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3:24:34 3
專利名稱: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具體地說,涉及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
背景技術:
據統計,我國農業灌溉用水量佔全國總用水量的百分之八十,而稻田灌溉用水量 又佔農業用水的百分之六十五。而目前在農村,農用水浪費現象很普遍,由於農田放水需要 人去管,水來了就要去開水,水放足了就要用人去關,很麻煩。而現在的農民大多在工廠打 工,多數農田灌水均無人管理,水的流失非常嚴重,造成水源的巨大浪費。因此,需要一種新 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節約人力、財力的農田灌溉用省工節 水自動閥。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包括控制閥部分和 執行機構部分,所述控制閥部分包括閥杆、閥瓣和閥座,所述閥杆的一端與閥瓣的頂部固定 連接、另一端設有調節槽II,所述閥座的一側設有定位套,所述閥座的底部與進水管連接; 所述執行機構部分包括支撐杆、支撐架、旋轉軸、調節套、浮箱和配重,所述支撐杆的一端固 定在定位套內、另一端通過鎖緊螺釘與調節套連接,所述調節套上設有調節板,所述支撐架 的兩端開有調節槽I,所述支撐架通過該調節槽I及螺母I固定在調節板上,所述旋轉軸的 兩端均固定在支撐架上,所述旋轉軸的中間頂部連接有控制杆,該控制杆的一端設有調節 槽III,所述控制杆通過調節槽III、II及螺母II與閥杆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與 配重固定連接,所述配重與旋轉軸間的控制杆上設有調節板,該調節板上開有多個調節孔, 所述調節板通過插銷和調節孔固定在控制杆上,所述調節板的底部與浮箱連接。本實用新型採用浮箱的重力和農田裡水的浮力來實現閥的開閉,所述旋轉軸的兩 端均固定在支撐架上,旋轉軸上連接有控制杆,該控制杆一端與閥杆連接,另一端與配重連 接,在配重與旋轉軸間的控制杆上設置了與浮箱連接的調節板,當田地裡需要水時,浮箱在 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並帶動控制杆以旋轉軸為中心軸旋轉,閥杆上升,使得閥瓣與閥座分 開,閥開啟;隨著田地裡水位的上升,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浮箱上升,控制杆旋轉,閥杆下降, 閥瓣與閥座貼合,閥關閉。整個過程全自動,無需人去管理,這樣就避免了田地裡水量的過 多或過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節省了勞動力,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本實用新型的閥瓣採用筒形結構,筒形結構的閥瓣切面積小,可有效地減少水對 其的阻力,提高了閥瓣與閥座間的密封性。本實用新型為了便於調節閥瓣與閥座間的密封性,在支撐架的兩端開設了調節 槽I,將支撐架通過調節槽I及螺母I固定在調節板,同樣在控制杆的一端也設置了調節槽 III,在閥杆的一端開設了調節槽II,將控制杆通過調節槽III、II及螺母II與閥杆固定連 接。為了可以準確地控制調整田地裡水的深度,使之能夠滿足農作物在各個生長期不同的需水量,提高農作物產量,在調節板上開了多個調節孔,並將調節板通過插銷和調節孔固定 在控制杆上,根據需要可以設置每兩個調節孔間的距離。本實用新型的有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節約水源、提高水的利用率,節約人 力,減輕農民負擔。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其中1、閥杆,2、閥瓣,3、閥座,4、調節槽11,5、定位套,6、進水管,7、支撐杆,8、支 撐架,9、旋轉軸,10、調節套,11、浮箱,12、鎖緊螺釘,13、調節板,14、調節槽I,15、螺母I, 16、控制杆,17、調節槽III,18、螺母II,19、調節板,20、調節孔,21、插銷,22、透氣孔,23、透
氣管,24、彈性密封墊圈,25、限位裝置,26、配重,27、田埂。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包括控制閥部分和執行機構部分,所述 控制閥部分包括閥杆1、閥瓣2和閥座3,為了減少水對閥瓣2的阻力,將閥瓣2採用筒形結 構,閥杆1的一端與閥瓣2的頂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設有調節槽II 4,在閥座3的一側設置 了定位套5,閥座3的底部與進水管6連接;執行機構部分包括支撐杆7、支撐架8、旋轉軸 9、調節套10、浮箱11和配重26,將支撐杆7的一端固定在定位套5內、另一端通過鎖緊螺 釘12與調節套10連接,在調節套上設置了調節板13,在支撐架8的兩端開了調節槽I 14, 將支撐架8通過該調節槽I 14及螺母I 15固定在調節板13上,旋轉軸9的兩端均固定 在支撐架8上,在旋轉軸9的中間頂部連接了控制杆16,該控制杆16的一端設置了調節槽 11117,將控制杆16通過調節槽III、II 17、4及螺母II 18與閥杆1固定連接,調節套10 可在支撐杆7上旋轉,帶動控制杆16旋轉,達到可調節閥瓣2和閥座3間密封性的作用,同 樣,調節板13可通過調節槽I 14可調節閥瓣2和閥座3間的密封性,控制杆16和閥杆1 可通過調節槽ΠΙ、ΙΙ 17、4來調節閥瓣2和閥座3間的密封性;控制杆16的另一端與配重 26固定連接,在配重26與旋轉軸9間的控制杆16上設有調節板19,為了可以準確地控制 調整田地裡水的深度,使之能夠滿足農作物在各個生長期不同的需水量,提高農作物產量, 在調節板19上開有多個調節孔20,並將調節板19通過插銷21和調節孔20固定在控制杆 16上,將調節板19的底部與浮箱11連接,根據需要可以設置每兩個調節孔20間的距離。 為了平衡閥瓣2內外的壓力,在閥瓣2頂部設置了透氣孔22,並可在該透氣孔22上連接透 氣管23,為了增加閥瓣2與閥座3間的密封性,在閥座3與閥瓣2接觸處設置了彈性密封墊 圈24 ;在發開啟時,為了使得閥瓣2與閥座3間的距離合理,在旋轉軸9的一端與支撐架8 連接處設置了限位裝置25。本實用新型作用于田埂27內側,進水管6埋設與田埂27內,進水管6的一端與閥 座連通,另一端與水源連通。本實用新型採用浮箱11的重力和農田裡水的浮力來實現閥的 開閉,當田地裡需要水時,浮箱1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並帶動控制杆16以旋轉軸9為 中心軸旋轉,閥杆1上升,使得閥瓣2與閥座3分開,閥開啟;隨著田地裡水位的上升,在水 的浮力作用下,浮箱11上升,控制杆16旋轉,閥杆1下降,閥瓣2與閥座3貼合,閥關閉。整 個過程全自動,無需人去管理,這樣就避免了田地裡水量的過多或過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節省了勞動力,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當然,為了最大限度地節水,可在本實用新型的進水管上安裝水錶,實行計量灌溉 供水。
權利要求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其特徵在於包括控制閥部分和執行機構部分,所述控制閥部分包括閥杆、閥瓣和閥座,所述閥杆的一端與閥瓣的頂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設有調節槽II,所述閥座的一側設有定位套,所述閥座的底部與進水管連接;所述執行機構部分包括支撐杆、支撐架、旋轉軸、調節套、浮箱和配重,所述支撐杆的一端固定在定位套內、另一端通過鎖緊螺釘與調節套連接,所述調節套上設有調節板,所述支撐架的兩端開有調節槽I,所述支撐架通過該調節槽I及螺母I固定在調節板上,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均固定在支撐架上,所述旋轉軸的中間頂部連接有控制杆,該控制杆的一端設有調節槽III,所述控制杆通過調節槽III、II及螺母II與閥杆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與配重固定連接,所述配重與旋轉軸間的控制杆上設有調節板,該調節板上開有多個調節孔,所述調節板通過插銷和調節孔固定在控制杆上,所述調節板的底部與浮箱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瓣為筒形 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瓣頂 部還開有透氣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氣孔上連接有透氣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座與閥瓣 接觸處設有彈性密封墊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軸的一 端與支撐架連接處設有限位裝置。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田灌溉用省工節水自動閥,包括控制閥部分和執行機構部分,控制閥部分包括閥杆、閥瓣和閥座,閥座的一側設有定位套,閥座的底部與進水管連接;執行機構部分包括支撐杆、支撐架、旋轉軸、調節套、浮箱和配重,支撐杆的一端固定在定位套內、另一端與調節套連接,調節套上設有調節板,支撐架固定在調節板上,旋轉軸的兩端均固定在支撐架上,旋轉軸的中間頂部連接有控制杆,該控制杆與閥杆固定連接,控制杆的另一端與配重固定連接,控制杆上設有調節板,該調節板上開有多個調節孔,調節板固定在控制杆上,調節板的底部與浮箱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節約水源、提高水的利用率,節約人力,減輕農民負擔。
文檔編號F16K31/24GK201718278SQ201020235949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3日
發明者曹福田 申請人:曹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