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旋轉觀賞車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8:48:14 1
專利名稱:連續旋轉觀賞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續旋轉觀賞車,該車可產生連續的往復旋轉運動。
現有的觀賞車,有水車、風車,該車是將風車輪或水車輪架設在一個支架上,作為陳列品觀賞,缺乏動感,且趣味性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連續旋轉觀賞車,該車構造精湛,傳動方式獨特,可產生連續的往復旋轉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連續旋轉觀賞車,有機體支架,其上裝有風車輪,風車輪通過軸承安裝在機體支架的頂部,風車輪軸的左、右端部按相反方向各纏繞一條拉線,機體支架的中部裝有一對離合輪,離合輪軸的兩端分別裝有左擺臂及右擺臂,所述拉線的另一端頭分別固定在左擺臂及右擺臂的端頭上,左右擺臂上各鉸裝一個離合擺塊,離合輪軸中部固定有皮帶輪,機體支架的下部裝有上蓄能輪、下蓄能輪及主動輪,主動輪與皮帶輪用傳動皮帶聯接,上蓄能輪與主動輪同軸安裝,下蓄能輪與上蓄能輪上安裝蝸圈彈簧。本實用新型工作前,由人工旋轉上蓄能輪,給蝸圈彈簧輸入能量,當本實用新型工作時,上蓄能輪開始釋放能量,帶動主動輪旋轉,通過皮帶輪帶動離合輪作正向運動,離合輪將帶動左擺臂向下擺動,通過拉線牽動風車輪作正向旋轉此時,風車輪軸的右端將卷繞拉線,使右擺臂向上擺動,當其擺動到預定位置時,在重力的作用下,左擺臂上的離合擺塊與離合輪脫離接觸,右擺臂上的離合擺塊與離合輪結合,靠風車輪的慣性帶動離合輪反向轉動,並通過皮帶輪給上蓄能輪蓄能,當達到平衡點後,上蓄能輪再次釋放能量,通過右擺臂帶動風車輪作反向旋轉運動,由此實現本實用新型連續的往復旋轉運動。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構造精湛,傳動方式獨特,動感性及趣味性強的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風車輪安裝示意圖(
圖1P-P剖視圖)圖3、離合輪安裝示意圖(
圖1R-R剖視圖)圖4、上、下蓄能輪安裝示意圖(
圖1K-K剖視圖)圖5、蝸圈彈簧安裝示意圖(圖4A-A剖視圖)參見附
圖1、2,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旋轉觀賞車,有機體支架4,其上裝有風車輪1,風車輪通過軸承安裝在機體支架的頂部,風車輪共有兩個,分裝在機體支架兩邊,每個風車輪由多個前彎的葉片2和固定在葉片上的輪環3構成,風車輪採用優質木材製成,固定在風車輪軸14上,該軸的左、右端部按相反方向各纏繞一條拉線5,該軸的兩端設有裝飾端蓋13,參見附圖3,機體支架的中部裝有一對離合輪8,分裝在機體支架兩側,該輪是木質輪,其上均布八個銷釘10,離合輪軸的兩端分別裝有左擺臂6及右擺臂7,所述拉線的另一端頭分別固定在左擺臂及右擺臂的端頭上,左右擺臂上各鉸裝一個離合擺塊9,根據擺臂運動位置的不同,在重力的作用下,離合擺塊可以將左、右擺臂與離合輪結合在一起運動或分離開,離合輪軸12中部固定有皮帶輪11,兩端設有裝飾端蓋13,參見附圖4,機體支架的下部裝有上蓄能輪18、下蓄能輪19及主動輪15,主動輪與皮帶輪用傳動皮帶16聯接,也可以用一根螺旋彈簧代替傳動皮帶,上蓄能輪與主動輪安裝在動力軸17上,該軸的兩端設有裝飾端蓋13,參見附圖5,下蓄能輪與上蓄能輪上安裝蝸圈彈簧20。
權利要求1.一種連續旋轉觀賞車,有機體支架(4),其上裝有風車輪(1),其特徵在於,風車輪通過軸承安裝在機體支架的頂部,風車輪軸(14)的左、右端部按相反方向各纏繞一條拉線(5),機體支架的中部裝有一對離合輪(8),離合輪軸的兩端分別裝有左擺臂(6)及右擺臂(7),所述拉線的另一端頭分別固定在左擺臂及右擺臂的端頭上,左右擺臂上各鉸裝一個離合擺塊(9),離合輪軸(12)中部固定有皮帶輪(11),機體支架的下部裝有上蓄能輪(18)、下蓄能輪(19)及主動輪(15),主動輪與皮帶輪用傳動皮帶(16)聯接,上蓄能輪與主動輪同軸安裝,下蓄能輪與上蓄能輪上安裝蝸圈彈簧(20)。
專利摘要一種連續旋轉觀賞車,有機體支架,其頂部裝有風車輪,風車輪軸的左、右端部按相反方向各繞一條拉線,機體支架的中部裝有一對離合輪,離合輪軸的兩端分別裝有左擺臂及右擺臂,拉線的另一端頭固定在左、右擺臂的端頭上,左右擺臂上各鉸裝一個離合擺塊,離合輪軸中部固定有皮帶輪,機體支架下部的主動輪與皮帶輪用傳動皮帶聯接,上蓄能輪與主動輪同軸安裝,下蓄能輪與上蓄能輪上安裝蝸圈彈簧。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構造精湛,傳動方式獨特,動感性及趣味性強的優點。
文檔編號A63H33/00GK2308425SQ9722582
公開日1999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9日 優先權日1997年9月9日
發明者邊海華, 張忠義, 朱學文 申請人:包頭市三松對外經貿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