並由超聲波液位計4進行實時監控;在攪拌桶20底部,所加氧氣在攪拌作用下,由大氣泡變成小氣泡,與水、砂子不斷翻滾上升,持續攪拌作用會使小氣泡變成更小的氣泡融入水體中,形成溶解氧。溶氧檢測儀5檢測單位水體中所含氧氣達到提前設定好的標準時,後置電動閥門14自動開啟,水體連同特殊的砂子經由出水管路22和抽砂泵15排到砂水分離器I中,分離後的砂子10送回攪拌桶20內,分離後的水則經過分流管16可直接輸出到淨化池中等待排出,至此完成一次處理過程。
[0039]實施例1
[0040]實施時間為2014年5月I日,地點為某小型魚塘,旨在對該小型魚塘進行加氧處理,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0041]1、用抽水泵把待加氧的魚塘水泵入進水管路11,水體經由電磁流量計12和前置電動閥門13後進入攪拌桶20 ;
[0042]2、往攪拌桶20中加入特殊砂子,三相異步電動機2通過擺線針輪減速器3帶動攪拌軸8和攪拌葉片9進行攪拌作業,同時曝氣裝置6開始往攪拌桶20內加氧;
[0043]3、溶氧檢測儀5檢測單位水體中所含氧氣達到提前設定的標準時,後置電動閥門14自動開啟,水體連同特殊砂子10經由抽砂泵15排到砂水分離器I中;
[0044]4、分離後的砂子10送回攪拌桶20內,分離後的水則經過分流管16排入魚塘。
[0045]本實用新型既可以應用於汙、廢水處理排放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也可以應用於水產養殖中水體的快速、持久增氧,功能性強、效率高,有效解決水體含氧量不足的問題;同時,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方便,在汙、廢水處理和水產養殖業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市場價值高。
[0046]本實用新型按照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實用新型,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攪拌桶、砂水分離器、淨化池、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的攪拌桶的桶壁為雙層結構,且內壁低於外壁,在攪拌桶的內壁和外壁之間還設置有曝氣裝置,所述的曝氣裝置下部的曝氣孔與攪拌桶的內部連通,而在攪拌桶的頂部則設置有攪拌裝置的驅動機構,與驅動結構連接的攪拌裝置則懸置在桶內,所述的攪拌桶的頂部一側還設置有進砂裝置和溶氧檢測儀,而在攪拌桶的底部兩側則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且進水口高於出水口,所述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路與汙水源連通,而所述的出水口則通過出水管路與砂水分離器連通,此外,出水管路上還設置有後置電動閥門和抽砂泵,且所述的後置電動閥門同時與溶氧檢測儀和曝氣裝置連通,此夕卜,所述的砂水分離器的底部一端還設置有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與淨化池連通,且所述的砂水分離器的頂部一端還設置有出砂口,所述的出砂口與進砂裝置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水管路上還設置有電磁流量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水管路上還設置有前置電動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拌桶的下部還設置有下限液位儀,所述的下限液位儀與前置電動閥門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拌桶的上部還設置有上限液位儀,所述的上限液位儀與前置電動閥門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拌桶的底部還設置有洩水管,而所述的攪拌桶的頂部還設置有超聲波液位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相互連通的三相異步電動機和擺線針輪減速器,所述的擺線針輪減速器與攪拌裝置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和攪拌葉片,所述的攪拌軸與擺線針輪減速器的輸出端連接,而所述的攪拌葉片則可調節地設置在攪拌軸上,且所述的攪拌葉片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拌桶、砂水分離器、淨化池、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下部均設置有支座。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水處理的全自動快速加氧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砂水分離器形成有多階坡度結構,且所述的砂水分離器的底部還設置有多個孔洞。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976496SQ201420295690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5日
【發明者】顧長才, 劉浩 申請人:河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