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9:10:42
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包括剎車鉗主體,剎車鉗主體上成對設置有制動片,剎車鉗主體設置有用於引導制動片移動的引導杆及滑移孔,引導杆與滑移孔兩端埠之間設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包括阻擋部與卡位部,阻擋部設置於引導杆外周面與滑移孔內周面之間的縫隙,滑移孔內周面設置有與卡位部相適配的卡槽。採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避免引導杆受到磨損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
【專利說明】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碟剎,具體涉及一種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
【背景技術】
[0002]碟式剎車是由一個與車輪相連的剎車圓盤和圓盤邊緣的剎車鉗組成.剎車時,高壓剎車油推動制動塊使之夾緊剎車盤,從而產生制動效果。
[0003]申請號為201010198100.1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手動機械碟剎剎車鉗裝置,包括剎車鉗主體,剎車鉗主體上成對設置有制動片,剎車鉗主體設置有用於引導制動片移動的引導杆及滑移孔,傳統的引導杆為普通的螺杆,在遇到比較惡劣的工作環境下,雜物容易進入滑移孔並卡於引導杆及滑移孔之間,反覆磨損下,對引導杆造成破壞,直接影響了碟剎剎車鉗的使用壽命,其次傳統用於復位的片簧也會由於雜物卡於片簧上的夾角造成片簧可壓縮角度變小,影響碟剎剎車鉗的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避免引導杆受到磨損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剎車鉗主體,所述的剎車鉗主體上成對設置有制動片,所述的剎車鉗主體設置有用於引導制動片移動的引導杆及滑移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引導杆與滑移孔兩端埠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包括阻擋部與卡位部,所述的阻擋部設置於引導杆外周面與滑移孔內周面之間的縫隙,所述的滑移孔內周面設置有與卡位部相適配的卡槽。
[0006]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阻擋部阻擋引導杆和滑移孔之間進入的雜物,卡位部保證密封圈的固定,充分避免雜物進入對引導杆造成磨損。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卡槽朝向滑移孔的外側設置有用於存儲雜物的儲屑部。
[000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儲屑部的設置使兩側進入的雜物不會堆積在引導杆和滑移孔的縫隙內影響引導杆的正常工作,而使引入儲屑部,雜物的堆積也會擠壓密封圈對密封圈的固定進行加強。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儲屑部朝向滑移孔的外側設置有將雜物引導至儲屑部的引屑斜面。
[001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引屑斜面保證雜物能夠順利引導進入儲屑部,而不會卡在縫隙內進不去。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引導杆貫穿設置於成對的制動片,所述的引導杆位於制動片之間套設有彈簧。
[001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把片簧換成彈簧避免片簧上的夾角由於雜物可壓縮角度變小,保證正常運行。[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剎車鉗主體上設置有推動制動片移動的活塞及活塞腔,所述的活塞腔上設置有放氣螺栓,所述的放氣螺栓中部設置有放氣孔,所述的放氣螺栓包括插入活塞腔的杆部和伸出活塞腔的頭部,所述的頭部上設置有防塵套。
[0014]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相較之前在放氣螺栓安裝鎖定螺栓,防塵套既方便,密封效果也較為優秀。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防塵套包括通過彈性件連接的蓋帽及固定環,所述的杆部上設置有與固定環相適配的卡槽,所述的蓋帽設置於頭部遠離活塞腔的一端,所述的蓋帽內設置有形狀與頭部相適配的防塵腔。
[0016]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環用於固定防塵套,蓋帽用於阻擋放氣孔。
[00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蓋帽上的防塵腔遠離頭部的一端設置有按壓腔,所述的按壓腔截面呈梯形,所述的梯形兩側的斜邊為將防塵腔開口擴大的按壓面。
[001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按壓腔的設置使蓋帽便於打開,只要擠壓按壓面使防塵腔開口擴大,配合鬆動即可打開。
[001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彈性件、蓋帽及固定環的材質均為橡膠,所述的彈性件的柔軟度大於蓋帽及固定環。
[002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橡膠成本低廉,加工方便,非常適合防塵蓋的加工,其次彈性件的柔軟度大於蓋帽及固定環,保證蓋帽及固定環的密封及固定性。
[002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引導杆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引導杆分別設置於剎車鉗主體兩側靠近活塞腔的位置。
[002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兩個引導杆引導效果更好,設置靠近活塞腔的位置保證活塞腔的正常開閉。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局部剖視圖;
[0025]圖2為圖1中A的放大圖;
[0026]圖3為圖1中B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如圖1一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包括剎車鉗主體1,剎車鉗主體I上成對設置有制動片2,剎車鉗主體I設置有用於引導制動片2移動的引導杆3及滑移孔4,引導杆3與滑移孔4兩端埠之間設置有密封圈5,密封圈5包括阻擋部51與卡位部52,阻擋部51設置於引導杆3外周面與滑移孔4內周面之間的縫隙,滑移孔4內周面設置有與卡位部52相適配的卡槽41,阻擋部51阻擋引導杆3和滑移孔4之間進入的雜物,卡位部52保證密封圈5的固定,充分避免雜物進入對引導杆3造成磨損。
[0028]卡槽41朝向滑移孔4的外側設置有用於存儲雜物的儲屑部42,儲屑部42的設置使兩側進入的雜物不會堆積在引導杆3和滑移孔4的縫隙內影響引導杆3的正常工作,而使引入儲屑部42,雜物的堆積也會擠壓密封圈5對密封圈5的固定進行加強,定期對其清理即可。[0029]儲屑部42朝向滑移孔4的外側設置有將雜物引導至儲屑部42的引屑斜面43,弓丨屑斜面43保證雜物能夠順利引導進入儲屑部42,而不會卡在縫隙內進不去。
[0030]引導杆3貫穿設置於成對的制動片2,引導杆3位於制動片2之間套設有彈簧31,把片簧換成彈簧31避免片簧上的夾角由於雜物可壓縮角度變小,保證正常運行。
[0031]剎車鉗主體I上設置有推動制動片2移動的活塞6及活塞腔61,活塞腔61上設置有放氣螺栓7,放氣螺栓7中部設置有放氣孔71,放氣螺栓7包括插入活塞腔61的杆部72和伸出活塞腔61的頭部73,頭部73上設置有防塵套8,相較之前在放氣螺栓7安裝鎖定螺栓,防塵套8既方便,密封效果也較為優秀。
[0032]防塵套8包括通過彈性件83連接的蓋帽81及固定環82,杆部72上設置有與固定環82相適配的卡槽721,蓋帽81設置於頭部遠離活塞腔61的一端,蓋帽81內設置有形狀與頭部相適配的防塵腔811,固定環82用於固定防塵套8,蓋帽81用於阻擋放氣孔71。
[0033]蓋帽81上的防塵腔811遠離頭部73的一端設置有按壓腔812,按壓腔812截面呈梯形,梯形兩側的斜邊為將防塵腔開口擴大的按壓面8121,按壓腔812的設置使蓋帽81便於打開,只要擠壓按壓面使防塵腔開口擴大,配合鬆動即可打開。
[0034]彈性件83、蓋帽81及固定環82的材質均為橡膠,彈性件81的柔軟度大於蓋帽81及固定環82,橡膠成本低廉,加工方便,非常適合防塵蓋8的加工,其次彈性件83的柔軟度大於蓋帽81及固定環82,保證蓋帽81及固定環82的密封及固定性。
[0035]引導杆3的數量為兩個,引導杆3分別設置於剎車鉗主體I兩側靠近活塞腔61的位置,設置兩個引導杆3引導效果更好,設置靠近活塞腔61的位置保證活塞腔61的正常開閉。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包括剎車鉗主體,所述的剎車鉗主體上成對設置有制動片,所述的剎車鉗主體設置有用於引導制動片移動的引導杆及滑移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引導杆與滑移孔兩端埠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包括阻擋部與卡位部,所述的阻擋部設置於引導杆外周面與滑移孔內周面之間的縫隙,所述的滑移孔內周面設置有與卡位部相適配的卡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卡槽朝向滑移孔的外側設置有用於存儲雜物的儲屑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儲屑部朝向滑移孔的外側設置有將雜物引導至儲屑部的引屑斜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引導杆貫穿設置於成對的制動片,所述的引導杆位於制動片之間套設有彈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剎車鉗主體上設置有推動制動片移動的活塞及活塞腔,所述的活塞腔上設置有放氣螺栓,所述的放氣螺栓中部設置有放氣孔,所述的放氣螺栓包括插入活塞腔的杆部和伸出活塞腔的頭部,所述的頭部上設置有防塵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塵套包括通過彈性件連接的蓋帽及固定環,所述的杆部上設置有與固定環相適配的卡槽,所述的蓋帽設置於頭部遠離活塞腔的一端,所述的蓋帽內設置有形狀與頭部相適配的防塵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蓋帽上的防塵腔遠離頭部的一端設置有按壓腔,所述的按壓腔截面呈梯形,所述的梯形兩側的斜邊為將防塵腔開口擴大的按壓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件、蓋帽及固定環的材質均為橡膠,所述的彈性件的柔軟度大於蓋帽及固定環。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高密封性碟剎剎車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引導杆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引導杆分別設置於剎車鉗主體兩側靠近活塞腔的位置。
【文檔編號】F16D65/00GK203516536SQ201320630487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2日
【發明者】候志堅, 候智慧, 候興柱 申請人:瑞安市金吉機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