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03:48:07 1
一種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包括車身以及自由輪和驅動輪,其中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均設計成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為點接觸,故接觸面積小,玩具車的行使阻力也小,從而保證玩具車能高速平穩行駛,而且有利於玩具車拐彎,由於軌道單元之間的連接處存在搭接段差,點接觸可以保證玩具車在經過軌道接合處的段差時不會出現卡頓的情況,保證玩具車順利通過,又在驅動輪的輪面上設有可扭曲變形的鋸齒輪,故鋸齒輪在拐彎時會產生側向變形、旋轉或打滑來消除或者匹配由於內外側驅動輪的運動軌跡長度不同產生的卡住或者摩擦力大造成玩具車減速進而消耗電池電量大的情況,更進一步提高了玩具車拐彎行駛的流暢性和減少玩具車的能耗。
【專利說明】—種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玩具車,具體是一種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玩具車的車輪都是設計成仿真車輪,即車轂加上輪胎組成,而車轂是兩側面為平面的圓柱體,車輪套在車轂的輪面上,這樣的玩具車在軌道上行駛時,車輪的外側面的最大外沿與軌道內側面接觸,其阻力臂至少為輪子半徑長度,故阻力距就會很大,從而造成玩具車減速,消耗電池量大;而且由於軌道是由若干軌道單元連接起來的,在各單元連接處一定不平滑,存在搭接段差,那麼該玩具車在經過軌道結合處的段差時容易出現卡頓的情況,造成玩具車無法順利通行。另外,現有的玩具車的輪胎一般均為橡膠或軟塑膠胎,其形狀為一個圓環狀,在圓環輪胎的外輪面設有條紋以防滑,但這樣的車輪在大弧度軌道行駛時,車輪無法扭曲變形,所以無法消除內外側車輪拐彎時由於行走軌跡長度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再加上車輪與軌道內側面的摩擦阻力,從而使得該玩具車被卡死在弧形彎道上無法通行,即該玩具車無法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
[0003]目前有些軌道玩具車,會在玩具車的前後端加上導輪架,然後在導輪架的兩端安裝導輪,那麼該軌道玩具車在軌道上行駛時是通過導輪架上的導輪與軌道內側面接觸,以此來減少與軌道面的摩擦阻力。但通過在玩具車上設置導輪架和導輪,不僅使得該玩具車的仿真度下降,體積變大,而且成本也相對增加。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存在問題,提供一種適應性強、行駛阻力小、耗電量小,而且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一種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包括車身以及位於車身上的自由輪和驅動輪,其特徵在於所述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均設計成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為點接觸,所述驅動輪設計成可扭曲變形的彈性輪。
[0007]為了實現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為點接觸,本實用新型的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可以設計成圓弧面;也可以是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中間設有可轉動的萬向滾輪;還可以是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中間設有可水平轉動的導輪。
[0008]進一步地,當在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中間設置萬向滾輪時,那麼上述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中間開設有球窩,上述萬向滾輪嵌裝於所述球窩中。
[0009]更進一步地,當在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中間設置導輪時,那麼上述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中間開設有凹位,在凹位的上下邊設有軸孔,上述導輪通過轉軸連接於軸孔中而實現可轉動。
[0010]本實用新型在驅動輪的輪面上設有可扭曲變形的鋸齒輪而實現驅動輪為彈性輪,除此之外,還可以是其他的方式來實現驅動輪具有彈性。
[0011]為了保證鋸齒輪連接牢固,上述驅動輪的輪面上設有凹槽,上述鋸齒輪對應為外環面設有凸齒的環形軟膠輪圈,所述鋸齒輪套設在所述凹槽中。
[0012]為了美學需要或者為了達到更好的行駛效果,上述自由輪的輪面上設有可扭曲變形的鋸齒輪。
[0013]本實用新型由於將自由輪與驅動輪的外輪面均設計成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為點接觸,故接觸面積小,對應玩具車的行使阻力也小,更重要的是其接觸點位於車輪的中心,故該接觸點與車輪的旋轉中心距離也就是阻力距為零,即在車輪的旋轉方向產生的阻力為零,從而保證玩具車能高速平穩行駛,而且當車輪與弧形軌道內側面接觸時,軌道的內側面對車輪產生一個指向軌道圓心的壓力,迫使玩具車改變原有的行使方向,有利於玩具車拐彎;又由於所有的軌道都是若干個軌道單元連接起來,那麼軌道單元之間的連接處一定不平滑,存在搭接段差,玩具車車輪的外輪面與軌道內側面為點接觸可以保證玩具車在經過軌道接合處的段差時不會出現卡頓的情況,保證玩具車順利通過;又由於在驅動輪的輪面上設有可扭曲變形的鋸齒輪,故鋸齒輪在拐彎時會產生側向變形、旋轉或打滑來消除或者匹配由於內外側驅動輪的運動軌跡長度不同產生的卡住或者摩擦力大造成玩具車減速進而消耗電池電量大的情況,更進一步提高了玩具車拐彎行駛的流暢性和減少玩具車的能耗。該實用新型的玩具車設計巧妙,在軌道上行駛阻力小,行駛順暢、速度快,而且適合於在大弧度軌道上行駛,相對導輪架的設計成本更低,具有更強的娛樂性和趣味性,能夠獲得更多小朋友的青睞。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輪面為圓弧面的玩具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輪面為圓弧面的玩具車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外輪面為圓弧面的玩具車的拆裝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外輪面設有萬向滾珠的玩具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外輪面設有萬向滾珠的玩具車的拆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包括車身I以及位於車身I上的自由輪2和驅動輪3,其中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均設計成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為點接觸,該驅動輪3設計成可扭曲變形的彈性輪。故接觸面積小,對應玩具車的行使阻力也小,保證玩具車能高速平穩行駛,同時也有利於玩具車拐彎,故適合於在大弧度軌道上行駛,相對導輪架的設計成本更低,具有更強的娛樂性和趣味性,能夠獲得更多小朋友的青睞。
[0021]如圖1至圖3所示,該實施例的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設計成圓弧面5,如此設計結構簡單,而且成本最低,其在軌道上與軌道內側面接觸為一個點,即為點滑動摩擦,故相對現有玩具車車輪與軌道接觸為一條線或面來說,其摩擦阻力更小,故不會影響玩具車的行駛速度,而且有助於玩具車拐彎;如圖4和圖5所示,該實施例的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中間設有可轉動的萬向滾輪6,該實施例在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中間開設有球窩60,萬向滾輪6嵌裝於該球窩60中,同樣車輪在軌道上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也為一個點,不同的是其摩擦為滾動摩擦,故其摩擦力相比圓弧面的點滑動摩擦力更小,效果更好,但成本相對圓弧面的設計成本高一些。
[0022]如圖3或圖5所示,該實施例的驅動輪3的輪面上設有可扭曲變形的鋸齒輪4,該驅動輪3的輪面上設有凹槽31,鋸齒輪4對應為外環面設有凸齒41的環形軟膠輪圈,該鋸齒輪4套設在凹槽31中,該實施例的鋸齒輪4上的凸齒41為圓柱形凸柱。
[0023]如圖1或圖4所示,該實用新型的車身I前部上下面各設有一對自由輪2,車身I後部上下面各設有一對驅動輪3,車身I位於下面的自由輪2和驅動輪3向下凸出且車身I位於上面的自由輪2和驅動輪3向上凸出而形成雙面玩具車。
[0024]儘管本實用新型是參照具體實施例來描述,但這種描述並不意味著對本實用新型構成限制。參照本實用新型的描述,所公開的實施例的其他變化,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都是可以預料的,這種的變化應屬於所屬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包括車身(I)以及位於車身(I)上的自由輪(2)和驅動輪(3),其特徵在於所述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均設計成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為點接觸,所述驅動輪(3 )設計成可扭曲變形的彈性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上述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設計成圓弧面(5)而實現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為點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上述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中間設有可轉動的萬向滾輪(6)而實現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為點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上述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中間開設有球窩(60),上述萬向滾輪(6)嵌裝於所述球窩(60)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上述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中間設有可水平轉動的導輪而實現與軌道內側面的接觸為點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上述自由輪(2)與驅動輪(3)的外輪面中間開設有凹位,在凹位的上下邊設有軸孔,上述導輪通過轉軸連接於軸孔中而實現可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上述驅動輪(3)的輪面上設有可扭曲變形的鋸齒輪(4)而實現驅動輪(3)為彈性輪。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上述驅動輪(3)的輪面上設有凹槽(31),上述鋸齒輪(4)對應為外環面設有凸齒(41)的環形軟膠輪圈,所述鋸齒輪(4)套設在所述凹槽(31)中。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上述自由輪(2)的輪面上設有可扭曲變形的鋸齒輪(4)。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於大弧度軌道行駛的玩具車,其特徵在於上述車身(I)的前部上下面各設有一對自由輪(2),所述車身(I)的後部上下面各設有一對驅動輪(3),位於車身(I)下面的自由輪(2)和驅動輪(3)向下凸出,位於車身(I)上面的自由輪(2)和驅動輪(3)向上凸出而形成雙面玩具車。
【文檔編號】A63H17/267GK204121758SQ201420572055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蔡東青 申請人: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奧迪動漫玩具有限公司, 廣州奧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