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純紡紗及其生產方法與流程
2023-10-08 22:09:24 3
本發明涉及到紡紗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純紡紗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環錠紡技術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紡紗技術,該項技術由於加捻三角區的存在而增加了毛羽的產生量,同時加捻三角區中因邊纖維與中心纖維的長度、伸長率及應力差異,加捻成紗過程中使纖維沿徑向內外轉移,反覆包卷,是的成紗強力較高。但是與各種新型紡紗方式相比,環錠紡紡紗速度較低,因此產量較低。
渦流紡是一種新型氣流紡紗方法,與傳統環錠紡紗線相比,渦流紡紗線具有一些顯著特點。首先是毛羽少,由於渦流紡採用包覆加捻,基本上清除了3mm以上的毛羽;其次是強力低,同樣由於渦流紡採用包覆加捻,紗中纖維的平行伸直度較差,成紗的結構與環錠紗不同,渦流紗的強力較環錠紗低,成紗的條幹均勻度一般接近環錠紗的水平,但極短片段的粗細不勻較環錠紗顯著。因此,為了使紡成的紗具有一定的強力和條幹水平,要求餵入的纖維具有較好的整齊度和適當的長度,使得渦流紡紗比較適宜於化纖純紡或混紡的粗中號紗,用作起絨紗,或用以紡包芯紗。
針對此,本發明給出一種純紡紗及其生產方法,通過在紗體芯部採用內外纏繞聯結的纖維集合體,在紗體外側採用相互包纏結合的紗線集合體,使得所生產的純紡紗兼具有少毛羽和高強力優點,提高紗線綜合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給出一種具有少毛羽、高強力特點的純紡紗。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純紡紗,包括芯層和外包層,所述芯層為短纖維形成的集合體,所述芯層中的短纖維為內外纏繞聯結結構,所述外包層包括裡層和外層,所述裡層和外層均為短纖維集合體,所述裡層的短纖維包纏在芯層的短纖維集合體的表面,所述裡層中的短纖維為內外纏繞聯結結構,所述裡層短纖維集合體的線密度等於芯層短纖維集合體的線密度,所述裡層的短纖維在芯層的短纖維集合體的表面的包纏方向與芯層中的短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反,所述外層中的短纖維為相互纏繞結構,所述裡層被外層緊緊包裹,所述外層的短纖維的纏繞幅度遠小於芯層和裡層中的短纖維的纏繞程度,所述芯層、裡層和外層的短纖維為相同的纖維,所述外層短纖維集合體的線密度大於芯層和裡層的短纖維集合體的線密度。
本發明還涉及到一種純紡紗的生產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選的短纖維經清梳聯工序、並條工序製成短纖條;
第二步:將60%的短纖條經粗紗工序製成短纖粗紗,將其中50%的短纖粗紗經第一細紗工序製成第一環錠短纖紗,第一細紗採用環錠紡細紗機;
第三步:將剩下的50%的短纖粗紗和製得的第一環錠短纖紗經第二細紗工序製成賽洛菲爾包纏紗,其中第二細紗工序採用加裝賽洛菲爾紡紗裝置的環錠紡細紗機,短纖粗紗經細紗機的後羅拉餵入,經中羅拉、前羅拉的牽伸作用後由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得到第一短纖須條,第一環錠短纖紗經張力盤後餵入前羅拉,經前羅拉按壓後在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在前羅拉鉗口處第一環錠短纖紗位於第一短纖須條的左側或者右側,而後在自下而上傳遞的捻度的作用下,一方面第一短纖須條圍繞自身的中線纖維加捻成第二環錠短纖紗,另一方面第一環錠短纖紗緊緊包纏在第二環錠短纖紗的表面,從而得到賽洛菲爾包纏紗;
第四步:將剩下的40%的短纖條和製得的賽洛菲爾包纏紗經第三細紗工序製成最終的純紡紗,其中第三細紗工序採用加裝芯紗餵入裝置的渦流紡細紗機,短纖條經渦流紡細紗機的後羅拉餵入,經中後羅拉、中前羅拉、前羅拉的牽伸作用後由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得到第二短纖須條,賽洛菲爾包纏紗經張力控制器、導紗器後主動餵入前羅拉,經前羅拉按壓後在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在前羅拉鉗口處第一環錠短纖紗位於第二短纖須條的中心,而後在螺旋形噴管中高速迴轉的渦旋氣流的作用下,第二短纖須條內的纖維相互纏繞成渦流紗,同時將賽洛菲爾包纏紗緊緊的包裹在渦流紗的中線,得到所需的純紡紗。
優選的,第一步的清梳聯中,採用BO-A型自動抓棉機、SP-MF多功能分離器、MX-I6多倉混棉機、CL-C1梳針打手清棉機、YQ600H異纖清除機、SP-DX強力除塵機、FA221D梳棉機;BO-A型自動抓棉機中的打手直徑250mm,打手速度1500r/min,抓棉方式採用打手刀片埋進肋條,抓棉組分4組,輸棉槽形式採用卷繞覆蓋式,打手刀片不可更換,裝機功率12.5kw;MX-I6多倉混棉機的最高產量700kg/h,儲棉量270kg,裝機總功率8.3kW;最高產量800kg/h,清棉打手數1個,CL-C1梳針打手清棉機中清棉打手直徑250mm,清棉打手速度1191r/min,裝機總功率12.33kw;YQ600H異纖清除機的打手馬達盤外徑80mm,打手轉速525rpm,打手皮帶輪直徑220mm。
優選的,第一步的並條中,採用帶有自調勻整的HSR1000並條機,併合根數為6根,機械牽伸為8.543倍,出條速度400m/min,導條張力1.027N,導輥張力1.037N,輸送羅拉張力0.982N,緊壓羅拉張力1.026N,圈條器張力1.059N,軸承隔距4mm,牽伸系統鉗口線間距41mm,軸承隔距8mm,牽伸系統鉗口線間距51mm。
優選的第二步的粗紗中,採用JWF1415型粗紗機,機械牽伸7.6倍,計算捻度4.0捻/10cm,捻係數85,羅拉中心距分別為85mm、36mm、50mm、58mm,羅拉直徑分別為28mm、28mm、25mm、25mm,羅拉加壓分別為120N、700N、150N、150N,後區牽伸倍數1.18倍,前羅拉轉速312r/min,錠子轉速1100r/min。
優選的第二步的第一細紗中,採用DTM129型細紗機,Z捻向,羅拉加壓分別為180N/雙錠、190N/雙錠、180N/雙錠,羅拉直徑均為27mm,羅拉中心距分別為44mm、50mm,膠圈鉗口3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紗體芯部採用內外纏繞聯結的纖維集合體,在紗體外側採用相互包纏結合的紗線集合體,使得所生產的純紡紗兼具有少毛羽和高強力優點,提高紗線綜合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純紡紗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純紡紗,包括芯層1和外包層,芯層1為短纖維形成的集合體,芯層中的短纖維為內外纏繞聯結結構,外包層包括裡層2和外層3,裡層2和外層3均為短纖維集合體,裡層2的短纖維包纏在芯層的短纖維集合體的表面,裡層2中的短纖維為內外纏繞聯結結構,裡層2短纖維集合體的線密度等於芯層短纖維集合體的線密度,裡層2的短纖維在芯層的短纖維集合體的表面的包纏方向與芯層1中的短纖維的纏繞方向相反,外層3中的短纖維為相互纏繞結構,裡層2被外層3緊緊包裹,外層3的短纖維的纏繞幅度遠小於芯層1和裡層2中的短纖維的纏繞程度,芯層1、裡層2和外層3的短纖維為相同的纖維,外層3短纖維集合體的線密度大於芯層1和裡層2的短纖維集合體的線密度。
以短纖維採用棉纖維紡紗為例,對專利的具體實施予以說明:紡紗時,首先選用60%的新疆棉和40%的山東棉進行配棉,並將所選的短纖維經清梳聯、並條工序製成短纖條;將60%的短纖條經粗紗工序製成短纖粗紗,將其中50%的短纖粗紗經第一細紗工序製成線密度為14.6tex的第一環錠短纖紗,第一細紗採用環錠紡細紗機;將剩下的50%的短纖粗紗和製得的第一環錠短纖紗經第二細紗工序製成賽洛菲爾包纏紗,其中第二細紗工序採用加裝賽洛菲爾紡紗裝置的環錠紡細紗機,短纖粗紗經細紗機的後羅拉餵入,經中羅拉、前羅拉的牽伸作用後由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得到第一短纖須條,第一環錠短纖紗經張力盤後餵入前羅拉,經前羅拉按壓後在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在前羅拉鉗口處第一環錠短纖紗位於第一短纖須條的左側或者右側,而後在自下而上傳遞的捻度的作用下,一方面第一短纖須條圍繞自身的中線纖維加捻成14.6tex的第二環錠短纖紗,另一方面第一環錠短纖紗緊緊包纏在第二環錠短纖紗的表面,從而得到賽洛菲爾包纏紗;將剩下的40%的短纖條和製得的賽洛菲爾包纏紗經第三細紗工序製成最終的純紡紗,其中第三細紗工序採用加裝芯紗餵入裝置的渦流紡細紗機,短纖條經渦流紡細紗機的後羅拉餵入,經中後羅拉、中前羅拉、前羅拉的牽伸作用後由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得到第二短纖須條,賽洛菲爾包纏紗經張力控制器、導紗器後主動餵入前羅拉,經前羅拉按壓後在前羅拉鉗口處輸出,在前羅拉鉗口處第一環錠短纖紗位於第二短纖須條的中心,而後在螺旋形噴管中高速迴轉的渦旋氣流的作用下,第二短纖須條內的纖維相互纏繞成18.2tex的渦流紗,同時將賽洛菲爾包纏紗緊緊的包裹在渦流紗的中線,得到所需的純紡紗。具體工藝參數設置如下:
(1)清梳聯:採用BO-A型自動抓棉機、SP-MF多功能分離器、MX-I6多倉混棉機、CL-C1梳針打手清棉機、YQ600H異纖清除機、SP-DX強力除塵機、FA221D梳棉機;BO-A型自動抓棉機中的打手直徑250mm,打手速度1500r/min,抓棉方式採用打手刀片埋進肋條,抓棉組分4組,輸棉槽形式採用卷繞覆蓋式,打手刀片不可更換,裝機功率12.5kw;MX-I6多倉混棉機的最高產量700kg/h,儲棉量270kg,裝機總功率8.3kW;最高產量800kg/h,清棉打手數1個,CL-C1梳針打手清棉機中清棉打手直徑250mm,清棉打手速度1191r/min,裝機總功率12.33kw;YQ600H異纖清除機的打手馬達盤外徑80mm,打手轉速525rpm,打手皮帶輪直徑220mm。
(2)並條:採用帶有自調勻整的HSR1000並條機,併合根數為6根,機械牽伸為8.543倍,出條速度400m/min,導條張力1.027N,導輥張力1.037N,輸送羅拉張力0.982N,緊壓羅拉張力1.026N,圈條器張力1.059N,軸承隔距4mm,牽伸系統鉗口線間距41mm,軸承隔距8mm,牽伸系統鉗口線間距51mm。
(3)粗紗:採用JWF1415型粗紗機,機械牽伸7.6倍,計算捻度4.0捻/10cm,捻係數85,羅拉中心距分別為85mm、36mm、50mm、58mm,羅拉直徑分別為28mm、28mm、25mm、25mm,羅拉加壓分別為120N、700N、150N、150N,後區牽伸倍數1.18倍,前羅拉轉速312r/min,錠子轉速1100r/min。
(4)第一細紗:採用DTM129型細紗機,Z捻向,羅拉加壓分別為180N/雙錠、190N/雙錠、180N/雙錠,羅拉直徑均為27mm,羅拉中心距分別為44mm、50mm,膠圈鉗口3mm。