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裝拆背板的前後對插插箱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23:31:57 3
專利名稱:方便裝拆背板的前後對插插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訊領域的才凡械設備,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方 便裝拆背板的前後對插插箱。
背景技術:
目前,越來越多的通訊設備採取背板安裝於中部位置的前後對 插插箱。插箱大致可以分為屏蔽式插箱和非屏蔽式插箱,對於屏蔽 式插箱而言,上/下蓋板給背板安裝帶來了很多困難,對於非屏蔽式 插箱而言,雖然沒有上下蓋板,但插箱後部的導軌(或橫梁)給背 板的安裝帶來了不便。圖1是相關技術中屏蔽式插箱的結構示意圖,
結合圖1,背^反101的安裝流禾呈可以描述如下先拆上/下蓋4反102、 106,然後拆上/下衝黃梁103、 105和上/下導軌組件104、 107,之後 放入背板101並用螺釘固定,最後依次將上述上/下橫梁、上/下導 軌組件、上/下蓋板等復位。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4支術至少存在如 下問題裝配背板的過程中涉及零件數量很多,容易丟失或混淆; 裝配操作複雜、耗時長、成本高、容易劃傷。因此,如何便捷地裝 配和拆卸插箱背板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方便裝拆背板 的前後對插插箱,拆裝背板方便快捷。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方^f更裝拆背板的前後對插插 箱,包括左/右側糹反、安裝於左/右側斧反的前上/下導專九組件以及後上/ 下導軌組件,後上/下導軌組件樞接於左/右側板上。
優選地,上述前後對插插箱還包糹舌後上/下蓋糹反,後上/下蓋^反 與左/右側板螺釘連接或可轉動連接。
優選地,上述後上/下蓋^反與左/右側才反的之間的可轉動連4妄採 用轉軸結構,並且轉軸結構位於後上/下蓋板靠近與前上/下導軌組件 相結合的前上/下蓋板的端點處,包括轉軸以及相配合的圓筒或圓 孔。
優選地,上述圓筒或圓孔處貼有屏蔽^)"墊。
優選地,上述後上/下蓋糹反的轉動軸心邊與前上/下蓋糹反的鄰4妄 處貼有屏蔽襯墊。
優選地,上述後上/下蓋板和所述後上/下導軌組件構成後上/下 蓋才反部件。
優選地,上述左/右側板內側i殳有供所述後上/下蓋才反部件迴轉 定位的定位銷。
接採用轉軸結構,並且轉軸結構位於後上/下導軌組件靠近前上/下導 軌組件的端點處,包括轉軸以及相配合的圓筒或圓孔。
優選地,上述左/右側4反內側*沒有供後上/下導4九組件迴轉定位 的定位銷。
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或有益效果裝配時零件數量大大 減少,避免零件丟失或混淆;裝配十分方便、裝配效率大幅度提高、 裝配成本降低;裝配人員減少了和眾多部件的直接接觸,只需要操 作後上/下蓋板部件的端部即可,人機安全性得到提高。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說明書中闡述,並且, 部分地/人i兌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 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 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 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相關技術中插箱結構示意圖,以屏蔽式插箱為例;
圖2是#4居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插箱三維結構示意圖,為 屏蔽式4翁箱,局部剖開;
圖3A是圖2所示的插箱結構示意圖3B是圖3A所示插箱的B-B剖一見圖4是圖3B所示插箱的轉軸結構I的局部》文大示意圖5是圖3B所示插箱的後上蓋板部件與前蓋板部件鄰接處II 的局部》文大示意圖6是圖3B所示插箱的位於左/右側板內側的定位銷處III局部 》文大示意圖; '
圖7是圖2所示插箱的背板裝配示意圖,背板上的螺釘未緊固;
圖8是圖7所示插箱的背板裝配剖視圖,背板上的螺釘被緊固;
圖9是圖2所示插箱的後上/下蓋板部件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以屏蔽式插箱為例,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方便裝拆背板 的前後對插插箱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 方便裝拆背板的前後對插插箱的結構示意圖,系從該插箱的前部看 去;圖3B是圖3A所示插箱的B-B剖視圖。
如圖2、圖3A及圖3B所示,上述才翁箱包4舌左/右側4反81、 82, 前上/下蓋糹反部件3、 4和後上/下蓋糹反部件1、 2。前上/下蓋一反部件3、 4又包括前上/下導軌組件31、 41,與前上/下導軌1且件31、 41相結 合的前上/下蓋4反32、 42,其中,前上/下蓋板32、 42利用螺釘安裝 於左/右側糹反81、 82上;後上/下蓋糹反部^f牛1、 2又包4舌後上/下導4九 組件11、 21與後上/下導^L組件相結合的後上/下蓋^反12、 22。其中, 後上/下蓋板12、 22樞接於左/右側板81、 82上,需要裝拆背板時 /人插箱後部翻開從而可以方便地置入背板;插箱正常工作時,後上/ 下蓋板12、 22利用螺釘緊固於左/右側板81、 82上。
圖4是圖3B所示插箱的轉軸結構I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
是圖3B所示插箱的後上蓋板部件與前蓋玲反部件鄰^妾處n的局部方文
大示意圖;圖6是圖3B所示插箱的位於左/右側板內側的定位銷處
m局部》文大示意圖。
如圖4所示,左/右側4反81、 82上有與後上/下蓋才反部件1、 2 配合的轉軸50,後上/下蓋々反12、 22上與轉軸配合的部分折彎為圓 筒形,圓筒的大小根據轉軸50的大小而定,只要保證轉動靈活即可。 此處,還可以將左/右側板81、 82上做出圓孔,後上/下蓋板部件l、 2上做出轉軸。為了保證屏蔽效果,在前上/下蓋板32、 42與後上/ 下蓋板12、 22兩側圓筒配合處粘貼有屏蔽襯墊52,可以是導電布; 而其餘鄰接配合的部分也粘貼有屏蔽襯墊54,如圖5所示。為了對 後上/下蓋板部件l、 2旋轉位置進行限制,在左/右側板上裝有定位 銷90,如圖6所示。
裝配背板的過程為如圖7所示,將插箱前部扣於工作檯上, 拆下後上/下蓋才反部件1、 2兩側的固定螺4丁,然後將後上/下蓋片反部 件l、 2向兩側翻開,到不能轉動為止。參照圖8,將背板7方文至插 箱中部的插箱橫梁311、 411 (屬於前上/下導軌組件31、 41)處, 裝配螺釘60將背板7固定可靠。最後,如圖9所示,翻回後上/下 蓋板部件l、 2,復位後用螺釘固定。日常維護需要拆卸背板時也可 以參考上述步驟。
實施例二
對於非屏蔽式插箱,則對照實施例一的屏蔽式插箱取消各個蓋 板。相應地,實施例一中的後上/下蓋板部件即為後上/下導軌組件, 轉軸結構轉移到後上/下導軌組件上並位於後上/下導軌組件靠近前 上/下導軌組件的端點處,而裝配背板的過程也與實施例一中基本相 同。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基於實施例一,可以容易地實 現實施例二,故在此不再贅述。
本才支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或有益效果裝配時零件數量大大減 少,只需要拆卸幾顆螺釘,避免零件丟失或混淆;裝配十分方便、 裝配效率大幅度提高、裝配成本降低;裝配人員減少了和眾多部件 的直接接觸,只需要操作後上/下蓋板部件的端部即可,人機安全性 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 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 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方便裝拆背板的前後對插插箱,包括左/右側板、安裝於所述左/右側板的前上/下導軌組件以及後上/下導軌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後上/下導軌組件樞接於所述左/右側板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後對插插箱 還包括後上/下蓋板,所述後上/下蓋板與所述左/右側板螺釘連 4妄或可4爭動連4妄。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插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後上/下蓋^反與所述左/右側板的之間的可轉動連接採 用轉軸結構,並且所述轉軸結構位於所述後上/下蓋板靠近與 所述前上/下導軌組件相結合的前上/下蓋糹反的端點處,包括轉 軸以及相配合的圓筒或圓孑L 。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圓筒或所述圓 孔處貼有屏蔽襯墊。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後上/下蓋板 的轉動軸心邊與所述前上/下蓋板的鄰接處貼有屏蔽襯墊。
6.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插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後上/下蓋板 和所述後上/下導軌組件構成後上/下蓋板部件。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插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側板內 側i殳有供所述後上/下蓋糹反部件迴轉定位的定位銷。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箱,其特徵在於,接採用轉軸結構,並且所述轉軸結構位於後上/下導軌組件靠 近所述前上/下導軌組件的端點處,包括轉軸以及相配合的圓筒或圓孑L。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插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側板內 側i殳有供所述後上/下導軌組件迴轉定位的定4立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方便裝拆背板的前後對插插箱,包括左/右側板、安裝於左/右側板的前上/下導軌組件以及後上/下導軌組件,後上/下導軌組件樞接於左/右側板上。通過本實用新型,使裝拆背板時涉及到的零件數量大大減少,避免零件丟失或混淆;裝配十分方便、裝配效率大幅度提高、裝配成本降低;裝配人員減少了和眾多部件的直接接觸,只需要操作後上/下蓋板部件的端部即可,人機安全性得到提高。
文檔編號H05K9/00GK201213339SQ20082011932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11日
發明者劉鋒華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