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粉碎機的粉碎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7:40:47 1
專利名稱:一種微粉碎機的粉碎腔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粉碎機的粉碎結構,特別是適用於高速迴轉微粉碎機中的粉碎腔結構。
現有的微粉碎機多採用衝擊式粉碎機、輥磨機,其粉碎結構不同,衝擊式粉碎機採用依靠轉達子葉片稜角的衝擊力進行粉碎機理;輥磨機依靠磨輥和磨盤直接接觸壓縮研磨進行粉碎,存在問題如下一是由於運轉中能耗較大,如衝擊式刀板的風阻、輥磨式的磨擦損失,都作了大量的無用功;二是粉碎結構不合理,粉碎空間較大,造成粉碎細度不好,一般只能達到d50=15-30微米,且粒度分布不均勻;三是磨損大,尤其是直接接觸的輥磨式機;四是噪聲大、安全性、穩定性差,經常要檢修。
為了解決上述粉碎結構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機械磨損小、粉碎能力強、粒度分布均勻、便於開啟,易於維修且噪聲低的粉碎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微粉碎機的粉碎腔結構,其特點為由轉子外表面與定子襯套內表面組成,所述轉子外表面與定子襯套內表面分別開設有溝槽,所述溝槽間距為K,K為1.5-2mm。
上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點為所述轉子外表面上的溝槽呈多個鋸齒形溝槽,所述鋸齒形溝槽齒高為F,F為5-8mm,齒長為b,b為10-15mm;所述定子襯套內表面上的溝槽呈螺旋狀溝槽,所述螺旋狀溝槽節距為C,C為60-90mm,螺距為A,A為20-30mm,槽深為G,G為7-10mm。
上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點為所述定子襯套內表面和螺旋狀溝槽呈多頭梯形或半圓形;所述半圓形螺旋槽之間開有多段交錯排列的直槽,所述直槽槽深為G,G為7-10mm,槽寬為E,E為8-10m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物料在定子襯套內表面和轉子外表面形成的狹窄空間即粉碎區內進行粉碎,定子襯套內表面製成多頭螺旋溝槽代替過去同類型機單頭螺旋溝槽,有效提高了功效,由於增加了分段交錯排列的直線形溝槽,以迫使沿螺旋溝槽走向上升的氣料流在每一個直線形溝槽處發生反衝擊,氣料流分流,形成渦旋,造成粒子間的相互激烈碰撞,增強了粉碎功能,這種反衝擊和形成渦旋的結構是過去微粉碎機沒有的。轉子的外表面開有許多鋸齒形直線溝槽,較過去同類型微粉碎機半圓形溝槽衝擊功效大為增強。轉子的高速旋轉和外加引風機是形成氣料流在狹窄的粉碎區高速旋轉衝擊並形成激烈的螺旋狀渦流的原動力。由進料器定量供給並與空氣一起從下部吸氣口進入機內的物料,經皮帶拖動的高速旋轉的轉子沿圓周方向均勻分散後到達轉子與定子襯套形成的粉碎區,物料被捲入這種很窄距離的溝槽中產生激烈的螺旋狀渦流引起旋轉,通過粒子間的相互碰撞並與定子襯套壁面磨擦而粉碎。在本實用新型的機殼外安裝有水冷夾套,接入冷氣機可實現冷風低溫粉碎。
本實用新型改進了粉碎腔結構,具有如下優點1、電能消耗省,是過去機械式粉碎機的一半,僅為氣流粉碎機的1/3~1/4,自身發出的熱量小,特別適用於熱敏性物料的粉碎。
2、操作容易,性能穩定,粉碎特性受轉速的影響大,受物料粒徑、供應量、風量等影響小,運行條件給定容易,在運行中,即使除轉速以外條件發生變動,也不會對粒度造成太大影響。
3、定子分割成兩半,能方便地開啟,易於內部檢查,清掃方便。
4、本機振動小、噪聲低、安全性高;轉子對空氣阻力小,所以不受高轉速制約,運行安靜平穩不需特別防噪措施。安全方面,即使有異物進入,由於是立式下部外吸進料,不會損壞機器。
5、由於採用了新的粉碎腔結構,對粉碎的物料易於造球,產品的球狀化對物料的流動性、充填性、帶電性都會產生有利的效果,對設備零件磨擦磨損小,可以改善各種物品的形狀以及表面改性性能,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立式高速迴轉微粉碎機外觀結構示意圖;圖2為迴轉原理圖;圖3為轉子外表面鋸齒形溝槽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鋸齒形溝槽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為定子襯套內表面多頭梯形或半圓形螺旋槽與直槽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定子襯套內表面半圓形螺旋槽的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
由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電機5安裝在機座上,通過皮帶輪與立式高速迴轉微粉碎機主軸連接,主軸上安裝有轉子2,定子襯套固定安裝在機殼上;轉子2直徑為d,d為300-500mm,高度為h,h為400-600mm,轉子外表面3與定子襯套內表面4開設有多個溝槽,溝槽之間的間距為K,K為1.5-2mm;轉子外表面3上的溝槽呈鋸齒形,其溝槽齒高為F,F為5-8mm;齒長為b,b為10-15mm;定子襯套直徑為d,d為305-506mm,高度為h,h為400-600mm;定子襯套內表面4的溝槽呈多頭梯形或半圓形螺旋形,半圓形螺旋槽8節距為C,C為60-90mm,螺距為A,A為20-30mm,槽深為G,G為7-10mm,在半圓形螺旋槽9之間還開設有多段交錯排列的直槽9,直槽9槽深為G,G為7-10mm,槽寬為E,E為8-10mm;帶有鋸齒形溝槽7的轉子外表面3與帶有多頭梯形或半圓形螺旋槽8的定子襯套內表面4形成粉碎區6;物料由下部吸氣口1進入機內,經電機5驅動皮帶輪拖動高速旋轉的轉子2沿圓周方向均勻分散後到達轉子外表面3與定於襯套內表面4形成的粉碎區6內,物料被捲入進很窄距離的溝槽中產生激烈的螺旋狀渦流引起旋轉,通過粒子間的相互碰撞並與定子襯套壁面磨擦粉碎,微細粉由出料口10排出。為實現冷風低溫粉碎,機殼外還裝有水冷夾套,由管道接入冷氣機可實現冷風低溫粉碎。
權利要求1.一種微粉碎機的粉碎腔結構,其特徵在於由轉子外表面與定子襯套內表面組成,所述轉子外表面與定子襯套內表面分別開設有溝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子外表面上的溝槽呈多個鋸齒形溝槽,所述定子襯套內表面上的溝槽呈螺旋狀溝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子襯套內表面和螺旋狀溝槽呈多頭梯形或半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半圓形螺旋槽之間開有直槽。
5.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槽為多段交錯排列。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溝槽間距為K,K為1.5-2mm。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鋸齒形溝槽齒高為F,F為5-8mm,齒長為b,b為10-15mm。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狀溝槽節距為C,C為60-90mm,螺距為A,A為20-30mm,槽深為G,G為7-10mm。
9.根據權利要求4、5所述的粉碎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槽槽深為G,G為7-10mm,槽寬為E,E為8-1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粉碎機的粉碎腔結構,尤其適用於立式高速迴轉微粉碎機的粉碎腔結構,主要由轉子外表面與定子襯套內表面組成,在轉子外表面與定子襯套內表面上分別開設有多個特殊形狀的溝槽,溝槽之間開有多個分段交錯排列的直槽,該設備能耗省,操作容易,性能穩定,便於開啟,易於檢修、噪聲低、安全性高,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
文檔編號B02C13/00GK2476341SQ01220339
公開日2002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28日
發明者趙佳群 申請人:趙佳群, 郭彬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