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盤式閘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9:53:22 2
專利名稱:機械盤式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盤式閘,屬於制動裝置,特別適於中高檔自行車上裝用,也可用於汽油機、電力助力車上裝用。
自行車幾乎成為普通城鄉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極大地促進了自行車工業的迅猛發展,不僅種類繁多、款式各異,而且越來越向多功能、高檔化發展,競爭得相當激烈,然而作為安全行駛必不可少的自行車閘卻多年一貫制,仍然沒有脫離傳統車閘的結構形式,雖與其不相配,又明知依然存在諸如閘皮壽命短,直接磨損車圈,降低車圈的強度和表面抗蝕性能,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大等種種弊端,但又無可奈何,基於上述情況對以往的自行車閘,有改進的必要,以適應自行車工業發展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制動效果好、性能穩定可靠不損傷車圈、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小、故障率低並能與自行車使用壽命相匹配的機械盤式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是由閘把和拉線機構組成,鉗體裝入殼體內,鉗臂內側設有的摩擦片與固裝於被動球座上的摩擦片相對應,裝於輪轂一側的制動盤伸進兩者之間,鉗體內的支撐套上至少設置一組由被動球座、驅動盤以及置於球道內的鋼球構成的制動驅動機構,並通過驅動盤上的擺臂與拉線相連。
所述的球道是坡形道,並驅動盤與被動球座上的方向相反。
所述的被動球座以方孔的形式套裝於支撐套的相應部位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採用了兩組雙向驅動機構、浮動鉗體等一系列技術措施,並經試驗證明對制動盤雙向夾緊,制動力矩大、平穩可靠、故障率低、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小,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同時不損傷車圈、適用範圍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制動機構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制動機構的俯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加以詳細描述,鉗體12裝入殼體3中,雙面驅動盤16套裝於支撐套14上,其上的擺臂6伸出殼體3,並與拉線2相連,被動球座7、17自兩端相對套裝於支撐套14兩頭的方端8上,鋼球13置於球道21內,調節螺母11自鉗體12的一端裝進,一端頂住被動球座7的外側,拉簧9的一端通過彈簧座10,另一端穿過支撐套14與被動球座17上的銷釘相連,摩擦片18固裝於被動球座17的外側與置於鉗臂20上的摩擦片19相對應,裝於輪轂一側的制動盤5伸進兩者之間,支架4的一端與支撐套14相連兩側設有波形簧片15,下端與車架相連,閘把1與拉線2相連。所述的球道21為坡道並且驅動盤16與被動球座7、17上的方向相反。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手握閘把1,拉線2被拉動,驅動盤16上的擺臂6牽動驅動盤16相對於被動球座7、17轉動一個角度,則鋼球13沿球道21的上坡方向滾動,迫使被動球座17帶動摩擦片18靠近制動盤5,與此同時另一被動球座7迫使鉗體12向左移動,則鉗臂20上的摩擦片19自右向左向制動盤5移動,從而使制動盤5被兩個摩擦片18、19緊緊抱住,實現制動目的,當制動完畢,閘把1上的力消除在回位彈簧和拉簧9的作用下自動恢復原位。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盤式閘,是由閘把1和拉線機構組成,其特徵是鉗體12裝入殼體3內,鉗臂20內側設有的摩擦片19與固裝於被動球座17上的摩擦片18相對應,裝於輪轂一側的制動盤5伸進兩者之間,鉗體12內的支撐套14上至少設置一組由被動球座17、驅動盤16以及置於球道21內的鋼球13構成的制動驅動機構,並通過驅動盤16上的擺臂6與拉線2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閘,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球道21是坡道,並驅動盤16與被動球座17、7上的方向相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閘,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被動球座17、7以方孔形式套裝於支撐套14的相應部位8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盤式閘,屬於制動裝置,包括閘把、拉線機構,鉗體裝入殼體內,鉗臂內側設有的摩擦片與固裝於被動球座上的摩擦片相對應,裝於輪轂一側的制動盤伸進兩者之間,鉗體內的支撐套上至少設置一組由被動球座、驅動盤以及置於球道內的鋼球構成的制動驅動機構,並通過驅動盤上的擺臂與拉線相連。其具有制動力矩大、平穩可靠、故障率低、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小、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是中高檔自行車以及汽油機、電力助力車上較理想的制動裝置。
文檔編號B62L1/02GK2254426SQ95238638
公開日1997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1995年12月26日
發明者吳保安, 李桂英 申請人:吳保安, 李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