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於減少偽信號構件的增益控制的光傳輸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7:46:04 3
專利名稱:具有用於減少偽信號構件的增益控制的光傳輸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傳輸系統以及發射機、接收機,以及相關的使用方法。本發明尤其涉及可兼容用戶線路(DSL數字用戶線路)的光傳輸系統、用於CATV的光傳輸系統,或者用於無線信號的光傳輸系統、稱作ROF(通過光纖傳輸的無線電)的系統,以及發射機、接收機和相關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圖19是傳統光傳輸系統的框圖。在圖19中,傳統的光傳輸系統包含多路復用部分81、光調製部分82、光傳輸路徑83、光檢測部分84、多路解復用部分85、第一到第n基本調製部分86-1到86-n、第一到第n電傳輸路徑87-1到87-n,以及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88-1到88-n。注意,第一到第n傳輸路徑87-1到87-n可能為無線路徑。
以下將說明圖19中所示的光傳輸系統的操作。多路復用部分81將多個輸入數字數據信號多路復用。光調製部分82將已經由多路復用部分81進行多路復用的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其發送到光傳輸路徑83上。光檢測部分84將已經在光傳輸路徑83上傳送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多路解復用部分85將被多路復用為電信號的多個數字數據信號分離開來,該電信號由光檢測部分84通過重新轉換而獲取。第一到第n基本調製部分86-1到86-n將已經被多路解復用部分85分離的數字數據信號轉換為調製的信號,這分別是第一到第n電傳輸路徑87-1到87-n的輸出。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88-1到88-n分別將已經在第一到第n電傳輸路徑上傳送的調製信號87-1到87-n轉換回多個原始數字數據信號。
圖19中所示的光傳輸系統通常被應用到數字用戶線路(DSL,尤其是VDSL速度很快的數字用戶線路)服務中。在DSL服務中,光發送設備801包括多路復用部分81和光調製部分82,其可被安裝於電話公司或類似公司的中心辦公室(CO)。光終端器件802包括光檢測部分84、多路解復用部分85和基本調製部分86-1到86-n,其可被安裝於多住所單元(multi-dwellingunit)(MDU)、多租戶單元(MTU)的公用部分、署名用戶住處的側牆上,或者公用杆的頂上,等等。第一到第n署名用戶終端803-1到803-n分別包括解調部分88-1到88-n,每個這樣的署名用戶終端可被安裝在署名用戶的住處內。用戶線路被用作各個電傳輸路徑87-1到87-n。
在上述傳統的光傳輸系統中,從光發送設備801到署名用戶終端803-1到803-n的整個傳輸路徑大部分都由光纖構成,具有較低的損耗。由於數位訊號在光傳輸系統中傳輸,所以傳輸特性被改善了,且對傳輸路徑性能的要求也不是那麼嚴格了。
另一方面,整個傳輸路徑的末端部分(如從光終端器件802直到署名用戶終端803-1到803-n),即署名用戶住處內的接線由諸如雙絞線電纜這樣的電氣線路組成。由於DSL調製信號通過這個部分從光終端器件802被傳送到署名用戶終端803-1到803-2,所以這樣就促進了署名用戶住處內布線的處理,並能減少其成本。
依照傳統技術,整個傳輸系統可被拉長,而同時提供署名用戶住處內設備良好的可安裝性和經濟性。
然而,上述傳統的傳輸裝置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即由於光傳輸器件的形體較大,所以對可容納署名用戶的數量有限制,這就導致設備成本變高,如下所述。在圖19所示的結構中,光終端器件802需要包括與第一到第n基本調製部分86-1到86-n一樣多的要由光傳輸系統容納的署名用戶。結果就增加了光終端器件802的大小和與光終端器件802相關聯的成本。這樣,安裝於署名用戶邊上的光終端器件802尺寸就變大了,且與其相關的成本也增加了,從而這就對整個傳輸系統的經濟性造成了不利影響。
為解決上述問題,已經提出了在光發送設備處執行從數位訊號到調製信號轉換的技術(如日本公布的專利出版號8-79178;Yasue等人所著「用於VDSL多信道的光存取技術」,IEICE技術報告,2002年10月,OCS2002-64,第358號,第102卷,17-22頁;以及T.Yasue等人所述的「基於副載波頻率多路復用的用於多信道VDSL的可升級光存取系統」,OSA技術文摘,2003年光纖通信會議,FM6論文,美國,亞特蘭大,2003年3月。)。特別的,光發送設備產生多個相應用戶線路的調製信號,使調製信號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將合成的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該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在這種情況下,光終端器件將已經被發送到那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使該電信號受控於頻率區間,這樣以使該電信號被傳送到各個署名用戶終端。結果,基本調製部分可從光終端器件中省略,這樣尺寸增加以及光終端器件的成本問題就可被解決了。
在這種情況下,調製的信號在光傳輸路徑中傳輸。因此,必須確保調製信號的完整性滿足光傳輸路徑可容許的傳輸容量。因此,當將數字數據信號轉換為調製的信號時,光發送設備必須對調製信號設置調製參數,這樣以滿足光傳輸路徑可容許的傳輸容量。
近幾年來,已經提出了數據機,其可有效的利用光傳輸路徑,數據機可依照每條用戶線路的使用狀態和該線路的傳輸特性來動態改變有關調製信號的調製參數。這樣的數據機如VDSL數據機。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即這樣的數據機被用來將數字數據信號轉換成調製信號,且調製信號在被從光發送設備(發射機)傳送到光終端器件(接收機)之前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這時,假成分就出現在光電轉換部分處每個調製信號譜的兩側,這是由於光傳輸系統的非線性性,這一點對被用作光電轉換元件的半導體雷射器二極體尤其突出。通常而言,還沒有提出用於接近(approximating)並減少這樣的假成分的裝置。特別的,在調製方法隨時間改變的情況下,接近並減少假成分是困難的。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標是提供光傳輸系統,更具體的說,副載波頻率多路復用(SCM)光傳輸系統,那裡調製信號在光傳輸之前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如可兼容DSL的光傳輸系統),這樣以使出現在每個調製信號譜鄰近處的假成分可被減少;發射機;接收機;以及相關的使用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提出下述方面。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是針對這樣的光傳輸系統的,其具有發射機,其用於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該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由已經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組成(這裡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接收機,其用於將已經在光傳輸路徑上傳輸的光信號轉換回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且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分離為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以及第一到第n終端器件,其分別通過第一到第n連接線與接收機相連,用於接收分離的調製信號,該系統包含用於檢測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峰值的峰值信息的峰值檢測部分;偽計算部分,其用於根據由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峰值信息來計算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需要對不需要信號(desired-to-undesired-signal)的信息,並確定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信息,這確保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等於或大於預定電平;以及在發射機中提供的增益調整部分,其用於根據由偽計算部分決定的信號電平信息而當其被轉換為光信號時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
根據第一方面,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是根據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信息而確定的。基於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有關確保需要對不需要信息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水平的信號電平信息等於或大於預定電平。基於信號電平信息,當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被轉換為光信號時,對該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進行調節。這樣,提供光傳輸系統,更具體的說,副載波頻率多路復用(SCM)光傳輸系統,那裡調製的信號在光傳輸之前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其中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電平,這樣以減少出現在每個調製信號譜鄰近的假成分。結果,我們能以更有效的方式來利用光傳輸路徑。
更好的方案是,發射機包括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用於根據要被傳送到第一到第n終端器件的第一到第n數據信號來生成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分頻多路復用部分,其用於通過使作為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而輸出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以及光電轉換部分,其用於將分頻多路復用部分的輸出,即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已經被增益調整部分調節了,該光電轉換部分還用於將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另外,接收機包括光電轉換部分,其用於接收已經通過光傳輸路徑傳送的光信號,並將該光信號轉換回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以及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其用於從作為光電轉換部分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提取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並且分別將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發送到第一到第n連接線路上,而且第一到第n終端器件中的每個都包括解調部分,其用於解調在第一到第n連接線路中的相應一個上傳送的調製信號。
更好的方案是,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是這樣的偽信息,其有關出現在光電轉換部分或類似部分和分頻多路復用信號本身內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假成分,而且,偽計算部分確定,作為信號電平信息,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息,其確保由偽信息代表的假成分電平等於或小於預定電平。
這樣,可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減少出現在每個調製信號鄰近的假成分。
例如,峰值信息可用峰值因數ξ來表示,其代表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功率與平均功率的比,也稱作PAPR(峰值平均功率比),偽信息可用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ACLR)來表示,其依照相應一條信道調製信號的峰值因數ξ,根據偽因數κ來確定,而偽因數κ是基於亂真量來確定的;二次失真水平(a levelof second-order distortion)(IM2),其依照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optical modulation index)(OMI)m;以及三次失真水平(IM3),其依照光電轉換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合成二次失真(CSO)水平,其依照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以及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合成三次失真(CTB)水平,其依照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而且偽計算部分可確定,作為信號電平信息,確保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ACLR)等於或小於預定電平的光調製指數m。如這裡使用的,偽因數κ是表示偽調製信號量和基於正弦波的失真量之間差的參數。
例如,光傳輸系統可進一步包含ξ-m-κ表格存儲部分,其用於預先保存表示峰值因數ξ、光電轉換部分中的光調製指數(OMI)m,同偽因數κ之間對應關係的ξ-m-κ表格,其中偽計算部分可用於確定相應由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峰值因數ξ的偽因數κ,通過參考保存在ξ-m-κ表格存儲部分中的ξ-m-κ表格;並搜索這樣的光調製指數m,其確保用偽因數κ表示的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合成二次失真水平,以及合成三次失真水平等於或小於預定電平,並確定作為信號電平信息的這樣發現的光調製指數m。
這樣,可容易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減少出現在每個調製信號鄰近的假成分。
更好的方案是,需要對不需要信號信息是綜合信號質量比,其基於下列而被定義有關出現在光電轉換部分中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假成分的偽信息;以及載波噪聲信息,並且偽計算部分確定,作為信號電平信息,有關信號電平的信息,該信號電平是關於確保綜合信號質量比變成最大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
這樣,可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減少出現在調製信號鄰近的假成分。
例如,可用峰值因數ξ來表示峰值信息,其代表峰值功率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平均功率的比,可用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來表示偽信息,其根據基於下列而確定的偽因數κ而被確定亂真量,其依照相應一條信道的調製信號的峰值因素ξ;二次失真水平,其依照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以及三次失真水平,其依照光電轉換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合成二次失真水平,其依照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以及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合成三次失真水平,其依照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載波噪聲信息可用光電轉換部分中的光調製指數m的函數來表示,該光傳輸系統可進一步包含ξ-m-κ表格存儲部分,其用於預先保存表示峰值因數ξ、光電轉換部分中的光調製指數m,同偽因數κ之間對應關係的ξ-m-κ表格;以及載波噪聲信息存儲部分,其用於預先保存光電轉換部分中的光調製指數m和載波噪聲信息之間的對應關係,偽計算部分可用於確定相應由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峰值因數ξ的偽因數κ,通過參考保存在ξ-m-κ表格存儲部分中的ξ-m-κ表格;確定由偽因數κ表示的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合成二次失真水平,以及合成三次失真的電平;並確定,作為信號電平信息,光電轉換部分中的光調製指數m,該光電轉換部分確保用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和載波到噪聲信息來表示的綜合信號質量比變成最大。
這樣,可容易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減少出現在調製信號鄰近的假成分。
更好的方案是,峰值檢測部分通過檢測作為分頻多路復用部分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而檢測峰值信息。
這樣,我們就可以檢測發射機處的峰值信息。
更好的方案是,峰值檢測部分基於有關作為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峰值的信息而檢測峰值信息。
這樣,我們可以基於每個調製信號來檢測峰值信息,由此峰值信息的精確度被改善了。
更好的方案是,峰值檢測部分通過檢測作為光電轉換部分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的信號電平而檢測峰值信息。
這樣,我們就可以檢測接收機處的峰值信息。
更好的方案是,峰值檢測部分通過檢測作為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信號電平而檢測峰值信息。
這樣,我們就可以基於每個調製信號而檢測峰值信息,由此改善峰值信息的精確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分頻多路復用部分包括頻率轉換部分,其用於將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轉換為具有各個不同頻率的信號,而且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包括反向頻率轉換部分,其用於將保存在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轉換為具有各個初始頻率的信號。
這樣,即使在調製信號的頻帶與另一個調製信號的頻帶重疊的情況下,調製信號仍舊可以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
更好的方案是,偽計算部分依照調製信號的信道數n來確定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
這樣,就提供了這樣的光傳輸系統,即使在信道數隨時間改變的情況下,它也可允許調整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電平,這樣以減少出現在每個調製信號譜鄰近並隨時間變化的假成分。
更好的方案是,接收機進一步包含失真監控部分,其用於檢測預定頻率處作為光電轉換部分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失真水平;以及失真信息傳輸部分,其用於將失真水平信息傳送到發射機,該失真水平信息代表由失真監控部分檢測到的失真水平,並且其基於從失真信息傳輸部分發送出的失真水平信息,增益調整部分調節作為光電轉換部分輸入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由失真監控部分檢測到的失真水平等於或小於預定電平。
這樣,可在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同時考慮接收機處的失真影響,由此可更好的抑制失真。而且,在運用多個調製信號的頻帶中,僅選擇性的監控最易受失真影響的特定頻帶。結果,我們可以檢測失真影響,而不必測量有關每個頻帶的失真水平。
更好的方案是,每個終端器件進一步包括質量檢測部分,其用於檢測來自解調部分解調過的輸出信號的信號質量,並將該信號質量作為信號質量信息而通過接收機傳送到發射機,並且增益調整部分調節作為光電轉換部分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由引入信號質量信息代表的信號質量滿足預定質量水平。
這樣,基於每個調製信號的信號質量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結果,調製信號的信號質量可被保持在預定的質量水平上。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是說明這樣的發射機的,其用於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該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該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由已經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組成(這裡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該發射機包括峰值檢測部分,其用於檢測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峰值的峰值信息;偽計算部分,其用於根據由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峰值信息,計算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並決定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信息,其確保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等於或大於預定電平;以及增益調整部分,其用於根據由偽計算部分確定的信號電平信息,當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被轉換為光信號時調節該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是說明這樣的接收機的,其與發射機結合使用,用於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該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該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由已經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組成(這裡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接收機轉換已經從發射機傳送回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的光信號,並將該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分離為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該接收機包含峰值檢測部分,其用於檢測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峰值的峰值信息,這裡,由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峰值信息用於計算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該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用於決定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信息,其確保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等於或大於預定電平;而且當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被轉換成光信號時,信號電平信息用於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
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是說明信號電平調節方法,其用於調節用在這樣光傳輸系統中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該光傳輸系統具有發射機,其用於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該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該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由已經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組成(這裡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接收機,其用於轉換已經通過光傳輸路徑被傳送回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的光信號,並將該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分離為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通過第一到第n連接線與接收機相連的第一到第n終端器件分別用於接收已經分離的調製信號,該方法包含如下步驟檢測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峰值的峰值信息;基於已經檢測到的峰值信息,計算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決定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信息,其確保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等於或大於預定電平;並且基於信號電平信息,當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被轉換成光信號時,調節該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
圖2A是闡明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譜的圖形,在調製信號是QAM(相幅調製)信號的情況下,分頻多路復用信號是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的輸出。
圖2B是闡明調製信號是DMT(離散多聲調)信號的情況下,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譜的圖形。
圖3是闡明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振幅水平隨時間的變化,這用於解釋檢測方法和峰值因數ξ的定義。
圖4A是闡明包含在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單個調製信號譜以及與其相關聯假成分(不需要信號構件)譜的圖形,這裡峰值因數ξ=ξ1。
圖4B是闡明包含在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單個調製信號譜以及與其相關聯假成分(不需要信號構件)譜的圖形,這裡峰值因數ξ=ξ2。
圖5是闡明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因數與其亂真量之間關係的圖形。
圖6A是闡明相應一條信道調製信號譜和與其相關聯的假成分譜的圖形(這裡,亂真量為ACLRlch)。
圖6B是闡明正弦波(雙聲調)的兩條信道譜、與其相關聯的二次失真(IM2)譜,以及與其相關聯的三次失真(IM3)譜的圖形。
圖6C是闡明相應n條信道調製信號譜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假成分譜的圖形(這裡,每個亂真量為ACLRNch)。
圖6D是闡明正弦波(C)的n條信道譜,以及與其相關聯的二次失真(CSO合成二次失真)和三次失真(TCB合成三拍)譜的圖形。
圖7是闡明ξ-m-κ表格的示意圖。
圖8是闡明m附加項表格的示意圖。
圖9是闡明m-1/CNR表格的示意圖。
圖10是闡明偽計算部分105操作的流程圖。
圖11是闡明在從預先保存的表格中獲取確保亂真量ACLRNch(ξ,m)的數值小於等於預定電平的光調製指數m數值的情況下,偽計算部分操作的流程圖。
圖12是相關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內的每個調製信號,闡明載波噪聲比(CNR)的光調製指數、圖5中闡明的ACLR1和ACLR2,以及圖6B和圖6D中闡明的IM3和CTB的依存關係。
圖13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
圖14A是闡明由失真監控部分113檢測到的二次失真(CSO)範例頻率特性的圖形。
圖14B是闡明由失真監控部分113檢測到的三次失真(CTB)範例頻率特性的圖形。
圖15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
圖16是在通過檢測作為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102-1到102-n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峰值而獲取峰值信息的情況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
圖17是在通過檢測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而獲取峰值信息的情況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
圖18是在通過檢測作為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110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峰值而獲取峰值信息的情況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
圖19是闡明傳統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一實施例)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在圖1中,光傳輸系統包含發射機11、第一光傳輸路徑108、接收機12、第一到第n用戶線路111-1到111-n,以及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終端器件)112-1到112-n。這裡,我們假定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
發射機11通過第一光傳輸路徑108與接收機12相連。例如,發射機11可被安裝於電話公司或類似公司的中心辦公室(CO)。
接收機12如可被安裝於多住所單元(MDU)的公用部分。接收機12分別通過用戶線路(第一到第n用戶線路111-1到111-n)與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n相連。
用戶線路111-1到111-n如可為電話線路(如雙絞線電纜)、同軸電纜,或者無線線路。
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n分別相應署名用戶的數據機,並且該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n被安裝於各個署名用戶的住處。
依照本實施例的光傳輸系統具有這樣的構造,其使用形式為稱作FTTB(光纖到戶)或稱作FTTC(光纖到路邊)的VDSL技術。
發射機11包含線路分離部分101、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102-1到102-n、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增益調整部分106、光電轉換部分107、峰值檢測部分104,以及偽計算部分105。應理解的是第k個調製部分102-k(這裡,k可為從2到n的任何整數數值)具有與第一調製部分102-1類似的功能。
接收機12包括光電轉換部分109和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110。
線路分離部分101分離輸入到第一到第n數據信號中用於輸出的輸入數據信號。這裡,第一到第n數據信號是要分別通過第一到第n用戶線路111-1到111-n而傳送到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n的信號。
第一到第n數據信號被分別輸入到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102-1到102-n。以下將說明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102-1到102-n的操作,採用第一調製部分102-1作為例子。第一調製部分102-1是相應作為線路分離部分101輸出的第一數據信號而被提供的,其根據一個或多個預定調製參數,將第一數據信號轉換為第一調製信號。這裡,作為來自任何第k個調製部分102-k的輸出的信號會被稱作「第k個調製信號」。
現在將更具體的說明第一調製部分102的操作。依照一個或多個預定調製參數,第一調製部分102-1將已經從線路分離部分101輸出的第一數據信號調製成調製信號,並輸出該調製信號。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調製部分102依照一個或多個預定調製參數而執行QAM(相幅調製)。如在這裡使用的,該一個或多個調製參數可包括相關M的叢大小、功率譜密度(PSD)、調製帶寬,和/或類似的參數。該一個或多個調製參數要基於第一連接線路上通信狀態和傳輸路徑狀態而被確定,而且該參數是可變的。該一個或多個調製參數依照來自控制部分(未示出)的指令而變化。任何第k個調製部分102-k也執行類似的操作。
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使已經分別被從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102-1到102-n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這裡,通過使調製信號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而獲取的信號會被稱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可為不包括分頻轉換的構造,或者可為包括頻率轉換構造。在被輸入到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中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已經具有各自不同頻帶的情況下,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具有不包括頻率轉換的構造。另一方面,在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中的某些可能具有相同頻帶的情況下,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具有包括頻率轉換的構造。在後一種情況下,在執行分頻多路復用之前,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使輸入調製信號受控於頻率轉換,以確保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具有各個不同的頻帶。換言之,分頻多路復用部分可包含這樣的頻率轉換部分,其能夠執行關於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頻率轉換,這樣以具有各個不同的頻帶,分頻多路復用部分還使作為頻率轉換部分輸出的合成調製信號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
圖2A是在調製信號是QAM信號的情況下,闡明作為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譜的圖形。如圖2A中所示,分頻多路復用信號是通過使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為QAM信號)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而獲取的信號。通過使用獨立調製參數來分別調製QAM信號。我們假定每個調製參數隨時間由控制部分改變,這依靠每個用戶線路的使用狀態和線路的傳輸特性,以及類似的因素。儘管我們這裡假定調製的信號使QAM信號,但是DMT(離散多聲調調製)信號也是可選的。圖2B是在調製信號是DMT信號的情況下,闡明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譜的圖形。
峰值檢測部分104由峰值保持電路或類似的電路組成。在預定的時間周期內,峰值檢測部分104檢測峰值因數ξ,作為有關作為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輸出(以下稱「峰值信息」)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振幅)水平峰值的信息。圖3是闡明分頻多路復用信號振幅水平隨時間改變的圖形,用於解釋檢測方法和峰值因數ξ的定義。
由於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調製參數隨時間改變,所以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振幅水平也隨時間改變,如圖3所示。在預定的時間周期內,峰值檢測部分104檢測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平均電壓和峰值電壓。在圖3中,所示峰值檢測部分104用於檢測第一定時點(圖3中左邊波形所示)處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平均電壓Vave和峰值電壓Vpeak1,並檢測第二定時點(圖3中右邊波形所示)處的分頻多路復用的平均功率Vave和峰值電壓Vpeak2。這裡,我們假定第一和第二定時點處的平均電壓Vave相同,而且所有的n個調製信號具有相同的平均功率。作為峰值因數ξ,峰值檢測部分104檢測基於檢測到的峰值電壓Vpeak的峰值功率Ppeak與基於檢測到的平均電壓Vave的平均信號功率Pave之間的比值,如ξ=Ppeak/Pave。以下,檢測峰值電壓Vpeak1時的峰值因數將被稱作「ξ1」,而當檢測峰值電壓Vpeak2時的峰值因數將被稱作「ξ2」。
基於已經由峰值檢測部分104檢測到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因數ξ,偽計算部分105計算N(=n)條信道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亂真量(ACLR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ACLRNch(ξ,m)。基於N一信道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亂真量ACLRNch(ξ,m),偽計算部分105計算綜合信號質量比(DUR需要對不需要的比值)DUR(ξ,m),其代表需要的信號功率與不需要的信號功率的比值。進一步,作為有關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信息,偽計算部分105計算關於光電轉換部分107的光調製指數m,其確保DUR(ξ,m)變成最大值(如不需要的信號變成最小)。
由於亂真量ACLRNch(ξ,m)和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是隨峰值因數ξ和光調製指數m而變化的數值,所以每個這些數值被表達為峰值因數ξ和光調製指數m的函數。綜合信號質量比是表示需要信號功率與不需要信號功率比值的信息,因此其也可被稱作「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亂真量是代表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假成分和分頻多路復用信號本身之間關係的信息,因此其也可被稱作「偽信息」。我們假定綜合信號質量比具有隨不需要信號功率的減少而增加的正數值。我們假定亂真量(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具有通過將調製信號電平從與該調製信號相關聯的假成分電平中減去而獲取的負數值,這樣以使亂真量隨亂真量構件電平的減少而減少。這樣,綜合信號質量比越大,亂真量就越小,如質量就更好了。
偽計算部分105將已經計算的光調製指數m(作為信號電平信息)傳遞到增益調整部分106。
偽計算部分105可通過如集成電路或類似可編程來執行預定步驟的裝置來實現。下面將詳細說明偽計算部分105的操作。光調製指數m被表達為被輸入到光電轉換部分107中的調製電流值(如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電流值(Im))與通過將閾值電流(Ith)從光電轉換部分107的偏移電流(Ib)中減去而獲取的數值的比值。換言之,m=I/?Ib=Im/(Ib-Ith)。光調製指數m是表示相應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7輸入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一條信道的平均功率的參數。
基於偽計算部分105提供的光調製指數m,增益調整部分106確定要被輸入到光電轉換部分107中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並輸出其信號電平已經將按確定調節好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
光電轉換部分107將作為增益部分106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成光信號,並輸出該光信號。光電轉換部分107可通過像使用半導體雷射器二極體作為光源的這樣的直接調製方法來實現,且其調製具有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注入電流,這樣以輸出光信號。
第一光傳輸路徑108將已經從光電轉換部分107輸出的光信號傳播到接收機12。
光電轉換部分109將已經在第一光傳輸路徑108上傳送的光信號轉換回分頻多路復用信號。
分頻多路解復用部分110將已經從光電轉換部分109中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分離為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用於輸出。我們假設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110執行與由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所執行的完全相反的操作。在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已經執行頻率轉換的情況下,被轉換頻率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要被轉換回其初始頻率。在這種情況下,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包括反向頻率轉換部分,其用於將包含在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轉換回其初始頻率,用於輸出。
提供的第一到第n用戶線路111-1到111-n是分別相應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第一到第n用戶線路111-1到111-n分別傳播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該信號已經被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110分離了。
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n分別與第一到第n用戶線路111-1到111-n相連。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n分別對已經在用戶線路111-1到111-n上傳送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進行解調。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n中的每個可為VDSL數據機或者可基於多個調製參數對調製信號進行解調的類似器件。最後,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2分別複製解調的第一到第n數據信號。
這樣,第一到第n數據信號被從發射機11(中心辦公室)傳送到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n(如各個署名用戶的住處)。
接下來,在說明偽計算部分105的詳細操作之前,將說明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因數ξ、N-信道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亂真量ACLRNch(m),以及綜合信號質量比DUR(m)之間的關係。
圖4A是闡明包含在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的單個調製信號譜和與其相關聯的假成分(不需要信號構件)譜的圖形,這裡峰值因數ξ=ξ1。我們假定圖4A中所示的假成分具有ACLR1的亂真量。
圖4B是闡明包含在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的單個調製信號譜和與其相關聯的假成分(不需要信號構件)譜的圖形,這裡峰值因數ξ=ξ2。我們假定圖4B中所示的假成分具有ACLR2的亂真量。用於表示亂真量的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是用於評估假成分的合適參數。
這裡,我們假定調製信號的平均功率Pave/n對ξ=ξ1的情況和ξ=ξ2的情況而言均相同。這樣,從圖4A和圖4B中可看出的是,即使具有相同的平均功率Ppeak/n,亂真量的大小也可隨峰值因數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圖5是闡明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因數與其亂真量之間關係的圖形。如圖5所示,亂真量隨著峰值因數的增加而增加。這個關係由信道的數量N、用在光電轉換部分107中的器件特性、第一光傳輸路徑108、光電轉換部分109,以及類似的因素來確定。由於我們預先知道了信號數N和用在光電轉換部分107中的器件特性、第一光傳輸路徑108、光電轉換部分109,以及類似的因素,所以一旦確定了峰值因數,則亂真量可被唯一確定。
接下來,將更詳細的說明圖5所示的峰值因數ξ、亂真量ACLRNch(ξ,m),以及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同時參考圖6A到圖6D,以及方程1。
圖6A是闡明相應一條信道的調製信號譜和與其相關聯的假成分譜的圖形(這裡,亂真量為ACLRlch)。圖6B是闡明正弦波(雙聲調)兩條信道譜、與其相關聯的二次失真(IM2)譜、與其相關聯的三次失真(IM3)譜的圖形。圖6C是闡明相應n條信道的調製信號譜和與其相關聯的假成分譜的圖形(這裡,每個亂真量為ACLRNch)。圖6D是闡明正弦波(C)的n條信道譜,以及與其相關聯的二次失真(CSO合成二次失真)和三次失真(CTB合成三拍)譜的圖形。方程1是表示亂真量ACLRNch(ξ,m)與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之間關係的等式1DUR(,m)=1CNR(m)+1-ACLRNch(,m)]]>,其中ACLRNch(ξ,m)=X(m)+(,m)]]>=[a2CSO(m)+b2CTB(m)]-1+(,m)]]>=[a2CSO(m)+b2CTB(m)]-1+(ACLRlch-[a1IM2(m)+b1IM3(m)]-1)]]>=[a2IM2(m)+NCSO(m)+b2IM3(m)+NCTB(m)]-1+(ACLRlch-[a1IM2(m)+b1IM3(m)]-1)]]>方程1通過領會光電轉換部分107的特性,我們可確定相應給出峰值因數ξ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一條信道的亂真量ACLRlch(ξ)(見圖6A)。這樣,可預先確定給出峰值因數ξ的亂真量ACLRlch(ξ)的數值。
通過領會光電轉換部分107的特性,我們可確定在使用雙聲調技術的情況下的IM2和IM3電平(見圖6B)。IM2和IM3的電平是隨著光調製指數m而變化的數值,且其在方程1中被分別表示為IM2(m)和IM3(m)。這樣,可預先知道關於給出光調製指數m的IM2(m)和IM3(m)。
如關於方程1的附文所示,一旦ACLRlch(ξ)、IM2(m)和IM3(3)被確定,則就確定了隨光調製指數m變化的偽因數κ(ξ,m)。如可從關於方程1的附文中看到的,偽因數κ是表示調製信號的亂真量和基於正弦波的失真量之間差異的參數。在方程1中,a1和b1是依靠如調製信號帶寬這樣的調製參數的參數。因此,一旦確定了峰值因數ξ,則偽因數κ(ξ,m)就只是m的函數了。因此,對每個光調製指數m而言,可規定相應給出峰值因數ξ的偽因數κ(ξ,m)(以下簡稱為「偽因數κ」)的數值。例如,對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而言,滿足峰值因數ξ=ξ1的偽因數κ被預定為κ1,且滿足峰值因數ξ=ξ2的偽因數κ被預定為κ2。這樣,我們可以準備峰值因數ξ、光調製指數m,以及偽因數κ之間的表格(以下稱為「ξ-m-κ表格」)。圖7是闡明ξ-m-κ表格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ξ-m-κ表格說明對每個給出的峰值因數ξ而言的關於光調製指數mk的偽因數κiκ。換種方法闡述,ξ-m-κ表格包括m-κ個列表,這每個列表都關於給出的峰值因數ξi定義光調製指數mκ和偽因數κiκ。
如在IM2和IM3的情況下,CSO和CTB的電平可通過領會光電轉換部分107的特性來確定(見圖6D)。CSO和CTB的電平是隨光調製指數m而改變的數值,且其分別由方程1中的CSO(m)和CTB(m)來表示。在方程1中,a2和b2是依靠像調製信號帶寬這樣的調製參數的參數。NCSO(m)表示CSO(m)和IM2(m)之間的比值。NCTB(m)表示CTB(m)和IM3(m)之間的比值。因此,數值[a2/CSO(m)+b2/CTB(m)]-1是添加到偽因數κ中的項(以下稱作「添加項X(m)),可關於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而以表格的形式預定該數值。這樣的在添加項X(m)和光調製指數m之間的表格以下將被稱作m-添加項表格。圖8是闡明m-添加項表格的示意圖。如圖8所示,m-添加項表格說明對每個給出光調製指數mk的添加項X(mk)的數值。
通過使用ξ-m-κ表格以及這樣的m-添加項表格,可確定關於給出光調製指數m的亂真量ACLRNch(ξ,m)。
方程1中的CNR(m)表示先前確定的載波噪聲比(載波對噪聲比)。數值CNR(m)依賴於光調製指數m。因此,關於給出光調製指數m的數值1/CNR(m)能以表格的形式來預定。1/CNR(m)和光調製指數m之間這樣的表格以下將稱作m-1/CNR表格。圖9是闡明m-1/CNR表格的示意圖。如圖9中所示,m-1/CNR表格關於每個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k而定義1/CNR(mk)。
如上所述,一旦峰值因數ξ被確定,則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可被確定為光調製指數m的函數。因此,確保最大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的光調製指數m是可最優化假成分的光調製指數。
圖10是闡明偽計算部分105操作的流程圖。以下將參考圖7到10來說明偽計算部分105的操作。
首先,偽計算部分105確定是否已經達到用於調節光調製指數的預定時間點(步驟S1)。偽計算部分105重複步驟S1的這個過程,直到達到預定的時間點。該預定點可為依照預定時間間隔而到來的點,或者其可為通過響應一個或多個調製參數的變化而由控制部分(未示出)指引的點。
當達到預定時間點時,偽計算部分105在來自峰值檢測部分104的時刻獲取峰值因數ξ(步驟S2)。
接下來,通過參考保存在存儲器(未示出)中的ξ-m-κ表格,偽計算部分105獲取相應在步驟S2處獲取的峰值因數ξ的m-κ列表(步驟S3)。在ξ-m-κ表格中沒有對ξ的極好匹配的情況下,偽計算部分105獲取相應離檢測到的峰值因數ξ最近的ξ的m-κ列表。
接下來,偽計算部分105從存儲器中讀取m-添加項表格。對相應m-κ列表表格中的每個光調製指數mk的偽因數κiκ而言,偽計算部分105相應於來自m-添加項表格中的光調製指數mk而附加添加項X(mk)的數值,並產生關於每個光調製指數mk的亂真量ACLRNch(ξ,m)的對應關系列表,這是以m-亂真量列表的形式的(步驟S4)。
拉著,偽計算部分105通過從m-1/CNR表格中的每個1/CNR(mk)中減去m-亂真量列表(如1/ACLRNch(ξ,mk))中的亂真量ACLRNch(ξ,mk)的倒數而計算關於每個光調製指數mk的1/DUR(ξ,mk),這樣就產生了m-1/DUR列表(步驟S5)。
然後,偽計算部分105搜索關於確保最小的1/DUR(ξ,mk)數值光調製指數mk的m-1/DUR列表,即確保最大DUR(ξ,mk)數值的光調製指數mk(步驟S6)。這樣保存的光調製指數mk是確保最大綜合信號質量比值的光調製指數。
接下來,偽計算部分105將在步驟S6處獲取的光調製指數mk傳遞到增益調整部分106(步驟S7),並返回到步驟S1的過程。通過響應,增益調整部分106確定要輸入到光電轉換部分107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並輸出其信號電平被按確定調節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
這樣,根據第一實施例,檢測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因數,且確定在檢測到峰值因數的情況下確保最大綜合信號質量比的光調製指數。基於這個光調製指數,調節要被輸入到光電轉換部分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電平。結果,光電轉換部分將工作,這樣以最大化綜合信號質量比。這樣就可提供能依照調製信號而最優化信號質量的光傳輸系統。
第一實施例闡明偽計算部分105依靠ξ-m-κ表格、m-添加項表格,以及m-1/CNR表格以確定確保對給出峰值因數ξ的最大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的光調製指數m的範例。作為選擇,有關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的數學方程式可被預定義為峰值因數ξ和光調製指數m的函數,且確保關於給出峰值因數ξ的最大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的光調製指數m可根據數學方程式,通過計算來確定。
第一實施例闡明確定確保最大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數值的光調製指數m的情況。然而,偽計算部分可確定這樣的光調製指數m,其確保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至少等於或者大於預定電平。
第一實施例闡明這樣的情況,即偽計算部分確定這樣的光調製指數m,其根據亂真量ACLRNch(ξ,m)和載波噪聲比CNR(m)而確保最大綜合信號質量比DUR(ξ,m)的數值。作為選擇,偽計算部分可確定這樣的光調製指數m,其確保亂真量ACLRNch(ξ,m)至少等於或者小於預定電平。注意,亂真量ACLRNch(ξ,m)本身是代表需要信號和不需要信號之間比的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還可作為選擇的是,我們可以使用-ACLRNch(ξ,m),其符號與亂真量ACLRNch(ξ,m)的符號相反。由於-ACLRNch(ξ,m)的數值隨著不需要信號電平的減少而增加,所以偽計算部分可確定確保作為需要對不需要信號信息的-ACLRNch(ξ,m)大於等於預定電平的光調製指數m。
在這種情況下,具體的說,偽計算部分可相關已經被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峰值因數ξ而計算這樣的光調製指數m,其確保如由方程1所表達的亂真量ACLRNch(ξ,m)的數值小於等於預定電平。作為選擇,偽計算部分可使用預先保存的表格來確定光調製指數m,其確保亂真量ACLRNch(ξ,m)的數值小於等於預定電平。圖11是闡明偽計算部分操作的流程圖,這是在從預先保存的表格中獲取光調製指數m數值的情況下,該光調製指數m確保亂真量ACLRNch(ξ,m)的數值小於等於預定電平。如圖11中所示,當達到預定時間點時(步驟S11),偽計算部分獲取由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峰值因數ξ(步驟S12),從ξ-m-κ表格中獲取相應峰值因數ξ的m-κ列表(步驟S13),將m-添加項從m-添加項表格中添加到獲取的m-κ列表中,並產生m-亂真量列表(步驟S14)。然後,偽計算部分搜索m-亂真量列表,找尋確保亂真量小於等於預定電平的光調製指數mk(步驟S15),其將這樣獲取的光調製指數mk傳遞到增益調整部分(步驟S16),用於執行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調節。可這樣選擇預定電平,以定義邊緣容許亂真量(marginally tolerable)。
在假成分的主要起因是三次失真的情況下,偽計算部分105可確定從上述不同方法得到的最優化光調製指數。圖12是關於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內的每個調製信號,闡明載波噪聲比(CNR)的光調製指數、圖5中闡明的ACLR1和ACLR2,以及圖6B和圖6D中闡明的IM3和CTB之間依存關係的圖形。
以下參考圖12,將說明在假成分的主要起因是三次失真的情況下確定最優化光調製指數。在圖12中,水平軸線根據相應單條信道的作為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讀取而表示光調製指數m。垂直軸線代表相關光調製指數的DUR、IM3、CNR、CTB、ACLR1和ACLR2的數值[dB]。我們假定已經根據在光電轉換部分107中使用的光器件的特性、第一光傳輸路徑108,以及光電轉換部分109計算了由噪聲引起的載波噪聲比(CNR),或者我們通過測量得知。在假成分的主要起因是三次失真的情況下,方程1中a1=a2=0,且b1=b2=1。換言之,綜合信號質量比DUR具有方程2中所示的光調製指數1DUR(,m)=1CNR(m)+1-ACLRNch(,m)]]>=1CNR(m)+1-(CTB(m)+(,m))]]>=1CNR(m)+1-(IM3(m)+NCIB(m)+(,m))]]>,其中κ(ξ,m)=ACLRlch(ξ)-IM3(m)方程2
在假成分的主要起因是三次失真的情況下,IM3、CTB和CNR以及ACLRNch=ACLR1示出各個光調製指數依存關係,這如圖12所示。DUR(ξ,m)由方程2表達,其示出實線曲線DUR1,如圖12所示。因此,偽計算部分105可通過確定確保來自圖12圖形的最大實線曲線DUR1數值的光調製指數m而確定最優化光調製指數(輸入信號電平比光電轉換部分107)。如圖12所示,在這個範例情況下,實線曲線DUR1採用m=m1處的最大值。因此,為獲取最優化光傳輸質量,增益調整部分106可調節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7輸入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光調製指數等於m1。作為選擇,確保DUR(ξ,m)大於等於預定電平H1的光調製指數m可被確定。
另一方面,在ξ=ξ2的情況下,給出的ACLRNch=ACLR2如圖12中的點劃線曲線所示。DUR(ξ,m)顯示出圖12中所示的點線曲線DUR2。由於DUR採用m=m2處的最大值,所以偽計算部分105將光調製指數設置為m2。因此,為獲取最優化光傳輸質量,增益調整部分106可調節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7輸入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光調製指數等於m2。作為選擇,確保DUR(ξ,m)等於或大於預定電平H2的光調製指數m可被確定。
通常而言,我們基於CNR和CTB將光調製指數m設置為m0。因此,依靠峰值因數,我們並非總可以設置最優化光調製指數。另一方面,根據本發明,可通過依照隨時間改變的峰值因數而執行偽計算而動態改變最優化光調製指數。這樣就可確保最優化光傳輸質量。
圖12闡明假成分的主要起因是三次失真的情況,如方程1中a1=a2=0的情況。在二次失真是主要起因的情況下,與在N信道上的傳輸相關聯的假成分ACLRNch可通過採用調製信號的雙聲調評估和單信道價值(worth)之間的差而被確定。
要詳細了解與調製信號相關聯的假成分與正弦波信號失真之間的關係,例如,可參閱Yasue等人,「關於VDSL多信道的光存取技術」,IEICE技術報告,第102卷,第358號,OCS2002-64,第17-22頁,2002年10月;以及T.Yasue等人,「基於副載波頻率多路復用並關於多信道VDSL的可升級光存取系統」,光纖通信會議2003 OSA技術文摘,論文FM6,亞特蘭大,美國,2003年3月。
第一實施例闡明這樣的例子,即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102-1到102-n使用的調製方法是相幅調製(QAM)或離散多聲調(DMT),該調製方法不局限於此。例如,該調製方法可為正交分頻多路復用(OFDM)或碼分多路復用(CDM)。
第一實施例闡明這樣的例子,即調製信號(信道)的數量n是常數。在信道數量是變量的情況下,可改變依靠信道數量的參數NCSO(m)(CSO波的數量與IM2的比)或者參數NCTB(m)(CTB波的數量與IM3的比)。這樣,偽計算部分105在信號數量隨時間改變的情況下仍可容易的執行偽計算。而且,在發射機中,可對每個不同的n條信道而準備m-1/CNR表格。在這種情況下,當信道數n改變時,偽計算部分105可從存儲器中讀取相應於新的信道數n的m-1/CNR表格,這在圖10中所示的步驟S5處,並相應信道數n而產生m-1/DUR列表,這樣就確定了最優化光調製指數。
第一實施例闡明峰值因數ξ的數值由峰值檢測部分104計算的範例。作為選擇,偽計算部分105可基於由峰值檢測部分104檢測到的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而計算峰值因數ξ的數值。
第一實施例闡明這樣的例子,即增益調整部分106確定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有關已經由偽計算部分105確定的最優化光調製指數m。作為選擇,偽計算部分105可根據已確定的光調製指數m來確定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並將這樣確定的信號電平傳送到增益調整部分106,然後其根據接收到的信號電平來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
(第二實施例)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在圖13中,光傳輸系統包含發射機11a、第一光傳輸路徑108、第二傳輸路徑108a、接收機12a、第一到第n用戶線路111-1到111-n,以及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終端器件)112-1到112-n。發射機11a包含線路分離部分101、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102-1到102-n、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增益調整部分106a、光電轉換部分107、峰值檢測部分104,以及偽計算部分105。接收機12a包括光電轉換部分109、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110、失真監控部分113,以及失真信息傳輸部分114。
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接收機12a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接收機12不同,這在於前者附帶了失真監控部分113和失真信息傳輸部分114。在圖13中,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對應部分類似功能的任何部分由用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參考數字來表示,且其說明被省略了。第二傳輸路徑108a可為電傳輸路徑或光傳輸路徑。
失真監控部分113檢測預定頻率處從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失真水平。作為選擇,失真監控部分113可檢測來自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110輸出的失真水平。
圖14A是闡明由失真監控部分113檢測到的二次失真(CSO)範例頻率特性的圖形。圖14B是闡明由失真監控部分113檢測到的三次失真(CTB)範例頻率特性的圖形。圖14A和14B闡明了這樣的例子,即調製信號的n條信道通過分頻多路復用而用於100[MHz]到1300[MHz]的情況下。儘管圖14A表面上是要示出關於給出頻率的二進位二次失真數值,但是所要闡明的意思是二次失真的數值在特定的頻率範圍內增加或減少。圖14B也是這樣。
如圖14A所示,二次失真水平在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最低或最高頻率處取得最大值。因此,可通過測量分頻多路復用信號最低頻率附近和最高頻率附近的失真水平而通過檢測最大失真值來確定二次失真的效果。在圖14A闡明的範例情況下,例如,二次失真(CSO)的最大值可通過測量最低頻率(100[MHz])附近的失真水平和最高頻率(1300[MHz])附近的失真水平而被檢測到。
而且,如圖14B所示,三次失真(CTB)的失真水平在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頻帶中心附近取得最大值。因此,可通過測量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心頻率處的失真水平,通過測量最大失真值而確定三次失真的效果。在圖14B中闡明的範例情況下,例如,可通過檢測中心頻率(700[MHz])附近的失真水平而檢測三次失真的最大值。
失真監控部分113將表示檢測到的失真水平的失真水平信息傳送到失真信息傳輸部分114。該失真信息傳輸部分114通過第二傳輸路徑108a將失真水平信息發送到增益調整部分106a。
基於已經在第二傳輸路徑108a上傳輸的失真水平信息,增益調整部分106a調節要輸入到光電轉換部分107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失真水平變成等於或小於預定失真水平。特別的,一從失真信息傳輸部分114接收到失真水平信息,增益調整部分106a就決定用失真水平信息表示的失真水平是否小於等於預定失真水平。若失真水平小於等於預定失真水平,則增益調整部分106a就不改變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另一方面,若失真水平不是小於等於預定失真水平,則增益調整部分106a就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以便減少。然後,增益調整部分106a再次接收從失真信息傳輸部分114發送的失真水平信息。若用接收到的失真水平信息表示的失真水平不是小於等於預定失真水平,則增益調整部分106a就進一步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其被進一步減少。通過這樣的方式,增益調整部分106a持續降低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直到失真水平變成小於等於預定失真水平。
這樣,根據第二實施例,增益調整部分可通過考慮在接收機處執行光傳輸之後的失真影響而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結果,可更好的抑制失真的出現。在包含多個調製信號的頻帶內,有選擇的監控最容易受失真影響的特定頻帶。這樣,可確定失真的影響而不必測量有關每個頻帶的失真水平。由於第二實施例是基於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構造的,所以也可獲得同第一實施例的效果。
(第三實施例)圖15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在圖15中,光傳輸系統包含發射機11b、第一光傳輸路徑108、第二光傳輸路徑108a、接收機12b、第一到第n用戶線路111-1到111-n,以及第一到第n解調部分112-1到112-n,以及第一到第n質量檢測部分115-1到115-n。發射機11b包含線路分離部分101、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102-1到102-n、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增益調整部分106b、光電轉換部分107、峰值檢測部分104,以及偽計算部分105。接收機12b包括光電轉換部分109、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110,以及質量信息傳輸部分116。
根據第三實施例的接收機12b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接收機12不同,這在於前者附帶了質量信息傳輸部分116。另一個不同在於,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到第n質量檢測部分115-1到115-n被添加到署名用戶終端內。在圖15中,具有與第一或第二實施例的對應部分類似功能的任何部分由用在第一或第二實施例中的相同參考數字來表示,且其說明被省略了。
第一質量檢測部分115-1與第一解調部分112-1相連,其監控從第一用戶線路111-1發送出的第一調製信號的信號質量。特別的,第一質量檢測部分115-1檢測作為信號質量信息的SNR(信噪比)或誤比特率。第一質量檢測部分115-1將表示檢測到的信號質量的信號質量信息發送到質量信息傳輸部分116。信號質量信息的傳輸可利用用戶線路,或者任何其它的線路。第二到第n質量檢測部分115-2到115-n的操作與第一質量檢測部分115-1相同。
通過安裝用於允許雙向通信的第二傳輸路徑108a,質量信息傳輸部分116將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信號質量信息發送到增益調整部分106b。
基於通過第二傳輸路徑108a傳送的信號質量信息,增益調整部分106b調節要被輸入到光電轉換部分107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調製信號的信號質量滿足預定質量水平。特別的,一從質量信息傳輸部分116中接收到信號質量信息,增益調整部分106b就決定用信號質量信息表示的信號質量是否滿足預定質量水平。若信號質量滿足預定的質量水平,則增益調整部分106b就不改變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水平。另一方面,若信號質量不滿足預定的質量水平,則增益調整部分106b就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以便減少。然後,增益調整部分106b再次接收從質量信息傳輸部分116發出的信號質量信息。若用接收到的信號質量信息表示的信號質量不滿足預定的質量水平,則增益調整部分106b就進一步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其被進一步減少。這樣,增益調整部分106b就保持減少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直到信號質量滿足預定的質量水平。作為選擇,調整部分106b可保持調節信號電平以增加。
這樣,根據第三實施例,增益調整部分基於調製信號的信號電平而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由此調製信號的信號質量可保持在預定的質量水平上。可通過利用組成解調部分的VDSL數據機的標準函數來容易的執行信號質量的監控。由於第二實施例是基於同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構造的,所以也可獲得同第一實施例的效果。
(實施例的變化)第一到第三實施例已經闡明了這樣的例子,即根據作為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而執行峰值信息檢測。然而,本發明不局限於此。
圖16是闡明在這樣情況下的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即通過檢測作為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102-1到102-n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峰值而獲取峰值信息。在圖16中,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對應部分相似功能的任何部分是用使用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參考數字來表示的。在圖16中,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峰值檢測部分117-1到117-n分別檢測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峰值電壓和平均電壓,並將檢測到的峰值電壓和平均電壓發送到偽計算部分105c中。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峰值檢測部分117-1到117-n一起組成峰值檢測部分。偽計算部分105c計算已經被從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峰值部分117-1到117-n發送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峰值電壓的算術平均值和平均電壓的算術平均值。通過使用計算的平均值作為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電壓和平均電壓,偽計算部分105c確定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因數ξ。其後,通過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方式,偽計算部分105c根據計算的峰值因數ξ而確定最優化光調製指數m,並將該光調製指數m發送到增益調整部分106。
這樣,可提供同第一實施例的類似效果。由於根據每個調製信號的峰值來獲取峰值因數,所以如在調製部分使用不同調製參數的情況下可獲取更精確的峰值因數。如在第二實施例的情況下,圖16中所示的光傳輸系統可被提供有用於監控失真水平的裝置。如在第三實施例的情況下,圖16中所示的光傳輸系統可被提供有用於監控信號質量的裝置。
圖17是闡明在這樣情況下的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即通過檢測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而獲取峰值信息。在圖17中,具有與第一或第二實施例的對應部分類似功能的任何部分是用使用在第一或第二實施例中的相同參考數字來表示的。在圖17中,通過與第一實施例的峰值檢測部分104類似的方式,峰值檢測部分104b確定來自作為光電轉換部分109輸出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因數ξ,並通過第二傳輸路徑108a將該峰值因數ξ傳送到偽計算部分105。通過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的方式,偽計算部分105根據已經被從峰值檢測部分104b中發送出的峰值因素ξ而確定最優化光調製指數m,並將該光調製指數m發送到增益調整部分106。
這樣,可提供同第一實施例的類似效果。注意,偽計算部分105可選擇性的被提供在接收機12處,在這種情況下,增益調整部分106根據反饋到發射機11的光調製指數來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電平。如在第二實施例的情況下,圖17中所示的光傳輸系統可被提供有用於監控失真水平的裝置。如在第三實施例的情況下,圖17中所示的光傳輸系統可被提供有用於監控信號質量的裝置。
圖18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闡明光傳輸系統結構的框圖,即通過檢測作為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110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峰值而獲取峰值信息。在圖18中,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對應部分類似功能的任何部分是用使用在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參考數字來表示的。在圖18中,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峰值檢測部分119-1到119-n分別檢測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峰值電壓和平均電壓,並將檢測到的峰值電壓和平均電壓發送到峰值信息傳輸部分120中。峰值信息傳輸部分120通過第二傳輸路徑108a將已經從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峰值檢測部分119-1到119-n發送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峰值電壓和平均電壓發送到偽計算部分105c。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峰值檢測部分119-1到119-n以及峰值信息傳輸部分120一起組成一個峰值檢測部分。偽計算部分105c計算已經被從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峰值部分119-1到119-n發送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峰值電壓的算術平均值和平均電壓的算術平均值。通過使用計算的平均值作為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電壓和平均電壓,偽計算部分105c確定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因數ξ。其後,通過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方式,偽計算部分105c根據計算的峰值因數ξ而確定最優化光調製指數m,並將該光調製指數m發送到增益調整部分106。
這樣,可提供同第一實施例的類似效果。由於根據每個調製信號的峰值來獲取峰值因數,所以如在調製部分使用不同調製參數的情況下可獲取更精確的峰值因數。注意,偽計算部分105c可選擇性的被提供有接收機12,在這樣的情況下,增益調整部分106根據反饋到發射機11的光調製指數來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電平。如在第二實施例的情況下,圖18中所示的光傳輸系統可被提供有用於監控失真水平的裝置。如在第三實施例的情況下,圖18中所示的光傳輸系統可被提供有用於監控信號質量的裝置。
儘管上面的實施例闡明了發射機和接收機是一對一關係的例子,但是也可使用結合多個接收機的單個發射機。在單個發射機用於多個接收機的情況下,信息如圖13、15、17和18所示要從接收機被反饋到發射機,信息可從每個接收機被反饋回,且發射機可根據各條反饋信息來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電平。
工業適用性根據本發明的光傳輸系統,以及發射機、接收機和相關的信號電平調整使用方法可減少出現在調製信號譜附近的假成分,並因此在光通信和類似領域是有用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光傳輸系統,具有發射機,其用於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成光信號並將所述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由已經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組成(這裡,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接收機,其用於將已經在所述光傳輸路徑上傳送的所述光信號轉換回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並將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分離為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以及第一到第n終端器件,其分別通過第一到第n連接線路與所述接收機相連,用於接收所述分離的調製信號,所述系統包含峰值檢測部分,其用於檢測有關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峰值的峰值信息;偽計算部分,其用於根據由所述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所述峰值信息,計算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需要對不需要信號信息,並確定有關確保所述需要對不需要信號信息等於或大於預定電平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信息;以及提供於發射機內的增益調整部分,其用於根據由所述偽計算部分確定的所述信號電平信息,當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被轉換為所述光信號時,調節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射機包括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其用於根據要被發送到第一到第n終端器件的第一到第n數據信號而產生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分頻多路復用部分,其用於通過將作為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而輸出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以及光電轉換部分,其用於將作為所述分頻多路復用部分輸出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成所述光信號,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以及由所述增益調整部分調節,並且用於將所述光信號發送到所述光傳輸路徑上,另外所述接收機包括光電轉換部分,其用於接收已經通過所述光傳輸路徑傳送的所述光信號,並將所述光信號轉換回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以及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其用於從作為所述光電轉換部分輸出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提取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並分別將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發送到第一到第n連接線路上,以及第一到第n終端器件,其每個都包括這樣的解調部分,即對在第一到第n連接線路的相應其中一個上傳送的所述調製信號進行解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是有關出現在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以及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本身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假成分的偽信息,以及所述偽計算部分確定,作為所述信號電平信息,有關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息,其確保所述偽信息表示的所述假成分的電平小於等於預定電平。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峰值信息是用峰值因數ξ來表示的,其代表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功率與平均功率的比,所述偽信息由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來表示,其根據下列而確定偽因素κ,其根據下列來決定亂真量,其依照相應一條信道的調製信號的所述峰值因數ξ;依照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的二次失真水平;以及依照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的三次失真水平;依照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合成二次失真水平;以及依照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合成三次失真水平;以及所述偽計算部分確定,作為所述信號電平信息,確保所述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等於或小於預定電平的光調製指數m。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傳輸系統,進一步包含ξ-m-κ表格存儲部分,其用於預先保存表示所述峰值因數ξ、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的所述光調製指數m,以及所述偽因數κ之間對應關係的ξ-m-κ表格,其中所述偽計算部分可用於確定相應於由所述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所述峰值因素ξ的偽因數κ,這是通過參考保存在所述ξ-m-κ表格存儲部分中的所述ξ-m-κ表格的;以及搜索光調製指數m,其確保用所述偽因數κ、所述合成二次失真水平,以及所述合成三次失真水平表達的所述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小於等於預定電平,並確定這樣發現的所述光調製指數m為所述信號電平信息。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是綜合信號質量比,其根據下列來定義有關出現在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假成分的偽信息;以及載波噪聲信息,另外偽計算部分確定,作為所述信號電平信息,有關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息,其確保所述綜合信號質量比變成最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峰值信息是用峰值因數ξ來表示的,其代表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功率與平均功率的比,所述偽信息由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來表示,其根據下列而確定偽因素κ,其根據下列來決定亂真量,其依照相應一條信道的調製信號的所述峰值因數ξ;依照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的二次失真水平;以及依照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的三次失真水平;依照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合成二次失真水平;以及依照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給出的光調製指數m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合成三次失真水平,載波噪聲信息用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的所述光調製指數m的函數來表達,所述光傳輸系統進一步包含ξ-m-κ表格存儲部分,其用於預先保存表示所述峰值因數ξ、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的所述光調製指數m,以及所述偽因數κ之間對應關係的ξ-m-κ表格;以及載波噪聲信息存儲部分,其用於預先保存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的所述光調製指數m和所述載波噪聲信息之間的對應關係,所述偽計算部分可用於確定相應於由所述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所述峰值因素ξ的偽因數κ,這是通過參考保存在所述ξ-m-κ表格存儲部分中的所述ξ-m-κ表格的;確定用所述偽因數κ表示的所述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所述合成二次失真水平,以及所述合成三次失真水平;以及確定,作為所述信號電平信息,所述光電轉換部分中的光調製指數m,其確保用所述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和所述載波噪聲信息表達的所述合成信號質量比變成最大。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峰值檢測部分通過檢測作為所述分頻多路復用部分輸出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而檢測所述峰值信息。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峰值檢測部分基於有關作為第一到第n調製部分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峰值的信息而檢測所述峰值信息。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峰值檢測部分通過檢測作為所述光電轉換部分輸出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而檢測所述峰值信息。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峰值檢測部分通過檢測作為所述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輸出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的信號電平而檢測所述峰值信息。
12.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分頻多路復用部分包括用於將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轉換為具有各個不同頻率信號的頻率轉換部分,以及頻率多路解復用部分包括用於將包含在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中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轉換為具有其各個初始頻率的信號的反向頻率轉換部分。
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偽計算部分依照調製信號的信道數n來確定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
1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收機進一步包括失真監控部分,其用於在預定頻率處檢測作為所述光電轉換部分輸出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失真水平;以及失真信息傳輸部分,其用於將失真水平信息傳送到所述發射機,所述失真水平信息表示由所述失真監控部分檢測到的所述失真水平,以及基於從所述失真信息傳輸部分發送出的所述失真水平信息,增益調整部分調節作為所述光電轉換部分輸入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由所述失真監控部分檢測到的失真水平小於等於預定水平。
1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傳輸系統,其特徵在於每個終端器件進一步包括質量檢測部分,其用於檢測從所述解調部分解調過後輸出信號的信號質量,並將所述信號質量作為信號質量信息而通過所述接收機而傳送到所述發射機;以及所述增益調整部分調節作為所述光電轉換部分輸入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用所述引入信號質量信息表示的所述信號質量滿足預定的質量水平。
16.用於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所述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的發射機,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由已經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組成(這裡,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所述發射機包含峰值檢測部分,其用於檢測有關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峰值的峰值信息;偽計算部分,其用於根據由所述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所述峰值信息,計算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需要對不需要信號信息,並確定有關確保所述需要對不需要信號信息等於或大於預定電平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信息;以及增益調整部分,其用於根據由所述偽計算部分確定的所述信號電平信息,當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被轉換為所述光信號時,調節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
17.結合發射機使用的用於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所述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的接收機,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由已經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組成(這裡,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接收機轉換已經從所述發射機發送回到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所述光信號並將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分離為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接收機包含峰值檢測部分,其用於檢測有關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峰值的峰值信息,其中,由所述峰值檢測部分檢測到的所述峰值信息用於計算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所述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用於確定有關確保所述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大於等於預定電平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信息;以及信號電平信息被用於調節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被轉換為所述光信號時的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
18.用於調節用在光傳輸系統中的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調整方法有發射機,其用於將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轉換為光信號,並將所述光信號發送到光傳輸路徑上,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由已經受控於分頻多路復用的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組成(這裡,n是大於等於2的整數);接收機,其用於轉換已經通過所述光傳輸路徑被傳送回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所述光信號,並將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分離為第一到第n調製信號;以及第一到第n終端器件,其分別通過第一到第n連接線路與所述接收機相連,用於接收所述分離的調製信號,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檢測有關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峰值的峰值信息;根據所述已經檢測到的峰值信息來計算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確定有關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的信號電平信息,其確保所述需要對不需要信號的信息大於等於預定電平;以及根據所述信號電平信息,當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被轉換為所述光信號時調節所述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
全文摘要
在發射機(11)中,峰值檢測部分(104)檢測分頻多路復用部分(103)的輸出(即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峰值因數。偽計算部分(105)指引增益調整部分(106)調節分頻多路復用信號的信號電平,這樣以使假成分的電平(如相鄰信道漏過功率比(ACLR))等於或小於預定電平,這是基於峰值因數的。
文檔編號H04B10/155GK1701542SQ20048000092
公開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13日
發明者安江敏彥, 布施優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