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車輛發動機緩衝支承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05:35:19 2
專利名稱:工程車輛發動機緩衝支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車輛的機架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工程車輛發動機緩衝支承。
技術背景:現有工程車輛如履帶式推土機、打樁機或掘進機等在行走及作業時,發動機高速旋轉(轉速可達1200 2000r/min),發動機曲軸、連杆及活塞等都在循環的交變應力下作用,帶來的振動需由發動機支承傳遞到機架,而機架由於行走及工作也會產生自振,因此目前發動機支承採用普通的剛性連接時會因長期疲勞而失效,最終會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嚴重時會損壞發動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緩衝支承採用彈性元件緩衝做功來消除發動機振動,避免支承疲勞失效,從而起到降低噪音、保護髮動機、消除發動機的安全隱患的作用,解決了發動機支承採用普通的剛性連接會損壞發動機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工程車輛發動機緩衝支承,包括耳軸、支承座、上彈性端套、下彈性端套、彈性外圈、彈性內圈、耳軸內端支承墊和耳軸外端支承墊,耳軸內端支承墊、上彈性端套、彈性外圈、彈性內圈和下彈性端套從耳軸內端向外端依次裝配在耳軸軸體和支承座之間,耳軸外端支承墊壓在下彈性端套和耳軸軸體的外端面上並用螺栓將耳軸外端支承墊和耳軸軸體緊固連接,其中上彈性端套、下彈性端套結構相同,均由彈性膠料將金屬內、外圈膠合在一起形成,彈性內圈和彈性外圈均由金屬圈和膠料膠合形成,彈性外圈套在彈性內圈上,膠料部分相對。耳軸內端支承墊內端的耳軸軸體上安裝有調整墊,調整墊為插口式金屬墊片。本實用新型也可用於其它要求減振或消除交變應力影響的動力系統或傳動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緩衝減振及降低噪音的功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上、下彈性端套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彈性內圈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彈性外圈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調整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裝置是由耳軸1、調整墊2、耳軸內端支承墊3、上彈性端套4、下彈性端套4』、支承座5、彈性外圈6、彈性內圈7、螺栓8、耳軸外端支承墊9組成。具體組合方式如下:將調整墊2、耳軸內端支承墊3、上彈性端套4、彈性內圈7、彈性外圈6、支承座5、下彈性端套4』依次裝配在耳軸I軸體上,最後安裝耳軸外端支承墊9並用螺栓8固定,形成一個彈性支承;調整墊2用來調整發動機的安裝尺寸。將此裝置安裝於發動機和機架之間,由兩個彈性端套進行一級緩衝減振,彈性外圈6和彈性內圈7進行二級緩衝減振。如圖2所示,上、下彈性端套4由彈性膠料10將金屬內圈11和金屬外圈12膠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彈性元件。如圖3、圖4所示,彈性內圈7和彈性外圈6均由金屬圈13和膠料14膠合形成一種彈性元件,其中彈性內圈7的膠料14位於外側,彈性外圈6的膠料14位於內側。如圖5所示,調整墊2為插口式金屬墊片,便於拆裝。本實用新型是將耳軸與支承座通過彈性零件裝配成一種緩衝裝置,發動機通過此裝置與車架連接,在保證安裝尺寸的同時通過緩衝支承來消除發動機的振動應力,可起到緩衝、減振的功能。既可以保證發動機的正常工作又能達到延長發動機壽命的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工程車輛發動機緩衝支承,其特徵是:包括耳軸、支承座、上彈性端套、下彈性端套、彈性外圈、彈性內圈、耳軸內端支承墊和耳軸外端支承墊,耳軸內端支承墊、上彈性端套、彈性外圈、彈性內圈和下彈性端套從耳軸內端向外端依次裝配在耳軸軸體和支承座之間,耳軸外端支承墊壓在下彈性端套和耳軸軸體的外端面上並用螺栓將耳軸外端支承墊和耳軸軸體緊固連接,其中上彈性端套、下彈性端套結構相同,均由彈性膠料將金屬內、外圈膠合在一起形成,彈性內圈和彈性外圈均由金屬圈和膠料膠合形成,彈性外圈套在彈性內圈上,膠料部分相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程車輛發動機緩衝支承,其特徵是:耳軸內端支承墊內端的耳軸軸體上安裝有調整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工程車輛發動機緩衝支承,其特徵是:調整墊為插口式金屬墊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車輛發動機緩衝支承,解決了發動機支承採用普通的剛性連接會損壞發動機的問題。包括耳軸、支承座、上彈性端套、下彈性端套、彈性外圈、彈性內圈、耳軸內端支承墊和耳軸外端支承墊,耳軸內端支承墊、上彈性端套、彈性外圈、彈性內圈和下彈性端套從耳軸內端向外端依次裝配在耳軸軸體和支承座之間,耳軸外端支承墊壓在下彈性端套和耳軸軸體的外端面上並用螺栓將耳軸外端支承墊和耳軸軸體緊固連接,其中上彈性端套、下彈性端套結構相同,均由彈性膠料將金屬內、外圈膠合在一起形成,彈性內圈和彈性外圈均由金屬圈和膠料膠合形成,彈性外圈套在彈性內圈上,膠料部分相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文檔編號B60K5/12GK203005059SQ201320036748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1日
發明者李銳, 高貴梅, 賈炎中, 王勇, 吳平, 李闖, 張志功, 趙建軍, 王麗娟, 花勝利, 張麗, 蔣寧, 王寶宏, 田喜平, 史元成, 武俊萍, 李斌 申請人:內蒙古一機集團大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