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掛鈎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4:47:39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掛鈎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由於電除塵設備的框架橫梁上需要很多的掛鈎,由於掛鈎的數量多,並且尺寸要求嚴格。採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成型,速度慢,不能滿足生產進度需要,同時也不能保證成型的尺寸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如何提高掛鈎成型的質量和效率,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掛鈎成型模具,包括底座、上模、底模,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驅動上模或底模運動,所述掛鈎的原材料為壓條;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模的中部開設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形狀和上模的形狀與掛鈎形狀相同;
還包括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限位板和限位螺杆,所述限位板上開設有長形槽口;所述底模上開設有穿透的孔或穿透的槽口,限位螺杆從限位板上的槽口和底模的孔或長形槽口依次穿過後用螺母固定;
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限位螺杆包括第一限位螺杆、第二限位螺杆、第三限位螺杆,第一限位板用第一限位螺杆固定,第二限位板用第二限位螺杆固定,第三限位板用第三限位螺杆固定;
所述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控制壓條與水平方向的角度,所述第一限位板控制壓條被壓的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下部的底模處開設為孔,這兩個孔的連線為水平方向。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下部的底模處開設為長形槽口。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長形槽口和底模處的長形槽口垂直或上下平行,所述底模與第一限位板對應處的長形槽口水平方向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長形槽口和底模處的長形槽口垂直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在底模的上平面上平行設置。
更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驅動上模向下模運動,所述驅動裝置為衝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1)本實用新型使用衝床速度快的優勢,在衝床上完成成型工序。
(2)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來限制壓條在與水平方向的角度,第一限位板來限制需要壓壓條的什麼位置。
(3)本實用新型中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上設置有長條槽口,從而適用於不同寬度的壓條。
(4)本實用新型中底模與第一限位板對應處的長形槽口水平方向設置,第一限位板上的長條槽口與下模上的長條槽口垂直時,可以適用於不同寬度的壓條,並保證壓條處於水平方向上。當第一限位板上的長條槽口與下模上的長條槽口上下平行時,可以適用於不同長度的壓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壓條製作成掛鈎後模具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放置壓條時模具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底模的結構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在底模上放置壓條時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4所示,一種掛鈎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上模4、底模5,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驅動上模4或底模5運動。詳細地說,驅動裝置驅動上模4向下模運動,驅動裝置為衝床。掛鈎7的原材料為壓條6。底模5的中部開設有槽口,槽口的形狀和上模4的形狀與掛鈎7形狀相同;
模具還包括限位裝置,限位裝置包括限位板和限位螺杆,限位板上開設有長形槽口。底模5上開設有穿透的孔或穿透的槽口,限位螺杆從限位板上的槽口和底模5的孔或長形槽口依次穿過後用螺母固定;
優化的,限位板包括第一限位板310、第二限位板320、第三限位板330,限位螺杆包括第一限位螺杆311、第二限位螺杆321、第三限位螺杆331,第二限位板320、第三限位板330在底模5的上平面2上平行設置,第一限位板310用第一限位螺杆311固定,第二限位板320用第二限位螺杆321固定,第三限位板330用第三限位螺杆331固定;
第二限位板320和第三限位板330控制壓條6與水平方向的角度,並且在本方案中,控制壓條6與水平方向重合。第一限位板310控制壓條6被壓的位置。這樣可以適用於不同長度的壓條6。
優化的,第二限位板320和第三限位板330下部的底模5處開設為孔,這兩個孔的連線為水平方向。第二限位板320和第三限位板330相對於底模5上平面沿著長形槽口運動。
優化的,第一限位板310下部的底模5處開設為長形槽口。第一限位板310的長形槽口和底模5處的長形槽口垂直或上下平行,底模5與第一限位板310對應處的長形槽口水平方向設置。
優化的,第一限位板310的長形槽口和底模5處的長形槽口垂直設置。可以適用於不同寬度的壓條6,並保證壓條6處於水平方向上。當第一限位板310上的長條槽口與下模上的長條槽口上下平行時,可以適用於不同長度的壓條6。
該模具的工作過程如下:
1.通過測量掛鈎7各部分的尺寸,位置從掛鈎7的最低點為基準,確定各限位板的位置。
2.限位板的位置確認後,將壓條6的位置固定在上邊緣緊貼第二限位板320和第三限位板330的下邊緣,壓條6的左端緊貼第一限位板310的右邊緣。
3.腳踩啟動衝床,上模4向下運動,將壓條6壓出掛鈎的形狀,鬆開腳踩,上模4向上退出底模5的槽口。掛鈎即完成。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創造,凡在本實用新型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