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稜鏡拋光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8:22:37

本發明涉及稜鏡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稜鏡拋光設備。
背景技術:
非接觸拋光是指工件與拋光工具在拋光時不發生接觸,僅僅使用拋光液衝擊工件表面,非接觸拋光的去除量小,加工稜鏡能夠獲得高面形精度和極低的粗糙度值。現有的非接觸拋光工藝包括離子束拋光、雷射拋光、等離子體輔助拋光等,這些非接觸拋光方法目前處於發展階段,存在設備和加工成本高、加工過程中的監測技術和精度控制技術要求高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公開了一種稜鏡拋光設備,解決了現有非接觸拋光技術加工成本高、檢測和精度控制要求高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稜鏡拋光設備,包括機架、連接機架的拋光輪、連接拋光輪且驅動拋光輪轉動的輪驅動裝置、用於噴出磁流變液體的噴嘴、設於機架上的工作檯、設於工作檯上且用於夾緊稜鏡的升降治具和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拋光輪設於升降治具上方,工作檯設有拋光液回收口,拋光液回收口連接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的收集器,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的出口連接噴嘴,噴嘴朝向升降夾具,噴嘴的位置和拋光輪的位置相配合且與升降夾具的位置相配合;拋光輪包括輪本體和伸入輪本體內的磁場發生裝置。
進一步,所述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還包括連接所述收集器的液體冷卻系統和水泵,水泵的入水口連接液體冷卻系統,水泵的出水口連接所述噴嘴。
進一步,所述磁場發生裝置由釹鐵硼或鐵氧體磁石製成。
進一步,所述輪本體的外表面形成網格槽。
進一步,所述升降治具包括治具臺、治具升降氣缸、設於治具臺上且用於支撐所述稜鏡的支撐架、設於支撐架右側的右導軌、用於卡住稜鏡右側的右滑塊、設於支撐架左側的左導軌和用於卡住稜鏡左側的左滑塊;治具升降氣缸連接治具臺的底部且驅動治具臺升降;左滑塊活動連接左導軌且沿著左導軌位移,右滑塊活動連接右導軌且沿著右導軌位移,左滑塊和右滑塊位移到位並配合實現卡緊稜鏡,
進一步,所述支撐架的頂部形成用於容納所述稜鏡的容納槽。
進一步,所述左導軌和所述右導軌沿著水平方向設置。
進一步,所述輪本體21由鋼材料製成。
進一步,所述左滑塊、所述右滑塊治具臺、所述支撐架、所述右導軌、所述右滑塊、所述左導軌和所述左滑塊均為塑料材料製成的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採用噴出磁流變液體的噴嘴和拋光輪配合,實現對升降治具上的稜鏡拋光,且採用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實現拋光液的循環利用,提高生產效率和拋光率,避免生產過程中的浪費。採用帶磁場的拋光輪和升降治具配合的結構,利用磁流變拋光技術,對稜鏡表面進行有效拋光,獲得高光鏡面效果;拋光效率高、拋光工藝簡單易操作,適合工業化生產中使用;磁流變液體綠色無毒環保,且價格低廉。加工成本低、檢測和精度控制操作人員的經驗或技能要求低要求低。
2、升降治具採用左滑塊沿著左導軌位移,右滑塊沿著右導軌位移。工作時左滑塊和右滑塊位移到位並配合實現卡緊稜鏡的結構,適合夾緊多種形狀的稜鏡,通用性強,夾具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一種稜鏡拋光設備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升降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拋光輪;21-輪本體;22-磁場發生裝置;3-噴嘴;4-工作檯;5-升降治具;51-治具臺;52-治具升降氣缸;53-支撐架;54-右導軌;55-右滑塊;56-左導軌;57-左滑塊;6-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61-收集器;62-液體冷卻系統;63-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和圖2所示實施例一種稜鏡拋光設備,包括機架1、連接機架1的拋光輪2、連接拋光輪2且驅動拋光輪2轉動的輪驅動裝置(未示出)、用於噴出磁流變液體的噴嘴3、設於機架1上的工作檯4、設於工作檯4上且用於夾緊稜鏡的升降治具5和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6。拋光輪2設於升降治具5上方,工作檯4設有拋光液回收口,拋光液回收口連接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6的收集器61,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6的出口連接噴嘴3,噴嘴3朝向升降夾具,噴嘴3的位置和拋光輪2的位置相配合且與升降夾具的位置相配合。
磁流變液體循環結構6還包括連接收集器的液體冷卻系統62和水泵63,水泵63的入水口連接液體冷卻系統62,水泵63的出水口連接噴嘴3。拋光輪2包括輪本體21和伸入輪本體21內的磁場發生裝置22,磁場發生裝置22由釹鐵硼或鐵氧體磁石製成。輪本體22的外表面形成網格槽(未示出)。拋光輪2採用網格槽的結構會產生磁場尖峰效應,使得拋光輪2局部表面磁場力增加,形成磁流變液體新的微型粘塑性凸起,增大強度,有利於提供拋光效率。
本實施例採用帶磁場發生裝置22的拋光輪2和升降治具5配合的結構,利用磁流變拋光技術,對稜鏡表面進行有效拋光,獲得高光鏡面效果;拋光效率高、拋光工藝簡單易操作,適合工業化生產中使用;磁流變液體綠色無毒環保,且價格低廉,循環使用避免浪費。加工成本低、檢測和精度控制操作人員的經驗或技能要求低要求低。
升降治具5包括治具臺51、治具升降氣缸52、設於治具臺51上且用於支撐稜鏡的支撐架53、設於支撐架53右側的右導軌54、用於卡住稜鏡右側的右滑塊55、設於支撐架53左側的左導軌56和用於卡住稜鏡左側的左滑塊57。治具升降氣缸52連接治具臺51的底部且驅動治具臺51升降。支撐架53的頂部形成用於容納稜鏡的容納槽,容納槽的形狀與稜鏡的形狀相配合。左導軌56和右導軌54沿著水平方向設置,左滑塊57活動連接左導軌56且沿著左導軌56位移,右滑塊55活動連接右導軌54且沿著右導軌54位移。本實施例工作時左滑塊57和右滑塊55位移到位並配合實現卡緊稜鏡,適合夾緊多種形狀的稜鏡,通用性強,夾具成本低。輪本體21由鋼材料製成;左滑塊57、右滑塊治具臺51、支撐架53、右導軌54、右滑塊55、左導軌56和左滑塊57均為塑料材料製成的結構。
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參見現有技術。
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發明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於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