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夜啼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12-10 10:50:52 3
一種治療小兒夜啼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夜啼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它主要是由鉤藤、小麥、金櫻子、蟬蛻、酸棗仁、琥珀、檳榔、燈芯草等藥物按一定重量配比製備而成,本發明具有清熱平肝,熄風定驚的功能,用於治療小兒夜啼見效快,療效好,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小兒夜啼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夜啼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小兒夜啼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煩躁不安,哭鬧不止,人們習慣上將這些孩子稱為「夜啼郎」。目前,西藥治療小兒夜啼效果不佳,且長期服用西藥有較多副作用,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小兒夜啼的中藥存在很大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人依據中醫理論的研究及臨床反覆的試驗和驗證,終於找到了有效治療小J L夜啼的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治療小兒夜啼的組合藥物。
[0005]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了該組合藥物的製備方法。
[0006]本發明藥物是選擇鉤藤、小麥、金櫻子、蟬蛻、酸棗仁、琥珀、檳榔、燈芯草、紫蘇葉、龍齒、蜂蜜、淡竹葉、伏龍肝、蚯蚓、砂仁、百合、肉桂、高良姜、牡蠣、烏藥、車前草、芡實、梨、遠志、膽星、扁豆、香附、柴胡、柏子仁、石菖蒲藥物進行組合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小兒夜啼的復發。其中選用鉤藤是因為其性味苦,涼,入肝、心經,有清熱平肝,熄風定驚的功能,治小兒驚癎瘈痕,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癎。選用小麥是因為其性味甘,涼,入心、脾、腎經,有養心,益腎,除熱,止渴的功能,治髒躁,煩熱,消渴,洩利,癰腫,外傷出血,燙傷。選用金櫻子是因為其性味酸澀,平,有固精澀腸,縮尿止瀉的功能,治滑精,遺尿,小便頻數,脾虛瀉痢。選用蟬蛻是因為其性味甘鹹,涼,入肺、肝經,有散風熱,宣肺,定痙的功能,治外感風熱,咳嗽音啞,麻疹透發不暢,風疹瘙癢,小兒^(癎,目赤,翳障,疔瘡腫毒,破傷風。選用酸棗仁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心、脾、肝、膽經,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的功能,治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選用琥珀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心、肝、小腸經,有鎮驚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的功能,治驚風癲癎,驚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婦女閉經,產後停瘀腹痛,癰疽瘡毒,跌打創傷。選用檳榔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溫,入脾、胃、大腸經,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能,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癥結。選用燈芯草是因為其性味甘淡,寒,入心、肺、小腸經,有清熱降火,利尿通淋的功能,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溼熱黃疸,心煩不寐,小兒夜啼,喉痺,創傷。選用紫蘇葉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能,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選用龍齒是因為其性味澀,涼,入心、肝經,有鎮驚安神,除煩熱的功能,治驚癎癲狂,煩熱不安,失眠多夢。選用蜂蜜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肺、脾、大腸經,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功能,治肺燥咳嗽,腸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淵,口瘡,湯火燙傷,解烏頭毒。選用淡竹葉是因為其性味甘淡,寒,入心腎二經,有清心火,除煩熱,利小便的功能,治熱病口渴,心煩,小便赤澀,淋濁,口糜舌瘡,牙齦腫痛。選用伏龍肝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脾、胃經,有溫中燥溼,止嘔止血的功能,治嘔吐反胃,腹痛洩瀉,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婦女妊娠惡阻,崩漏帶下,癰腫潰瘍。選用蚯蚓是因為其性味鹹,寒,入肝、脾、肺經,有清熱,平肝,止喘,通絡的功能,治高熱狂躁,驚風抽搐,風熱頭痛,目赤,中風半身不遂,喘息,喉痺,關節疼痛,齒紐,小便不通,瘰癧,痄腮,瘡瘍。選用砂仁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脾、胃經,有行氣調中,和胃、醒脾的功能,治腹痛痞脹,胃呆食滯,噎隔嘔吐,寒瀉冷痢,妊娠胎動。選用百合是因為其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經,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能,治肺癆久嗽,咳唾痰血,熱病後餘熱未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選用肉桂是因為其性味辛甘,熱,入腎、脾、膀胱經,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能,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洩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癥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選用高良姜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脾,胃經,有溫胃,祛風,散寒,行氣,止痛的功能,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嘔吐洩瀉,噎膈反胃,食滯,瘴瘧,冷癖。選用牡蠣是因為其性味鹹澀,涼,入肝、腎經,有斂陰,潛陽,止汗,澀精的功能,治驚癎,眩暈,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崩漏,帶下,瘰癧,癭瘤。選用烏藥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脾、肺、腎、膀胱經,有順氣,開鬱,散寒,止痛的功能,治氣逆胸腹脹痛,宿食不滿,反胃吐食,寒前,腳氣,小便頻數。選用車前草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肝、脾二經,有利水,清熱,明目,祛痰的功能,治小便不通,淋濁,帶下,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洩瀉,鼻衄,目赤腫痛,喉痺乳蛾,咳嗽,皮膚潰瘍。選用芡實是因為其性味甘澀,平,入脾、腎經,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洩,治遺精,淋濁,帶下,小便不禁,大便洩瀉。選用梨是因為其性味甘微酸,涼,入肺、胃經,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能,治熱病津傷煩渴,消渴,熱咳,痰熱驚狂,噎隔,便秘。選用遠志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溫,入心、腎經,有安神益智,祛痰,解鬱的功能,治驚悸,健忘,夢遺,失眠,咳嗽多痰,癰疽瘡腫。選用膽星是因為其性味苦,性涼,入心、肝、肺三經,有清火化痰,鎮驚定癇,痰火喘嗽,頭風眩暈。選用扁豆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經,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的功能,治暑溼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久洩,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選用香附是因為其性味辛微苦幹,平,入肝、三焦經,有理氣解鬱,止痛調經的功能,治肝胃不和,氣鬱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選用柴胡是因為其性味苦,涼,入肝、膽經,有和解表裡,疏肝,昇陽的功能,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選用柏子仁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心、肝、脾經,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能,治驚悸,失眠,遺精,盜汗,便秘的功能。選用石菖蒲是因為其性味辛苦,微溫,入心、肝、脾經,有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去溼的功能,治癲癎,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溼痺,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具體實施方式】
[0007]本發明組合的藥物用量也是發明人經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範圍內都具有較好療效
鉤藤 3-9克小麥5-15克金櫻子25-35克
蟬蛻 5-15克酸棗仁10-20克琥珀10-20克
檳榔 15-25克燈芯草5-15克紫蘇葉10-20克
生龍齒 10-20克蜂蜜5-15克淡竹葉10-20克
伏龍肝 5-15克蚯蚓10-20克砂仁10-20克百合 5-15克肉桂5-15克高良姜25-35克
牡蠣 3-9克烏藥3-9克車前草10-20克
芡實 3~9克梨5-15克遠志25-35克
膽星 25-35克扁豆10-20克香附10-20克
柴胡 5-15克柏子仁6-12克石菖蒲25-35克
優選用量為
鉤藤 6克小麥10克金櫻子30克
蟬蛻 10克酸棗仁15克琥珀15克
檳榔 20克燈芯草10克紫蘇葉15克
生龍齒 15克蜂蜜10克淡竹葉15克
伏龍肝 10克蚯蚓15克砂仁15克
百合 10克肉桂10克高良姜30克
牡蠣 6克烏藥6克車前草 15克
芡實 6克梨10克遠志30克
膽星 30克扁豆15克香附15克
柴胡 10克柏子仁9克石菖蒲30克
本發明藥物的製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鉤藤:揀去老梗、雜質,洗淨,曬乾;
2、小麥:揀去雜質,曬乾;
3、金櫻子:揀去雜質,切兩瓣,用水稍浸泡,撈出,悶潤後除去殘留毛刺,挖淨毛、核,幹
燥;
4、蟬蛻:揀去雜質,洗淨曬乾;
5、酸棗仁:原藥放入竹蘿內,沉入清水缸中,使仁浮在水面,殼沉水底,將刺仁撈出,曬
幹;
6、琥珀:揀淨雜質,用時搗碎研成細粉;
7、檳榔:揀去雜質,以清水浸泡,按氣溫情況換水,至泡透為止,撈起,切片,晾乾;
8、燈芯草:取燈芯草置鍋內,上覆一口徑略小的鍋,貼以白紙,兩鍋交接處,用鹽泥封固,不使洩氣,煅至白紙呈焦黃色停火,涼透取出;
9、紫蘇葉:揀去雜質,曬乾;
10、龍齒:刷淨泥土,打碎;
11、蜂蜜:取純淨的蜂蜜,用文火熬煉,過濾去沫;
12、淡竹葉:揀去雜質及根,切段,曬乾;
13、伏龍肝:除去雜質,打成碎塊;
14、蚯蚓:揀去雜質,用水漂淨,及時撈出,曬乾,切段;
15、砂仁:揀去雜質及果殼,搗碎;
16、百合:揀去雜質,黑瓣,簸除灰屑;
17、肉桂:揀淨雜質,刮去粗皮,用時打碎;
18、高良姜: 揀淨雜質,水洗,稍浸,撈出,潤透,切片,晾乾;19、煅牡蠣:將洗淨的牡蠣,置無煙爐火上煅至灰白色,取出放涼,碾碎;
20、烏藥:揀去雜質,分開大小條,用水泡透,根據季節注意換水,防止發臭,及時撈出切片,篩去灰屑;
21、車前草:去盡泥土,曬乾;
22、芡實:先將麩皮放熱鍋內炒至煙起,再將淨芡實倒入,拌炒至微黃色,取出,篩淨麩皮,放涼;
23、梨:切片,曬乾;
24、遠志:揀去雜質,切段,篩去灰屑;
25、膽星:取原藥材,揀去雜質;
26、扁豆:揀淨雜質,置沸水中稍煮,至種皮鼓起,撈出,浸入冷水中,脫去皮,曬乾;
27、香附:揀去雜質,碾成碎粒,簸去細毛及細末;
28、柴胡:揀去雜質,除去殘莖,洗淨泥沙,撈出,潤透後及時切片,曬乾;
29、柏子仁:揀淨雜質,除去殘留的外殼和種皮;
30、石菖蒲:揀去雜質,洗淨,稍浸泡,潤透,切片,曬乾。
[0008]二、製備
1、將所述重量的鉤藤、小麥、金櫻子、蟬蛻、酸棗仁、琥珀、檳榔、燈芯草、紫蘇葉、龍齒、蜂蜜、淡竹葉、伏龍肝、蚯蚓、砂仁、百合、肉桂、高良姜、牡蠣、烏藥、車前草、芡實、梨、遠志、膽星、扁豆、香附、柴胡、柏子仁、石菖蒲藥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150分鐘後,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5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
[0009]2、將過濾的藥渣加水6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煎煮液。
[0010]3、將兩次煎煮液混合攪拌均勻,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鐘即得,分成10劑服用。
[0011]本發明藥物具有清熱平肝,熄風定驚,利尿通淋的功能,用於治療小兒夜啼,療程短、見效快、治癒後不復發、無毒副作用。
[0012]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例包括本發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和臨床療效觀察資料。
[0013][試驗例I]本發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
取家兔30隻,雌雄兼用,體重2.0-2.5kg,分兩組,每組15隻,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超常量組為20ml/kg,正常量為10ml/kg,給藥方式為灌胃法給藥,每天2次,連服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結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良毒副作用。
[0014][試驗例2]本發明藥物治療小兒夜啼的臨床觀察資料
1、一般資料
收治門診患者共232例。
[0015]2、診斷標準
中醫認為小兒夜啼常因脾寒、心熱、驚駭、食積而發病。(1)脾胃虛寒,症見小兒面色青白,四肢欠溫,喜伏臥,腹部發涼,彎腰蜷腿哭鬧,不思飲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細緩,指紋淡紅。治宜溫中健脾。(2)心熱受驚,症見小兒面赤唇紅,煩躁不安,口鼻出氣熱,夜寐不安,一驚一乍,身腹俱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安神。(3)驚駭恐懼,症見夜間啼哭,面紅或泛青,心神不寧,驚惕不安,睡中易醒,夢中啼哭,聲慘而緊,呈恐懼狀,緊偎母懷,脈象唇舌多無異常變化。治宜鎮驚安神。(4)乳食積滯,症見夜間啼哭,厭食吐乳,噯腐泛酸,腹痛脹滿,睡臥不安,大便酸臭,舌苔厚膩,指紋紫滯,治宜消食導滯。
[0016]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劑,給患兒服用,每次服用I劑或5-25ml,每天早、晚各服I次,5天為一個療程,連續服用4個療程。
[0017]4、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小兒夜啼症狀消失,體質恢復正常,觀察半年無復發者;
好轉:小兒夜啼症狀明顯好轉,體質逐步恢復;
無效:達不到好轉標準者。
[0018]5、治療結果(見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夜啼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重量範圍內的原料藥製成: 鉤藤3-9克小麥5-15克金櫻子25-35克 蟬蛻5-15克酸棗仁10-20克琥珀10-20克 檳榔15-25克燈芯草5-15克紫蘇葉10-20克 生龍齒10-20克蜂蜜5-15克淡竹葉10-20克 伏龍肝5-15克蚯蚓10-20克砂仁10-20克 百合5-15克肉桂5-15克高良姜25-35克 牡蠣3-9克烏藥3-9克車前草10-20克 芡實3-9克梨5-15克遠志25-35克 膽星25-35克扁豆10-20克香附10-20克 柴胡5-15克柏子仁6-12克石菖蒲25-35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中各原料藥的用量為: 鉤藤6克小麥10克金櫻子30克 蟬蛻10克酸棗仁15克琥珀15克 檳榔20克燈芯草10克紫蘇葉15克 生龍齒15克蜂蜜10克淡竹葉15克 伏龍肝10克蚯蚓15克砂仁15克 百合10克肉桂10克高良姜30克 牡蠣6克烏藥6克車前草15克 芡實6克梨10克遠志30克 膽星30克扁豆15克香附15克 柴胡10克柏子仁9克石菖蒲30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下列步驟: (一)備料 (1)鉤藤:揀去老梗、雜質,洗淨,曬乾; (2)小麥:揀去雜質,曬乾;(3)金櫻子:揀去雜質,切兩瓣,用水稍浸泡,撈出,悶潤後除去殘留毛刺,挖淨毛、核,乾燥; (4)蟬蛻:揀去雜質,洗淨曬乾;(5)酸棗仁:原藥放入竹蘿內,沉入清水缸中,使仁浮在水面,殼沉水底,將刺仁撈出,曬乾; (6)琥珀:揀淨雜質,用時搗碎研成細粉; (7)檳榔:揀去雜質,以清水浸泡,按氣溫情況換水,至泡透為止,撈起,切片,晾乾; (8)燈芯草:取燈芯草置鍋內,上覆一口徑略小的鍋,貼以白紙,兩鍋交接處,用鹽泥封固,不使洩氣,煅至白紙呈焦黃色停火,涼透取出; (9)紫蘇葉:揀去雜質,曬乾; (10)龍齒:刷淨泥土,打碎; (11)蜂蜜:取純淨的蜂蜜,用文火熬煉,過濾去沫; (12)淡竹葉:揀去雜質及根,切段,曬乾;(13)伏龍肝:除去雜質,打成碎塊; (14)蚯蚓:揀去雜質,用水漂淨,及時撈出,曬乾,切段; (15)砂仁:揀去雜質及果殼,搗碎; (16)百合:揀去雜質,黑瓣,簸除灰屑; (17)肉桂:揀淨雜質,刮去粗皮,用時打碎; (18)高良姜:揀淨雜質,水洗,稍浸,撈出,潤透,切片,晾乾; (19)煅牡蠣:將洗淨的牡蠣,置無煙爐火上煅至灰白色,取出放涼,碾碎; (20)烏藥:揀去雜質,分開大小條,用水泡透,根據季節注意換水,防止發臭,及時撈出切片,篩去灰屑; (21)車前草:去盡泥土,曬乾; (22)芡實:先將麩皮放熱鍋內炒至煙起,再將淨芡實倒入,拌炒至微黃色,取出,篩淨麩皮,放涼; (23)梨:切片,曬乾; (24)遠志:揀去雜質,切段,篩去灰屑; (25)膽星:取原藥材,揀去雜質; (26)扁豆:揀淨雜質,置沸水中稍煮,至種皮鼓起,撈出,浸入冷水中,脫去皮,曬乾; (27)香附:揀去雜質,碾成碎粒,簸去細毛及細末; (28)柴胡:揀去雜質,除去殘莖,洗淨泥沙,撈出,潤透後及時切片,曬乾; (29)柏子仁:揀淨雜質,除去殘留的外殼和種皮; (30)石菖蒲:揀去雜質,洗淨,稍浸泡,潤透,切片,曬乾; (二)製備 (1)將所述重量的鉤藤、小麥、金櫻子、蟬蛻、酸棗仁、琥珀、檳榔、燈芯草、紫蘇葉、龍齒、蜂蜜、淡竹葉、伏龍肝、蚯蚓、砂仁、百合、肉桂、高良姜、牡蠣、烏藥、車前草、芡實、梨、遠志、膽星、扁豆、香附、柴胡、柏子仁、石菖蒲藥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150分鐘後,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5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將過濾的藥渣加水6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將兩次煎煮液混合攪 拌均勻,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鐘即得,分成10劑服用。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3638436SQ201310661758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張朝蘭 申請人:張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