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化監護床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8:51:36 3

本發明涉及醫療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自動化監護床。
背景技術:
監護床是醫院普遍使用的床具,現有的監護床包括床板、床腿和護板,其中床板為一體結構,不能進行局部翻轉;床腿的長度也是固定不變的,不能進行伸縮變化;所述護板也只能起到防止病人滾下監護床的作用。當病人使用這種監護床時,若想要翻身,只能通過自己的活動,或是護理人員的幫助,這對一般病人來說可以滿足需要。但是對於昏迷或其他重症等重症病人來說,無法自己翻身,即便是通過護理人員的幫助,其翻身也是相當困難。除此之外,重症病人在監護過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各種吸管、導管、輸液管,使用現有的監護床,只能將上述吸管、導管、輸液管搭放在監護床的床邊,不僅凌亂,而且也會給重症的監護操作帶來很大的不便。
現有技術例如cn202446385u中公布了一種自動化監護床,設有床體,床體是由床板和床板下端的床腿固定而成,其特徵在於設有定位架,定位架下端與床板固定連接,上端設有管子插槽,管子插槽邊緣設有膠皮護套。上述發明雖然解決了吸管、導管、輸液管混亂搭放在監護床床邊的現象,但是並未處理其他的問題,因此,仍要設計一種更具有實用性的重症監護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自動化監護床。
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化監護床,包括床板和底座,所述床板設置於底座上方,所述床板包括左床板和右床板,所述左床板與右床板鉸鏈連接,所述底座上表面左右兩端中間位置處均開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內嵌裝有伸縮電機,所述一組伸縮電機的伸縮端分別鉸鏈連接在左床板和右床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底座上設有多組另一端與左床板和右床板下表面鉸鏈連接的可伸縮杆,所述底座側表面上開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設有滑移小車,所述滑移小車上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上設有管子放置架,所述管子放置架上等距離均勻開有多個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左右兩端均設有一端鉸鏈連接在管子放置架上表面的固定架,所述底座下表面上設有高度調節裝置。
所述高度調節裝置包括固定塊、支撐杆和限位塊,所述底座下表面四角處均開有圓槽,所述圓槽內設有空槽,所述固定塊上表面開有凹槽,所述支撐杆插裝在圓槽和凹槽內,所述限位塊連接在支撐杆另一端且嵌裝在空槽內,所述凹槽內設有內螺紋,所述支撐杆下端設有與內螺紋相嚙合的外螺紋。
所述固定塊下表面上設有萬向輪。
所述安裝架上設有餐具放置板。
所述放置槽內設有保護墊。
所述左床板與右床板鉸鏈連接處均設有圓形倒角。
所述滑槽的橫截面為凸字形。
所述支撐架的橫截面為l形。
所述放置槽的個數不少於五個。
所述凹槽內的內螺紋與支撐杆下端的外螺紋相互匹配。
利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製作的一種自動化監護床,採用左右伸縮裝置與高度調節裝置,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既能有序得管理所需的管子,又能調節床身的高度,還能幫助病人進行翻身,同時當病人用餐時還可以安裝可移動的餐桌,功能性強,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一種自動化監護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一種自動化監護床的管子放置架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一種自動化監護床的固定塊局部圖;
圖中,1、底座;2、左床板;3、右床板;4、矩形槽;5、伸縮電機;6、可伸縮杆;7、滑槽;8、滑移小車;9、支撐架;10、安裝架;11、管子放置架;12、放置槽;13、固定架;14、固定塊;15、支撐杆;16、限位塊;17、圓槽;18、空槽;19、凹槽;20、內螺紋;21、外螺紋;22、萬向輪;23、保護墊;24、圓形倒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3所示,一種自動化監護床,包括床板和底座1,所述床板設置於底座1上方,所述床板包括左床板2和右床板3,所述左床板2與右床板3鉸鏈連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左右兩端中間位置處均開有矩形槽4,所述矩形槽4內嵌裝有伸縮電機5,所述一組伸縮電機5的伸縮端分別鉸鏈連接在左床板2和右床板3的下表面上,所述底座1上設有多組另一端與左床板2和右床板3下表面鉸鏈連接的可伸縮杆6,所述底座1側表面上開有滑槽7,所述滑槽7內設有滑移小車8,所述滑移小車8上設有支撐架9,所述支撐架9上設有安裝架10,所述安裝架10上設有管子放置架11,所述管子放置架11上等距離均勻開有多個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內左右兩端均設有一端鉸鏈連接在管子放置架11上表面的固定架13,所述底座1下表面上設有高度調節裝置;所述高度調節裝置包括固定塊14、支撐杆15和限位塊16,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角處均開有圓槽17,所述圓槽17內設有空槽18,所述固定塊14上表面開有凹槽19,所述支撐杆15插裝在圓槽17和凹槽19內,所述限位塊16連接在支撐杆15另一端且嵌裝在空槽18內,所述凹槽19內設有內螺紋20,所述支撐杆15下端設有與內螺紋20相嚙合的外螺紋21;所述固定塊14下表面上設有萬向輪22;所述安裝架10上設有餐具放置板;所述放置槽12內設有保護墊23;所述左床板2與右床板3鉸鏈連接處均設有圓形倒角24;所述滑槽7的橫截面為凸字形;所述支撐架9的橫截面為l形;所述放置槽12的個數不少於五個;所述凹槽19內的內螺紋20與支撐杆15下端的外螺紋21相互匹配。
本實施方案的特點為,床板設置於底座1上方,床板包括左床板2和右床板3,左床板2與右床板3鉸鏈連接,底座1上表面左右兩端中間位置處均開有矩形槽4,矩形槽4內嵌裝有伸縮電機5,一組伸縮電機5的伸縮端分別鉸鏈連接在左床板2和右床板3的下表面上,底座1上設有多組另一端與左床板2和右床板3下表面鉸鏈連接的可伸縮杆6,底座1側表面上開有滑槽7,滑槽7內設有滑移小車8,滑移小車8上設有支撐架9,支撐架9上設有安裝架10,安裝架10上設有管子放置架11,管子放置架11上等距離均勻開有多個放置槽12,放置槽12內左右兩端均設有一端鉸鏈連接在管子放置架11上表面的固定架13,底座1下表面上設有高度調節裝置,採用左右伸縮裝置與高度調節裝置,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既能有序得管理所需的管子,又能調節床身的高度,還能幫助病人進行翻身,同時當病人用餐時還可以安裝可移動的餐桌,功能性強,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在本實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裝置空閒處安裝plc系列控制器,以型號為siemens的控制器為例,首先通過本領人員,將該控制器的多個輸出端通過導線分別與2臺伸縮電機5的接線端連接,具體工作原理如下:先通過萬向輪22將重症監護床移動到所需位置處,之後通過支撐杆15下端設的外螺紋21與凹槽19內的內螺紋20相互嚙合,從而調節底座1下表面四角處的高度,使得底座1四角處始終處於同一高度,且根據需求調節床板高度,支撐架9上端插裝在圓槽17內,且設置在支撐架9上的限位塊16嵌裝在空槽18內,故支撐杆15調節高度時不會影響底座1水平方向上的運動,然後將病人所需的吸管、導管和輸液管分別設置在管子放置架11上的多個放置槽12內,且放置槽12內安裝有保護墊23以保護管子不受傷害,並用固定架13固定在其上,從而有序得管理管子,並將管子固定住,避免了由於意外碰落管子,同時管子放置架11安裝在支撐架9上的安裝架10上,並可以通過滑移小車8在滑槽7內移動,可以調節管子放置架11的位置,安裝架10上還可以將管子放置架11拆卸下來,安裝上餐具放置板,用於病人的用餐,實用性強,當病人需要翻身時,只需控制其控制所需翻身一側的伸縮電機5工作,伸縮電機5的伸縮端伸長,從而使得左床板2或右床板3傾斜,同時多組可伸縮杆6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
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了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優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了本發明的原理,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