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方法和它的有色金屬冶煉爐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7:47:09 1
專利名稱: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方法和它的有色金屬冶煉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礦石的提煉、冶煉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碳熱還原熔 煉鋁礦的方法和它的有色金屬冶煉爐。
背景技術:
在有色金屬礦物熔煉中,鋁土礦是最難熔煉的,它熔點高,粘度大;且。所 以世界各國對煉鋁投資大,為此有色金屬冶煉專家都在設法尋找一種投資少,能 耗低,而能產出適用的鋁或鋁合金的方法。
而國內金屬礦石的提煉中,常常把煉礦石多餘下來的熱能白白地散射掉,造 成能耗大,成本高;且將未煉淨的礦渣作為垃圾到處亂堆,冶煉爐內沒有燒盡的 煤氣四處外溢廢棄,不僅汙染環境,且嚴重浪費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把煉礦石多餘下來的熱能回收利用,從而降低能耗,提高冶 煉溫度,並改變投向爐膛礦物組成和方法,且在結合爐子設計上改進,還能把未 煉淨的礦渣再次提煉,達到充分利用資源的一種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方法和它 的有色金屬冶煉爐。
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一種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方法,其方案是 按以下工藝流程完成 1)製備球團
① 粉碎、磨細煤矸石、鋁土礦,
② 粉碎、磨細廢棄的纖維,
③ 配製粘結劑,
④ 將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煤矸石、鋁土礦和纖維微粒按需要定比例均勻混合 成混合物;⑤ 由質量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的粘結劑與其餘為混合物混合,製成混合球 團;
⑥ 將混合球團曬乾或烘乾,備用; 2)投爐熔煉工藝
① 以一層混合球團一層焦碳, 一層混合球團一層焦碳,混合球團與焦碳隔層 投放於有色金屬冶煉爐內,
② 爐內上升廢棄熱氣由熱風管回收到爐底加熱空氣,並有加熱電極增溫,
③ 溶化的鋁液源源不斷從爐口流出。 所述的粘結劑,是由質量百分之七十的氧化矽加百分之三的氧化鐵,與適量的碳 酸鈉和煤泥,加適量的水攪拌而成。
所述的按需要定比例均勻混合成混合物,是根據爐子和能源供應狀況選擇煤石幹 石、鋁土礦和纖維微粒的質量比例為八十比二十到五十比五十。
一種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有色金屬冶煉爐,包含金屬冶煉爐,其特徵是 冶煉爐分段聯接,在細腰瓶式冶煉爐頂部向下傾斜圍繞燃燒壁,與低沸點金屬回 收池相通,冶煉爐近底部有多孔熔化帶與進風管相接,冶煉爐低部內壁四周圍有 耐高溫爐襯,外圈有冷卻霧化套,冶煉爐中部四周有熱風膽圍繞,冶煉爐頂中央 有一加料漏鬥與冶煉爐外進料管道相接,冶煉爐底兩邊朝中心插有一對增溫電 極,冶煉爐壁外底端到頂端有風管,底端與冶煉爐內多孔熔化帶相接,頂端與通 到低沸點金屬回收池的燃燒室熱風管相接,冶煉爐底有活輪,置於活動爐臺底座 上,低沸點金屬回收池的底邊開洞,與沸點金屬回收器蒸餾塔相接;低沸點金屬 回收池由通外的管子,通過抽風馬達入環保淨化塔的洗滌池底,並從洗滌池頂的 出口引出乾淨煤氣回收;冶煉爐底有重金屬流出孔,並爐底側旁開孔,有耐火材 料相圍成通道,與金屬回收室相連,金屬回收室上方由熱風膽相圍構成的裂化水 燃燒室,裂化水燃燒室頂部有管子與多孔熔化帶相接,金屬回收室底側分別有鐵 水槽、鋁水槽,引出各自的收集口。 實施本發明後的積極效果是
由於爐壁採用雙層結構,減少了熱能輻射;採用多排小風口結構的多孔熔化 帶,使熔煉均勻、充分,內部不結塊;爐內上升廢氣熱量對熱風管內空氣加熱後, 又通過風管返回爐底多孔熔化帶,提高了燃燒熱量;並且用裂化水燃燒室,將爐內產生的高溫硫、氫氣體回收到多孔熔化帶,再次參加燃燒;並有增溫電極可加
速金屬熔化;此外還設置了低沸點金屬回收池,使冶煉效益更好。
由於以上措施,常規辦法煉出一頓純鋁要耗電12000KW-13000KW;本發明
只需耗電550kw-600KW,耗電僅常規耗電的二十二分之一;且煉鋁速度極大提
高常規電解爐一天約可煉2.2頓電解鋁,耗電22000KW;本發明每小時可煉
1.5-2頓,耗電600KW。
在爐中產生的煤氣,過去白白外溢作為廢氣浪費了,現在由爐內進入淨化塔
中回收了煤氣,可以將產生的煤氣供居民點使用。 一隻冶煉爐的廢棄煤氣回收後 可供應約五萬戶居民用氣,以北方一天一戶用煤5公斤煤計算, 一年一戶用煤
1825公斤,以小鎮有五萬戶計算,扣去冶煉爐用煤,以廢棄煤氣回收供居民使 用,取代居民燒煤, 一年可省下34萬噸煤,且改變了滿天黑菸灰的汙染環境, 節約了能源,保護了環境。
且常規辦法冶煉,提取金屬不徹底,還含金屬的礦渣會滿山遍地扔棄,浪費 資源,汙染環境;本發明就採用煤矸石、廢棄鋁土礦、發電廠爐渣作為原料來提 煉,節約了資源,維護了環境。
圖l、本發明的有色金屬冶煉爐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有色金屬冶煉爐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方法,按以下工藝流程完成操作 1)製備球團
① 粉碎、磨細煤矸石、鋁土礦,
② 粉碎、磨細廢棄的纖維,
③ 配製粘結劑,
將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煤矸石、鋁土礦和纖維微粒按需要定比例均勻混合 成混合物;
⑤由質量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的粘結劑與其餘為混合物混合,製成混合球團;
⑥將混合球團曬乾或烘乾,備用; 2)投爐熔煉工藝
① 以一層混合球團一層焦碳, 一層混合球團一層焦碳,混合球團與焦碳隔層 投放於有色金屬冶煉爐內,
② 爐內上升廢棄熱氣由熱風管回收到爐底加熱空氣,並有加熱電極增溫,
③ 溶化的鋁液源源不斷從爐口流出。
所述的粘結劑,是由質量百分之七十的氧化矽加百分之三的氧化鐵,與適量的 碳酸鈉和煤泥,加適量的水攪拌而成。所述的按需要定比例均勻混合成混合物, 是根據爐子和能源供應狀況選擇煤矸石、鋁土礦和纖維微粒的質量比例為八十比 二十到五十比四十。
一種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封閉聚能多功能有色金屬冶煉爐,包含金屬冶煉 爐,其結構是冶煉爐分段聯接,在細腰瓶式冶煉爐1頂部向下傾斜圍繞燃燒壁 2,與低沸點金屬回收池3相通,冶煉爐近底部有多孔熔化帶4與進風管相接, 冶煉爐低部內壁四周圍有耐高溫爐襯9,外圈有冷卻霧化套IO,冶煉爐中部四周 有熱風膽11圍繞,冶煉爐頂中央有一加料漏鬥12與冶煉爐外進料管道相接,冶 煉爐底兩邊朝中心插有一對增溫電極5,冶煉爐壁外底端到頂端有風管6,底端 與冶煉爐內多孔熔化帶4相接,頂端與通到低沸點金屬回收池的燃燒室熱風管7 相接,冶煉爐底有活輪,置於活動爐臺底座8上,低沸點金屬回收池3的底邊開 洞18,與沸點金屬回收器蒸餾塔相接;低沸點金屬回收池3由通外的管子19, 通過抽風馬達20入環保淨化塔21的洗滌池底,並從洗滌池頂的出口 22引出乾淨 煤氣回收;冶煉爐1底有重金屬流出孔24,並爐底側旁開孔,有耐火材料相圍 成通道13,與金屬回收室14相連,金屬回收室上方由熱風膽相圍構成的裂化水 燃燒室17,裂化水燃燒室17頂部有管子23與多孔熔化帶4相接,金屬回收室 底側分別有鐵水槽15、鋁水槽16,引出各自的收集口。
權利要求
1、一種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方法,其特徵是按以下工藝流程完成1)製備球團①粉碎、磨細煤矸石、鋁土礦,②粉碎、磨細廢棄的纖維,③配製粘結劑,④將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煤矸石、鋁土礦和纖維微粒按需要定比例均勻混合成混合物;⑤由質量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的粘結劑與其餘為混合物混合,製成混合球團;⑥將混合球團曬乾或烘乾,備用;2)投爐熔煉工藝①以一層混合球團一層焦碳,一層混合球團一層焦碳,混合球團與焦碳隔層投放於有色金屬冶煉爐內,②爐內上升廢棄熱氣由熱風管回收到爐底加熱空氣,並有加熱電極增溫,③溶化的鋁液源源不斷從爐口流出。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 粘結劑,是由質量百分之七十的氧化矽加百分之三的氧化鐵,與適量的碳酸鈉 和煤泥,加適量的水攪拌而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 按需要定比例均勻混合成混合物,是根據爐子和能源供應狀況選擇煤矸石、 鋁土礦和纖維微粒的質量比例為八十比二十到五十比五十。
4、 一種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有色金屬冶煉爐,包含金屬冶煉爐,其特徵是 冶煉爐分段聯接,在細腰瓶式冶煉爐(1)頂部向下傾斜圍繞燃燒壁(2),與低沸 點金屬回收池(3)相通,冶煉爐近底部有多孔熔化帶(4)與進風管相接,冶煉爐低部內壁四周圍有耐高溫爐襯(9),外圈有冷卻霧化套(IO),冶煉爐中部四周 有熱風膽(ll)圍繞,冶煉爐頂中央有一加料漏鬥(12)與冶煉爐外進料管道相 接,冶煉爐底兩邊朝中心插有一對增溫電極(5),冶煉爐壁外底端到頂端有風管(6),底端與冶煉爐內多孔熔化帶(4)相接,頂端與通到低沸點金屬回收池的 燃燒室熱風管(7)相接,冶煉爐底有活輪,置於活動爐臺底座(8)上,低沸點金 屬回收池(3)的底邊開洞(18),與沸點金屬回收器蒸餾塔相接;低沸點金屬回 收池(3)由通外的管子(19),通過抽風馬達(20)入環保淨化塔(21)的洗滌池底, 並從洗滌池頂的出口(22)引出乾淨煤氣回收;冶煉爐(l)底有重金屬流出孔 (24),並爐底側旁開孔,有耐火材料相圍成通道(13),與金屬回收室(14)相連, 金屬回收室上方由熱風膽相圍構成的裂化水燃燒室(17),裂化水燃燒室(17) 頂部有管子(23)與多孔熔化帶(4)相接,金屬回收室底側分別有鐵水槽(15)、鋁 水槽(16),引出各自的收集口。
全文摘要
用碳熱還原熔煉鋁礦的方法和它的有色金屬冶煉爐,本發明涉及金屬礦石的冶煉技術領域。其特點是製備球團,包括粉碎、磨細煤矸石、鋁土礦,和廢棄的纖維;配製粘結劑;將粉末或小顆粒的煤矸石、鋁土礦和纖維微粒按比例均勻混合;由粘結劑將混合物製成球團;將球團與焦炭隔層投放於熔煉爐內。冶煉爐構成是有多孔熔化帶與進風管相接,有耐高溫爐襯,有冷卻霧化套,冶煉爐底兩邊朝中心插有一對增溫電極,並有裂化水燃燒室。實施本發明後。改變了滿天黑菸灰的汙染環境,也可杜絕還含金屬的礦渣會滿山遍地扔棄,這樣浪費資源的痛心場景;節約了資源,充分地利用了資源,保護了環境。
文檔編號C22B21/02GK101280367SQ20081003505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25日
發明者俞益根 申請人:俞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