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優異衝擊性能的mbs樹脂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8:14:01 2
專利名稱::具有優異衝擊性能的mbs樹脂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丁苯膠乳的合成和一種鵬S樹脂接枝的方法得到的具有優異衝擊性能的MBS樹脂組合物。
背景技術:
:具有優異抗衝性能的MBS樹脂是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最早MBS樹脂是由美國Rohm&Hass公司於1957年率先研製成功的,隨著MBS樹脂的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髙,使得PVC塑料製品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據悉,國外高抗衝MBS樹脂年產量可達30萬噸,產品也有幾十個品種,在眾多的廠家中,日本的鐘淵公司、吳羽化學和德國的BASF公司以其產量大、品種多、技術先進而居世界領先地位。據統計2005年,國內抗衝MBS市場3.2萬噸,進口具有超抗衝性能的MBS樹脂達2噸。由於國內起步較晚,膠乳和接枝工藝一直未能突破,因此國內高抗沖MBS樹脂與國外同類產品有較大的差距。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優異衝擊性能的MBS樹牖組合物,具有優異的耐熱性和低溫衝擊強度。本發明具有優異衝擊性能的MBS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按照以下方法得到的(1)丁苯膠乳的合成丁二烯、苯乙烯與乳化劑、分子量調節劑、引發劑在65-75'C進行乳液聚合反應,按照重量百分數,聚合單體間丁二烯為75卯%,苯乙烯為10~25%,乳化劑為聚合單體總量的1~1.5%,分子量調節劑採用十二烷基琉酵,為聚合單體總量的35%,引發劑為聚合單體總量的3.5~5%,反應45小時後,再加入聚合單體量的0.51%的乳化劑反應45小時,然後再次加入聚合單體量的0.51%的乳化劑反應45小時,繼續反應直至轉化率達到98%,合成粒徑為350500nm的丁苯膠乳,(2)接枝聚合丁苯膠乳與甲基丙烯酸甲酯、引發劑、乳化劑進行乳液聚合反應,反應溫度為70-抑r,乳化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量的11.5%,引發劑為甲基丙煉酸甲酯量的0.5~1%,丁苯膠乳以幹基計算,為MBS樹脂總量的90%,殼層聚合物為MBS樹脂總量的10%;(3)反應完成後向MBS樹脂乳液中加入耐熱改良劑和硫酸進行絮凝,然後通過氣流沸騰乾燥器乾燥,所述耐熱改良劑是由a—甲基苯乙烯在80'C與乳化劑、引發劑進行乳液聚合反應製得的,乳化劑採用十二烷基硫酸鈉,用量為a—甲基苯乙烯量的3%,引發劑採用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用量為a—甲基苯乙烯量的0.5%,耐熱改良劑佔MBS樹脂量的12%,硫酸(以純硫酸計算)的使用量為MBS樹脂量的11.5%。步驟(1)和步驟(2)所用引發劑優選過氧化苯甲醯、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步驟(1)和步驟(2)所用乳化劑為歧化松香酸皂、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垸基磺酸鈉、油酸鉀、硬脂酸鉀或松香酸鉀。本發明的優點1:作為抗衝MBS專用大粒徑膠乳,國內企業一般採用附聚擴徑法,該工藝存在穩定性差,效率低下,可操作性不強,難以提髙產品的質量和規模化生產。在認真分析了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基礎上,通過反覆實驗成功採用一步投料,分步乳化合成大粒徑膠乳,有效將粒徑控制在350-500nm。2:針對國內MBS耐熱性和流動性較差的問題,將耐熱改良劑應用於抗衝MBS樹脂,極大的提高了MBS樹脂的耐熱性和流動性。經測試本發明產品綜合性能,評價結果如下: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通過以上數據表明本發明抗沖改性鵬S樹脂(LB-564)在耐熱改性、低溫衝擊、拉伸強度等方面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不限制本發明。實施例中各組分的l:均為重量百分數。實施例l:(l)丁苯膠乳的合成以丁二烯和苯乙烯總量為100%計,丁二烯為助%,苯乙烯為20%。乳化劑採用岐化松香酸皂,分子量調節劑採用十二烷基硫醇,為聚合單體總量。的3%,引發劑採用過氧化苯甲醯,為聚合單體總量的3.5%在5L壓力釜中加水、歧化松香酸皂(為聚合單體量的1%)、丁二烯、苯乙烯、硫醇、過氧化苯甲醯,在751C聚合反應45小時,再加聚合單體量的0.5%的歧化松香酸皂反應45小時,然後再加入聚合單體量的0.5%的歧化松香酸皂反應4-5小時,繼續反應直至轉化率達到98%,合成粒徑為350500謹的丁苯膠乳。(2)接枝聚合丁苯膠乳與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攪拌34小時,加入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醯)、乳化劑(歧化松香酸皂)進行乳液聚合反應,反應溫度為75'C,反應時間23小時,歧化松香酸皂為甲基丙烯酸甲酯量的1%,引發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量的0.5%,丁苯膠乳以幹基計算,為MBS樹脂總量的90X,殼層聚合物為MBS樹脂總量的10%。(3)反應完成後向MBS樹脂乳液中加入射熱改良劑和硫酸進行絮凝,所述鰍熱改良劑是由ci一甲基苯乙烯在80X:與乳化劑、引發劑進行乳液聚合反應製得的,乳化劑採用十二烷基硫酸鈉,用量為a—甲基苯乙烯量的3%,引發劑採用過硫酸鉀或過琉酸銨,用量為a—甲基苯乙烯量的0.5%,耐熱改良劑佔MBS樹脂量的1%,硫酸的使用量為朋S樹脂量的1%。(4)絮狀物通過氣流沸騰乾燥器乾燥得產品。實施例2:按照實施例l,不同的是步驟(1)丁苯膠乳合成以丁二烯和苯乙烯總量為100%計,丁二烯為90%,苯乙烯為10%。乳化劑採用十二烷基硫酸鈉,分子量調節劑採用硫醇,為聚合單體總量的S%,引發劑採用過氧化苯甲醯,為聚合單體總量的5%。在5L壓力釜中加水、歧化松香酸皂(為聚合單體量的1.5%)、丁二烯、苯乙烯、硫醇、過氧化苯甲醯,在75'C聚合反應4~5小時,再加聚合單體量的1%的歧化松香酸皂反應45小時,然後再加入聚合單體量的0.5%的歧化松香酸皂反應45小時,繼續反應直至轉化率達到98%,合成粒徑為350500nm的丁苯膠乳。步驟(2)接枝聚合引發劑採用過硫酸鉀、乳化劑採用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為甲基丙烯黢甲酯量的1.5%,弓l發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量的1%。步驟(3)硫酸的使用量為MBS樹脂量的1.5X。對比實例丁苯膠乳的合成以丁二烯和苯乙烯總量為100%計,丁二烯為80%,苯乙烯為20%。乳化劑採用岐化松香酸皂,分子量調節劑採用硫醇,為聚合單體總量的3%,引發劑採用過氧化苯甲醯,為聚合單體總量的3.5%。在5L壓力釜中加水、歧化松香酸皂(為聚合單體量的1%)、丁二烯、苯乙烯、硫醇、過氧化苯甲醯,在75"C聚合反應25小時,再加入5%氯化鈉溶液將上述膠乳擴徑合成粒徑為350500nm的丁苯膠乳。(2)接枝聚合丁苯膠乳與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攪拌34小時,加入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醯)、乳化劑(歧化松香酸皂)進行乳液聚合反應,反應溫度為75'C,反應時間23小時,歧化松香酸皂為甲基丙烯酸甲酯量的1%,引發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量的0.5%,丁苯膠乳以幹基計算,為MBS樹脂總量的90X,殼層聚合物為MBS樹脂總量的腦。分別將以上各個實施例製得的成品進行檢測: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優異衝擊性能的MBS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按照以下方法得到的(1)丁苯膠乳的合成丁二烯、苯乙烯與乳化劑、分子量調節劑、引發劑在65-75℃進行乳液聚合反應,按照重量百分數,聚合單體間丁二烯為75~90%,苯乙烯為10~25%,乳化劑為聚合單體總量的1~1.5%,分子量調節劑採用十二烷基硫醇,為聚合單體總量的3~5%,引發劑為聚合單體總量的3.5~5%,反應4~5小時後,再加入聚合單體量的0.5~1%的乳化劑反應4~5小時,然後再次加入聚合單體量的0.5~1%的乳化劑反應4~5小時,繼續反應直至轉化率達到98%,合成粒徑為350~500nm的丁苯膠乳,(2)接枝聚合丁苯膠乳與甲基丙烯酸甲酯、引發劑、乳化劑進行乳液聚合反應,反應溫度為70-80℃,乳化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量的1~1.5%,引發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量的0.5~1%,丁苯膠乳以幹基計算,為MBS樹脂總量的90%,殼層聚合物為MBS樹脂總量的10%;(3)反應完成後向MBS樹脂乳液中加入耐熱改良劑和硫酸進行絮凝,然後通過氣流沸騰乾燥器乾燥,所述耐熱改良劑是由α-甲基苯乙烯在80℃與乳化劑、引發劑進行乳液聚合反應製得的,乳化劑採用十二烷基硫酸鈉,用量為α-甲基苯乙烯量的3%,引發劑採用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用量為α-甲基苯乙烯量的0.5%,耐熱改良劑佔MBS樹脂量的1~2%,硫酸的使用量為MBS樹脂量的1~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朋S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步驟(1)和步驟(2)所用引發劑為過氧化苯甲醯、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MBS樹脂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步驟(1)和步驟(2)所用乳化劑為歧化松香酸皂、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油酸鉀、硬脂酸鉀或松香酸鉀。全文摘要具有優異衝擊性能的MBS樹脂組合物,是按照以下方法得到的(1)丁苯膠乳的合成丁二烯、苯乙烯與乳化劑、分子量調節劑、引發劑在75℃進行乳液聚合反應,並採用分步乳化,合成粒徑為350~500nm的丁苯膠乳;(2)接枝聚合丁苯膠乳與甲基丙烯酸甲酯、引發劑、乳化劑進行乳液聚合反應;(3)反應完成後向MBS樹脂乳液中加入耐熱改良劑和硫酸進行絮凝,然後通過氣流沸騰乾燥器乾燥。本發明不但具有良好的低溫衝擊強度和拉伸強度,由於將耐熱改良劑應用於抗衝MBS樹脂,極大的提高了MBS樹脂的耐熱性和流動性。文檔編號C08L51/06GK101191002SQ20061007032公開日2008年6月4日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8日優先權日2006年11月18日發明者劉春信,徐勤國,桑培洲,趙立峰申請人:沂源瑞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