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及其精梳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2:47:09 4
專利名稱: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及其精梳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紡織技術領域,具體講就是涉及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及其精梳頭結構。
背景技術:
紡織工業做為一種古老的手工業,在我國有3000多年的歷史,隨著本世紀初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紡織業做為我國的傳統優勢產業得到快速的發展,紡織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需求大大提升,對工業化的大規模紡織機器的要求更加嚴格,各種紡織機器生產廠家也在不斷更新和改進自己的產品,在各式各樣的紡織機器中,有一種精梳紡機對於紡織出精美的布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紡織廠所使用的精梳機,大都是採用間歇式梳理的工作模式,鉗板、錫林、頂梳和分離羅拉這些主要的工藝部件分別以不同的運動方式工作,彼此之間需要非常精確的配合,鉗板和頂梳的往復擺動以及分離羅拉的倒轉、停、順轉變速循環工作,導致紡織機器震動,是紡織精梳機噪音的主要來源,也制約紡織精梳機向超 高速發展。目前,紡織機器生產廠家為了提高精梳機的生產效率,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的情況下,不斷優化主要工藝部件的工作運動曲線,儘量避免各部件急劇的變速運動,同時提高機器零部件的強度,使其能承受更大的交替應力,應用新型高強度輕質材料以減小機器零部件的衝量,現有最先進的精梳機,其速度能達到每分鐘500鉗次。然而,由於現有精梳紡織工藝及其精梳頭結構決定了現有精梳機零部件分別要以不同的運動方式工作,彼此之間需要非常精確的配合,各種不同的運動方式相互間必然存在影響和制約,要想在現有的基礎上較大幅度提高速度,對現有機器零部件的材質和加工質地要求會越來越高,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同時也無法從根本上克服精梳機震動產生噪音的缺點。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精梳紡織工藝無法實現高速低震紡織出高質量紡織產品的弊端,本發明提供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及其精梳頭結構,它改變了常用精梳機的工作模式,簡化了運動方式和機械結構,消除了高速運轉產生噪音的缺陷,能高速低噪音的生產出優質的產品。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設計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I)餵入,即將原材料餵入精梳機牽引機構;(2)分離,即將餵入的原材料進行分離;(3)梳理,即將分離好的原材料進行梳理;(4)搭接,即將梳理好的原材料進行搭接得到成品。所述步驟3中的梳理是雙向梳理。所述步驟4中的搭接是縱向搭接。一種用於上述精梳紡織工藝精梳機的精梳頭結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牽伸分離機,牽伸分離機構連接有上複合輪帶機構,上複合輪帶機構上安裝有上梳理清潔機構,上複合輪帶機構輸出端連接有下複合輪帶機構,下複合輪帶機構上安裝有下梳理清潔機構,下複合輪帶機構輸出端連接有臺面輸送機構。所述牽伸分離機構包括餵入羅拉,餵入羅拉並排裝有餵入皮輥,分離羅拉位於餵入羅拉正下方,分離皮輥位於餵入皮輥正下方,輸出羅拉位於分離皮輥下方,餵入羅拉、分離羅拉和輸出羅拉能夠同向轉動,餵入皮輥和分離皮輥能夠同向轉動,餵入羅拉和餵入皮輥能夠反向朝內轉動,分離皮輥橫截面呈三角狀。所述上複合輪帶機構包括橫向輸送帶輪組,橫向輸送帶輪組上裝有橫向輸送帶,橫向輸送帶內側面位於輸出羅拉下方,橫向輸送帶並排裝有上內握持帶,上內握持帶裝在上內握持帶輪上,上內握持帶內裝有上轉盤,上轉盤外圓周上裝有上外握持帶輪,上外握持帶輪上裝有上外握持帶,上轉盤上裝有上梳理清潔機構,上梳理清潔機構包括上梳理輥和上毛刷。
所述下複合輪帶機構包括下轉盤,下轉盤裝在上轉盤下方,下轉盤上裝有下外握持帶輪組,下外握持帶輪組上裝有下外握持帶,下轉盤外圓周上裝有下內握持帶,下轉盤上裝有下梳理清潔機構,下梳理清潔機構包括下梳理輥和下毛刷,下轉盤的輸出端裝有臺面輸送機構,所述臺面輸送機構包括臺面輸送帶,臺面輸送帶裝在臺面輸送帶輪上,臺面輸送帶上帶面被臺面託輥和臺面壓輥夾持。所述上梳理輥和下梳理輥為鋸齒形。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機械結構、工作原理非常簡單,沒有任何複雜的零部件,且所有運動部件只需一個方向恆速運動,對於零部件的材質、製造精度和強度要求均不高,有利於提高速度、降低成本、減少震動和噪音、減少機件損耗和能耗、增強機器的耐用性。
附圖I是本發明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牽伸分離機構的工作原理圖。附圖3是本發明中上複合輪帶機構的水平輸送帶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I)餵入,即將原材料餵入精梳機牽引機構;(2)分離,即將餵入的原材料進行分離;(3)梳理,即將分離好的原材料進行梳理;(4)搭接,即將梳理好的原材料進行搭接得到成品。所述步驟3中的梳理是雙向梳理。所述步驟4中的搭接是縱向搭接。為了實現上述精梳紡織工藝,本發明設計一種精梳機的精梳頭結構,如附圖I所示,它包括牽伸分離機構1,牽伸分離機構I連接有上複合輪帶機構2,上複合輪帶機構2上安裝有上梳理清潔機構3,上複合輪帶機構2輸出端連接有下複合輪帶機構4,下複合輪帶機構4上安裝有下梳理清潔機構5,下複合輪帶機構4輸出端連接有臺面輸送機構6。所述牽伸分離機構I包括餵入羅拉101,餵入羅拉101並排裝有餵入皮輥102,分離羅拉103位於餵入羅拉101正下方,分離皮輥104位於餵入皮輥102正下方,輸出羅拉105位於分離皮輥104下方,餵入羅拉101、分離羅拉103和輸出羅拉105能夠同向轉動,餵入皮輥102和分離皮輥104能夠同向轉動,餵入羅拉101和餵入皮輥102能夠反向朝內轉動,分離皮輥103橫截面呈三角狀;所述上複合輪帶機構2包括橫向輸送帶輪組201,橫向輸送帶輪組201上裝有橫向輸送帶202,橫向輸送帶202內側面位於輸出羅拉105下方,橫向輸送帶202並排裝有上內握持帶203,上內握持帶203裝在上內握持帶輪204上,上內握持帶203內裝有上轉盤205,上轉盤205外圓周上裝有上外握持帶輪206,上外握持帶輪206上裝有上外握持帶207,貼近上轉盤205邊緣裝有上梳理清潔機構3,上梳理清潔機構3包括上梳理輥301。 所述下複合輪帶機構4包括下轉盤401,下轉盤401裝在上轉盤205下方,下轉盤401上裝有下外握持帶輪組402,下外握持帶輪組402上裝有下外握持帶403,下轉盤401外圓周上裝有下內握持帶404,貼近下轉盤401邊緣裝有下梳理清潔機構5,下梳理清潔機構5包括下梳理輥501,下轉盤401的輸出端裝有臺面輸送機構6,所述臺面輸送機構6包括臺面輸送帶601,臺面輸送帶601裝在臺面輸送帶輪602上,臺面輸送帶601上帶面被臺面託輥603和臺面壓輥夾持604。所述上梳理輥301和下梳理輥501為鋸齒形。如附圖2所示牽伸分離機構的工作原理圖,棉層在餵入羅拉101和餵入皮輥102的握持下勻速餵入。分離羅拉103、分離皮輥104和輸出羅拉105也是勻速旋轉的。分離皮輥104橫截面呈三角狀,當其角頂沒有轉到P點時,它和分離羅拉103對棉層沒有握持作用,而當其角頂轉到P點時,就和分離羅拉103對棉層產生了握持作用,但因其轉速要比餵入羅拉101快得多,所以就對棉層產生了牽伸,使被分離羅拉103和分離皮輥104所握持,且未被餵入羅拉101和餵入皮輥102握持的纖維快速地隨分離羅拉103和分離皮輥104運動,從棉層中被分離出來,隨後被輸出羅拉105拋出。因分離皮輥104有三個角頂,所以每轉一圈就能對棉層牽伸分離三次。被拋出的纖維片落在上複合輪帶機構的水平輸送帶部分上,如附圖3所示。水平輸送帶部分由兩部分組成,左邊水平輸送帶就是上內握持帶203的一部分;右邊部分是一較短的橫向輸送帶202,其長度略大於纖維片寬度,這兩部分水平輸送帶同步運行,託持著纖維片橫向輸送,當纖維片被輸送至圖I所示A點時,即進入上複合輪帶機構2的上內握持帶203和上外握持帶207的夾持區;纖維的左端長度部分被緊箍在上轉盤205的圓周上,隨上轉盤205⑨一起運動,纖維在上轉盤205圓周上運動經過上梳理輥301處時,未被握持的一端即被上梳理輥301梳理,纖維隨上轉盤205繼續轉到B點時,已被梳理過的一端即進入下複合輪帶機構4的下內握持帶404和下外握持帶403的夾持區,經過B點後,即完成了對纖維的換向轉移握持;之後纖維已被梳理過的一端被緊箍在下轉盤401的圓周上,隨下轉盤401 —起運動,纖維在下轉盤401圓周上運動經過下梳理棍501處時,未被握持的那一端即被下梳理棍501梳理,這樣就完成了對纖維的雙向梳理,已被雙向梳理過的纖維繼續隨下轉盤401行進至C點時,就被釋放到臺面輸送帶601上,由於臺面輸送帶601的行進方向和釋放出的纖維伸直方向一致,源源不斷先後釋放出的纖維自然縱向重疊搭接,再經臺面壓輥604碾壓,形成扁平的臺麵條。由多個精梳頭產生的多股臺麵條並列於臺面輸送帶601上,之後與習用精梳機一樣,並列的多股臺面被餵入一個牽伸機構,併合牽伸成單股條,經圈條器圈放於條桶中。本發明的機械結構、工作原理非常簡單,沒有任何複雜的零部件,且所有運動部件只需一個方向恆速運動,對於零部件的材質、製造精度和強度要求均不高,有利於提高速 度、降低成本、減少震動和噪音、減少機件損耗和能耗、增強機器的耐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餵入,即將原材料餵入精梳機牽引機構; (2)分離,即將餵入的原材料進行分離; (3)梳理,即將分離好的原材料進行梳理; (4)搭接,即將梳理好的原材料進行搭接得到成品。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的梳理是雙向梳理。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4中的搭接是縱向 搭接。
4.一種精梳機的精梳頭結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牽伸分離機構(1),牽伸分離機構(I)連接有上複合輪帶機構(2),上複合輪帶機構(2)上安裝有上梳理清潔機構(3),上複合輪帶機構(2)輸出端連接有下複合輪帶機構(4),下複合輪帶機構(4)上安裝有下梳理清潔 機構(5),下複合輪帶機構(4)輸出端連接有臺面輸送機構(6)。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精梳機的精梳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牽伸分離機構(I)包括餵入羅拉(101),餵入羅拉(101)並排裝有餵入皮輥(102),分離羅拉(103)位於餵入羅拉(101)正下方,分離皮輥(104)位於餵入皮輥(102)正下方,輸出羅拉(105)位於分離皮輥(104)下方,餵入羅拉(101)、分離羅拉(103)和輸出羅拉(105)能夠同向轉動,餵入皮輥(102)和分離皮輥(104)能夠同向轉動,餵入羅拉(101)和餵入皮輥(102)能夠反向朝內轉動,分離皮輥(103)橫截面呈三角狀; 所述上複合輪帶機構(2)包括橫向輸送帶輪組(201),橫向輸送帶輪組(201)上裝有橫向輸送帶(202),橫向輸送帶(202)內側面位於輸出羅拉(105)下方,橫向輸送帶(202)並排裝有上內握持帶(203),上內握持帶(203)裝在上內握持帶輪(204)上,上內握持帶(203)包覆於上轉盤(205)上,上轉盤(205)外圓周上裝有上外握持帶輪組(206),上外握持帶輪組(206)上裝有上外握持帶(207),貼近上轉盤(205)邊緣裝有上梳理清潔機構(3),上梳理清潔機構(3)包括上梳理輥(301); 所述下複合輪帶機構(4)包括下轉盤(401),下轉盤(401)裝在上轉盤(205)側下方,下轉盤(401)上裝有下外握持帶輪組(402),下外握持帶輪組(402)上裝有下外握持帶(403),下轉盤(401)外圓周上裝有下內握持帶(404),下轉盤(401)上裝有下梳理清潔機構(5),下梳理清潔機構(5)包括下梳理輥(501),下轉盤(401)的輸出端裝有臺面輸送機構(6),所述臺面輸送機構(6)包括臺面輸送帶(601),臺面輸送帶(601)裝在臺面輸送帶輪(602)上,臺面輸送帶¢01)上帶面被臺面託輥(603)和臺面壓輥夾持¢04)。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精梳機的精梳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梳理輥(301)和下梳理輥(501)為鋸齒形。
全文摘要
一種精梳紡織工藝及其精梳頭結構,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餵入,即將原材料餵入精梳機牽引機構;分離,即將餵入的原材料進行分離;梳理,即將分離好的原材料進行梳理;搭接,即將梳理好的原材料進行搭接得到成品。本發明的機械結構、工作原理非常簡單,沒有任何複雜的零部件,且所有運動部件只需一個方向恆速運動,對於零部件的材質、製造精度和強度要求均不高,有利於提高速度、降低成本、減少震動和噪音、減少機件損耗和能耗、增強機器的耐用性。
文檔編號D01G19/00GK102776605SQ20121027049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明者冷紅祥 申請人:上海一紡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