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套管密封圈的製作方法
2023-11-08 10:24:47 2
一種套管密封圈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套管密封圈,屬於用於穿牆或板的套管密封裝置技術領域,包括圓形的密封蓋、連接筒體和密封環,所述密封蓋通過連接筒體與密封環連接,所述密封蓋和密封環分別垂直位於連接筒體的兩端,所述密封蓋和密封環的中心分別設有與管道外壁配合的中心通孔Ⅰ和中心通孔Ⅱ,管道穿過所述的中心通孔Ⅰ和中心通孔Ⅱ和連接筒體;所述密封蓋、連接筒體和密封環的側部設有開口連接縫;所述密封蓋的外徑與套管外徑相同;所述密封環的外徑大於套管的內徑。本實用新型大大提高套管的防水、防震和隔音的效果,易於安裝,操作簡單。
【專利說明】
一種套管密封圈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穿牆或板的套管密封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建築施工中,在牆體或板中安裝管道時,首先應先預埋套管,在套管中穿裝管道,套管與管道之間存在間隙,需要進行密封。目前,現有技術中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的密封填充物一般採用:瀝清、麻絲、聚苯乙烯板、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密封膏、聚硫密封膏、聚胺脂密對膏等,另外有壓管道系統套管之間的填充物一般採用石棉繩柔性填塞,起到防止震動和隔音的作用。上述傳統方法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材料比較複雜,成本比較大;第二,操作工藝較為複雜,延長施工工期;第三,管道維修時,拆除填充物較為困難,浪費人工。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大大提高套管的防水、防震和隔音的效果,易於安裝,操作簡單的套管密封圈,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套管密封圈,其結構簡單,大大提高套管的防水、防震和隔音的效果,易於安裝,操作簡單。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套管密封圈,包括圓形的密封蓋、連接筒體和密封環,所述密封蓋通過連接筒體與密封環連接,所述密封蓋和密封環分別垂直位於連接筒體的兩端,所述密封蓋和密封環的中心分別設有與管道外壁配合的中心通孔I和中心通孔Π,管道穿過所述的中心通孔I和中心通孔Π和連接筒體;所述密封蓋、連接筒體和密封環的側部設有開口連接縫;所述密封蓋的外徑與套管外徑相同;所述密封環的外徑大於套管的內徑。
[0007]作為優選,所述密封蓋的圓周上設有向下的能夠蓋住套管上端外壁的蓋簷。
[0008]作為優選,所述開口連接縫傾斜,與豎直方向成45°夾角。
[0009 ]作為優選,所述開口連接縫的縫口為鋸齒型。
[0010]作為優選,所述中心通孔Π的直徑小於管道的外徑。
[0011]作為優選,所述中心通孔Π的直徑比管道的外徑小8至12_。
[0012]作為優選,所述密封蓋和連接筒體均採用雙組分室硫化矽橡膠材質,所述密封環米用娃樹脂材質。
[0013]作為優選,所述連接筒體與密封環之間採用插入式膠粘連接方式。
[0014]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現有技術的套管與套管之間的填充物一般採用:瀝清、麻絲、聚苯乙烯板、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密封膏、聚硫密封膏、聚胺脂密對膏等;另外有壓管道系統套管之間的填充物一般採用石棉繩柔性填塞。上述密封物的防水、防震和隔音效果很差,並且拆卸和安裝都比較繁瑣。本實用新型採用密封蓋、連接筒體和密封環的一體結構,密封環伸入套管與管道之間進行密封,密封蓋位於套管的端部,對套管的端部進行封堵,加強密封性,安裝時,只需掰開開口連接縫,套在穿過套管的管道上向下移動,密封環進入套管與管道之間,直至密封蓋接觸到套管的端部。本密封件結構簡單,大大提高套管的防水、防震和隔音的效果,易於安裝,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17]圖3為圖1中的開口連接縫的結構示意圖;
[0018]各圖號名稱為:1 一密封蓋,1-1 一蓋擔,2—連接筒體,3—密封環,4一中心通孔Π,5—中心通孔I,6—開口連接縫。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及一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0]本實用新型包括圓形的密封蓋1、連接筒體2和密封環3,所述密封蓋I通過連接筒體2與密封環3連接,所述密封蓋I和密封環3分別垂直位於連接筒體2的兩端,所述密封蓋I和密封環3的中心分別設有與管道外壁配合的中心通孔15和中心通孔Π4,管道穿過所述的中心通孔15和中心通孔Π 4和連接筒體2;所述密封蓋1、連接筒體2和密封環3的側部設有開口連接縫6;所述密封蓋I的外徑與套管外徑相同;所述密封環3的外徑大於套管的內徑。
[0021]本實用新型的安裝過程為:首先,在穿套管的管道上,將本密封件帶密封蓋I的一端在上,從本密封件的中間開口連接縫6處掰開,套在穿過套管的管道上;然後將密封環3用手指輕輕壓扁,壓入套管與管道之間的間隙,將密封環3自上而下沿管道慢慢移動到套管之內,直至密封蓋I的下表面接觸到套管的上端;調整開口連接縫6處的接口使其斷面處完全吻合,達到防水的目的;套管內部的密封環3會慢慢膨脹直到管道與套管之間的空隙完全密封為止,達到防水、隔音和防震動的目的。
[0022]上述裝置的有益效果在於:採用密封蓋1、連接筒體2和密封環3的一體結構,密封環3伸入套管與管道之間進行密封,密封蓋I位於套管的端部,對套管的端部進行封堵,加強密封性,安裝時,只需掰開開口連接縫6,套在穿過套管的管道上向下移動,密封環3進入套管與管道之間,直至密封蓋I接觸到套管的端部。本密封件結構簡單,大大提高套管的防水、防震和隔音的效果,易於安裝,操作簡單。
[0023]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蓋I的圓周上設有向下的能夠蓋住套管上端外壁的蓋簷1-1。所述蓋簷1-1能夠包裹住套筒的外壁,加強縫隙之間的密封性。
[0024]進一步的,所述開口連接縫6傾斜,與豎直方向成45°夾角,即所述開口連接縫6與連接筒體2中心線成45°夾角。上述結構增大了開口連接縫6的接觸面積,增強了密封性,大大提高了防水和隔音的效果。
[0025]進一步的,所述開口連接縫6的縫口為鋸齒型。通過鋸齒型結構進行對接,增強連接部位的密封性。
[0026]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蓋I和連接筒體2均採用雙組分室硫化矽橡膠材質,所述密封環3採用矽樹脂材質。解決了傳統套管與管道間填充物種類繁多的技術問題。
[0027]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筒體2與密封環3之間採用插入式膠粘連接方式或者可以採用密封蓋1、連接筒體2和密封環3整體鑄造的方式,連接可靠。
[0028]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套管密封圈,其特徵在於:包括圓形的密封蓋(1)、連接筒體(2)和密封環(3),所述密封蓋(I)通過連接筒體(2)與密封環(3)連接,所述密封蓋(I)和密封環(3)分別垂直位於連接筒體(2)的兩端,所述密封蓋(I)和密封環(3)的中心分別設有與管道外壁配合的中心通孔1(5)和中心通孔Π (4),管道穿過所述的中心通孔1(5)和中心通孔Π (4)和連接筒體(2 );所述密封蓋(I)、連接筒體(2 )和密封環(3 )的側部設有開口連接縫(6 );所述密封蓋(I)的外徑與套管外徑相同;所述密封環(3)的外徑大於套管的內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管密封圈,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I)的圓周上設有向下的能夠蓋住套管上端外壁的蓋簷(1-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管密封圈,其特徵在於:所述開口連接縫(6)傾斜,與豎直方向成45°夾角。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管密封圈,其特徵在於:所述開口連接縫(6)的縫口為鋸齒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管密封圈,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通孔Π(4)的直徑小於管道的外徑。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套管密封圈,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通孔Π(4)的直徑比管道的外徑小8至12m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管密封圈,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I)和連接筒體(2)均採用雙組分室硫化矽橡膠材質,所述密封環(3)採用矽樹脂材質。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套管密封圈,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筒體(2)與密封環(3)之間採用插入式膠粘連接方式。
【文檔編號】F16L5/02GK205716048SQ201620424026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發明人】靳帥國, 馬立山, 薛書雅, 武新偉
【申請人】河北建築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