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門防撞緩衝條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21:23:24 2
電動門防撞緩衝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門防撞緩衝條,它包括平面、與所述平面兩邊一體連接的凸弧面,所述平面與凸弧面形成容置空間,所述平面背離凸弧面的一面上設置有兩個L型卡爪,所述L型卡爪以平面中心線為軸心線對稱設置且其爪部逆向延伸,所述容置空間內設有對稱的兩個弧形支撐部,所述弧形支撐部分別與平面以及凸弧面一體連接,所述弧形支撐部的間距比所述L型卡爪的間距小。一方面在平面與凸弧面形成的容置空間內設置對稱的兩個弧形支撐部,並且使得弧形支撐部與平面、凸弧面一體連接;另一方面將兩個弧形支撐部的間距設置得較小,這樣均有利於提高凸弧面受擠壓而恢復原狀的能力。
【專利說明】電動門防撞緩衝條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屬於電動門的零部件領域,涉及一種緩衝條,具體涉及一種電動門防撞緩衝條。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電動門逐漸替代普通機械門而被廣泛應用於星級賓館、寫字樓、電梯等場所。電動門在使用與控制上,有手動與自動控制系統以滿足用戶對工業門的開啟和關閉要求;在安全可靠性上,關門時設有門體防卡堵或紅外線傳感等功能。緩衝條是電動門的重要零部件,當電動門關閉時起到緩衝的作用,從而防止硬質門板的相互碰撞,可以延長電動門的使用壽命。
[0003]現有的電動門防撞緩衝條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平面I』、與平面I』兩邊一體連接的弧面2』、設置在平面I』背離弧面2』的一面上且對稱設置的L型卡扣4』,所述平面I』和弧面2』形成容置空間3』,所述容置空間3』內設置有連接平面I』和弧面2』的支撐塊5』,所述支撐塊5』垂直於平面I』。由於這種緩衝條形成了較大的容置空間3』,並且僅用兩個平行的支撐塊5』進行支撐,導致其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壓變形而不能恢復原樣,失去了應有的緩衝作用。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電動門用防撞緩衝條。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門防撞緩衝條,它包括平面、與所述平面兩邊一體連接的凸弧面,所述平面與凸弧面形成容置空間,所述平面背離凸弧面的一面上設置有兩個L型卡爪,所述L型卡爪以平面中心線為軸心線對稱設置且其爪部逆向延伸,所述容置空間內設有對稱的兩個弧形支撐部,所述弧形支撐部分別與平面以及凸弧面一體連接,所述弧形支撐部的間距比所述L型卡爪的間距小。
[0006]優化地,所述弧形支撐部朝平面的兩邊凸出。
[0007]進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撐部與平面以及凸弧面的連接處設有第一凹槽。
[0008]進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撐部的中心線處設有第二凹槽。
[0009]進一步地,兩個所述弧形支撐部間的平面上設有波浪形凸紋。
[0010]進一步地,兩個所述弧形支撐部間設有接觸式信號線。
[0011]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電動門防撞緩衝條,一方面在平面與凸弧面形成的容置空間內設置對稱的兩個弧形支撐部,並且使得弧形支撐部與平面、凸弧面一體連接;另一方面將兩個弧形支撐部的間距設置得較小,這樣均有利於提高凸弧面受擠壓而恢復原狀的能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附圖1為常規電動門防撞緩衝條的主視圖;
[0013]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動門防撞緩衝條的主視圖;
[0014]其中,I』、平面;2』、弧面;3』、容置空間;4』、L型卡扣;5』、支撐塊;1、平面;2、凸弧面;3、容置空間;4、L型卡爪;41、爪部;5、弧形支撐部;51、第一凹槽;52、第二凹槽;53、波浪形凸紋。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0016]以下關於方向的定義中,均是按照圖2中觀察到的方向予以定義的。並且為了方便敘述,定義平面I左側的一邊為a邊,平面I右側的一邊為b邊;圖2既是電動門防撞緩衝條的主視圖,也是其端面視圖,因此a邊、b邊還分別與電動門防撞緩衝條的端面相垂直。
[0017]如圖2所示的電動門防撞緩衝條,主要包括平面1、凸弧面2、L型卡爪4和弧形支撐部5。
[0018]其中,凸弧面2與平面I的兩邊一體連接,從而形成與其形狀對應的容置空間3。而平面I背離凸弧面2的一面(即平面I的底面)上設置有兩個L型卡爪4 ;這兩個卡爪4以平面I的中心線為軸心線對稱設置,並且其爪部41逆向延伸(即向外延伸),用於將該防撞緩衝條卡合固定在電動門上。
[0019]弧形支撐部5有兩個,它們設置在容置空間3內並且以容置空間3的中心線為對稱軸;並且弧形支撐部5的上端與凸弧面2 —體連接,其下端與平面I 一體連接,從而圍成一小容置空間,可以在這個小容置空間內嵌設諸如接觸式信號線、壓力傳感器等感應器件,使得電動門關門後在夾住異物或者人體的情況下可以自動打開,防止夾傷。這兩個弧形支撐部5的凸弧可以相背設置,從而形成端面類似於圓形的結構;也可以相向設置,從而形成端面類似於X形的結構;但是它們的距離不能太遠,否則容易造成受壓變形而不能恢復原樣的情緒,因此兩個弧形支撐部5的最大間距應控制在比兩個L型卡爪4的間距小。
[0020]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弧形支撐部5的凸弧朝平面I的兩邊(a邊和b邊)凸出,即兩個弧形支撐部5的凸弧相背設置形成其端面類似於圓形的結構。為了提高弧形支撐部5受壓變形的能力,使得其在受到較小壓力時即可產生形變,一方面弧形支撐部5與平面I以及凸弧面2的連接處設有第一凹槽51 ;另一方面弧形支撐部5自身的中心線處設有第二凹槽52,並且該第二凹槽52設置在兩個弧形支撐部5相向設置的面上。而位於兩個弧形支撐部5間的平面I上一凸起塊,凸起塊的上表面為波浪形凸紋53,一方面能夠限制防撞緩衝條形變的程度,提高其恢復原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輔助固定或者連接接觸式信號線等感應器件。
[0021]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門防撞緩衝條,它包括平面(1)、與所述平面(1)兩邊一體連接的凸弧面(2),所述平面(1)與凸弧面(2)形成容置空間(3),所述平面(1)背離凸弧面(2)的一面上設置有兩個L型卡爪(4),所述L型卡爪(4)以平面(1)中心線為軸心線對稱設置且其爪部(41)逆向延伸,其特徵在於:所述容置空間(3)內設有對稱的兩個弧形支撐部(5),所述弧形支撐部(5)分別與平面(1)以及凸弧面(2) —體連接,所述弧形支撐部(5)的間距比所述L型卡爪(4)的間距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門防撞緩衝條,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支撐部(5)朝平面(1)的兩邊凸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門防撞緩衝條,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支撐部(5)與平面(1)以及凸弧面(2)的連接處設有第一凹槽(51)。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門防撞緩衝條,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支撐部(5)的中心線處設有第二凹槽(52)。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門防撞緩衝條,其特徵在於:兩個所述弧形支撐部(5)間的平面(1)上設有波浪形凸紋(53)。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門防撞緩衝條,其特徵在於:兩個所述弧形支撐部(5)間設有接觸式信號線。
【文檔編號】E05F5/02GK204040725SQ201420536481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8日
【發明者】王聰, 仝國虎, 周偉 申請人:申波菲勒密封元件(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