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黃瓜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6:22:22 2
一種防治黃瓜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農藥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寧南黴素與己唑醇的殺菌組合物,及其在防治黃瓜白粉病方面的應用。本發明採用寧南黴素與己唑醇進行復配,起到協同增效的目的,進一步提高了對黃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並減少藥物的使用量,降低農藥殘留,同時對延緩病原菌的抗藥性有較好的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黃瓜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農藥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寧南黴素與己唑醇復配的殺菌組合物,在防治黃瓜白粉病方面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寧南黴素鏈黴菌16A-6菌株是諾爾斯鏈黴菌的一個新變種,定名為諾爾斯鏈黴菌西昌變種,其產生的抗生素16A-6I為首次發現的胞嘧啶核苷肽型新抗生素,定名為寧南黴素。該抗生素是一種低毒、低殘留、無「三致」和蓄積問題,不汙染環境的新農藥,對水稻白葉枯病相對防效為70%左右,高的可達90%,增產效果為10-20%,高的可達35%,另外它對小麥、蔬菜、花卉等白粉病的防病、增產效果都很顯著,對水稻小球菌核病、油橄欖孔雀斑病、瘡痂病及菸草花葉病防效也很好。
[0003]己唑醇(PR0CHL0RAZ)屬唑類殺菌劑,留醇脫甲基化抑制劑,對真菌尤其是擔子菌門和子囊菌門引起的病害有廣譜性的保護和治療作用。破壞和阻止病菌的細胞膜重要組成成分麥角留醇的生物合成,導致細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內吸、保護和治療活性。尤其是對擔子菌綱和子囊菌綱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銹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優異的保護和剷除作用。對水稻紋枯病有良好防效。適宜作物與安全性果樹如蘋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穀類作物和觀賞植物等。在推薦劑量下使用,對環境、作物安全。
[0004]上述兩種藥劑由於長期單獨使用,容易導致病菌抗藥性的產生,造成藥效明顯下降,從而導致用藥量大大上升,噴灑周期縮短,並且使用效果差,增加了成本,大量農藥的使用,使得病菌抗性更加嚴重,也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農產品的藥物殘留也增大,影響到人類、動物等的健康和正常生存 ,將寧南黴素與己唑醇進行復配使用防治黃瓜白粉病,國內外尚未見報導。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由寧南黴素與己唑醇進行復配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該組合物通過復配起到增效作用,對黃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對延緩病原菌的抗藥性有較好的作用
本發明中,所提到的寧南黴素與己唑醇的重量、有效成分的重量等,均指的是折百後的重量,即有效物質的重量。
[0006]本發明的含寧南黴素與己唑醇的殺菌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組成為寧南黴素與己唑醇,所述的寧南黴素與己唑醇的重量比為,寧南黴素:己唑醇=0.1-2:25~50。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寧南黴素與己唑醇的重量比為,寧南黴素:己唑醇=0.1-0.5:25-40。
[0008]該殺菌組合物的水乳劑,包括按重量計的下述組分:寧南黴素0.1_2%,己唑醇25-50%,乳化劑5-15%,助溶劑5-20%,防凍劑3-7%,消泡劑0.3-3%,增稠劑0-2.5%,水餘量。[0009]所述助溶劑為甲苯、二甲苯、溶劑油、環己酮、二甲基甲醯胺、乙酸乙酯、丙酮或植物油中的一種或兩種。
[0010]所述乳化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或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0011]所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為烷基苯磺酸鈣、烷基苯磺酸鈉或C8-C20烷基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2]所述防凍劑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或尿素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3]所述的消泡劑為有機矽油或異辛醇。
[0014]所述的增稠劑為黃原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5]該殺菌組合物用於防治黃瓜白粉病。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將寧南黴素與己唑醇兩種殺菌劑進行復配,由於二者之間作用機理不同,寧南黴素具有預防治療活性,阻止病菌侵入和擴展,己唑醇屬於留醇脫甲基化抑制劑,使復配製劑兼具保護、治療功能,擴大了殺菌譜,從而適用範圍廣,復配的組合物在一定的比例範圍內具有增效作用,不僅防治效果好,減少了用藥量和用藥成本,降低了對環境的不良影響,而且大大延緩了病菌抗藥性的產生。該殺菌組合物,可用來防治瓜類和大田白粉病等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0017]在室內採用幼苗盆栽法測定寧南黴素和己唑醇殺菌劑單、混劑對黃瓜白粉病菌的室內毒力。即在溫室盆栽黃瓜幼苗至2-3葉期,按設計藥劑劑量進行葉面噴霧處理,24小時後接種黃瓜白粉病菌,並於培養箱中保溼培養,在不施藥的空白對照充分發病時調查結果,以病情指數計算防治效果。用DPS數據處理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藥劑的EC50,採用孫雲沛法計算共毒係數(CTC)來評價混用效果:當CTC值大於120時混劑具有增效作用;小於80時是拮抗作用;介於80~120之間時有相加作用。
[0018]毒力指數ΤΙ (B) =標準劑A的EC50/B劑的EC50*100實際毒力指數ATI (AB) =A的EC50/AB的EC50*100
理論毒力指數TTI (AB) =TI (A) *A在混劑中的百分數+TI (B) 在混劑中的百分數共毒係數 CTC=ATI (AB) /TTI (AB) *100
表1寧南黴素與己唑醇單混劑對黃瓜白粉病病菌的毒力測定表
供試藥劑|有效成分重量比IEC50 (mg/L) |共毒係數(CTC)
寧南黴素—~1-5——
己唑醇___450___
寧南黴素:己唑醇 0.1:25245.12153.60一
寧南黴素:己唑醇 0.5:4062.21154.19—
寧南黴素:己唑醇 |2:50|28.10丨128.11
由表1可見,寧南黴素和己唑醇復配,對黃瓜白粉病病菌具有較好的室內毒力,三個個
配比的CTC值均超過120,表明這兩個殺菌劑在此配比下具有很好的協同增效作用,同時也
可以看出在組合物中隨著寧南黴素和己唑醇復配比例的不同其增效作用也是不同的,混配
比例在0.1-0.5:25-40之間增效較為顯著。【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實施例中的劑型製備方法均為常規方法。
[0020]實施例1: 25.1%寧南黴素.己唑醇水乳劑,包括按重量計的下述組分: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防治黃瓜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組成為寧南黴素與己唑醇,所述的寧南黴素與己唑醇的重量比為,寧南黴素:己唑醇=0.1-2:25-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寧南黴素與己唑醇的重量比為,寧南黴素:己唑醇=0.1-0.5:25-40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組合物的水乳劑包括按重量計的下述組分:寧南黴素0.1-2%,己唑醇25-50%,乳化劑5-15%,助溶劑5_20%,防凍劑3-7%,消泡劑0.3-3%,增稠劑0-2.5%,水餘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助溶劑為甲苯、二甲苯、溶劑油、環己酮、二甲基甲醯胺、乙酸乙酯、丙酮或植物油中的一種或兩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乳化劑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或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為烷基苯磺酸鈣、烷基苯磺酸鈉或C8-C20烷基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防凍劑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或 尿素中的一種或幾種。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消泡劑為有機矽油或異辛醇。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增稠劑為黃原膠、阿拉伯膠、羧甲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文檔編號】A01P3/00GK103651391SQ201210332500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範迎春 申請人:青島星牌作物科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