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11:37:12 1
專利名稱: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板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高抗衝擊力金屬結構板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 板。
背景技術:
[0002]礦用避險艙是放置在井下作業面附近的救生裝備,是礦難發生時為井下作業人員 提供臨時避難等待救助的安全場所。避險艙內安裝著提供人體生存必備的物品及調溫控 溫溼淨化內環境的供電系統及匹配的裝備儀器儀表,為了保證這些監控裝備器材的正常運 行,給艙內人員提供安全可靠的生存空間,除了要求這些設備本身的高可靠性之外,更要求 艙體必須十分堅固,能夠耐受外界環境中意外發生爆炸或巷道坍塌時產生的外衝擊力,為 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板。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板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0004]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板,艙板主體為V型周期截面板,在V型周期截面板內側設置 加強筋板,即為高抗衝擊避險艙板。[0005]加強筋板與V型周期截面板焊接成一體。[0006]艙板主體的橫向截面為V型周期截面,加強筋板圍繞艙板主體周向環形設置。[0007]V型周期截面板的V型突出部分朝向避險艙外。[0008]V型周期截面板相鄰兩個V型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為150-300mm,優選200mm。[0009]周向環形加強筋板極大的改善艙體承受外部衝擊力,艙板壓成V型截面後,受力 方式大有改善,與一般平面艙板相比較大地提高了承受外力衝擊能力。經過力學模型理論 計算和爆炸試驗,該結構完全滿足避險艙實用要求。[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高抗衝擊避險艙板抗外力衝擊力與平面 艙板相比,大約能提高1. 22-1. 34倍,本實用新型與一般標準工藝製作的平面艙板相比,不 但節約了材料和焊接人工費,而且減少了焊接應力及焊接帶來的缺陷。
[0011]附圖1為壓型前的艙板結構示意圖;[0012]附圖2為高抗衝擊避險艙板結構示意圖;[0013]附圖3為艙板壓成V型周期截面圖(附圖2中的A-A視圖);[0014]附圖4為焊接完成後整體艙板結構示意圖;[0015]附圖5為附圖4中的B-B視圖;[0016]圖中標號1 :壓成V型周期截面的艙板,1-1 :壓型前的艙板,[0017]2 :加強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的實施例可以使本專業技術人員更全面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 限制本實用新型。[0019]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板,艙板主體為V型周期截面板,在V型周期截面板內側設置 加強筋板,即為高抗衝擊避險艙板。[0020]加強筋板與V型周期截面板焊接成一體。[0021]艙板主體的橫向截面為V型周期截面,加強筋板圍繞艙板主體周向環形設置。[0022]V型周期截面板的V型突出部分朝向避險艙外。[0023]V型周期截面板相鄰兩個V型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為200mm。[0024]艙板主體厚度為8mm,下料尺寸為1755mm,壓製成V型周期截面後的尺寸為 1400mm,焊接在寬度950mm艙體內兩道加強筋板,寬度分別為35mm、25mm,焊接完成後,整體 艙板結構如附圖4所示。[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 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 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 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板,其特徵在於艙板主體為V型周期截面板,在V型周期截面板內側設置加強筋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險艙板,其特徵在於加強筋板與V型周期截面板焊接成一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險艙板,其特徵在於艙板主體的橫向截面為V型周期截面,加強筋板圍繞艙板主體周向環形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險艙板,其特徵在於V型周期截面板的V型突出部分朝向避險艙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險艙板,其特徵在於V型周期截面板相鄰兩個V型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為150-300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避險艙板,其特徵在於V型周期截面板相鄰兩個V型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為2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屬於高抗衝擊力金屬結構板技術領域的一種高抗衝擊避險艙板。艙板主體為V型周期截面板,在V型周期截面板外設置加強筋板,即為高抗衝擊避險艙板。本實用新型的高抗衝擊避險艙板抗外力衝擊力與平面艙板相比,大約能提高1.22-1.34倍,本實用新型與一般標準工藝製作的平面艙板相比,不但節約了材料和焊接人工費,而且減少了焊接應力及焊接帶來的缺陷。
文檔編號E21F11/00GK202851058SQ20122044385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丁飛, 張強, 聶鑫, 王金玉, 卜建磊, 董洋, 劉新勝 申請人:北京新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