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質輸送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0:06:46 1

本發明涉及圖像形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介質輸送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進行連續紙(例如,超市收銀臺的購物小票)的印刷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具有通過操作部的操作將連續紙輸送預定距離的模式,但有時會出現在用戶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該模式的情況,從而導致連續紙偏離了印刷位置。
日本特開平08-324848號公報公開了一種通過增大或減小印表機的紙張排出機構的輸送力來適當地保持連續紙的張力的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在現有技術中,存在即使出現了上述情況也希望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連續紙返回到正確的印刷位置的需求。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介質輸送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即使在用戶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將連續紙輸送預定距離的模式的情況下,也可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連續紙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從而避免了誤操作等導致的需使用手動的方式來返回連續紙。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介質輸送裝置,其中,該介質輸送裝置具有:
操作部,其接受操作輸入;
兩個輸送輥子對,其在該操作部接受了第1操作的輸入時,進行將介質向第1方向輸送的第1動作;
存儲部,其根據該第1操作,存儲表示該兩個輸送輥子對對該介質進行輸送的輸送量的輸送信息;
控制部,其控制對該兩個輸送輥子對的驅動,
該控制部在該操作部中接受了第2操作的輸入的情況下,根據該存儲部中存儲的該輸送信息控制對該兩個輸送輥子對的驅動,以使該兩個輸送輥子對進行將該介質向與該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輸送的第2動作。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中,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上述一個方面中所述的介質輸送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於:在用戶誤操作等導致的在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將連續紙輸送預定距離的模式的情況下,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連續紙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可避免用戶進行手動操作,從而增強了用戶體驗。
參照後文的說明和附圖,詳細公開了本發明的特定實施方式,指明了本發明的原理可以被採用的方式。應該理解,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在範圍上並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條款的範圍內,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包括許多改變、修改和等同。
針對一種實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徵可以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在一個或更多個其它實施方式中使用,與其它實施方式中的特徵相組合,或替代其它實施方式中的特徵。
應該強調,術語「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時指特徵、整件、步驟或組件的存在,但並不排除一個或更多個其它特徵、整件、步驟或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圖說明
參照以下的附圖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很多方面。附圖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繪製的,而只是為了示出本發明的原理。為了便於示出和描述本發明的一些部分,附圖中對應部分可能被放大或縮小。在本發明的一個附圖或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徵可以與一個或更多個其它附圖或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徵相結合。此外,在附圖中,類似的標號表示幾個附圖中對應的部件,並可用於指示多於一種實施方式中使用的對應部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介質輸送裝置的功能部件的組成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操作部的操作面板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存儲部中的數據的構成示意圖;
圖4A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印表機的可執行退避動作狀態的示意圖;
圖4B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印表機的退避動作警報狀態或退避後的恢復途中狀態 的示意圖;
圖4C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印表機的紙張耗盡狀態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印表機的在各種狀態下的LED燈顯示和按鍵有效/無效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介質輸送裝置進行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流程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介質輸送裝置進行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流程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介質輸送裝置的功能部件的組成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介質輸送裝置進行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流程圖;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功能部件的組成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通過下面的說明書,本發明實施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徵將變得明顯。這些實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作為介質輸送裝置的印表機10,可在用戶誤操作等導致的在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將連續紙輸送預定距離的模式的情況下,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連續紙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1的介質輸送裝置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介質輸送裝置的功能部件的組成示意圖。如圖1所示,介質輸送裝置10可以包括:操作部11、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存儲部13、控制部14、以及通信部15;其中,
操作部11可用於接受例如用戶的操作輸入;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在操作部11進行第1操作時,可進行將介質向第1方向輸送的第1動作;存儲部13可根據該第1操作存儲表示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對介質進行輸送的輸送量的輸送信息;控制部14可用於控制對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的驅動;
其中,在操作部11中進行第2操作的情況下,控制部14根據存儲部13中存儲 的該輸送信息控制對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的驅動,以使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進行將該介質向與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輸送的第2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可以通過操作部來執行介質的退避操作(第1操作),介質輸送裝置的控制部根據該退避操作執行介質的退避動作(第1動作),控制部每次執行的退避動作的量(輸送量)都存儲在存儲部中;如果此次發現該退避操作是誤操作或者由於其他各種原因希望將介質恢復到該退避操作之前的狀態,用戶可以通過操作部來執行介質的退避後恢復操作(第2操作),介質輸送裝置的控制部根據該退避後恢復操作執行介質的退避後恢復動作(第2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存儲部存儲有表示介質在第1方向上被輸送的輸送量的輸送信息,控制部根據該輸送信息可控制輸送輥子對將該介質向與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輸送,這樣,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可使介質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在本實施例中,將以作為介質輸送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印表機10)輸送紙張(連續紙)為例來對介質輸送裝置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實施例的介質輸送裝置不限於印表機,介質也不限於紙張。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操作部11可具有按鍵(開關)110和LED燈1100。
在本實施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按鍵(開關)110可包括第1開關,上述第2操作是指第1開關被連續按壓的操作,即在按壓第1開關之後,沒有按壓其他任何按鍵而再次按壓第1開關的操作為第2操作。
在本實施方式中,用戶可通過對操作部11的第1開關來進行紙張的退避操作(第1操作)。具體來說,用戶在按下第1開關時,控制部14控制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執行紙張在第1方向上的退避動作(第1動作)。如果在執行上述退避動作(第1動作)後,用戶繼續按下第1開關,則控制部14控制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執行紙張在第2方向上的退避後恢復動作(第2動作),也就是說,在用戶第一次按下第1開關後,執行紙張在第1方向上的退避動作,然後,在不進行其他任何操作(不按其他任何按鍵)的情況下,如果用戶再一次按下第1開關(連續按下第1開關),則印表機將再一次按下第1開關判斷為執行紙張的退避後恢復操作(第2操作),此時控制部14控制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執行紙張在第2方向上的退避後恢復動作(第2動作)。
在本實施例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按鍵(開關)110可包括第2開關,在第1開關被按下後第2開關被按下的狀態下,在第1開關被再次按下時,兩個輸送輥子對再次進行第1動作。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果在執行上述退避動作(第1動作)後,用戶按下了第2開關,在此狀態下,如果再次按下第1開關,控制部14控制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再次執行紙張A在第1方向上的退避動作(第1動作)。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操作部11的操作面板的示意圖。在如圖2所示,作為操作部11的操作面板可具有按鍵(開關)110和LED燈1100,印表機使用LED燈表示印表機當前的狀態,用戶可以使用按鍵對印表機進行操作;其中,按鍵例如可以包括「進紙/排出」按鍵113、「可印刷」按鍵111、以及「換行/翻頁」按鍵,LED燈例如可以包括「電源」顯示燈114、「可印刷」顯示燈115、以及「用紙」顯示燈116,
其中,「可印刷」按鍵111可以用於切換印表機的聯機和脫機狀態;「換行/翻頁」按鍵112可用於列印中的換行列印和翻頁列印,例如,短按按鍵112可執行換行列印操作,長按按鍵112中執行翻頁列印操作;在印表機中沒有進紙的狀態下,按下「進紙/排出」按鍵113,可以執行進紙操作,在已經進紙的狀態下,按下「進紙/排出」按鍵113,可以執行紙張排出操作(或退避操作)。
在本實施方式中,「進紙/排出」按鍵113可以作為前述第1開關發揮作用,「可印刷」按鍵111可以作為前述第2開關發揮作用,具體如前所述,此處省略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存儲部13中可存儲有退避距離表131,存儲部13可將上述第1操作的輸入次數以及與該次數中的各次分別對應的紙張的輸送量關聯地作為輸送信息存儲在該退避距離表131中,其中,每次對應的紙張的輸送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並且,如圖1所示,控制部14中可包括紙張輸送控制部141,該紙張輸送控制部141用於驅動或停止輸送輥子對12a和12b。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存儲部13中的數據的構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控制部14控制輸送輥子對執行的紙張退避動作的量(輸送量)存儲在存儲部13的退避距離表131中。
如圖3所示,退避距離表131中的輸送信息可包括執行紙張退避動作的總次數(N)、以及與該總次數N中的各次(1、2、……N)分別對應的紙張的退避距離(輸送量)(X1、X2、……XN),在存儲器13中將上述各信息進行關聯存儲。在本實施例 中,紙張每次的退避距離X1、X2、……X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圖5中示例出第1次退避至第N-1次退避的距離均為M英寸,而第N次退避的距離為O英寸的情況,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控制部14根據存儲器13的退避距離表131中分別存儲的每次退避對應的退避距離(X1、X2、……XN),來控制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逐次執行紙張在第2方向上的退避後恢復動作(第2動作)。由此,不論在紙張的退避動作(第1動作)中每次退避距離是否相同,都可根據存儲器13的退避距離表131中存儲的每次退避距離來執行退避後恢復動作(第2動作),從而可通過簡單的方法來使紙張自動返回到退避前的列印位置(用戶期望的位置)。
在本實施例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如果存儲器13的退避距離表131中存儲的每次退避對應的退避距離都相同,即,X1=X2=……XN=X(預定距離),那麼在執行退避後恢復動作(第2動作)時,控制部14控制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一次性使紙張在第2方向上輸送預定距離X乘以總次數N的距離。由此,可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紙張自動返回到退避前的列印位置(用戶期望的位置)。
由此,通過對操作部的按鍵的簡單操作,該介質輸送裝置10可根據在存儲部中已經存儲的輸送信息將紙張向與退避方向相反的方向輸送,這樣,可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紙張自動返回到退避前的列印位置(用戶期望的位置),從而通過便捷操作增強了用戶的體驗。
在本實施例中,根據連續紙A在印表機內部的狀態,可以將印表機分為「可執行退避動作狀態」、「退避動作警報狀態或退避後的恢復途中狀態」、以及「紙張耗盡狀態」。圖4A-4C分別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印表機的上述各種狀態的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印表機的在各種狀態下的LED燈顯示和按鍵有效/無效的示意圖。
如圖4A所示,作為介質輸送裝置的印表機具有介質檢測傳感器31,介質檢測傳感器31配置在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之間,在輸送輥子對12a和12b之間的紙張被輸送到作為圖像形成部32的列印頭下方進行列印。圖中箭頭P所示的方向為由印表機輸送的連續紙A的輸送方向上的下遊方向,反之為上遊方向,箭頭M所示的方向為紙張的退避動作方向(第1方向),箭頭K所示的方向為紙張的進紙動作方向(第2方向),兩個輸送輥子對中的一個輥子對12b沿第1方向配置在兩個輸送輥子對中的另一個輥子對12a的下遊側。
在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到在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之間存在紙張時,可進行紙張的退避動作(第1動作)。此時,如圖5所示,「電源」顯示燈114處於燈亮狀態,「可印刷」顯示燈115和「用紙」顯示燈116處於燈滅狀態,「可印刷」按鍵111、「換行/翻頁」按鍵112、以及「進紙/排出」按鍵113全部處於有效狀態,在此狀態下,按下「進紙/排出」按鍵113(第1開關),印表機開始執行紙張的退避動作。
如圖4B所示,介質檢測傳感器31上依然有紙張存在,此時可根據該狀態之前的動作判斷印表機處於退避動作警報狀態或退避後的恢復途中狀態。
例如,如果之前的動作是紙張的退避動作,則印表機處於退避動作警報狀態,此時,如圖5所示,「電源」顯示燈114可處於閃爍狀態以提出警示,「可印刷」顯示燈115和「用紙」顯示燈116處於燈滅狀態,「可印刷」按鍵111和「進紙/排出」按鍵113處於有效狀態,「換行/翻頁」按鍵112處於無效狀態。在印表機處於退避動作警報狀態時,可根據操作部的操作輸入來選擇繼續進行紙張的退避動作或進行紙張的進紙動作。
另外,如果之前的動作是紙張的進紙動作,則印表機處於退避後的恢復途中狀態。此時,如圖5所示,「電源」顯示燈114和「用紙」顯示燈116可處於閃爍狀態,「可印刷」顯示燈115處於燈滅狀態,「可印刷」按鍵111和「進紙/排出」按鍵113處於有效狀態,「換行/翻頁」按鍵112處於無效狀態。
如圖4C所示,介質檢測傳感器31上沒有紙張存在,紙張A的上遊端A1處於介質檢測傳感器31的下遊側,此時可進行紙張的進紙動作(第2動作)。此時,如圖5所示,「電源」顯示燈114和「用紙」顯示燈116處於燈亮狀態,「可印刷」顯示燈115處於燈滅狀態,「可印刷」按鍵111和「進紙/排出」按鍵113處於有效狀態,「換行/翻頁」按鍵112處於無效狀態。
在本實施例中,介質輸送裝置10包括的通信部15是用於將介質輸送裝置10與外部裝置進行通信的部件,可包括網絡埠等設備。
下面根據圖6對本發明的介質輸送裝置10的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過程進行詳細描述,以進一步明確該介質輸送裝置10的各個部件的功能。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介質輸送裝置進行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流程圖。需要說明的是:圖6描述的流程是在介質輸送裝置處於如圖4A(可執行退避動作狀態)或圖4B(退避動作警報狀態或退避後的恢復途中狀態)的狀態時的流程。 如圖6所示,進行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流程可包括:
步驟S001,作為介質輸送裝置的印表機中的紙張A被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夾持,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到在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之間存在紙張時,並且上述「可印刷」按鍵111處於滅燈狀態(脫機狀態)的情況下,印表機處於可執行退避動作狀態(如圖4A所示);
步驟S002,在操作部11中檢測出按壓了「進紙/排出」按鍵113(第1操作);
步驟S003,根據上述第1操作,控制部14的紙張輸送控制部141驅動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向退避動作方向(即,第1方向,如圖4A中的M)輸送紙張A(第1動作);
步驟S004,在將紙張A輸送了退避距離X後,紙張輸送控制部141停止驅動輸送輥子對12a和12b;
其中,該退避距離X可以是事先設定好的,也可以是根據用戶的選擇確定的,例如,在退避過程中手一直按壓在113上,將手從113上抬起的時候,停止輸送;
步驟S005,將退避動作的次數N加1,並將當前的退避動作的次數N存儲在存儲部13的退避距離表131中;
步驟S006,將每次退避動作(1、2、……N)對應的退避距離(X1、X2、……XN)存儲在存儲部13的退避距離表131中;
步驟S007,在退避動作停止之後,如果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到其上依然有紙張A存在,則印表機處於退避動作警報狀態(如圖4B所示);
步驟S008,在退避動作警報狀態中,檢測操作部11上的哪個按鍵被按壓;其中,如果檢測到操作部11上的「可印刷」按鍵111被按壓,則進入步驟S009,如果檢測到操作部11上的「進紙/排出」按鍵113再次被按壓,則進入步驟S013;
步驟S009,在S008中操作部11上的「可印刷」按鍵111被按壓的情況下,此時印表機再次處於可執行退避動作狀態;
步驟S010,檢測是否按壓了「進紙/排出」按鍵113;其中,如果檢測結果為是,則返回到步驟S003,循環進行S003至S008的處理,如果檢測結果為否,則進入步驟S011;
步驟S011,清除存儲部13的退避距離表131中存儲的退避動作的總次數N的計數;
步驟S012,清空存儲部13的退避距離表131;結束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
步驟S013,在S008中檢測到操作部11上的「進紙/排出」按鍵113再次被按壓(第2操作)的情況下,控制部14的紙張輸送控制部141根據存儲部13的退避距離表131中存儲的第N次退避動作對應的退避距離XN驅動輸送輥子對12a和12b,以控制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向與退避動作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第2方向,如圖4A中的K)輸送紙張A(第2動作);
步驟S014,輸送輥子對12a和12b使紙張A返回到第N次退避動作進行前的位置;
步驟S015,更新退避距離表131,使得退避總次數N=N-1;
步驟S016,判斷退避總次數N是否為0;其中,如果判斷結果為是,則進入步驟S017,如果判斷結果為否,則進入步驟S018;
步驟S017,在退避總次數N為0的情況下,紙張A返回到了進行退避動作前的列印位置;結束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
步驟S018,在退避總次數N不為0的情況下,紙張A處於退避動作後的恢復途中狀態,隨後返回步驟S008,循環進行S008以及S013-S016的處理。
由此,通過對操作部的按鍵的簡單操作,可根據在存儲部中已經存儲的輸送信息將紙張向與退避方向相反的方向輸送,這樣,可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紙張自動返回到退避前的列印位置(用戶期望的位置),避免出現了誤操作退避動作後,用戶需要手動將退避了的紙張恢復到退避前的列印位置的繁瑣操作,從而通過便捷操作增強了用戶的體驗。
在將紙張A移動到用戶期望的位置的狀態下,能夠利用圖像形成部32對經由通信部15從外部裝置發送的列印數據進行列印。
通過本發明實施例1的該介質輸送裝置,在用戶誤操作等導致的在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將紙張退避預定距離的情況下,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紙張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可避免用戶進行手動操作,從而增強了用戶體驗。
實施例2
實施例2是在實施例1基礎上的實施的。其中,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相同的特 徵,在實施例2中不再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了一種作為介質輸送裝置的印表機,除了可以實現實施例1的效果之外,還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來改變紙張耗盡的狀態,從而進一步增強用戶體驗。
在實施例2中,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在印表機中執行了紙張A的退避動作之後,在實施例1中,紙張A還沒有完全退出印表機,即,介質檢測傳感器31可檢測出在其上還有紙張A存在(如圖4B所示),而在實施例2中,紙張A已經完全退出印表機,即,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出在其上沒有紙張A存在(如圖4C所示)。
在實施例2中,介質輸送裝置10的功能部件的構成與實施例1的功能部件的構成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下面根據圖7對本發明的介質輸送裝置10的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過程進行詳細描述,以進一步明確該介質輸送裝置10的各個部件的功能。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介質輸送裝置進行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流程圖。如圖7所示,進行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流程可包括:
步驟S101至步驟S106與圖6中的步驟S001至步驟S006的流程處理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S107,在退避動作停止之後,如果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出在其上沒有紙張A存在,則印表機處於紙張耗盡狀態(如圖4C所示);
步驟S108,在紙張耗盡狀態中,檢測操作部11上的哪個按鍵被按壓;其中,如果檢測到在操作部11上的「換行/翻頁」按鍵112被按壓的同時按壓了「進紙/排出」按鍵113,則進入步驟S109,如果檢測到在操作部11上的「換行/翻頁」按鍵112被按壓的同時按壓了除「進紙/排出」按鍵113之外的其他按鍵,則進入步驟S118;
步驟S109,在同時按壓了「換行/翻頁」按鍵112和「進紙/排出」按鍵113的情況下,步驟S109至步驟S113與圖6中的步驟S013至步驟S017的流程處理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S114,在退避總次數N不為0的情況下,紙張A處於退避動作後的恢復途中狀態;
步驟S115,在退避動作後的恢復途中狀態中,檢測操作部11上的哪個按鍵被按壓;其中,如果檢測到操作部11上的「可印刷」按鍵111被按壓,則進入步驟S116, 如果檢測到操作部11上的「進紙/排出」按鍵113被按壓,則返回步驟S108,等候操作部11上的某個按鍵/某些按鍵被按壓;
步驟S116,在步驟S115中檢測到操作部11上的「可印刷」按鍵111被按壓的情況下,印表機再次處於可執行退避動作狀態;
步驟S117,判斷是否執行紙張A退避動作之外的操作,即,判斷有否操作部11上的除「進紙/排出」按鍵113之外的按鍵被按壓,其中,如果判斷結果為是,則進入步驟S118,如果判斷結果為否,則返回步驟S103,循環進行S103-S108、以及S109-S116的處理;
步驟S118,清除存儲部13的退避距離表131中存儲的退避動作的總次數N的計數;
步驟S119,清空存儲部13的退避距離表131;結束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
由此,通過對操作部的按鍵的簡單操作,可根據在存儲部中已經存儲的輸送信息將紙張向與退避方向相反的方向輸送,這樣,可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紙張自動返回到退避前的列印位置(用戶期望的位置),避免出現了誤操作退避動作後,用戶需要手動將退避了的紙張恢復到退避前的列印位置的繁瑣操作,從而通過便捷操作增強了用戶的體驗。此外,還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來改變紙張耗盡的狀態,進一步增強用戶體驗。
通過本發明變形例的該介質輸送裝置,在用戶誤操作等導致的在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將紙張退避預定距離的情況下,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紙張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可避免用戶進行手動操作,從而增強了用戶體驗。
實施例3
在本發明中,可能遇到下述情況:在紙張A的退避動作過程中,在第N次的退避動作的中途過程就出現了介質檢測部檢測出在其上不存在紙張A的情況,即,在退避動作的中途過程就出現了紙張耗盡的狀態,這時第N次的退避距離記載不準確,因此,根據實施例1記載的方式不能準確地將紙張A返回到原來的列印位置。
由此,本發明實施例3提供了一種作為介質輸送裝置的印表機。可在用戶誤操作等導致的在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將連續紙輸送預定距離的模式的情況下,通過簡單且 高效的方法來使連續紙更加準確地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2的介質輸送裝置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3的介質輸送裝置與實施例1的介質輸送裝置相同的特徵,在本實施例中不再贅述。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介質輸送裝置的功能部件的組成示意圖。如圖8所示,介質輸送裝置10可以包括:操作部11、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存儲部13、控制部14、計時部16、介質檢測部17;其中,操作部11、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控制部14與實施例1中的操作部11、兩個輸送輥子對12a和12b、控制部14的功能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A所示的介質檢測傳感器31作為介質檢測部發揮功能,計時部16對從紙張A的第N次退避動作(第1動作)開始到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到在介質檢測傳感器31上不存在紙張A所經過的時間T進行計時,存儲部13將該時間T、進行退避動作的總次數N、以及每次退避動作所對應的退避距離(X1、X2、……XN)進行存儲。
在本實施例中,在將紙張A進行退避後恢復動作(第2動作)時,從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到在介質檢測傳感器31上存在紙張A開始,控制部14的紙張輸送控制部141驅動輸送輥子對12a和12b使紙張A向與退避方向相反的方向(第2方向)輸送上述時間T後,紙張輸送控制部141停止驅動輸送輥子對12a和12b,即,在從檢測到紙張A開始經過時間T之後,暫停在第2方向上輸送紙張A,再根據N-1次中每次對應的退避距離(X1、X2、……XN)的總和來在第2方向上輸送紙張A。
由此,在本實施例中,可在用戶誤操作等導致的在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將連續紙輸送預定距離的模式的情況下,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連續紙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下面根據圖9對本發明的介質輸送裝置80的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過程進行詳細描述,以進一步明確該介質輸送裝置80的各個部件的功能。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介質輸送裝置進行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流程圖。如圖9所示,進行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的流程可包括:
圖9中的步驟S101至S105與圖7中的步驟S101至S105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S213,在操作部11中檢測出按壓了「進紙/排出」按鍵113;
步驟S214,向退避動作方向輸送紙張A,執行紙張A的退避動作;
步驟S206,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出在介質檢測傳感器31上不存在紙張A,此時,停止紙張A的退避動作;
步驟S207,將從第N次退避動作開始到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出在介質檢測傳感器31上不存在紙張A所經過的時間T存儲在存儲部13中;
步驟S208,將退避動作的總次數N和每次退避動作(1、2、……N)對應的退避距離(X1、X2、……XN)存儲在存儲部13中;
步驟S209,介質檢測傳感器31檢測出在其上沒有紙張A存在,則印表機處於紙張耗盡狀態;
步驟S210,在紙張耗盡狀態中,檢測操作部11上的哪個按鍵被按壓;其中,如果檢測到在操作部11上的「換行/翻頁」按鍵112被按壓的同時按壓了「進紙/排出」按鍵113,則進入步驟S211,如果檢測到在操作部11上的「換行/翻頁」按鍵112被按壓的同時按壓了除「進紙/排出」按鍵113之外的其他按鍵,則進入步驟S118(步驟S118和S119與圖7中的步驟S118和S119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S211,根據上述時間T,將紙張A在與退避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進行退避後恢復動作;
步驟S212,再將紙張A在該方向上進行N-1次的退避動作中每次對應的退避距離(X1、X2、……XN-1)的總和;結束退避動作以及退避後恢復動作。
由此,通過對操作部的按鍵的簡單操作,可根據在存儲部中已經存儲的輸送信息將紙張向與退避方向相反的方向輸送,這樣,可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紙張自動地且更加準確地返回到退避前的列印位置(用戶期望的位置),避免出現了誤操作退避動作後,用戶需要手動將退避了的紙張恢復到退避前的列印位置的繁瑣操作,從而通過便捷操作增強了用戶的體驗。此外,還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來改變紙張耗盡的狀態,進一步增強用戶體驗。
通過本發明實施例2的該介質輸送裝置,在用戶誤操作等導致的在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將紙張退避預定距離的情況下,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紙張更加準確地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可避免用戶進行手動操作,從而增強了用戶體驗。
實施例4
本發明實施例4提供了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具有上述實施例1或實施例2或實施例3所述的介質輸送裝置,由於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經對該介質輸送裝置的功能部件和工作流程進行了詳細說明,其內容被包含於此,在此不再贅述。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功能部件的組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圖像形成裝置可以是組合了印刷、複印、掃描、傳真等功能的複合裝置,但本實施例不限於此,圖像形成裝置也可以是僅具有列印功能的印表機。
通過本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在用戶誤操作等導致的在不期望的時刻執行了將紙張退避預定距離的情況下,通過簡單且高效的方法來使紙張更加準確地返回到用戶期望的位置,可避免用戶進行手動操作,從而增強了用戶體驗。
以上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並不是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發明的精神和原理對本發明做出各種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也在本發明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