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之我們仨
2023-10-10 11:42:39 1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讀完最後一句,掩卷,嘆息,繼而陷入縹緲的沉思。樸素的文字下,是一位淡泊的老人歷經滄桑後無聲的探尋,是生命寧靜而無聲息地流逝。
從「我們倆老了」到「我們仨失散了」,再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楊先生一貫平實而溫婉的文字中,「我們仨」一生相依相守的苦難和美麗都靜靜道來。漂泊、戰爭、分離、貧窮、動亂,如此紛難的人生裡,一家人互為依靠,在歷史車輪無情而又苦難的傾軋下,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樂觀。他們並不是在寬容苦難,而根本上就是淡漠著苦難,所以他們如此幸福地相守,在楊先生清新雋雅的筆下,生活裡的幽默和生氣如此自然地躍然紙上,讓人讀來時而顰眉時而微笑時而沉思時而嚮往。
寫求學牛津時,租房做飯,黃昏時兩人總牽著手出去探險等,充滿了少女般幸福甜美的記憶;寫生下圓圓後,錢鍾書燉了雞湯,還剝了碧綠的嫩蠶豆瓣,煮在湯裡,盛在碗裡,端給楊絳吃,「錢家的人若知道他們的『大阿官』能這般伺候產婦,不知該多麼驚奇」,行文裡又充滿了為人妻的自得和驕傲;而圓圓所印象的「精赤人人」一身打扮叫人想到《圍城》裡的鮑小姐,便又忍俊不禁了。
經了一天繁瑣的工作,在安靜的深夜,捧著《我們仨》讀來,就似一位孺慕的孩子靜靜聆聽著九十多高齡的楊先生輕述人生往事,內心深處的熨貼和舒服簡直無可再提。楊先生的文字,含蓄節制清新溫婉,蘊涵著深邃的人生感悟和人文厚重,小小的細節裡所飽含的愛和關懷,也讓我一再感動至含淚。比起現在某些「作家」動不動就要怎樣的叫喊啊快感啊文字裡充斥赤裸的感官刺激和浮躁的煽情來,《我們仨》就如清涼的泉水在這個夏天給我們以閱讀和感動的快樂。
最後,還想提一提三聯出的這個版本。非常喜歡這本書的版式設計,第一次拿到時就被打動了。封面是素雅的淺咖啡色,細條直紋,手感極佳,帶點深厚而莊重的時間感,書名是楊絳先生手書的「我們仨」,深咖啡色,整個感覺渾然一體。書裡面還附錄了不少錢鍾書、楊絳和女兒錢媛的相片和手跡。
這是本絕對值得細心閱讀的書,也是本值得收藏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