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溞實驗用母溞和幼溞的分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20:34:09 1
專利名稱:大型溞實驗用母溞和幼溞的分離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用生物的分離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大型潘(Daphnia magna)是一種生活在自然水域的生物,系浮遊生物、浮遊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動物綱、鰓足亞綱、雙甲目、盤腸水潘總科、水潘屬。大型潘因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快,經濟,方便易得,易於在實驗室培養等優點,且其在水域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受到眾多國家毒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大型潘是敏感性較強,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種浮遊動物,現已成為一種標準試驗生物,被廣泛用於水生生物毒理學的研究中。目前,ISO標準、OECD指南、美國EPA標準以及我國國標中都有涉及大型潘的生長抑制和繁殖的標準。·[0003]在水質物質對潘類(大型潘)的急性毒性測定方法GB/T 13266-1991中對於出生後6 24h的幼潘的分離如下闡述試驗前從實驗室儲備缸中挑取20 30個懷卵母潘,放在一個2000mL燒杯中單獨培養。18h後取走母潘,幼潘仍在原繁殖缸中培養,24h時,此繁殖缸中的幼潘即為出生6 24h的幼潘。為保證大型潘的良好繁殖,採用下述方法分離母潘用孔徑IOOOym尼龍網縫製成一個杯形的網袋(略小於繁殖缸)套在繁殖缸內壁,將母潘放入網內,定期提出裝有母潘的尼龍網。放入另一個盛有斜生柵藻培養液的培養缸中。也可採用使繁殖缸的液體通過上、下套合在一起的兩個篩網的方法獲取試驗潘。上層篩網的孔徑為800 1000 μ m,下層篩網的孔徑為450 500 μ m。母潘被阻止在上層粗網上,幼潘被阻止在下層細網上。上述國標的分離方法的不足之處在於1)標準方法中對大型潘母潘繁殖產生的脫殼以及餵飼的藻團顆粒未加以去除,這些物質會附著在大型潘身上,致使大型潘的運動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到大型潘的正常生長和繁殖。2)標準方法採用套合的方法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較為繁瑣,每次都要反衝清洗不同尺寸的篩網,分離速度較慢。3)標準方法自動化程度不夠高,無法滿足今後大規模、大通量的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實現快速、便捷、清潔的分離母潘和幼潘的分離
>J-U ρ α裝直。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包括分離缸和分離篩網;所述分離篩網包括從上至下分別與分離缸的內壁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一分離篩網和第二分離篩網,所述第一分離篩網為1200μπι的尼龍篩網,所述第二分離篩網為IOOOym的尼龍篩網。所述分離缸底部內壁為斜面;所述第一分離篩網和第二分離篩網分別傾斜設置。作為優選,分離裝置還包括閥門、管路和分離容器;所述分離缸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出水口,其中一個設置在第二分離篩網的低端處,另一個設置於分離缸底部內壁的最低處;所述閥門有2個,從上至下分別設置在與前述兩個出水口連通的管路上,為第一閥門和第二閥門;所述分離容器包括與第一閥門的出口連通的分離母潘的容器和與第二閥門的出口連通的分離幼潘的容器。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分離裝置還包括蠕動泵;所述蠕動泵通過管路連通混合潘液儲備缸和分離缸。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的分離裝置採用兩個與分離缸卡合密封設置的分離篩網,並選擇最佳的細度,從而可以對大型潘母潘和幼潘實現快速、便捷、清潔地分離,便於在實驗室或者現場直接使用。(2)本實用新型將分離缸和分離篩網都採用傾斜設置,並在分離缸上連通兩個閥門,這樣能更方便、快速地實現雜質、母潘和幼潘的分離,同時還便於將分離的母潘和幼潘分別導入到相應的分離容器中。後兩種結構的分離裝置的高自動化程度都適合大規模的使 用場合。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號為分離缸I、分離篩網2、第一分離篩網21、第二分離篩網22、閥門3、第一閥門31、第二閥門32、管路4、分離容器5、分離母潘的容器51、分離幼潘的容器52、蠕動泵6、混合潘液儲備缸7。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見圖1,本實施例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高效分離裝置,包括分離缸I、分尚篩網2、閥門3、管路4、分尚容器5和螺動泵6。分尚缸I底部內壁為斜面。分尚篩網2包括從上至下分別與分離缸I的內壁傾斜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一分離篩網21和第二分離篩網22,所述第一分離篩網21為1200 μ m的尼龍篩網,所述第二分離篩網22為1000 μ m的尼龍篩網。分離缸I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出水口,其中一個設置在第二分離篩網22的低端處,另一個設置於分離缸I底部內壁的最低處。所述閥門3有2個,從上至下分別設置在與前述兩個出水口連通的管路4上,為第一閥門31和第二閥門32。分離容器5包括與第一閥門31的出口連通的分離母潘的容器51和與第二閥門32的出口連通的分離幼潘的容器52。蠕動泵6通過管路4連通混合潘液儲備缸7和分離缸I。具體的分離步驟為①使用蠕動泵6從混合潘液儲備缸7內吸取混合潘液體系,通過管路4將混合潘液均勻地釋放到分離缸1,控制液面使其不低於第二分離篩網22的最高液面處;第一分離篩網21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殼以及餵飼的柵藻團狀顆粒,第二分離篩網22上截留大型潘母潘;②打開第一閥門31排水,使液面達到第二分離篩網22的最低液面處,液體通過管路4將大型潘母潘導入分離母潘的容器51中,實現母潘的分離;③打開第二閥門32排水,使液面達到分離缸I底部的最低液面處,液體通過管路4將大型潘幼潘導入分離幼潘的容器52中,實現幼潘的分離。分離完成後將第一分離篩網21取出來清洗乾淨以備下次使用,將第二分離篩網22迅速取出來放到混合潘液儲備缸7中繼續培養,用於毒性測試用的幼潘則全部在分離缸
Io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 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分離缸(I)和分離篩網(2);所述分離缸(I)底部內壁為斜面;所述分離篩網(2)包括從上至下分別與分離缸(I)的內壁傾斜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一分離篩網(21)和第二分離篩網(22),所述第一分離篩網(21)為1200μπι的尼龍篩網,所述第二分離篩網(22)為1000 μ m的尼龍篩網。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閥門(3)、管路(4)和分離容器(5);所述分離缸(I)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出水口,其中一個設置在第二分離篩網(22)的低端處,另一個設置於分離缸(I)底部內壁的最低處;所述閥門(3)有2個,從上至下分別設置在與前述兩個出水口連通的管路(4)上,為第一閥門(31)和第二閥門(32);所述分離容器(5)包括與第一閥門(31)的出口連通的分離母潘的容器(51)和與第二閥門(32)的出口連通的分離幼潘的容器(5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蠕動泵出);所述蠕動泵(6)通過管路(4)連通混合潘液儲備缸(7)和分離缸(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型溞實驗用母溞和幼溞的分離裝置,分離裝置包括分離缸和分離篩網;所述分離缸底部內壁為斜面;所述分離篩網包括從上至下分別與分離缸的內壁傾斜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一分離篩網和第二分離篩網,所述第一分離篩網為1200μm的尼龍篩網,所述第二分離篩網為1000μm的尼龍篩網。本實用新型的分離裝置採用兩個與分離缸傾斜卡合密封設置的分離篩網,並選擇最佳的細度,從而可以對大型溞母溞和幼溞實現快速、便捷、清潔地分離,便於在實驗室或者現場直接使用。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02588105SQ20122011929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許霞, 王利平 申請人:常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