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
2023-11-07 15:57:52 6
專利名稱: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種苗的繁育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屬於種苗繁育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柑桔柚類黃龍病(Liberobacter asiaticum)被認為是世界柑桔柚生產的一種毀滅性病害。感染的柑桔柚品種得病後在3飛年內喪失結果能力,甚至枯死。在我國該病目前分布仍限於長江以南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湖南、貴州、雲南、四川、重慶、江西、浙江及臺灣等省、市、區;在國外主要分布於亞洲的東南亞、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此外,非洲部分國家、巴西及美國部分地區亦有。博羅楊村柑桔場在70年代對柑桔黃龍病防治技術採取三大技術措施:一是及時挖除黃龍病樹並穴施石灰消毒;二是藥殺柑桔木蝨;三是補種本場專業隊繁育的無病柑桔種苗。但是到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中國知名的最大柑桔場還是被黃龍病毀了。經過30多年後,南方農村報報導了普寧召開廣東省柑桔黃龍病防控現場觀摩座談會消息,報導了專家提出防控黃龍病三部曲:購無病苗(是根本)、殺木蝨(是重點)、砍病樹(是關鍵)。農村報還報導柑桔主產區提出防治黃龍病米取三板斧:一板斧砍病樹;二板斧防治木風;三板斧種植無病苗木。目前採用的「三部曲」、「三板斧」跟70年代中期楊村柑桔場採取的三大技術措施還是同樣的內容、同等的技術水平。說明廣東省30多年來防治柑桔黃龍病的技術還沒有突破,黃龍病還嚴 重威脅我省柑桔柚產業的發展,全省被黃龍病毀滅的柑桔柚類果園到處可以找到典型。例如梅縣松口鎮小金村一百多戶農戶在80年代種植了 480多畝金柚(沙田柚)優質高產,為全縣作出了示範,可是到了 20世紀初,暴發黃龍病到了 2005年已全部黃化感病,現在到處是病樹頭和黃化的殘樹,令人觸目痛心。南方農村報2012年8月2日報導梅州蕉嶺縣長潭鎮麻坑村300多畝柚樹九成黃化,疑似感染黃龍病,專家建議及早砍除病株;南方農村報還報導廣東14個柑桔主產區,共約有250.9萬畝,發病率都在20 30%,個別發病率達40 50%,普遍反映黃龍病正在不斷蔓延,柑桔產業受到嚴重威脅。各地柑桔場生產基地採取了三大防治措施,仍然防不了,控不了,殺不住黃龍病的蔓延,分析其原因,大體有四方面:
①人為的因素。三大措施的防與控是一系列的技術系統工程,要政府行為與技術指導相結合,如果果苗檢疫制度執行不嚴格,病苗流入市場和千家萬戶的果園內的黃龍病樹砍不了,藥殺柑桔木蝨不統一部署,留下的後患多,必然導致防不了,控不了。②防、控技術本身的技術系統就有片面性和不完善的地方。要徹底防治柑桔柚類黃龍病,完善配套技術要求要做到:防、控、抗、治四字方針相結合。③大範圍難防治柑桔木風,難控黃龍病的原因在於柑桔木風有三強一多的特點,即繁殖力強;飛跳能力強;帶黃龍病菌傳播感染能力強。同時柑桔木蝨的中間寄主太多,除了柑類、桔類、柚類品種還有橙類、檸檬、黃皮果以及在花卉九裡香和大量被農戶丟荒的果園病樹等,柑桔木蝨生存條件太複雜,導致在黃龍病樹吸食後,體內能不斷繁殖黃龍病桿菌屬細菌和濃縮菌液,增強傳播能力,帶病菌木蝨飛到哪裡,就把黃龍病傳到哪裡,帶病菌木蝨殺不絕,黃龍病就控不了。④黃龍病細菌在柑桔柚植株的韌皮部維管束內危害嚴重,造成植株體內有機養分運輸障礙,引起黃化。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研究出治黃龍病的有效藥物,對柑桔木蝨和黃龍病的防控,人類還處於被動的局面。發明人一直把防治柑桔、柚類黃龍病作為重點研究課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無病苗木的繁育;應用各種抗生素高壓注射防治研究;改進施肥技術;用奈乙酸生根齊U,耐氨固氫菌,「802」調節劑等促根試驗;防治柑桔木蝨研究;以及高位病樹嫁接,改善黃化樹等試驗研究,均沒有收到效果。要取得防治黃龍病的主動權,必須努力去謀求繁育柑桔柚類高抗黃龍病種苗的新技術、新方法和研究篩選出能對症下藥治療黃龍病的藥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它能夠有效地控制柑桔柚類黃龍病蔓延,比較徹底防控柑桔柚類黃龍病。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柑桔柚類患黃龍病的芽條作接穗;
(2)將選取的芽條用亞硝酸鈉藥液處理兩個小時,亞硝酸鈉的質量濃度為0.1% ;` (3)將經過步驟(2)處理後的芽條用磷酸氫二鈉藥液處理兩個小時,磷酸氫二鈉的體積濃度為0.07M ;
(4)將步驟(3)處理後的芽條用純淨清水衝洗8小時;
(5)將步驟(4)清洗後的黃龍病芽條作接穗嫁接在實生苗的砧木上,有些植株長出綠色枝葉,產生突變體留用;有些植株長出黃化的枝葉,淘汰掉;
(6)將步驟(5)嫁接長出綠色枝葉的植株,第二次嫁接上經過兩次藥物處理的黃龍病接穗,黃化苗進行淘汰;綠色枝葉植株產生抗病體苗木留作第三次嫁接;
(7)將步驟(6)嫁接產生的抗病體苗木第三次嫁接上經兩次藥物處理的黃龍病接穗,最後培育出抗黃龍病的苗木,作為母本;
(8)將步驟(7)的抗黃龍病種苗的母本作接穗,繁育種苗作大田表證或推廣。所述的步驟(I)的芽條是選經過田間鑑定和實驗室測試證實黃龍病樹上的芽條。所述的步驟(5)的芽條需要嫁接在酸柚或柑桔類檸檬實生苗的砧木上。該抗病育苗技術特點:打破育苗常規,有四點不同。①接穗來源不同。正常育無病苗木要選無黃化病狀的壯旺樹上的枝條作接穗,本技術是選經過田間鑑定和實驗室測試證實黃龍病樹上的枝條作接穗。②藥物處理不同。常規露天育苗,接穗沒有藥物處理;無病毒育苗技術是以熱處理為主和用抗生素消毒手段,運用網室隔離、消毒、防疫組成繁育體系,繁育的是無病毒苗木;本技術是採用化學誘變選亞硝酸鈉和磷酸氫二鈉等藥物兩次處理,通過化學藥物處理誘導接穗細胞產生抗體,增強自身免疫力。
③嫁接處理不同。常規育苗僅一次嫁接,本技術要經過三次嫁接,第一次嫁接產生突變體,第二次嫁接產生抗病體,第三次才嫁接形成抗黃龍病種苗。④抗性不同。常規育苗只能育出無病苗木,沒有抗體。栽種後被帶病菌柑桔木蝨咬食後感染黃龍病菌變成黃龍病樹;本技術繁育的抗病苗木有抗體;種在大田,縱使被帶病菌柑桔木風傳染,由於自身有抗體、有免疫力,能把侵入植株內的黃龍病菌消滅,達到免疫抗病目的,該方法將有效的遏制黃龍病的蔓延,有利於促進廣東省柑桔柚類產業的大發展。此項目曾委託廣東省科技情報所進行科技查新。於2012年8月8日出具《科技查新報告》結論是,梅縣鬆口沙田柚協會開展的「化學誘變繁育柑桔柚類高抗黃龍病種苗創新技術」的課題,在前述檢索中未見國內有相同的研究方案和相同研究成果的報導。說明此繁育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通過實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這些實例僅用來說明本發明,並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柑桔柚類患黃龍病的芽條作接穗;
(2)將步驟(I)選取的芽條用亞硝酸鈉藥液處理兩個小時;
(3)將經過步驟(2)處理後的芽條用磷酸氫二鈉藥液處理兩個小時;
(4)將步驟(3)處理後的芽條用純淨清水衝洗8小時;
(5)將步驟(4)清洗後的黃龍病芽條作接穗嫁接在實生苗的砧木上。出現兩種結果:一是有些植株長出綠色枝葉,產生突變體留用;二是有些植株長出黃化的枝葉,進行淘汰;
(6)將步驟(5)嫁接長出的綠色枝葉的植株,第二次嫁接上又經過兩次藥物處理的黃龍病接穗,又出現兩種結果:一是黃化苗進行淘汰;二是綠色枝葉植株產生抗病體苗木留作第三次嫁接;
(7)將步驟(6)嫁接產生的抗病體苗木第三次嫁接上又經兩次藥物處理的黃龍病接穗,最後培育出抗黃龍病的苗木,作為母本;
(8)將步驟(7)的抗黃龍病種苗的母本作接穗,繁育種苗作大田表證或推廣。所述的步驟(I)的芽條是選經過田間鑑定和實驗室測試證實黃龍病樹上的芽條。所述的步驟(5)的芽條需要嫁接在酸柚或柑桔類檸檬實生苗的砧木上。實施例1
2007年至今6年時間,採用上述方法繁育柑桔柚類抗黃龍病種苗有284株,安排到鬆口、隆文兩個鎮七個村選七戶農戶進行表證試驗,面積共約10畝,把抗黃龍病種苗種在有黃龍病發生的果園內,距黃龍病樹不超過100米。實驗結果:在粗放管理的情況下,表證結果全部都不會黃化,不感染黃龍病。有部分已正常結果而且品質好,抗病苗木表現出高抗黃龍病。實驗結果說明:該技術繁育的抗病苗木有抗體;種在大田,縱使被帶病菌柑桔木蝨傳染,由於自身有抗體、有免疫力,能把侵入植株內的黃龍病菌消滅,達到免疫抗病目的。如果能全面推廣這一技術,將有效的遏制黃龍病的蔓延,有利於促進廣東省柑桔柚類產業的發展。
實施例2
梅縣松口鎮梅教村黃洪嶽重點表證戶,於2008年03月02日種植了採用上述方法獲得的抗黃龍病的金柚(沙田柚)苗31株,抗黃龍病的砂糖桔苗11株,共計42株,面積約1.3畝,種植在距離黃龍病發生較嚴重的旱山柚園內,距黃龍病樹最近相距約3米,最遠相距約60米,經過六年試驗表證,李學柱研究員(李研究員係中國農科院中國柑桔研究所的黃龍病專家),於去年親自到梅教村旱山果園現場調研指導,確認表證的抗黃龍病苗42株都沒有感染黃龍病,表現生長正常,枝葉濃綠,有三棵已正常掛果(今年已大部分開花結果)。實踐證明,用化學誘變繁育柑桔柚類抗黃龍病種苗具有抗性, 抗黃龍病。
權利要求
1.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柑桔柚類患黃龍病的芽條作接穗; (2)將選取的芽條用亞硝酸鈉藥液處理兩個小時,亞硝酸鈉的質量濃度為0.1% ; (3)將經過步驟(2)處理後的芽條用磷酸氫二鈉藥液處理兩個小時,磷酸氫二鈉的體積濃度為0.07M ; (4)將步驟(3)處理後的芽條用純淨清水衝洗8小時; (5)將步驟(4)清洗後的黃龍病芽條作接穗嫁接在實生苗的砧木上,有些植株長出綠色枝葉,產生突變體留用;有些植株長出黃化的枝葉,淘汰掉; (6)將步驟(5)嫁接長出綠色枝葉的植株,第二次嫁接上經過兩次藥物處理的黃龍病接穗,黃化苗進行淘汰;綠色枝葉植株產生抗病體苗木留作第三次嫁接; (7)將步驟(6)嫁接產生的抗病體苗木第三次嫁接上經兩次藥物處理的黃龍病接穗,最後培育出抗黃龍病的苗木,作為母本; (8)將步驟(7)的抗黃龍病種苗的母本作接穗,繁育種苗作大田表證或推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I)的芽條是選經過田間鑑定和實驗室測試證實有黃龍病的樹上芽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5)所述的 實生苗的砧木為酸柚、柑桔或檸檬實生苗的砧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柑桔柚類用化學誘變繁育抗黃龍病種苗的方法,屬於種苗繁育技術領域,它通過化學誘變的方法實現,該技術是選柑桔柚類患黃龍病芽條作接穗—第一次亞硝酸鈉藥物處理—第二次磷酸氫二鈉藥物處理—清水衝洗—第一次嫁接形成突變體—第二次嫁接形成抗病體—第三次嫁接形成抗病種苗—表證試驗—繁育推廣;本方法繁育的抗病苗木有抗體;種在大田,縱使被帶病菌柑桔木蝨傳染,由於自身有抗體、有免疫力,能把侵入植株內的黃龍病菌消滅,達到免疫抗病目的,該方法將有效的遏制黃龍病的蔓延,有利於促進廣東省柑桔柚類產業的大發展。
文檔編號A01G1/06GK103202187SQ20131012856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5日
發明者吳世盤, 賴作軍, 王其光, 陳清永 申請人:吳世盤, 梅縣鬆口沙田柚協會, 賴作軍, 王曉騰, 王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