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本山傳媒對戰德雲社(喜劇的憂傷本山慫)

2023-11-02 22:01:04 1

「人生近看是悲劇,

遠看卻是喜劇。」

——演員·卓別林

「逝於1977年12月25日」

代表作品:《摩登時代》

……

01.

1987年,姜團長帶隊到鐵嶺演出。吆喝了一天,笑的老鄉也沒幾個。姜團長心裡直犯嘀咕,我能把全國人民逗笑,還不能把你們逗笑?為了找尋答案,姜團長跑去跟老鄉聊天。老鄉告訴他:

「你們這些節目有啥可樂的,跟俺們鄉的老趙一比,差了十萬八千裡。」

姜團長態度很端正。心說既然有這麼一號人物,那咱們就去學習學習吧。一幫人買了票,去看老趙演出。一開始,姜團長還繃著,演出到一半,實在繃不住了,笑得渾身亂顫。回京後,他對央視的人說:

「趙本山是個人才,一定要把他安排進來。」

年底,春晚找演員。鄒主任帶人去鐵嶺見老趙,讓他到招待所演一段。老趙腦子直,給了人家三張票,說你們來體育館看演出吧。原意是,體育館氣氛好,你們可以感受觀眾的反應。結果三人覺得他太傲,扭頭就走了。

劇團的人說:「你把人家得罪了知道不?」

一下子從鐵嶺去春晚,當時還是小人物的老趙,確實沒有思想準備。

5歲那年,趙本山就沒了母親。2年後,父親跟生產隊隊長幹了一架,連夜跑了,丟下幾個孩子跟爺爺過。一年下來,趙本山沒吃過幾頓飽飯。天天盼過年,能吃米飯、吃雞蛋。一吃就吃頂了,梗在脖子裡,幾天都下不去。

幸好天無絕人之路,趙本山有個盲人二叔,吹拉彈唱樣樣精。他從小跟二叔混,無論什麼曲子,聽兩遍就會。16歲,老趙進公社文藝隊,屁股還沒坐熱,一年後,文藝隊解散了。他只能扛鋤頭回家種地,兩手種起了繭子。

1978年,蓮花鄉宣傳委員騎車從他家門口過,老趙都快哭了:

「老師,咱成立個戲班吧,種地太苦了。」

第二年,公社成立曲藝團,總算不用種地了。進團後,趙本山開始大量接觸二人轉。因天賦過人,兩三年下來,成了臺柱子。跟著劇團四處表演,名聲震動鄉間十裡。兩年後,縣劇團為了挖他,給他解決了戶口農轉非,安排了房子,還讓他爹去燒鍋爐。

進縣城的夢,就這麼輕易實現了。

「戲曲電視《摔三弦》」

然而還沒完。1981年,鐵嶺文工團寫了個《摔三弦》。劇中盲人張志,是個吹拉彈唱的高手。放眼望去,這個角色非老趙莫屬。老趙也爭氣,把盲人演得活靈活現。《摔三弦》一炮而紅,本山拿了全省一等獎。《摔》被拍成電視劇後,又拿下中國電視劇鷹像獎。

差點被困在蓮花鄉種一輩子地的老趙覺得,這下自己能在鐵嶺站穩腳跟了。

至於上春晚的夢,連做都沒做過。

後來才知道,這路上的苦啊,比種地難多了。

02.

鄒主任回北京後,叫本山去排了節目,又把他打發回了鐵嶺。見那邊遲遲不發話,劇團領導給老趙出主意,讓他拿10瓶茅臺去找人。

老趙到了北京,根本不知道找誰,在賓館裡一天吹一瓶茅臺。喝光後,回劇團說:

「東西送了,沒用!」

就在本山以為沒戲時,春晚讓他在哈爾濱分會場演了一出《跳大神》。錄像結束,全鐵嶺都知道他要上春晚,三十晚上等著看。可直到節目播完,也沒瞧見趙本山的臉。後來給的理由是:現場錄音不合格。

那年老趙臉上無光,都不敢在外面走動。

第二年,他又拿著小品《老有少心》去北京,排得挺順。結果中途來人看了說,這東北話太濃了,不適合。臨門一腳,又給砍了下來。哪想到不久,黃宏和宋丹丹的《超生遊擊隊》大火。上頭一看,東北話沒問題啊。

終於,1990年,《老有少心》改名《相親》,讓他登上了春晚。

一來二去,本山明白了:自己這趟京城能進不能進,全拴在人家一句話上。

「小品《相親》」

老趙心裡清楚,光有《相親》還不夠,看戲的人記性不好,你不多上幾次,人家就把你忘了。當時,小品還是趙麗蓉的天下。老鄉裡還有黃宏、潘長江、鞏漢林,競爭十分激烈。每年帶節目進城搏殺,本山都很忐忑。

1994年,他和新搭檔範偉帶著《兒子大了》進京參選。在一家咖啡廳裡,十來位導演看完表演,一點兒沒笑。節目演完,範偉滿頭大汗。鄒主任搖搖頭,讓他們回去。那天的心情,拿範偉的話說就是:

「大家審視著你,時間一點點走著,我們也一點點由希望到絕望。」

這種「從希望到絕望」,老趙太熟悉不過。殘酷在於,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階段。哪怕節目定了,也有可能臨時撤下去。1995年,寫《摔三弦》的崔凱給老趙寫《紅高粱模特隊》。都快好了,崔接到總導演電話,說看到有個鄉幹部因陪酒致死的新聞,能不能寫一個批評基層大吃大喝現象的作品。

崔說,能上我就寫,不能過就算逑。收到的答覆是:替老百姓說話可以,但要把握好分寸。

那年,「希望工程」叫得很響。崔凱把公款吃喝跟貧困學校聯繫到一起,寫了個「牛大叔」諷刺「馬鄉長」的《牛大叔提幹》。小品到基層演完,又過了幾次審,都沒問題。眼看除夕了,導演忽然說,有人看了不高興,諷刺鄉長是不可以的。老趙問:

「之前怎麼不說?這都啥時候了。說斃就斃?」

後來的意見是:鄉長改鄉鎮企業的經理,不改就別上了。

為了保住節目,本山只能認慫。

小品裡那個「扯蛋」的包袱,趙本山一度打算演出當晚再加進去。崔凱勸他,你要敢這麼幹,以後就沒你這號人了。於是跑去跟導演組商量。上頭想了想,也覺得刪改後不好笑,同意把「扯蛋」加進去。至於原稿裡,範偉說甲魚蛋大補,要留給重要客人,本山拎著蛋說「四個重要客人三個王八蛋,這我分不了」,這一段是無論如何不能送到觀眾耳朵裡的。

「「我在這兒玻璃沒辦成,學會扯蛋了!」」

前後二十多年,老趙的許多智慧,都周旋在了這裡面。

跟高秀敏合演的《拜年》裡,範鄉長是沒毛病的,主要是群眾心眼兒小,還問候人家「咋啦?腐敗啦?」。跟範偉合演的《三鞭子》裡,下來考察的人是體恤民情的,主要司機不是個東西。為了演好這個小品,老趙梗著紅脖子嚷臺詞,事後跟人說:「演得太難受了。喜劇一說教,演的人就難受。」

所以到後來,老趙也累了,不再搞這一路民生題材,轉而去《賣拐》,嘲諷起人性。眼睛一閉一睜,十來年過去,自己成了小品王。

起初,是他想上,要掙臉面、掙家業。

後來,是不想上也得上了。

老一輩的藝術家,散的散,走的走,留在臺上的都不怎麼可樂了。每到大年三十,全國人民等著看呢,能不去嗎?每到年底,一進排練屋,老趙「撲通」一聲就跪地上,對著燈起誓:「明年再也不來了。」

導演組一勸,還是得來。

後頭幾年,為了一個節目,趙本山整宿整宿失眠。壓力大的時候,拉開窗對著外面狂喊。明知道節目不可樂,硬上也得上。跟宋丹丹弩著勁兒演完《火炬手》後,兩人下臺抱頭痛哭:「這要不是我倆,肯定就砸了!」

範偉告辭,宋丹丹打死也不去了。搭檔一個個躲,老趙只好帶著徒弟們去。《不差錢》也是前一個節目沒了,臨時硬攢的局。2013年,由於「洗浴中心」這個無法調和的矛盾,老趙親手把一個時代的幕簾拉上了。

跟龍永圖博鰲論道時,老趙才敢說心裡話:

「我們給13億人帶去快樂,就這幾個經營快樂的人他不快樂…」

03.

1984年,《摔三弦》拍成電視劇後,70多個盲人跑鐵嶺圍堵老趙,說他嘲笑殘障人士,死活要剜他眼睛。也就是那年,陳佩斯拉著朱時茂上春晚吃麵條,正式推出了一個叫小品的東西,也算是給本山鋪了路。

《吃麵條》的火爆,完全是個偶然。那時,陳、朱二人是八一廠的演員,排隊打電話的時候閒聊,說這齣去慰問演出,人家有詩朗誦有歌舞,咱們也要弄個節目吧。於是把電影廠招演員的片段編成了小短劇。哪想到,每演一處,觀眾都快笑岔氣了。沒多久,兩人就被推薦到春晚劇組。

那才第二屆春晚,有人對導演黃一鶴說,一個語言節目,把人給笑成這樣,是不是太不嚴肅,這要是播出去出了事怎麼辦?黃說,讓他們上,出了事我頂著。一夜之間,陳佩斯成了全國最紅的小品演員。

可實際上,老陳最想幹的是導演。

陳佩斯出身於文藝之家,老爸陳強是新中國演員史上排得上號的人物,80來歲還跑去給姜文客串《鬼子來了》。跟老趙不一樣,通過文藝擺脫窮困的渴望,他是沒有那麼強烈的。一開始,他沒想過演戲。要不是在內蒙古插隊餓得都快沒人樣了,也不會去考演員。

殘酷的是,一連考了三個團,都覺得他太普通。最後是陳強去八一廠求人,廠裡說:「我們這裡缺演地痞流氓的,他願意就來吧。」

轉折發生在1979年。「文革」結束後,陳強回歸大銀幕,出演喜劇《瞧這一家子》。之前跑龍套的佩斯,在戲裡表現出極強的喜劇天賦。演完這部戲,陳強發現兒子不一般,演匪兵地痞,著實委屈他了。

就說:「我看你適合喜劇,你去試試。老百姓活得太苦了,需要為他們帶來快樂。」

「電影《瞧這一家子》」

1982年,陳佩斯在《夕照街》中出演「二子」,並發明了一句「拜拜吶您嘞!」。很快,他就不只滿足於表演,自己找編劇寫了個《十萬火急》,拿給八一廠。審核過了,一看劇組名單,居然沒有自己。

第二個本子,倒是進了組,導演又不是他。就在這時,《吃麵條》帶來的一夜成名的效應,為拍喜劇電影打開了局面。

當時,電影還處於計劃經濟,只有幾個電影廠有拍攝資格。陳佩斯寫了個《父與子》,把本子拿給西影廠,結果人家看了,說你這個太娛樂、太低級,我們要拍文藝片。又去找北影,北影也瞧不上,不拍。

陳佩斯萬般無奈,只好找到深圳一家音像公司,拉投資拍片。拍到一半,上頭有人說:「你們這個沒有廠標,拍了也別想放。」氣得陳強老爺子去局裡拍了桌子。最終,《父與子》由中影收購發行,成了新中國影史上唯一一部沒有廠標的電影。

以為開了張,局面能越來越好呢。

哪想到後面一步比一步糟心。

04.

陳佩斯「比不上」老趙的一點,是做事不懂變通。他在八一廠那幾年,已經揚名天下了,級別還是很低,連個房子都沒撈到。1986年轉業前,還跟陳強老爺子擠在一起生活。

人家給的評價叫做:

「這小子,人事不通。」

老陳骨頭有點硬,1989年,自己掏錢在昌平蓋了間磚房。沒事兒就坐在國道邊上抽菸,看著來來往往的車想:「一個男人,一定要有自己安身立命的能力。不靠體制,也能養活自己,這才是一個男人。」

他想好了,實在幹不出個所以然來,就去十三陵擺攤,給人家刻印章去。

打那時起,他一年到頭分成兩段。上半年,寫本子、拍電影,下半年,寫小品、排節目。萬萬沒想到,10年後,兩條路都趟沒了。

每到下半年,為了節目出彩,老陳整宿整宿熬夜。他一沒有現成包袱,二不開殘障玩笑,段子都是原創。《羊肉串》《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都是從生活經驗出發,嫁接戲劇衝突。後來,朱時茂回憶:

「那時佩斯天天熬夜寫本子,寫得老厚老厚的。我還以為是用毛筆寫的。」

大年三十晚上,全國觀眾笑的那十來分鐘,花掉的是老陳好幾個月。

這裡面,自然也少不了跟老趙一樣的遭遇。無奈之中,都是周旋、隱忍。1998年演完《王爺與郵差》後主動退出,一方面是因為版權糾紛,還有一方面,是陳佩斯覺得束縛,自己的喜劇探索,走不通。

接受易立競採訪時,他還聊呢:「在那裡工作的都是『爺』,誰都惹不起。」

老陳多次想延展喜劇的表現形式,玩些新花樣,都未被採納。《警察與小偷》,屢次審改,刪掉了一半包袱。《王爺與郵差》準備的聲效光碟,現場沒給他放。

那天夜裡,一下臺,老陳就掉了淚。

「小品《王爺與郵差》」

與此同時,電影也走到了盡頭。

拍完《父與子》後,陳佩斯寫了個《嘿哥們兒》,拿給長影。長影接是接了,把劇本改得面目全非,喜劇色彩全無,主角成了高大全。陳佩斯扭身就走了。

那時大家對娛樂片沒什麼概念,各大電影廠對喜劇不屑一顧,認為不夠嚴肅。他主演《少爺的磨難》,賣了1000多個拷貝,結果被批評為「為搞笑而搞笑,很低俗」,連導演吳貽弓都被人說「墮落了」。

儘管大氛圍如此,1991年,陳佩斯還是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打算在喜劇這條路上磕下去,把「二子電影」做成一個系列。編劇、導演、投資,都是他自己找,廠標也要花錢買。為了湊錢,在拍電影和排小品的間隙,不得不四處走穴、跑關係。為了省錢,陳強老爺子一把年紀還得上陣。

那正是改革的年份,電影從中影統購賣拷貝向市場經濟過度。由於陳佩斯的喜劇娛樂性十足,不管政策怎麼變,都沒在票房上吃過虧。全國統銷時,《爺倆開歌廳》拷貝數賣到全國第三。各省自行購買時,《編外丈夫》全國前五。等到算票房了,投資400萬的《太后吉祥》,票房1300萬。

「電影《孝子賢孫伺候著》」

不但數據不吃虧,在喜劇探索上,陳佩斯也拉足了架勢。「二子系列」涉及當時社會上的一切話題,高考、辦證、下海…用史航的話說,這部平民電影就是老百姓的《起居注》,一直往下拍,拍好了,就是中國版《寅次郎的故事》。關鍵在於,當時中國還沒有系統的喜劇商業片。老陳是先驅。

可就是賺不到錢。

每部新片上映,剛夠填補窟窿。再拍,又重新拉投資,再填窟窿,很難有盈利。老陳研究了一下才知道,偷瞞票房太嚇人了。他派人去河北監票,排7場的地方報3場,明明100個觀眾,給你報成10 個。1997年,《好漢三條半》與《甲方乙方》同時上映。賣得好好的,突然被撤,要看只能去郊區。

一查,老陳明白了:

人家的投資和發行,原來是一家。

從那之後,陳佩斯再沒參與喜劇電影。了解他的人都說,他這個人,軸,你讓他搞喜劇砸鍋賣鐵可以,讓他向遊戲規則低頭下跪不行。

不知隨著時代進步,當年的「二子系列」能否成為中國喜劇電影的一朵絢爛奇葩。

反正老陳是想清楚了:

「我呀,再也不想被盤剝了。

05.

1987年去鐵嶺的姜團長八成沒想到,先後推薦陳佩斯和趙本山上春晚,90年代小品迎來星光燦爛,相聲卻沒落了。也就是第二年,北京全總文工團成立了一個說唱團,入團的郭德綱,從此開始了北漂傷心之旅。

老郭的出身,沒佩斯好,也沒本山那麼慘。他父親是警察,母親是教師。小時候,兩人上班,郭德綱就在紅橋俱樂部看演出。耳濡目染下,對曲藝愛得一塌糊塗。先是跟高祥凱學了評書,又跟常寶霆學說相聲。

幾年下來,傳統段子爛熟於胸。學藝期間,又搞到六本傳統相聲文本。那是內部資料,市面上根本沒有。老郭每日茶不思飯不想,逮著相聲就是一通猛嗑。

打小他就清楚,一輩子都要幹這個。

十來歲時,郭德綱加入天津曲藝團青年隊,給人捧哏。評書、戲曲、相聲,一樣不落。1988年,聽說北京招人,他立馬就去了。那一年春晚,牛群說《巧立名目》火了。老郭覺得,自己努努勁兒,也能吃這碗飯。

到了北京,風頭沒出,倒是遇見一個叫楊紅的藏族小夥。老郭沒料到,幾年後,這個好喝酒的年輕人紅遍全國,並有了藝名:洛桑。

那時,像他這樣苦練傳統相聲的人沒飯吃,楊紅這種半路出家改行說相聲的舞蹈演員,卻紅到人盡皆知。不知老郭是什麼心情。

第一次進北京,郭德綱沒能如願留下。1992年,回到天津的他只能混小劇團。那時,民間曲藝蕭條。四處走穴賺錢的,都是電視明星。他只能去鄉下唱評劇,勉強餬口。演戲的時候,臺底下每叫一聲好,劇團多給五毛錢。

有時,就為這五毛錢,演員之間能打起來。

團員經常自嘲說:

「遠瞧逃難的,近瞧要飯的,走近留神看,梆子劇院的。」

不久,老郭又去北京待了兩天,覺得失落。回天津後,他想搞劇場,租金五千一個月,哪兒有這個錢啊。咬牙攬下來,結果到處欠債,被逼得賣房。老郭不甘心。當時他躁得,跟扛著10瓶茅臺進京的本山大叔差不多。

看看電視上,那麼多不如自己的人都出名了,他也想出。掙大錢,一場八萬,走哪兒哪兒都有人求籤名,最好都管他叫藝術家。

兩眼一閉,帶著幾千塊錢,老郭當了北漂。

「北漂男人郭德綱」

很不幸的是,名沒賺到,苦吃了不少。1995年秋,老郭在北京租了個八平米的小屋,除了床什麼都沒有。每天坐一小板凳上,伏床寫字。沒多久,他認識一個自稱央視的人,要給介紹工作。結果去一看,是個小戲團。老郭在那裡唱了兩個月,一分錢都沒拿到。

拿不到錢,他不肯走。每天靠大蔥蘸醬把命吊著。很長一段時間,他蹬著一輛破自行車去唱戲。後來,車壞了,又趕上一天夜裡錯過末班車,沒錢打出租,他走了一整夜才到家。途中遇到一司機,老郭把手錶擼下來,說師傅這給你,求你帶我一程吧。司機理都不理他。

路過一處天橋,看著夜空中兩三點星,寒風瑟瑟,老郭當時兩行淚就下來了。

那些日子,被老郭形容為「萬念俱灰」。從頭到尾,他都沒能靠相聲掙錢。最窮的時候,交不起房租時,等夜深人靜了,翻牆出去買點麵粉熬成漿糊吃。一次發高燒,爬出屋,把呼機賣了十塊錢買藥,路上差點沒暈死過去…

那時什麼都幹了,就是沒地方說相聲。

老郭覺得,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結果這一苦,就是整整十年。

06.

1996年,郭德綱偶然路過一間茶館,看見倆孩子在臺上說相聲,他就進去了。後來他常去,兩方混熟了,他才說實話:

「我也是幹這個的。」

茶館經理讓他上去票了一段,拉著他的手說:「郭先生,你留下吧。」

就這麼著,一心想上電視說相聲的老郭,回到了幾乎無人問津的劇場。在茶館裡說了兩年,郭德綱愛上了那種伸縮自如、無拘無束的氣氛。可打開電視時,他又有點怕,自己跟電視裡的不一樣。照這麼說下去,何時是個頭啊?

「難道我一輩子就只能在茶館裡混飯吃?」

也就是那兩年,老郭心態起了巨大變化。相聲的根,就是從天橋來的。它原本就不是什麼高雅藝術,不過是手藝人為了養家餬口磨鍊的技藝。本質上,是為了讓人樂,不是說要教育人家一個什麼東西。在劇場裡說相聲,才能最大限度發揮相聲的喜劇功用。隨著北京相聲圈一些老藝人加入,大家把傳統相聲的光彩亮出來,老郭明白了:相聲,就該在這兒說。

很快也看透了:自己是真心愛相聲,上不了電視,出不了名,算逑。

人活著一輩子,幹點自己喜歡的事,夠了。

能在茶館裡把相聲說下去,也行。

可就這點小心願,老天爺也沒滿足他。

那十年裡,老郭成立的北京相聲大會,換了四五處場所,經常因拿不出租場的錢被人家攆走。因為說相聲一直不賺錢,加入大會的人,來來去去。為了支撐這件事,老郭寫劇本、做主持,開發各種副業往裡面填坑。一個月,少說兩三千,多則七八千。當時,他參加一檔叫《超級大贏家》的節目,48小時封閉生活挑戰,隔著櫥窗給人家表演,當猴一樣被人圍觀,就為了賺這個錢。

就為了能站在劇場裡,多說幾段相聲。

「48小時的生存挑戰,櫥窗裡的郭德綱」

幾經停辦後,2002年,他和張文順、李菁在廣德樓繼續相聲大會。拿張老爺子話說,想當年,這是曲藝界「聖地」,現在改「剩地」,全北京說相聲的,就這一個地方了。偏就這麼一個地方,死活不賺錢。來聽的,多則十來人,少的時候,就一兩個。有一天,來了一位。老郭一上臺就說:

「您要是上廁所,提前跟我打招呼。咱後臺比你人多,想跑你可跑不了。」

往往是大家忙活一下午,還湊不夠一頓飯錢。只等天冷的時候,都去門口打快板兒吆喝,讓路人進去喝熱茶,順便撈幾個聽相聲。

這十年裡,幾多辛酸,幾多悽涼,都被老郭寫進了《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那與其說是相聲,毋如說是控訴。除了把自家辛酸寫成段子,郭德綱講了講為什麼相聲淪落了,觀眾們不愛聽了。老郭的觀點很簡單:這都是被某些嘗到甜頭的人攪和的,這些人,把持主流媒體,以教化之名設置哨卡,誰能進來,誰該出去,票在他們手上,搞來搞去,貨真價實的沒了,歪瓜裂棗一堆堆的。

老郭開玩笑說,這一行裡,廚子、保安居多,臨時學兩段,就敢上電視、當明星,靠一嘴亂七八糟的功夫、常年一個段子騙吃騙喝,全國各地騙就行了。

而打小學這行,下了苦功夫的,都被逼得沒地方說,全走了。相聲這門傳統藝術走到這個地步,跟那些魚目混珠的人脫不了干係。

「《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

那天,老郭說完,手心發涼。低頭一看前排觀眾,哭了一大片。

後臺謙兒哥聽完,也掉下淚來。

遇見老郭之前,于謙也愛相聲,可沒地兒說。他曾在劇團掛名演出,一個月工資五塊錢。沒轍,只好去演電視、當編劇。

相聲裡,老郭改了《茶館》裡的話。

衝著臺底下喊:

「我愛相聲,可誰他媽愛我呀!」

07.

在1999年出版的《民俗讀物》的序言裡,老郭曾寫下自己對相聲的痴迷。還說,成角兒,靠的是命,這不能強求,只要能把相聲一直說下去,足矣。同樣是那一年,知了「天命」的陳佩斯,徹底告別了小品和電影。

陳強老爺子,一輩子沉浮,榮辱都受過。評百大明星,特意給他授予「最佳反派」,榮光萬丈;等到了浩劫,被人拉出去,背上抽出一條條血印子。這些事陳佩斯看在眼裡,早就明白了:名利都是煙雲,人要活得對得住自己。

兩條路都被堵死後,老陳還是放不下喜劇,想在這件事上多少拿出點建樹。思來想去,最後瞅準了話劇。2001年,全國話劇市場最差的時候。他帶著一幫沒名氣的演員和話劇《託兒》,硬生生地在全國演出了上千萬的票房。為了籌備資金,只好露臉接廣告。去小劇院演出時,廁所就在舞臺邊上。大家先掃廁所,再上臺排練。一年裡不知睡了多少次地鋪。

一個蕭條的市場,愣是讓他盤活了。

話劇勞神,不像電影,演完收票房。你演一場,掙的是一場的錢。朱時茂給他串過一次戲,太累,就再也不去了。後來勸他說:「一個電視劇,一晚上幾億觀眾,何苦每天讓自己在臺上東奔西跑,費力勞心?」

陳佩斯不幹,他寧願這樣。只有這樣,他在喜劇上琢磨的那些巧思,才能自由地施展。出去賺每一分錢,憑的都是自家力氣,不用看人家臉色。對老郭來說,這事兒也一樣。之所以能在臺上那麼硬氣,是他知道,德雲社興衰,命在觀眾的手裡。他靠本事賣票,只要觀眾愛聽,自己就餓不死。

《主角與配角》裡面說得好啊:

「你管得了我,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嗎?」

只不過,老郭不像老陳,骨頭天生那麼硬,不肯卑躬屈膝。純粹是被逼出來的呀。第三次進京時,他也想投誠,穿個小西裝,梳個小分頭,一場一百塊錢跟著一起混,結果連這個機會都沒撈到。拿他自己話說:

「當初但凡有個有文化的說,來,讓他來,留在手底下當個馬仔,我就認投了。我願意給你當狗,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轟出去,結果我成了龍了。」

賺到了錢,老陳還有追求,最大的心願,是留下好作品,探求更深的喜劇理論。他覺得一個藝人,不出作品是不行的。老郭這邊,德雲社最紅火的頭幾年,外界都說他振興相聲。他不是沒動過心思,要為相聲做點事。

2011年,德雲社搞了個大型相聲劇,《中國相聲史》,講述一代代相聲藝人的沉浮往事,希望大家能清楚相聲的不易。結果演出當中,不斷有觀眾起鬨「退票」。向來對衣食父母客氣的老郭上臺,笑臉怒罵:

「你敢站出來告訴我你是誰嗎?再這麼鬧你就給我出去!」

後來,相聲劇再沒怎麼演。剛紅的那陣兒,郭德綱總是說,我喜歡相聲,不希望它就這麼沒了。後來,老郭長嘆一聲說:

「沒了就沒了吧,元雜劇不也沒了嗎?」

同樣是2011年,老趙最後一次登臺。王小利說要看本山的節目,老趙自嘲說:「拉倒吧,可別提他了。我最不愛看他,年年出來挺大張臉。我不喜歡他,咱們喝酒吧。」

話音未落,觀眾爆笑,老趙也跟著笑了。

拿老趙1999年調侃崔永元的話說就是:

「俺們村人可喜歡你節目了,說你表演有特點,一笑,像哭似的。」

,
同类文章
貓咪多久需要擠肛門腺(貓咪肛門腺到底要不要擠)

貓咪多久需要擠肛門腺(貓咪肛門腺到底要不要擠)

鏟屎官最近聞到自家的貓咪散發出一股臭味,久久揮散不去,走哪帶哪。 貓咪也開始頻繁在地上摩擦自己的屁股,這是貓咪需要擠肛門腺了嘛? 鏟屎官立刻就某度了一下,結果有人說要擠!有人說不要擠!這給人整暈乎了,到底是擠還是不擠啊! 本篇文章就幫鏟屎官們理理清楚,先出結論:不用擠!
寧波流浪狗愛心救助直播(寧波最暖心物業)

寧波流浪狗愛心救助直播(寧波最暖心物業)

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浮屠 那救狗一命呢? 天熱了 小動物們都很愛折騰啊 論壇上剛來了一隻最不要臉的邊牧犬 現在又有了一隻錯估自己頭型 伸進欄杆卻出不來的流浪狗 …… (拍的略糊,可這小眼神看著又慘又想笑) 東論網友@quyd拍攝 終於,這副慘狀引來好心
蜘蛛俠新角色首曝(蜘蛛俠新女友黑貓)

蜘蛛俠新角色首曝(蜘蛛俠新女友黑貓)

2021年還剩下幾天就將成為過去式,而未來式的2022年也是站在了接力點前,而伴隨著2022年虎年的到來,關於漫威這段時間的很多消息傳聞也是不斷湧現出來,有關於後續的項目作品的,也有關於之前漫威項目新消息的。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看看,漫威這段時間都有哪些新消息曝光: 【1】8個漫威秘
狗突然的對主人叫心臟都要嚇壞了(主人以為狗狗躺在血泊中)

狗突然的對主人叫心臟都要嚇壞了(主人以為狗狗躺在血泊中)

家裡養了狗,那真就是隨時準備迎接新驚喜,尤其是柯基這種渾身上下散發著「智慧」氣質的狗狗。 這隻超可愛的柯基叫作Cartier,它的主人在泰國大城經營著一家咖啡館兒,平時它就跟主人在店裡呆著,四處遛遛什麼的。 前幾天主人像往常一樣讓Cartier出門自己上廁所然後等它回來。結果等了好久
貓超卡划算嗎(10元貓超卡又來了)

貓超卡划算嗎(10元貓超卡又來了)

前言:收到顯示器,黑色背景下全是彩色亮點,換貨; 不過27寸4K的屏幕,用電腦真的爽,比筆記本爽多了,雖然我這個筆記本是16寸的。01 10元貓超卡又來? 一、活動概覽 活動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eries/activity/serv
戰神貓熊滿級(娜貓的雙子指令形態登場)

戰神貓熊滿級(娜貓的雙子指令形態登場)

在最新的特攝雜誌上,出現了比較有趣的劇照,首先就是關於女騎假面騎士娜貓的新形態。雖然是女騎,但其實她的新形態比較少,目前一直都是在使用這個節拍形態,終於有了新的形態了。另外就是之前因為基洛利而下線的假面騎士棕熊,似乎並沒有死亡,然後再度歸來。然後就是假面騎士極狐和邪魔徒的立場了,似乎是合作了?因為
世界排名前10最聰明的狗貴賓(能記住一千多個單詞)

世界排名前10最聰明的狗貴賓(能記住一千多個單詞)

2021年5月10日,Hub City Animal Project宣布展出一座銅像,以紀念「世界上最聰明的狗狗」——Chaser。 她有多聰明呢?她在1歲時就能記住約4百個單詞,在三歲時,她的詞彙量已經超過了一千個! Chaser飼主的女兒Bianchi還說道,除了知道哪個單詞對應
淘寶目前暢銷的玩具(天貓618四大類玩具熱賣榜)

淘寶目前暢銷的玩具(天貓618四大類玩具熱賣榜)

截止6月20日23:59,天貓「618年中大促」落下帷幕。與往年鋪天蓋地的宣傳相比,今年整個活動周期都顯得有些安靜,平臺方甚至沒在活動結束第一時間發布最終成交額數據。這不免讓人忐忑:今年的行情是否很差? 從玩具業來看,不是很樂觀。中外玩具全媒體中心記者從部分廠商處獲悉,由於疫情對經濟造成的
愛養貓的女生什麼性格(養女兒如養貓)

愛養貓的女生什麼性格(養女兒如養貓)

在眾多想生兒子的家庭中,不全是因為重男輕女,而是有些夫妻感覺養女兒後經歷失望和傷心,許多方面要比養男孩更操心。 可女兒不是一直被稱為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嗎?為何會有人這樣比喻女兒呢?這不得不提有些女孩總在感情中犯傻的情況。 不久前的假期我參加了多場婚禮,現場有許多新娘新郎的長輩,在一聲聲祝
已滅絕的金剛鸚鵡(最高可賣上萬歐元)

已滅絕的金剛鸚鵡(最高可賣上萬歐元)

金剛鸚鵡原產於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地區。圖據《國家地理》網站 金剛鸚鵡是色彩豔麗的大型鸚鵡,羽毛五彩斑斕,像彩虹一樣漂亮。平均體長在90-100釐米左右。它們智商很高,模仿能力超強,平均壽命有65年之久。由於廣受喜歡,金剛鸚鵡長期以來成為不法分子走私的對象。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