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集膚效應大線徑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10-20 12:52:22 1
一種低集膚效應大線徑電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低集膚效應大線徑電纜,由電纜芯及絕緣層構成,絕緣層包覆在電纜芯外表面,且之間另設彈性緩衝層,電纜芯其外表面均布「T」型散熱槽,其內部中心處設截面為圓形的強化孔,並以強化孔圓心為中心,呈環形分布至少兩層降荷孔,降荷孔內另設絕緣陶瓷粉末,強化孔內設彈性抗拉帶,強化孔與降荷孔之間,降荷孔與降荷孔之間、降荷孔與電纜芯表面以及「T」型散熱槽槽壁厚度均保持一致,絕緣層內另均布至少兩條降荷孔。本新型具有重量輕、耐熱性散熱性能好、抗拉性強、下垂度低、熱膨脹係數低、集膚效應顯著下降、過流承載能力強的特點,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大截面電力線纜芯易出現的集膚效應,提高了電力線纜的承載能力及運行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低集膚效應大線徑電纜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電力線纜,具體的是一種低集膚效應大線徑電纜。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力用戶對電能需要的不斷提高,各種耗電量大的用電器得到廣泛的使用,由於耗電量大的用電器在工作中,往往要求為其提高電力的輸電線纜需要具備較大的過流能力及承載能力,因此當前通常的處理方法是增大供電電纜的線徑來滿足使用的需要,但隨著電纜線徑的增加,同時也造成了電纜成本較高、自重較大且電纜自身也易出現集膚效應,從而導致了該類電纜架設、使用成本較高,且供電效能有限,不能有效滿足電力用戶的使用需要,同時,在進行遠距離電力線懸空架設中,傳統的電纜因此自身材質原因,其抗下垂性能較差、熱脹冷縮係數也較高且自身抗腐蝕能力也相對較差,因此給電力施工及日常維護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新型電纜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低集膚效應大線徑電纜。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低集膚效應大線徑電纜,由電纜芯及絕緣層構成,絕緣層包覆在電纜芯外表面,絕緣層與電纜芯之間另設彈性緩衝層,電纜芯其外表面均布「T」型散熱槽,其內部中心處設截面為圓形的強化孔,並以強化孔圓心為中心,呈環形分布至少兩層降荷孔,且每層至少4個,降荷孔內另設絕緣陶瓷粉末,強化孔內設彈性抗拉帶,強化孔與降荷孔之間,降荷孔與降荷孔之間、降荷孔與電纜芯表面以及「T」型散熱槽槽壁厚度均保持一致,且厚度為1-20毫米,強化孔及降荷孔橫截面總面積為電纜芯橫截面總面積的1/10 —1/3,絕緣層內另均布至少兩條降荷孔。
[0006]電纜芯及降荷孔橫截面為圓形或多邊形。
[0007]T型散熱槽至少兩條,且呈螺旋形分布。
[0008]絕緣陶瓷粉末顆粒為球形,且最大球徑不大於I毫米。
[0009]降荷孔內另設彈性抗拉帶。
[0010]本發明較傳統的同線徑電力線纜芯具有重量輕、耐熱性散熱性能好、抗拉性強、下垂度低、熱膨脹係數低、集膚效應顯著下降、過流承載能力強的特點,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大截面電力線纜芯易出現的集膚效應,提高了電力線纜的承載能力及運行效率,可廣泛應用與大電流、大負荷設備供電領域及遠距離懸空架設輸電線路施工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12]圖1為本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電纜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15]如圖1和2所述的一種低集膚效應大線徑電纜,由電纜芯I及絕緣層2構成,絕緣層2包覆在電纜芯I外表面,絕緣層2與電纜芯I之間另設彈性緩衝層3,電纜芯I其外表面均布「T」型散熱槽4,其內部中心處設截面為圓形的強化孔5,並以強化孔5圓心為中心,呈環形分布至少兩層降荷孔6,且每層至少4個,降荷孔6內另設絕緣陶瓷粉末7,強化孔5內設彈性抗拉帶8,強化孔5與降荷孔6之間,降荷孔6與降荷孔6之間、降荷孔6與電纜芯I表面以及「T」型散熱槽4槽壁厚度均保持一致,且厚度為I一20毫米,強化孔5及降荷孔6橫截面總面積為電纜芯橫截面總面積的1/10—1/3,絕緣層2內另均布至少兩條降荷孔6,降荷孔6內另設彈性抗拉帶8。
[0016]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低集膚效應大線徑電纜,由電纜芯及絕緣層構成,絕緣層包覆在電纜芯外表面,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絕緣層與電纜芯之間另設彈性緩衝層,所述的電纜芯其外表面均布「T」型散熱槽,其內部中心處設截面為圓形的強化孔,並以強化孔圓心為中心,呈環形分布至少兩層降荷孔,且每層至少4個,所述的降荷孔內另設絕緣陶瓷粉末,所述的強化孔內設彈性抗拉帶,所述強化孔與降荷孔之間,降荷孔與降荷孔之間、降荷孔與電纜芯表面以及「T」型散熱槽槽壁厚度均保持一致,且厚度為I一20毫米,所述的強化孔及降荷孔橫截面總面積為電纜芯橫截面總面積的1/10 — 1/3,所述絕緣層內另均布至少兩條降荷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纜芯及降荷孔橫截面為圓形或多邊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T」型散熱槽至少兩條,且呈螺旋形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絕緣陶瓷粉末顆粒為球形,且最大球徑不大於I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降荷孔內另設彈性抗拉帶。
【文檔編號】H01B7/30GK104485168SQ201410851086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31日
【發明者】王惠兵, 陸春良, 陳夏裕, 呂秀雲, 張博, 朱興龍, 宋小月 申請人:江蘇亨通線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