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05 01:17:19 1
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設置在隔斷門的主門扇上,其特徵在於包括轉動連接在主門扇上方的兩轉門和驅動兩轉門轉動的對應兩驅動機構,所述兩轉門對應側邊設有容納匯流排的缺口,兩轉門轉動至對合位置,所述缺口密閉包容的匯流周測。發明裝置通過便於操作的轉門驅動機構來驅動處於較高位置的轉門,能方便、快速地關閉主門扇上方的空間並密閉包容匯流排;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將轉門設置在一個滑動部件上及在轉門上再設置一個相對移動的移門來適應不同位置的匯流排,使之既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又結構簡單便於調整;此外,對轉門的驅動依靠手動操作,特別能適應緊急情況無電力的情況。
【專利說明】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閉隔斷門,尤其涉及一種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地鐵作為一種能承載大量乘客的交通工具,使得地鐵站成為公眾大量聚集的場所,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應將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安全的狀況,甚至戰時的狀況都應加以考慮,比如有害氣體的洩漏、毒氣的恐怖襲擊,如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有效的隔斷,防止上述氣體在整個地鐵隧道中蔓延,危害更多的生命。
[0003]因此需要在地鐵隧道的適當位置設置地鐵隔斷門,一旦危急情況發生,關閉地鐵隔斷門,並在關閉地鐵隔斷門同時對地鐵軌道車輸送電能的匯流排進行密閉,否則不能有效隔斷地鐵隧道中有害氣體的蔓延。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有效、快速密閉具有匯流排的地鐵隧道上方空間,並能適應不同匯流排位置的一種地鐵密閉隔斷門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5]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設置在隔斷門的主門扇上,其特徵在於包括轉動連接在主門扇上方的兩轉門和驅動兩轉門轉動的對應兩驅動機構,所述兩轉門對應側邊設有容納匯流排的缺口,兩轉門轉動至對合位置,所述缺口密閉包容的匯流周測。
[0006]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進一步的設計在於,兩所述轉門轉動連接在一個可相對主門扇移動的滑動部件上,所述滑動部件包括連接支架、滑動座和調節螺釘,所述滑動座固定在所述主門扇上方,連接支架垂直插接在滑動座所對應的槽道內,滑動座對著連接支架移動方向的位置上設有與調節螺釘相適配的螺孔,調節螺釘通過旋接所述螺孔而支承於連接支架下端。
[0007]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進一步的設計在於,所述兩轉門在對應於兩門對合的一側分別滑設一移門和供所述移門滑移的窗口,且在該兩移門對合的側邊設有所述缺口。
[0008]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進一步的設計在於,所述移門為中空的結構,內側設有用於移門滑動的滑軌和具有螺紋孔的調節支架,移門的一側連接調節杆,調節杆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對應的螺紋,調節杆通過其上的螺紋旋接所述螺孔而穿過調節支架。
[0009]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進一步的設計在於,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對應與兩轉門對合的位置設有用於卡固轉門的第二鎖緊機構,所述第二鎖緊機構包括楔形塊和具有對應的楔形面的卡板,若干楔形塊沿一直線分布在所述門扇上,卡板設置在連接主門扇的門框上,在兩轉門轉動到對合位置時,楔形塊楔合到卡板具有所述楔形面的槽中。
[0010]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進一步的設計在於,所述驅動機構為卷揚機構,所述卷揚機構包括卷繞輥、導向輥、卷繞繩和驅動單元,所述卷繞輥固定於門扇上,卷繞輥的轉軸與驅動單元輸出端連接,導向輥轉動連接在門扇上,卷繞繩卷繞於卷繞輥一端連接卷繞輥,並一端繞過導向輥連接在轉門上。
[0011]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進一步的設計在於,所述兩卷揚機構中的對應兩卷繞輥和兩驅動單元對稱置於門扇下部一側,對應兩導向輥置於門扇上部一側,卷繞繩連接在兩轉門完全閉合位置的外側下角處。
[0012]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進一步的設計在於,所述驅動機構為鏈輪鏈條傳動機構,所述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包括至少一級由主動鏈輪、從動鏈輪和鏈條組成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和驅動單元,所述傳動機構輸出端的從動鏈輪連接在所述門扇的轉軸上,所述傳動機構輸入端的主動鏈輪的轉軸與與驅動單元輸出端連接。
[0013]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進一步的設計在於,所述驅動單元包括操縱部件和嚙合的蝸輪及蝸杆傳動機構,所述蝸輪的轉軸與所述卷繞輥的轉軸連接,操縱部件連接在所述蝸杆的轉軸連接。
[0014]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進一步的設計在於,所述驅動單元包括操縱部件和一對嚙合直徑不同的傘齒輪,蝸輪連接在所述一對嚙合傘齒輪中的大齒輪的轉軸上,操縱部件連接在一對嚙合傘齒輪中的小齒輪轉軸上。
[0015]上述本實用新型裝置通過便於操作的轉門驅動機構來驅動處於較高位置的轉門,能方便、快速地關閉主門扇上方的空間並密閉包容匯流排;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將轉門設置在一個滑動部件上及在轉門上再設置一個相對移動的移門來適應不同位置的匯流排,使之既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又結構簡單便於調整;此外,對轉門的驅動依靠手動操作,特別能適應緊急情況無電力的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匯流排密閉裝置設置在地鐵隔斷門上的情形。
[0017]圖2是圖1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中轉門連接於滑動部件上及轉門結構的局部放大圖。
[0018]圖3的圖2中所示滑動部件的A-A剖視圖。
[0019]圖4是轉門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驅動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是圖1、2中所示卡板124、楔緊塊52和第一轉門5之間關係在A-A位置的剖視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匯流排密閉裝置設置在地鐵隔斷門上的情形。
[0023]圖8是對應於圖7所示匯流排密閉裝置中的驅動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實用新型涉及對具有匯流排的地鐵隧上方的空間進行隔斷的裝置,進行隔斷或打開時由人工手動操作完成。
[0025]如圖1、2,匯流排密閉裝置設置在地鐵隔斷門的主門扇12上,具有兩轉門5和驅動兩轉門轉動的對應兩驅動機構,兩轉門5轉動連接在主門扇12上方,在門扇的一側邊設有容納匯流排的缺口,使兩轉門5轉動至相對合的位置,缺口密閉包容於匯流排02的周側。
[0026]為了便於轉門5的調整,本實用新型中的兩轉門5通過一滑動部件14轉動連接在門扇12的上部。滑動部件具有連接支架141、滑動座142和調節螺釘143。滑動座142固定在門扇12的上部,呈大致的U形,對稱兩側設有豎直設置的槽道1421,請參見圖3,連接支架141垂直插接於滑動座142,其兩側邊置於所述槽道1421中,滑動座142對著連接支架141移動方向的位置即U形滑動座的下端設有與調節螺釘143相適配的螺孔,調節螺釘143通過旋接所述螺孔伸入U形滑動座的內側支承於連接支架141的下端,兩轉門5通過對應的轉軸轉動連接在連接支架141上。在需要調整轉門位置時,通過旋轉螺釘143,來調節連接支架141的上下位置,從而方便調節轉門5的上下位置。
[0027]為了使匯流排缺口更準確地與隧道中的匯流排對應,使缺口完全包容匯流排,本實用新型除了採用滑動部件14對轉門進行位置調節,還分別在兩轉門在對應於兩門對合的一側滑設一移門51,並在對應於移門的位置設置供所述移門滑移的窗口 511,且在兩移門對合的側邊設有匯流排缺口 510,參見圖4。移門51置於中空的轉門51內,在轉門51內側對應位置設有滑軌57和調節支架56,移門51的一端連接調節杆54,該調節杆上設有螺紋,調節支架56上設有對應的螺孔,調節杆54通過其上的螺紋旋接所述螺孔而穿過調節支架56,一端略微伸出轉門51對應位置上的孔53,調節杆54對應於孔53端設計成六角柱體,以便通過六角套筒進行調節。
[0028]由此兩轉門在閉合時,其上容納匯流排的缺口通過調節滑動部件14和移門51的調節能準確地包容匯流排達到密閉匯流排周圍的目的。
[0029]兩轉門5由轉門驅動機構驅動轉動,轉門驅動機構包括兩卷揚機構4,該卷揚機構4具有卷繞輥40、導向輥41、卷繞繩42和驅動單元43。驅動單元43固定於門扇12下部一側,卷繞輥40通過對應的支架固定於門扇12上並置於驅動單元43 —側,卷繞繩42卷繞在卷繞輥40,其一端連接於卷繞輥40,另一端繞過導向輥41連接在轉門5對應於當兩轉門完全閉合位置時的外側下角處,導向輥41轉動連接在門扇上部一側,卷繞輥40由驅動單元43驅動進行轉動。本實施例的驅動單元如圖5所示,為置於箱體433內的嚙合蝸輪431和蝸杆432,蝸輪432的轉軸4321通過離合器435與卷繞輥40轉軸連接,操縱由手動進行,所以在蝸杆431的轉軸4311上連接一手動操縱部件,手動操縱部件可以是手輪或手柄等,本實施例米用手輪434。
[0030]關閉或打開轉門時,手動操縱手輪434,通過驅動單元43帶動卷繞輥40轉動,卷繞輥卷繞或放開卷繞繩,卷繞繩帶動轉門轉動,密閉或打開門扇12上方的空間。本實施例採用蝸輪蝸杆傳動機構來傳動,手動操縱時十分輕鬆,同時由於蝸輪蝸杆傳動機構的自鎖作用,傳動十分可靠,不會有誤動作。此外,本實施例中驅動單元43及卷繞輥40所放置的位置很好的利用了門扇中的空間,且卷繞繩42繞接方式既不妨礙轉門上移門的運動,又不會對其他運動部件形成運動幹涉。還有,本實施例中採用的驅動機構對處於較高處的轉門轉動進行驅動,而手動操作部件設置在適合人體操作的部位,既方便操作又能快速地關閉主門扇上方的空間並密閉包容匯流排,從而達到本實用新型目的。
[0031]為了使處於對合位置的兩轉門可靠地保持在該位置上,本實用新型設置了第二鎖緊機構15,參見圖6,該鎖緊機構具有設置在門扇12上的若干楔形塊151和設置門框上的卡板152。楔形塊151為三角形塊體,沿一直線均勻分布在轉門上,卡板具有與楔形塊對應的楔形面1521設置在門框11上,進一步的,設置在上門框下端和下門框上端的位置上,在兩轉門5轉動快要到對合位置時,楔形塊轉到卡板位置,楔形塊151向楔形面楔合,在兩門完全對合時,楔形塊151完全壓合到卡板的楔形面上,使轉門能十分可靠地保持在對合位置。
[0032]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案中的一些機構進行替代形成第二個實施例。在第二個實施例中,採用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第一轉門驅動機構4,其他結構均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不再贅述。
[0033]本實施例中的第一轉門驅動機構4具有對稱分布的兩組兩級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如圖7、8。其中,連接在第一轉門5轉軸上的鏈輪43和轉動連接在鏈輪43下方門扇上的鏈輪45及鏈條44形成第二級鏈輪鏈條傳動鏈,轉動連接在門扇12上的鏈輪45、47和鏈條46形成第一級傳動鏈,該第一級傳動鏈通過一對哨合傘齒輪47與蝸輪蝸杆傳動機構48傳動連接。上述的一對傘齒輪47中的一對應傘齒輪連接在鏈輪48的轉軸上,另一傘齒輪由設置於門扇上的軸承471支承並與一對嚙合直徑不同的傘齒輪傳動機構48中的大齒輪481的轉軸連接,該傳動機構中的小齒輪482伸出門扇12的外側連接手輪484。當需要關閉或打開第一轉門5時,操縱手輪484傘齒輪傳動機構48傳動,通過離合器483帶動嚙合的一對傘齒輪47轉動,再由該嚙合的一對傘齒輪47變換傳動方向使上述的兩級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傳動,從而使第一轉門5轉動。本實施例採用鏈輪鏈條傳動機構能保證較高的傳動效率,不會出現像皮帶傳動中常出現的打滑現象,同時由於採用與一對嚙合直徑不同的傘齒輪傳動機構來傳動,手動操縱部件連接在小齒輪上,使得手動操縱較為輕鬆。
【權利要求】
1.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設置在隔斷門的主門扇上,其特徵在於包括轉動連接在主門扇上方的兩轉門和驅動兩轉門轉動的對應兩驅動機構,所述兩轉門對應側邊設有容納匯流排的缺口,兩轉門轉動至對合位置,所述缺口密閉包容的匯流周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兩所述轉門轉動連接在一個可相對主門扇移動的滑動部件上,所述滑動部件包括連接支架、滑動座和調節螺釘,所述滑動座固定在所述主門扇上方,連接支架垂直插接在滑動座所對應的槽道內,滑動座對著連接支架移動方向的位置上設有與調節螺釘相適配的螺孔,調節螺釘通過旋接所述螺孔而支承於連接支架下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兩轉門在對應於兩門對合的一側分別滑設一移門和供所述移門滑移的窗口,且在該兩移門對合的側邊設有所述缺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移門為中空的結構,內側設有用於移門滑動的滑軌和具有螺紋孔的調節支架,移門的一側連接調節杆,調節杆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對應的螺紋,調節杆通過其上的螺紋旋接所述螺紋孔而穿過調節支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對應與兩轉門對合的位置設有用於卡固轉門的第二鎖緊機構,所述第二鎖緊機構包括楔形塊和具有對應的楔形面的卡板,若干楔形塊沿一直線分布在所述門扇上,卡板設置在連接主門扇的門框上,在兩轉門轉動到對合位置時,楔形塊楔合到卡板具有所述楔形面的槽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機構為卷揚機構,所述卷揚機構包括卷繞輥、導向輥、卷繞繩和驅動單元,所述卷繞輥固定於門扇上,卷繞輥的轉軸與驅動單元輸出端連接,導向輥轉動連接在門扇上,卷繞繩卷繞於卷繞輥一端連接卷繞輥,並一端繞過導向輥連接在轉門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卷揚機構中的對應兩卷繞輥和兩驅動單元對稱置於門扇下部一側,對應兩導向輥置於門扇上部一側,卷繞繩連接在兩轉門完全閉合位置的外側下角處。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機構為鏈輪鏈條傳動機構,所述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包括至少一級由主動鏈輪、從動鏈輪和鏈條組成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和驅動單元,所述傳動機構輸出端的從動鏈輪連接在所述門扇的轉軸上,所述傳動機構輸入端的主動鏈輪的轉軸與與驅動單元輸出端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單元包括操縱部件和嚙合的蝸輪及蝸杆傳動機構,所述蝸輪的轉軸與所述卷繞輥的轉軸連接,操縱部件連接在所述蝸杆的轉軸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地鐵區間防護密閉隔斷門中的匯流排密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單元包括操縱部件和一對嚙合直徑不同的傘齒輪,蝸輪連接在所述一對嚙合傘齒輪中的大齒輪的轉軸上,操縱部件連接在一對嚙合傘齒輪中的小齒輪轉軸上。
【文檔編號】E21F17/12GK204002928SQ201320832162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明者】金豐年, 蔣國良, 塗群章, 王源, 陳昕, 周建釗, 劉新宇, 孔新立, 儲偉俊, 劉斌, 王強, 馬淑娜, 袁小軍, 徐迎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 常州華東人防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