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與流程
2023-11-06 15:16:02 2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電池用多晶矽鑄錠裝料領域,特別是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
背景技術:
多晶矽,是單質矽的一種形態。熔融的單質矽在過冷條件下凝固時,矽原子以金剛石晶格形態排列成許多晶核,如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則這些晶粒結合起來,就結晶成多晶矽。利用價值:從目前國際太陽電池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其發展趨勢為單晶矽、多晶矽、帶狀矽、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矽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
在生產多晶矽時,需進行鑄錠,大多數設備多是採用G6設備進行裝料,原先的裝料方法裝料量少且不合理,對裝料誤差的要求較高,容易出現漏矽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墊底:於鑄錠坩堝底部平鋪一層籽晶;
2、護底:於籽晶上,平鋪一層尾部回收料,所述尾部回收料為,其數量為36片,呈6*6縱橫排布;
3、護底填充:尾部回收料的周邊與鑄錠坩堝之間留有間隙,於間隙內撒上碎多晶,並使碎多晶的上端面與尾部回收料的上端面水平;
4、第一層裝料:所述第一層裝料包括以下4個步驟:(1)沿鑄錠坩堝內壁擺放第一層護邊邊皮,所述第一層護邊邊皮緊貼鑄錠坩堝內壁,擺放完成的第一層護邊邊皮呈長方形排布;(2)擺放晶磚和第一層晶棒,所述晶磚的數量為4個,分別擺放於第一層護邊邊皮所呈的長方形的4個角處,所述第一層晶棒擺放於第一層護邊邊皮所呈的長方形的內部;(3)將還原多晶塊料擺放於第一層晶棒上方,並將第一層還原多晶籽料填充與第一層護邊邊皮、晶磚和第一層晶棒之間的間隙內,所述第一層還原多晶籽料按大-中-小的順序自下而上填充,直至達到第一層晶棒高度;
5、第二層裝料:(1)沿鑄錠坩堝內壁擺放第二層護邊邊皮,所述第二層護邊邊皮緊貼鑄錠坩堝內壁,位於第一層護邊邊皮上方,擺放完成的第二層護邊邊皮呈長方形排布;(2)將第二層晶棒擺放於還原多晶塊料上方;(3)將第二層還原多晶籽料填充於第一層護邊邊皮、第二層護邊邊皮、還原多晶塊料和第二層晶棒之間的間隙內,所述第二層還原多晶籽料按大-中-小的順序自下而上填充,直至達到第二層晶棒高度,在其上撒上母合金,母合金的重量為300g;
6、上層料填充:第二層裝料完成後,在第二層裝料上繼續填充第三層還原多晶籽料,並按大-中-小的順序自下而上填充,直至達到第二層護邊邊皮高度;
7、壘牆邊皮設置和頂料填充:上層料填充完成後,將壘牆邊皮插在上層料上,壘牆邊皮呈長方形排布,其外壁與鑄錠坩堝之間留有間隙,並通過碎多晶填充,填充位置與鑄錠坩堝的上端面的間距為3cm,壘牆邊皮所呈的長方形內部通過第四層還原多晶籽料,按大-中-小的順序自下而上填充,直至達到壘牆邊皮高度,此時鑄錠坩堝填料完成。
上述的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層護邊邊皮的厚度小於第一層護邊邊皮的厚度。
上述的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層還原多晶籽料、第二層還原多晶籽料、第三層還原多晶籽料和第四層還原多晶籽料以直徑大小進行大-中-小區分,大還原多晶籽料的直徑區間為7~10CM,中還原多晶籽料的直徑區間為5~7CM,小還原多晶籽料的直徑區間為3~5CM。
上述的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其中,所述壘牆邊皮凸出於鑄錠坩堝上端面,突出高度為5~7CM。
上述的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其中,所述母合金為矽硼母合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包括墊底、護底、護底填充、第一層裝料、第二層裝料、上層料填充、壘牆邊皮設置和頂料填充等多個步驟,合理分布了晶磚和晶棒,優化了邊皮設置,不僅有效提高了6%-8%的裝料量,同時漏矽率的大大降低。
附圖說明
圖1鑄錠坩堝中部縱截面剖視圖。
圖2第一層裝料時,鑄錠坩堝角落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墊底:於鑄錠坩堝1底部平鋪一層籽晶2;
2、護底:於籽晶2上,平鋪一層尾部回收料3,其數量為36片,呈6*6縱橫排布;
3、護底填充:尾部回收料3的周邊與鑄錠坩堝1之間留有間隙,於間隙內撒上碎多晶4,並使碎多晶4的上端面與尾部回收料3的上端面水平;
4、第一層裝料:所述第一層裝料包括以下4個步驟:(1)沿鑄錠坩堝1內壁擺放第一層護邊邊皮5,所述第一層護邊邊皮5緊貼鑄錠坩堝1內壁,擺放完成的第一層護邊邊皮5呈長方形排布;(2)擺放晶磚6和第一層晶棒7,所述晶磚6的數量為4個,分別擺放於第一層護邊邊皮5所呈的長方形的4個角處,所述第一層晶棒7擺放於第一層護邊邊皮5所呈的長方形的內部;(3)將還原多晶塊料8擺放於第一層晶棒7上方,並將第一層還原多晶籽料9填充與第一層護邊邊皮5、晶磚6和第一層晶棒7之間的間隙內,所述第一層還原多晶籽料9按大-中-小的順序自下而上填充,直至達到第一層晶棒7高度;
5、第二層裝料:(1)沿鑄錠坩堝1內壁擺放第二層護邊邊皮10,所述第二層護邊邊皮10緊貼鑄錠坩堝1內壁,位於第一層護邊邊皮5上方,擺放完成的第二層護邊邊皮10呈長方形排布;(2)將第二層晶棒11擺放於還原多晶塊料8上方;(3)將第二層還原多晶籽料12填充於第一層護邊邊皮5、第二層護邊邊皮10、還原多晶塊料8和第二層晶棒11之間的間隙內,所述第二層還原多晶籽料12按大-中-小的順序自下而上填充,直至達到第二層晶棒11高度,在其上撒上母合金,母合金的重量為300g;
6、上層料填充:第二層裝料完成後,在第二層裝料上繼續填充第三層還原多晶籽料13,並按大-中-小的順序自下而上填充,直至達到第二層護邊邊皮10高度;
7、壘牆邊皮設置和頂料填充:上層料填充完成後,將壘牆邊皮14插在上層料上,壘牆邊皮14呈長方形排布,其外壁與鑄錠坩堝1之間留有間隙,並通過碎多晶4填充,填充位置與鑄錠坩堝1的上端面的間距為3cm,壘牆邊皮14所呈的長方形內部通過第四層還原多晶籽料15,按大-中-小的順序自下而上填充,直至達到壘牆邊皮14高度,此時鑄錠坩堝1填料完成。
上述的一種用於棒狀料裝填的新型裝料方法,其中,所述母合金為矽硼母合金。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