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送你一封發財信

2023-10-25 15:20:07

民國年間,遼河口匪患猖獗。遼西悍匪大玉子雄踞一方,打的是劫富濟貧的旗號,幹的卻是燒殺搶掠的勾當,人們提起大玉子都膽戰心驚。大玉子讀過書,每次行動之前,他都給搶劫對象寫一封客客氣氣的勒索信,在每封信的信封上都親筆手書「恭喜發財」四個字,所以當地人稱「發財信」。可收到「發財信」的富戶土豪就愁雲慘澹了,像收到了閻王爺的邀請函。

遼西有個叫沙坨子的小村,村裡有一戶李姓人家,戶主李老財是個出名的老實人,靠著祖上餘蔭,加上平素克勤克儉,攢下了二十垧好地,日子過得比較殷實。

這一日,家丁打開大門時,發現門楣上躺著一封「發財信」。李老財一見這封「發財信」,差點兒沒暈過去。

李老財哆哆嗦嗦地展信觀看,上寫:「李兄鈞鑑,玉某近日生意經營不善,弟兄生計困難,難以為繼,想從李兄處暫借一百塊大洋,限三日送到鬼子溝。詳細地址自有人告知,在此不一一贅述。得罪之處,望海涵,玉某不勝感激。祝兄臺家財興旺,福壽康寧!」落款是個龍飛鳳舞的「玉」字。

李老財看完之後,腦袋嗡嗡直響,感到血都湧到了頭上,喉嚨發乾,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家裡只有十塊大洋,還是多年積攢下來的,上哪兒弄一百塊大洋啊!

李老財急得團團轉,一點主張也沒有。湊不上一百塊大洋,土匪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土匪一怒之下,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想到此處,李老財決定,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得對家人和幾個長工做個交代。

他讓帳房蔡慶來把人都召集起來,他哆哆嗦嗦了半天,總算交代明白了。意思是,家裡收到了「發財信」,限期三天,交出一百塊大洋,如交不出的話,怕難善了。言外之意就是「你們是無辜的,去帳房領完工錢,都各自散了吧」。

帳房蔡慶來是個沉穩精細的中年人,他見李老財遇到困難,能以己度人,便暗自點頭。安置完瑣碎事項後,他轉身回到李老財身邊。李老財見他沒走,擺手說:「老夥計,你也先出去躲躲吧。」

蔡慶來問,「東家,此事您打算怎麼辦?」

李老財無精打採地說:「還能怎麼辦?親自去一趟鬼子溝唄,看能不能打個商量,如果土匪不開面,就由著他們吧。」

蔡慶來急了:「東家啊,沒錢和他們商量個啥?那是有去無回啊。我倒有個辦法,東家您能相信我嗎?」

「咱們多少年的朋友了,我怎能不相信你呢?」

「那好,東家您把現有的大洋都交給我,然後去親友那兒躲十天。最多十天之後,我給您了結此事。」

李老財擔心地問:「你打算怎麼了結此事?」

蔡慶來一笑,說:「天機不可洩露。」

李老財沒辦法,卻還是擔心:「你有把握嗎?」

蔡慶來點點頭,肯定地回答:「東家放心!」

李老財走後,蔡慶來模仿大玉子的筆跡,寫了十封「發財信」,連夜投遞出去。第二天,縣裡有名的富紳大戶都收到了「發財信」。

各個綹子本來相安無事,這次大玉子越界通吃,其他綹子不樂意了,紛紛派人過來問詢。縣裡大戶們更是炸了鍋,聯名上書,一致要求縣裡必剿這股土匪。

一天裡,全縣震動。大玉子蒙了一下,隨後冷笑道:「好你個李老財,敢在我面前搞鬼!」

當天晚上,李老財家燈火通明,蔡慶來坐在太師椅上自斟自飲。忽而,蔡慶來朗聲道,「大當家的,既然來了,請進來吧!在下早已備下好酒,恭候多時了。」

大玉子沉著臉,推門而入:「為什麼冒我的名,發下這些『發財信?」

蔡慶來一笑:「不如此,大當家的肯來一見嗎?」

「你要見我,何須如此大動幹戈?」大玉子慢慢摸出匣子槍,打開保險,推子彈上膛,頂在蔡慶來的太陽穴上,「李老財,現如今,沒有令我信服的理由,怕你吃飯的傢伙要搬家了。」

蔡慶來正色起身,抱拳說:「大當家,且聽我一言。遼河口各路義軍不少,大當家的高舉義旗,劫的卻是不義之財,江湖人士紛紛投靠。如果像李老財這樣本分人家都要打劫,那江湖義字從何談起?如果沒有義字,大當家的綹子還會久遠嗎?」

大玉子想了想,挪開匣子槍,湊過來:「李老財,你如果沒錢,那是小事情。說出來,我可以放過你,何必弄出這些事來?」

蔡慶來說:「我不是李老財,只是李老財的一個帳房,我叫蔡慶來。如今我想告訴大當家的是,如果各個綹子互相傾軋,縣裡大戶們一致要求剿匪,大當家以為,你會撐多久?」

大玉子笑了,讚許地說:「你果然是個人才,生逢亂世,與其做一個帳房,不如到我這裡做二當家吧。」

蔡慶來正色答道:「承蒙大當家看得起,無奈蔡某另有任務,只能抱歉了。既然冒充了大當家的發出『發財信,總得讓大當家有個發財的機會。」

大玉子哈哈大笑,問:「什麼機會?」

「後坨子有個暴發戶丁大發,是個專門欺壓良善的惡主兒,他最近投靠了日本人,成立了保安團。我最近聽說,他籌集了二十萬大洋,準備孝敬他的日本主子。我給他發了『發財信,相信不久魚兒就能咬鉤,不知道大當家的敢不敢吞下這條大魚?」

「丁家大院四角修有炮樓,請了炮手看家護院,守得鐵桶一樣,要咬開它得多大損傷,你拿我弟兄的命開玩笑嗎?」

「如果我能把他調出來呢,是否會方便很多?」

「你調他出來,我就下網捕魚。」大玉子說完,並不耽擱,轉身而去。

蔡慶來拿著「發財信」和十塊大洋,來求見丁大發,一見面就直截了當地說:「丁員外,請您幫幫忙,都是鄉裡鄉親的,斷不能讓土匪猖獗。這大洋是我們東家僅有的,請您一定幫幫忙。」

丁大發眯縫著三角眼看了看蔡慶來手裡的大洋,裝模作樣地說:「匪患猖獗啊,蔡先生,丁某不是不幫,實在是愛莫能助啊。」

蔡慶來繼續央求:「丁員外,這十裡八鄉的,只有您的實力最強,您要不管,我們都得被土匪吃掉啊。」

丁大發掂了掂手裡的「發財信」,嘆氣道:「瞧,我這也一籌莫展呢。」

蔡慶來義憤填膺:「什麼?您也收到了信?我看這股土匪是找死。」蔡慶來仔仔細細看了看這封「發財信」,小心翼翼地建議說,「丁員外,不如藉此機會收拾了這股土匪。」

丁大發瞪起三角眼:「蔡先生,你有何高見?」

蔡慶來提筆寫出八個大字,「假意送銀,暗藏伏兵」。

丁大發一見這八個大字,哈哈大笑。

三天期限一到,丁大發讓他的保安團扮成莊丁,押著裝大洋的車,緩緩來到指定地點。左等右等,土匪根本就沒來。丁大發氣得七竅生煙,正想派人打探一下,忽見丁家大院火光沖天。等丁大髮帶兵趕回去,土匪已將大院洗劫一空,帶著大洋回去了。

丁大發一口氣沒上來,差點兒氣死。等他緩過勁兒來,才發現,蔡慶來早已消失不見。

有人說,蔡慶來是抗聯義士,也有人說,蔡慶來去了大玉子的綹子,專門寫「發財信」。從那兒之後,「發財信」只給惡貫滿盈的壞人,卻從不騷擾無辜的百姓,當地人也稱其為「仁義信」。

同类文章

救賊

明洪武年間,天方縣新任縣令叫王存寶,30多歲,眼小面黃。他上任沒多久,就制服了賊夫妻劉勝、張菊香,還剿滅了為害多年的山匪。   說起劉勝、張菊香,可謂賊名響亮,近兩年,他倆明裡賣豆腐,順手摸金子,得手後兔子似的跑回家。那金子只要進了他家門,就是挖地三尺也找不出來了,就像化了一樣。   這天

七竅塞

  亂世藏金,盛世藏玉。時逢康乾盛世,「廣軒閣」少東家邵倉當然懂得這個老理兒。這天清晨,邵倉帶上家丁牛二,又到偏遠鄉村尋寶去了。   山路難走,日頭又毒,沒走上兩個時辰,主僕二人已累得滿身臭汗。就在嗓子眼兒噌噌躥火的當兒,牛二突然撒丫子開跑:「少東家,快看,村口有水井!」   抬眼望去,不

血色軍號聲

 我二爺華青施18歲時,是國民黨第9軍的司號兵,軍長是杜聿明中將。   當時,每個連都有一個號兵。軍號有「嗒當嘀利」四個音符,經過排列組合,編出不同號譜。平時,官兵聽號聲起床、出操、開飯、熄燈;打起仗來,集合、散開、衝鋒、撤退,號令如山,連戰馬聽見隱蔽號都應聲臥地。   那年,第9軍被編入

熊膽

 這天,迦路瓦山下的藏族村落裡來了一個漢人,他在村頭一株大樹上貼了一張告示,用藏語寫著:「誠徵勇士捕獵活熊,每頭1000元。」   告示迅速吸引了全村老少。雖然迦路瓦山上有大量黑熊,但它們性情暴戾,體形龐大,捕獵起來非常困難。現在這個漢人竟要求捕活熊,就更加危險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活。

倒錯的穿

劉凱買了一張由寧波去上海的船票,開船時間是晚上七點。劉凱沒排隊就提前上了船。呵呵,因為輪船碼頭的值班經理是他的老同學。   大約半小時後,其他乘客才陸續上了船。   劉凱住二等艙,房內有三張床鋪。他的兩位室友,一個是矮矮胖胖的上海老太,另一個是長相帥氣的山東小夥。   為了消磨時間,劉凱決

隔行隔山

 京城有個瓷器店,店老闆叫宋士河,憑著他獨特的經營之道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這一年,愛熱鬧的乾隆皇帝在皇宮裡開闢出商業一條街,這條街上酒肆茶樓應有盡有,和一般的商業街毫無二致,唯一不同的便是所有的店鋪經營者都是宮裡的太監宮女,顧客自然是乾隆和宮裡大小嬪妃與皇宮貴胄。   皇宮商業街經營

神秘的竊賊

 這天,綠蔭城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富豪馬練的報案,說他全家外出旅遊回來,發現家中被盜,凡是沒有放到保險柜裡的貴重物品都被偷走了。   刑警大隊長梁鴻帶領警察趕到現場察看,發現馬家的防盜門、防護欄、報警系統等絲毫無損,家中也沒有留下任何偷盜者的指紋。   馬練沮喪地說:「我放在抽屜裡的幾萬塊錢

清妃陵飄出古裝人

 沉睡地下200多年的逸妃陵在河北某地被發現,但挖掘的時候卻怪事連發。先是工棚裡半夜鬧鬼,後是挖掘的工人失蹤,最後又全部離奇死亡,致使挖掘工作無法進行,只能暫時停了下來。   省公安廳成立了「逸妃陵專案組」,刑偵處處長劉剛親自出馬,帶領周揚和郭力趕往案發現場。   在離妃子陵一公裡的地方,

燒包袱

 馬上就到鬼節了,按老北京民間的習俗,七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燒包袱。其實就是把燒紙、銀錠什麼的裝進紙糊的包袱裡,上面寫上三代祖上的名字,然後由晚輩進行焚化。包袱年年燒,可今年燒包袱卻鬧出了大風波,因為天香閣的妓女英蓮也要燒包袱。   英蓮是天香閣的頭牌,不僅模樣可人,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

惡匪剋星

 早年,癩頭山下有個田家村,村裡除了老李頭一家,其他都是田姓。   村外的大路邊有片瓜田,這天,老李頭起了個大早,扛著钁頭剛到瓜田,就見一胖一瘦兩個過路的漢子正在瓜田裡摘瓜。他們摘一個,用拳頭砸開,啃兩口就丟在一旁,半爿地都被糟蹋了。   老李頭不樂意了:「我說你們兩個後生,走路口渴了,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