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裝置與流程
2023-10-21 04:07:27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終端的興起及無線數據應用業務的豐富,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數據用戶數大幅增加,數據內容不再限於傳統的文字或者圖像,未來用戶對高清晰度視頻、手機電視等多媒體業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導致無線網絡流量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的態勢。根據市場機構預測,未來10年,無線數據業務將增長500~1000倍,平均每年增長1.6~2倍,這對無線通信系統的網絡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升無線通信系統網絡容量的方法有多種,主要包括:提升頻譜效率、提高網絡密度、增加系統帶寬、智能業務分流等。多天線技術是提升頻譜效率的關鍵技術,已被ieee802.11n、ieee802.16m、3gpplte/lte-a等新興無線通信標準所採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理論研究和移動通信標準主要局限於天線數目較少的小規模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輸入多輸出)系統(比如最新的lte-a標準在下行鏈路上可支持1/2/4/8根發送天線,上行鏈路則可支持1/2/4根發送天線),以獲得約10bit/s/hz的頻譜效率,這難以滿足未來第五代無線通信系統所面臨的巨大的容量需求。因此,基於多天線技術進一步提升頻譜效率的方法獲得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的關注,其中大規模天線陣列、協作多點傳輸、空間調製技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代表了多天線技術在第五代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發展趨勢。大規模天線陣列技術的基本特徵是通過在基站側集中配置數量眾多的天線陣列(從幾十至幾千),獲得比傳統天線陣列技術(天線陣列數不超過8個)更為精確的波束控制能力,然後通過空間復用技術,在相同的時頻資源上同時服務更多用戶 來提升無線通信系統的頻譜效率,從而滿足第五代無線通信系統中海量信息的傳輸需求。協作多點傳輸技術是一種幹擾消除技術,也可以理解成一種分布式天線傳輸技術,它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小區間的聯合調度和協作傳輸,使小區邊緣用戶的幹擾信號變為有用信號,或降低來自相鄰小區的幹擾水平。空間調製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空間位置不同的各發射天線構成空間星座,將發送信息同時映射到信號星座和空間星座上,從而顯著提高頻譜效率,特別適合於天線數非常多、射頻通道相對比較少的低成本無線通信系統部署場景。
隨著天線數的增多,設備的成本、實現算法的複雜度、功耗越來越高,移動通信系統根據實際的信道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傳輸數據的同時需要考慮成本、複雜度、功耗、頻譜效率等方面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多天線設備成本高、實現複雜、能耗高等問題和缺陷,提出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裝置,改善了移動通信系統的頻譜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應用於第一通信節點,包括:
生成與第二通信節點對應的控制信息;
向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發送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從配置在所述第二通信節點上的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作為待選發射天線集合傳輸數據的信息,m、n為正整數,n小於或者等於m。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從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資源分配信息;所述資源分配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確定n的取值和/或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所述配對的發射天線 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的所述n根天線中配對使用的發射天線。
可選地,所述資源分配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時域資源分配信息、頻域資源分配信息、碼域資源分配信息、資源分配粒度。
可選地,生成與第二通信節點對應的控制信息包括:
基於與所述第二通信節點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生成所述控制信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應用於第二通信節點,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節點發送的控制信息;
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作為待選發送天線集合傳輸數據,m、n為正整數,n小於或者等於m。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
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從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資源分配信息;
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資源分配信息確定n的取值和/或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
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從所述n根的發射天線選擇配對的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資源分配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時域資源分配信息、頻域資源分配信息、碼域資源分配信息、資源分配粒度。
可選地,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待傳輸的數據比特內容確定傳輸所述數據使用的n根發射天線中的x根發射天線發送數據,其中,x為大於或者等於1的整數。
可選地,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確定傳輸所述數據使用的n根發射天線中的x根發射天線的數據比特從所述數據中連續抽取,或等間隔抽取。
可選地,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發送所述數據首傳包使用的待選發送天線集合包含的天線個數大於發送所述數據重傳包對應的待選發射天線集合中包含的天線個數。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數據傳輸裝置,包括:
生成模塊,用於生成與第二通信節點對應的控制信息;
發送模塊,用於向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發送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從配置在所述第二通信節點上的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的信息,m、n為正整數,n小於或者等於m。
可選地,所述生成模塊生成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從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生成模塊生成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資源分配信息;所述資源分配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確定n的取值和/或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生成模塊生成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所述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的所述n根天線中配對使用的發射天線。
可選地,所述生成模塊生成與第二通信節點對應的控制信息是指:
基於與所述第二通信節點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生成所述控制信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數據傳輸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於接收第一通信節點發送的控制信息;
選擇模塊,用於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 線作為待選發送天線集合傳輸數據,m、n為正整數,n小於或者等於m。
可選地,所述接收模塊接收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
所述選擇模塊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是指:
從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接收模塊接收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天線資源分配信息;
所述選擇模塊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天線資源分配信息確定n的取值和/或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接收模塊接收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
所述選擇模塊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從所述n根的發射天線選擇配對的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選擇模塊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待傳輸的數據比特內容確定傳輸所述數據使用的n根發射天線中的x根發射天線發送數據,其中,x為大於或者等於1的整數。
可選地,所述選擇模塊確定傳輸所述數據使用的n根發射天線中的x根發射天線的數據比特從所述數據中連續抽取,或等間隔抽取。
可選地,發送所述數據首傳包使用的待選發送天線集合包含的天線個數大於發送所述數據重傳包對應的待選發射天線集合中包含的天線個數。
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採用本發明所述方法和裝置在降低終端實現複雜度、成本的同時改善了移動通信系統的頻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和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應用於第一通信節點,包括:
生成與第二通信節點對應的控制信息;
向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發送所述控制信息,所述第二通信節點上配置有m根發射天線,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從所述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作為待選發射天線集合傳輸數據的信息,m、n為正整數,n小於或者等於m。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從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的發射天線數為k,k為大於或者等於n且小於或者等於m的正整數;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資源分配信息;所述資源分配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確定n的取值和/或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所述資源分配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時域資源分配信息、頻域資源分配信息、碼域資源分配信息、資源分配粒度。
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所述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用於 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的所述n根天線中配對使用的發射天線。
使用配對發射天線傳輸數據時,使用兩根天線發相同的信息有發射分集的效果,提高接收端的數據接收成功概率。
生成與第二通信節點對應的控制信息:
基於與所述第二通信節點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生成所述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通信節點為基站,第二通信節點為終端。
如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應用於第二通信節點,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節點發送的控制信息;
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作為待選發送天線集合傳輸數據,m、n為正整數,n小於或者等於m。
當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時;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從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當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資源分配信息時;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資源分配信息確定n的取值和/或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當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從所述n根的發射天線選擇配對的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所述資源分配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時域資源分配信息、頻域資源分配信息、碼域資源分配信息、資源分配粒度。
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待傳輸的數據比特內容確定傳輸所述數據使用的n根發射天線中的x根發射天線發送數據,其中,x為大於或者等於1的整數。
具體地,從n根發射天線發送某一段數據比特時根據數據比特的內容確定從n根天線中選擇哪根天線發送。
所述用於確定傳輸所述數據使用的n根發射天線中的x根發射天線的數據比特可以從所述數據中連續抽取,或等間隔抽取。
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發送所述數據首傳包使用的待選發送天線集合包含的天線個數大於發送所述數據重傳包對應的待選發射天線集合中包含的天線個數。
如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數據傳輸裝置,設置於第一通信節點,包括:
生成模塊,用於生成與第二通信節點對應的控制信息;
發送模塊,用於向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發送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從配置在所述第二通信節點上的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作為待選發射天線集合傳輸數據的信息,m、n為正整數,n小於或者等於m。
所述生成模塊生成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從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所述生成模塊生成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資源分配信息;所述資源分配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確定n的取值和/或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所述生成模塊生成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所述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的所述n根天線中配對使用的發射天線。
所述生成模塊生成與第二通信節點對應的控制信息是指:
基於與所述第二通信節點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生成所述控制信息
如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數據傳輸裝置,設置於第二通信節點,包括:
接收模塊,用於接收第一通信節點發送的控制信息;
選擇模塊,用於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作為待選發送天線集合傳輸數據,m、n為正整數,n小於或者等於m。
所述接收模塊接收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信息;
所述選擇模塊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是指:
從所述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所述接收模塊接收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天線資源分配信息;
所述選擇模塊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天線資源分配信息確定n的取值和/或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所述接收模塊接收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
所述選擇模塊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配對的發射天線信息從所述n根的發射天線選擇配對的發射天線傳輸數據。
所述選擇模塊根據所述控制信息從m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發射天線傳輸數據包括:
根據待傳輸的數據比特內容確定傳輸所述數據使用的n根發射天線中的x根發射天線發送數據,其中,x為大於或者等於1的整數。
所述選擇模塊確定傳輸所述數據使用的n根發射天線中的x根發射天線的數據比特從所述數據中連續抽取,或等間隔抽取。
發送所述數據首傳包使用的待選發送天線集合包含的天線個數大於發送所述數據重傳包對應的待選發射天線集合中包含的天線個數。
下面結合附圖對技術方案的實施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終端有32根發射天線可用來發射數據。
基站生成與終端有關的控制信息;
基站發送所述控制信息給所述終端;
終端收到所述控制信息後,根據所述控制信息確定從所述16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天線在分配的資源上(例如一個或多個子載波)傳輸上行數據,優選地,n為1或2或16或32。
實施例2:
終端有32根發射天線可用來發射數據。
基站生成與終端有關的控制信息;
基站發送所述控制信息給所述終端;
終端收到所述控制信息後,根據所述控制信息確定所述32根發射天線中可以用來發送上行數據首傳包的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例如包含8根發射天線),然後從所述候選天線集合中選擇n根天線在分配的資源上(例如一個或多個子載波)傳輸上行數據。
進一步地,如果所述數據需要進行重傳,則終端可以用來發送上行數據重傳包的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例如包含4根發射天線,較佳地所述4根發射天線是從為發送上行數據首傳包的候選發射天線集合中選取的)。
實施例3:
終端有16根發射天線可用來發射數據。
基站生成與終端有關的控制信息;
基站發送所述控制信息給所述終端;
終端收到所述控制信息後,根據所述控制信息中的天線資源分配信息確定從所述16根天線中選擇n根天線在分配的資源上(例如一個或多個子載波)傳輸上行數據。
較佳地,當分配給所述終端的資源的起始時間位置是奇數子幀時,n為 1,是偶數子幀時,n為2或4或8或16。
較佳地,當分配給所述終端的資源的時間長度是奇數個子幀時,n為1,是偶數個子幀時,n為2或4或8或16。
較佳地,當分配給所述終端的資源的起始頻域位置是奇數物理資源塊時,n為1,是物理資源塊時,n為2或4或8或16。
較佳地,當分配給所述終端的資源的頻域長度是奇數個物理資源塊時,n為1,是偶數個物理資源塊時,n為2或4或8或16。
較佳地,當分配給所述終端的資源的擴頻碼序號是奇數時,n為1,是偶數時,n為2或4或8或16。
較佳地,當分配給所述終端的資源的資源分配粒度是1個子載波時,n為1,是多個子載波時,n為2或4或8或16。
實施例4:
終端有32根發射天線可用來發射數據。
基站根據基站與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生成與終端有關的控制信息;
基站發送所述控制信息給所述終端;
終端收到所述控制信息後,根據所述控制信息確定從所述32根發射天線中選擇n根天線在分配的資源上(例如一個或多個子載波)傳輸上行數據,優選地,n為1或2或16。
較佳地,終端在分配的資源上傳輸數據時,根據待傳輸的數據比特確定待選的n根(n為16)中用於傳輸的發射天線的序號。
例如,待傳輸的數據比特為「11110000」,終端連續抽取四位「1111」確定使用序號為「15」的發射天線或發射天線組發送數據「0000」。
例如,待傳輸的數據比特為「10101010」,終端等間隔抽取的「1111」(確定使用序號為「15」的發射天線或發射天線組發送數據「0000」。當信道變化比較劇烈時,通過從待傳輸數據比特流等間隔抽取比特確定天線序號或天線組序號的方式可以獲得更好的系統性能。
實施例5:
終端有16根發射天線可用來發射數據。
基站根據基站與終端之間的信道狀態信息生成與終端有關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通知擁有16根發射天線的終端選擇2根天線在分配的資源上(例如一個或多個子載波)傳輸上行數據,並通知終端天線1和2可以配對發送上行數據,天線3和天線4可以配對發送上行數據;天線5和天線8可以配對發送上行數據。
基站發送所述控制信息給所述終端;
終端收到所述控制信息後,根據所述控制信息確定從所述16根發射天線中選擇2根天線(例如,天線1和天線2)在分配的資源上(例如一個或多個子載波)傳輸上行數據。
雖然本發明所揭示的實施方式如上,但其內容只是為了便於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採用的實施方式,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核心技術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和細節上做任何修改與變化,但本發明所限定的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