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氣動離合器中的軸向鎖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0:56:46

本發明涉及氣動離合器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於氣動離合器中的軸向鎖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溢流型球磨機的傳動部件普遍使用同步電動機,並配套使用氣動離合器。由於安裝時難以保證同步電動機的絕對水平,當球磨機停車時氣動離合器打開後,即會出現電動機轉子由高端向低端自然竄動。如圖1所示,所述氣動離合器包括安裝在所述電機主軸上的星輪以及安裝在與磨機連接的從動軸上的輪轂,為消除同步電動機出現的轉子軸向竄動,在安裝所述氣動離合器時,在所述電機主軸與從動軸之間安裝軸向鎖緊裝置。在檢修過程中,拆裝氣動離合器必然會涉及拆裝軸向鎖緊裝置,此軸向鎖緊裝置中的調整墊片套在定位軸上且位於軸承座內部,如圖2所示,在安裝時軸向定位無法一次精準調整到位,要反覆兩次才能安裝成功,可操作性差,並且每次調整都要將軸向鎖緊裝置解體並連同從動軸一同拆下,也就是說要反覆的吊裝從動軸,其次,調整時軸向鎖緊裝置還要解體,非常繁瑣,需耗掉大量時間,影響檢修進度。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氣動離合器中的軸向鎖緊裝置,該軸向鎖緊裝置安裝調整一次到位,無需反覆拆裝從動軸,大大提高了檢修進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氣動離合器中的軸向鎖緊裝置,該軸向鎖緊裝置通過第一連接螺栓與氣動離合器的星輪固定連接以及通過第二連接螺栓與氣動離合器的輪轂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螺栓、第二連接螺栓的軸向與電機主軸的軸向平行布置,該軸向鎖緊裝置與所述星輪之間設有套在所述第一連接螺栓上的第一調整墊片,該軸向鎖緊裝置與所述輪轂之間設有套在所述第二連接螺栓上的第二調整墊片。
進一步的,該軸向鎖緊裝置包括位於所述星輪與輪轂之間且與電機主軸同軸布置的定位軸,所述定位軸一端套設有安裝在第一軸承座上的第一軸承,所述定位軸另一端套設有安裝在第二軸承座上的第二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座與所述星輪通過多個所述第一連接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軸承座與所述輪轂通過多個所述第二連接螺栓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星輪上設有對所述第一調整墊片進行調整更換的檢修孔。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軸軸端分別螺紋連接有用於固定所述第一軸承的第一鎖緊螺母以及用於固定所述第二軸承的第二鎖緊螺母,所述第一鎖緊螺母與第一軸承端面之間設有第一止動墊圈,所述第二鎖緊螺母與第二軸承端面之間設有第二止動墊圈。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本發明針對軸向鎖緊裝置軸向定位尺寸難以調整的不足,按逆向思維,提出將調整墊片設置在軸承座外側的方法,使軸向鎖緊裝置在軸向定位尺寸調整過程中不用反覆拆裝以及吊裝從動軸,一次即可將軸向鎖緊裝置安裝定位成功。其次,製作不同厚度規格的同批次調整墊片,只需在每個固定連接螺栓處等厚度均分布置使用所述調整墊片,實現了軸向鎖緊裝置的方便安裝,既可靠又安全省力。即使軸向鎖緊裝置安裝後,也可以在不對軸向鎖緊裝置進行整體拆卸的情況下進行軸向定位尺寸的調整,而是只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第一調整墊片即可,無需重複吊裝從動軸,為生產過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且省時省力。本發明能夠很好的對軸向定位尺寸進行調整的同時,只需一次拆裝從動軸即可完成軸向鎖緊裝置的安裝,軸向間隙調整便捷,達到了較好的技術效果。
(2)由於將現有技術中軸承座內部的調整墊片移去,那麼軸向鎖緊裝置的軸向總長度可以相應縮短,這加大了星輪與從動軸之間拆裝過程的活動間隙,以便於拆裝所述軸向鎖緊裝置。
(3)所述檢修孔便於在不拆裝以及吊裝從動軸的情況下,對所述軸向鎖緊裝置的調整墊片進行更換或調整,即通過該檢修孔人手或檢修工具可以伸入離合器外殼內,擰動所述第一連接螺栓實現對第一調整墊片的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軸向鎖緊裝置安裝結構大致示意圖。
圖2為現有軸向鎖緊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軸向鎖緊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註符號的含義如下:
1-星輪 2-輪轂 3-電機主軸 4-定位軸 5-第一軸承座
6-第一軸承 7-第二軸承座 8-第二軸承 9-第一連接螺栓
10-第二連接螺栓 11-第一調整墊片 12-第二調整墊片
13-檢修孔 14-第一鎖緊螺母 15-第二鎖緊螺母
16-第一止動墊圈 17-第二止動墊圈 18-從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結構特點,如圖3所示:
本發明軸向鎖緊裝置包括位於氣動離合器的星輪1與輪轂2之間且與電機主軸3同軸布置的定位軸4,所述定位軸4一端套設有安裝在第一軸承座5上的第一軸承6,所述定位軸4另一端套設有安裝在第二軸承座7上的第二軸承8,所述第一軸承座5與所述星輪1通過多個第一連接螺栓9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軸承座7與所述輪轂2通過多個第二連接螺栓10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螺栓9、第二連接螺栓10的軸向與所述定位軸4的軸向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軸承座5與所述星輪1之間設有套在所述第一連接螺栓9上的第一調整墊片11,所述第二軸承座7與輪轂2之間設有套在所述第二連接螺栓10上的第二調整墊片12。所述第一連接螺栓9沿著第一軸承座5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第二連接螺栓沿著第二軸承座7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本發明針對軸向鎖緊裝置軸向定位尺寸難以調整的不足,按逆向思維,提出將第一調整墊片11、第二調整墊片12設置在軸承座外側的方法,使軸向鎖緊裝置在軸向定位尺寸調整過程中不用反覆拆裝以及吊裝從動軸18,一次即可將軸向鎖緊裝置安裝定位成功,同時加大了星輪1與從動軸18之間拆裝過程的活動間隙。其次,製作不同厚度規格的同批次調整墊片,只需在每個固定連接螺栓處等厚度均分布置使用所述第一調整墊片11、第二調整墊片12,實現了軸向鎖緊裝置的方便安裝,既可靠又安全省力。即使軸向鎖緊裝置安裝後,也可以在不對軸向鎖緊裝置進行整體拆卸的情況下進行軸向定位尺寸的調整,而是只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第一調整墊片11即可,無需重複吊裝從動軸18,為生產過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且省時省力。本發明能夠很好的對軸向定位尺寸進行調整的同時,只需一次拆裝從動軸18即可完成軸向鎖緊裝置的安裝,軸向間隙調整便捷,達到了較好的技術效果。
所述星輪1上設有對所述第一調整墊片11進行調整更換的檢修孔13。所述檢修孔13便於在不拆裝以及吊裝從動軸18的情況下,對所述軸向鎖緊裝置的調整墊片進行更換或調整,即通過該檢修孔13人手或檢修工具可以伸入離合器外殼內,擰動所述第一連接螺栓9實現對第一調整墊片11的更換。
所述定位軸4軸端分別螺紋連接有用於固定所述第一軸承6的第一鎖緊螺母14以及用於固定所述第二軸承8的第二鎖緊螺母15,所述第一鎖緊螺母14與第一軸承6端面之間設有第一止動墊圈16,所述第二鎖緊螺母15與第二軸承8端面之間設有第二止動墊圈17。即所述第一鎖緊螺母14、第二鎖緊螺母15分別對所述第一軸承6、第二軸承8進行軸向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