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0:25:24
專利名稱: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箱體,具體是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
背景技術:
目前,家用空調在居民生活中逐漸得到普及,傳統的家用空調的一般工作原理均為室外機通過銅管連接室內機部分,銅管中通入循環的冷媒,然後通過室內機將冷媒的熱量進行交換,在通過室內機輸出冷風或熱風,從而達到控制室內溫度的目的。室內機可分為壁掛機和櫃機,壁掛機安裝的位置離地面較高,從而導致其出風口離地面也較高;而櫃機通常雖然安放在地面上,但其出風口也離地面較高。再者,無論是壁掛機還是櫃機,其出風口都為冷熱共用,也就是說夏天製冷和冬天制熱的出風口都為同一風口,但是我們都知道,冷風和熱風的密度是不同的,由於出風口位於上部,在(氣溫低)制熱時,熱空氣比室溫空氣的密度小,所以熱空氣不易到達相對較低的地面位置,從而造成室內的溫度不均,人體感覺上熱下涼,舒適度不佳,而為了達到室溫升高快,只能提高出風溫度或者通過風機強制熱風下移,從而增加了能耗。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解決了以往的空調箱體只具備一個冷熱風共用的出風口,導致在制熱時,室內的溫度不均,增加能耗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包括箱體,箱體上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位於箱體的下部,所述出風口包括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所述冷風出風口位於熱風出風口的上方,且熱風出風口位於進風口的上方。所述箱體的整體形狀為長方體,進風口和出風口設置在箱體的一個側面上。所述冷風出風口位於箱體的上部。所述熱風出風口位於箱體的中部。所述熱風出風口位於冷風出風口與進風口的連線的中點處。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原有空調箱體的基礎上增加了出風口,變成了上下出風口,上面出風口出冷風,下面出風口出熱風,這樣,在制熱的時候,熱風更容易到達離地面較低的位置,有利於室內空氣的對流換熱,降低供熱溫度,增加人體舒適度,而不需要提高出風溫度或者通過風機強制熱風下移,從而降低了能耗,達到了節能的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2]附圖中所對應的附圖標記為1、箱體,2、冷風出風口,3、熱風出風口,4、進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箱體1,箱體1上設有進風口 4和出風口,進風口 4位於箱體1的下部。本實施例的出風口包括冷風出風口 2和熱風出風口 3,冷風出風口 2位於熱風出風口 3的上方,且熱風出風口 3位於進風口 4的上方。本實施例的箱體1的整體形狀為長方體,進風口 4和出風口設置在箱體1的一個側面上,冷風出風口 2位於箱體1的上部,熱風出風口 3位於箱體1的中部。本實施例的熱風出風口 3位於冷風出風口 2與進風口 4的連線的中點處。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製冷時,冷風從冷風出風口 2進入室內,進行空氣對流換熱,此時熱風出風口 3關閉;制熱時,熱風從熱風出風口 3進入室內進行空氣對流換熱,此時冷風出風口 2關閉。如上所述,則能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其特徵在於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上設有進風口(4)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4)位於箱體(1)的下部,所述出風口包括冷風出風口(2)和熱風出風口(3),所述冷風出風口(2)位於熱風出風口(3)的上方,且熱風出風口(3)位於進風口(4)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1)的整體形狀為長方體,進風口(4)和出風口設置在箱體(1)的一個側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冷風出風口(2)位於箱體(1)的上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熱風出風口(3)位於箱體(1)的中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熱風出風口(3)位於冷風出風口(2)與進風口(4)的連線的中點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有冷風出風口和熱風出風口的空調箱體,包括箱體(1),箱體(1)上設有進風口(4)和出風口,進風口(4)位於箱體(1)的下部,出風口包括冷風出風口(2)和熱風出風口(3),冷風出風口(2)位於熱風出風口(3)的上方,且熱風出風口(3)位於進風口(4)的上方。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在制熱時,熱風更容易到達離地面較低的位置,有利於室內空氣的對流換熱,降低供熱溫度,增加人體舒適度,而不需要提高出風溫度或者通過風機強制熱風下移,達到節能的目的。
文檔編號F24F13/20GK202328693SQ20112048109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劉明剛 申請人:成都市好年華環保節能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