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暖炊事兩用爐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9:52:19 2
專利名稱:一種採暖炊事兩用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家用採暖和炊事爐具。
目前,現有的採暖和炊事爐具,使用價值已被人們公認,其結構有多種,但普遍存在著耗煤量大,燃燒不完全,熱利用率低,而結構又比較複雜,熱水在取暖、循環流程系統中存在著回水不暢,造成爐內供水不足而出現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種熱水轉換速度快,熱利用率高,結構簡單、合理的採暖、炊事兩用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採暖炊事兩用爐,其爐身由內壁與外壁形成一個環形水套,水套內裝有套管,套管外設有一環形隔板,環形隔板上開有孔,環形隔板將水套分隔為上、下兩部分,熱管一端在爐堂內火焰區,另一端伸入水套進入套管內;爐堂上口煙道轉彎處設有二次通風環,通風環與通風道的一端相連通,通風管的另一端固定在爐篦上。爐身下部裝有切向水入口,切向水口與水套連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圖2為
圖1中的A-A剖視圖;圖3為
圖1中的B-B剖視圖;其中1-灰門,2-切向水入口,3-爐面,4-煙筒套,5-煙筒6-出水口,7-通風環,8-堵板環,9-熱管,10-套管,11-環形隔板,12-爐外壁,13-爐內壁,14-通風道,15-爐篦,16-支鐵,17-支腳,18-耐火層。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所示,熱管9下端位於爐內火焰區,上端進入水套並進入套管10內,使套管10內的水迅速升溫,並進入有小孔的環形隔板11的上層,造成部分水先受熱上升,由於系統是開發型,迫使水迅速由煙筒套4及出水口6進入循環系統中;採用切向水入口2,可以減少水的阻力;通風環7設置在爐膛上方的煙管轉彎處,通風環1與通風管14一端相連通,通風管14的另一斷固定在爐篦15上,通風管14設置在耐火層18與爐壁13之間。
本實用新型由於熱管上套有套管,所以熱轉換速度快,爐膛內設有通風環及設置通風管,使未能完全燃燒的CO得到充分燃燒,也降低了黑質及有害物的含量,提高了熱利用率;該爐採用了切向水入口,使水順利進入水套。大大減少了入水口的阻力;且該爐結構簡單、合理。
權利要求1.一種採暖炊事兩用爐,其爐身由內壁(13)與外壁(12)形成一個環形水套,其特徵在於水套內裝有套管(10),套管(10)外設有一環形隔板(11),環形隔板(11)上開有孔,環形隔板將水套分為上、下兩部分,熱管(9)一端在爐堂內火焰區,另一端伸入水套進入套管(10)內;爐堂上口煙道轉彎處設有二次通風環(7),通風環(7)與通風道(14)的一端相連通,通風管(14)的另一端固定在爐篦(1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採暖炊事兩用爐,其特徵在於爐身下部裝有切向水入口(2),切向水入口(2)與水套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由於熱管的一端套在套管內,套管外設有環形隔板,爐膛上口設有通風環,爐內壁與耐火層之間設有通風管,通風管一端與通風環相通,另一端固定在爐箅上,爐身上裝有切向水入口,所以該爐熱轉換速度快、熱利用率高、結構簡單、合理,循環系統回水暢通。
文檔編號F24B9/00GK2337426SQ9821694
公開日1999年9月8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9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9日
發明者李寶洪 申請人:李寶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